传记电影《发掘》的诗意化表达
2023-09-05蔡雨玲
蔡雨玲
(贵州民族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发掘》这部影片将人物命运、萨顿胡船葬的命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讲述了庄园主人伊迪丝请了一位业余的考古学家布朗到她买下的那块地里去挖掘墓冢的故事。电影真实还原萨顿胡船葬发掘的全过程,探寻生命的足迹。导演将他对生命的诠释展现在观众面前,从深层次来说,这是对人类存在的意义,死亡的意义的探索。
“隐喻不但存在于语言之中,还存在于非语言领域。”[1]电影中的视觉隐喻就是非语言隐喻。视觉隐喻经过视觉元素的构建,在某种情境当中表达特定的含义。正如“隐喻的实质就是借助另一事物去理解和体验一事物”[2]一样。该片以特定光线色彩、构图以及对视觉元素编码进行隐喻化处理,借此让观众理解电影的深刻内涵。
一、电影艺术的诗意性
“‘诗意’是审美意象在人们心灵所引发的精神体验与感受,是审美意象世界所营造的一种美感活动的领域。”[3]“诗意”生成便是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当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可以构成“意”与“象”的统一。审美本质上是主观的东西,审美意象赋予客观事物情感,因此,它格外注重心灵的内在力量。
诗意的概念通过不断发展,才得以应用于电影领域。在20 世纪20 年代,有一批先锋派人物开始尝试对诗电影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电影是一种‘视觉的诗’”[4],主张“借助银幕的表现形式,赋予想象最大的自由,使想象得以随心所欲地自由驰骋。”[5]。苏联导演也对电影诗意问题进行过探讨,认为“电影暂时摆脱了纯粹的戏剧和剧作结构,而完全掌握了史诗和抒情诗的方法。”[6]。他们就如何在电影中运用诗的隐喻、象征、节奏等手段进行了深入探索。其中,隐喻因素在苏联电影中得到大力发展。
在诗意电影的发展过程中,诗意都是通过影像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在文学当中,诗拥有精美的语言,可运用的艺术手段却是有限的。只有在电影中,能展现诗的更多可能性,可以说“电影是表现诗意的最有力的手段。”[7]当诗意成为电影的主要内容,只需要感受影像,情感和审美意象全蕴含在其中。电影“诗意”是“让思想和情感主宰剧情发展的、接近生命本身的、最真实的、诗意的艺术形式”[8],安德烈·巴赞也曾提到:“影像的诗意总比导演能够赋予事件的诗意更浓郁,富有更多的意义。”[9]诗意的影像为何如此浓郁?究其原因,影像诗意化表达能够呈现更多情绪和情感的细节。帕索里尼也说过,“电影语言就是诗意语言。”[10]电影语言是诗意所在,通过艺术手段营造诗意情境,电影不仅被赋予主观的感受和体验,还将电影情绪的表达具象化。
具有诗意性的电影,与其他叙事电影不同,它把电影看成艺术,追求的是意境的渲染以及诗意节奏。在诗意电影创作过程当中,创作者将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通过多种艺术手段融入电影作品当中,希望借影像来表达抽象概念。电影《发掘》就以光线色彩、构图以及对视觉元素重复编码来构建诗意,它们经过创作者主观性的组合,展现了视觉上的美感,同时电影的表意功能将其重组后所产生的情绪、意境具象化。这能够令观众深入感悟其内在情感,进而激发他们对于时间、生命与死亡这类主题的思考。
二、电影视觉语言的诗意性
电影《发掘》诗意风格十分鲜明,精心组合的画面能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面对浩瀚历史时的敬畏,以及他们对所在的那片土地的热爱与坚守。这些情感交织在电影中,以视听语言所带来的感染力,向观众传递着属于电影的诗意。
(一)光线色彩的隐喻:诗意中寻人类存在意义
光线与色彩的艺术性在电影当中能得到体现,它们的合理利用能够给影片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导演以光线、色彩对传记电影进行了高度还原,同时通过特定光线色彩赋予电影更深层次的意义。
电影中有很多镜头是直面太阳,这种视觉震撼效果能够直触人心。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画面格外明亮,将电影原本的清冷感散去,营造出温暖效果。这样强烈的阳光隐喻着希望,而电影中太阳大多是在有遗址的草地中出现的。比如,当布朗先生被土掩埋得救后,第一时间赶去遗址现场的场景。太阳在人物后方照射着这片土地,光晕变化清晰可见,强烈的太阳光使得我们无法过久直视镜头,导演特意用这样的镜头展现其深意。这一幕中,布朗凭借多年的考古经验,知道了挖掘的方向。这里的逆光拍摄从侧面暗示了希望即将到来,以及历史的进程不可阻挡。
影片是一种和谐的淡彩色调,以低饱和度的黄色与绿色为主,导演选取这样的色彩与电影年代和主题息息相关。以古典的色彩展现时代氛围感的同时暗含着希望与生命。
影片最后一幕,布朗他们正在将船葬重新掩埋,希望能在战争前坚守住这份珍贵的遗赠。而掩埋后的那片草地是绿色的。就时间来说,这是万物复苏,生命伊始;就更深层次来说,这隐喻着希望和不息的生命。就像剧中所说,“从人类在洞壁上留下的第一个手印开始,人类就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并不会真正地死去。”人类存在的痕迹会一直存在,并作为永恒的一部分活下去,只不过需要去挖掘它。在埋葬遗址的过程中,同样采用大片绿色。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葬船需要重新埋葬,布朗先生用粗麻布和树枝覆盖在遗址上,用以保护船体避免衰朽。这个画面中,大片树枝带来的绿色在暗色中显得格外鲜明,这是未来希望和生命延续的视觉隐喻,为了人类未来,遗址的保存格外重要,这不仅是为了后代能够看见,这更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二)画面构图的隐喻:连接着无法阻挡的命运
构图是电影中重要的造型语言。它极强的表现力能够给观众带来最直观的审美体验。经过巧妙设置的构图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还隐含着导演的独具匠心。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用构图连接起了剧中人物的命运。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水平构图来塑造场景,表现人物。其中,草地、天空或水面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二,而人物在整个画幅中占比极小,个别镜头若不细看,甚至能忽略人的存在。在这种构图中,场景的广阔给人物带来了极大的压迫感,也借此隐喻人物的渺小与脆弱,历史长河中小人物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就如同剧中布朗先生,他是萨顿胡船葬的挖掘者,并用自己一生去热爱考古事业,对考古学有着独特贡献,可是他的姓名一直未能被提及,直到近几年才重新获得认可。庄园女主人同样也是命运多舛,为照顾父亲而没有结婚,直至父亲死亡,她才嫁给了她爱的人,但是婚后没几年,她的丈夫就去世了,就连她自己也身患重病,她把萨顿胡珍宝交给大英博物馆,但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萨顿胡船葬重新被埋葬,至死都未能看到萨顿胡船葬面世。
(三)视觉元素的隐喻:时间背后隐藏着的别离
对电影视觉元素进行重复编码能够将导演隐藏的话语表达出来。这也是视听语言的一种复杂表现手段。在电影当中,导演选取了与影片背景相关的视觉元素进行隐喻建构,并将人物命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不仅暗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的逼近,还将背后离别的哀痛展露无遗。导演对飞机和草地这两个视觉元素进行了五次的重复编码,飞机和草地这两种视觉元素与剧中不同人物进行组合,隐喻着离别。草地中隐含着船葬遗址,飞机的频繁出现则不断提醒世人战争即将到来。剧中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葬船都将走上分离的道路。
影片中飞机第一次出现时,布朗先生在草地上的土墩中进行挖掘工作,来自附近的皇家空军基地的四架飞机从空中飞过,预示着战争即将爆发,空军需要大量的训练,准备迎接战争。第二次出现时,三架飞机从大英博物馆的三个考古学家上空飞过,此时他们位于遗址附近的草地。看见飞机,他们开始担忧战争带来的影响。战争一旦爆发,国内所有的挖掘工作都会停止,暗示在不久之后,所有参与挖掘工作的人都将要与船葬告别。第三次是考古学家佩吉的丈夫和同伴要去实验室研究,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佩吉和她的丈夫告别,这里预示着佩吉与丈夫的结局,两人终将分离。第四次出现的飞机离挖掘的草地很近,没过多久,这架飞机坠毁了。罗伊第一个冲向事故现场准备救援,但是飞行员已经死亡。这架飞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残留的破旧飞机,表明发生战争时,飞行员很容易丧失性命。这里也暗示了伊迪丝的表弟罗伊即将参与战争,与大家分离。第五次出现时,是六架飞机从空中飞过,布朗先生边抬头看飞机边和伊迪丝讨论船葬的保护工作。飞机数量的增多预示着战争的爆发,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那绚丽的遗赠,不受战争影响。这里暗示他们即将和葬船分离,以及布朗同伊迪丝的离别。视觉元素隐喻着离别,不仅是表面意义的离别,更暗含着永别,就像伊迪丝直到死亡都没见到萨顿胡船葬的再次现世。
三、电影主题蕴含的诗意性
在电影《发掘》中,时间是永恒的主角。导演用有关时间的隐喻来展现诗意,让人们感悟生存与消亡、过去与现在、瞬间和永恒的深刻含义。
生存与消亡。伊迪丝和她儿子罗伯特躺在葬船之中仰望星空,感叹生命脆弱,终将消逝。导演把对死亡的诠释具体化到这一幕,并赋予了此刻一种别样的诗意。这里的船作为船葬而存在,隐喻着死亡。一是对应葬船本身存在的意义。维京人常年在海上漂泊,他们把船当成了自己的家,这种对家的眷恋使他们希望临终之时也能以船为葬。二是对应葬船中的人物。伊迪丝身患重病,她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电影里是伊迪丝的儿子邀请母亲和布朗先生来到船葬里,他想带母亲远航,想纾解母亲对于死亡的恐惧。这从侧面说明了人们的生命终将逝去,但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影片中生命的离世不曾间断。“正是萨顿胡船葬的存在,才消灭了影片不时出现的死亡的阴影,将影片的意义从一部记录历史发掘工作的电影,上升至人类存在的意义的高度。”[11]
过去与未来。走进人物的故事当中,时间连接起了过去和未来。当人们感悟时空宏大的同时,时间却又带来了宿命性的无力感。影片中罗伊打捞坠机死去的飞行员就像是一种意象。在当时,当飞行员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不仅因为训练环境和器材的破旧,更是因为他们将面临战争。而即将成为飞行员的罗伊在不久的未来也将会陷入危险之中。此时,飞行员不幸的过去也和罗伊充满未知的未来交织在一起。而电影的背景,更是将英国的过去同不确定的未来呼应起来。这个时期虽然动荡不安,但伊迪丝的庄园却充满了平静,仿佛外界的一切与他们无关,而实际上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布朗他们在此时挖掘出了萨顿胡船葬,这是历史性的重大发现,能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段英国历史。却又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到来,萨顿胡船葬的未来,英国的未来都充满了未知。
瞬间与永恒。无论什么事物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当它们被发现的那一刻,既是瞬间也是永恒。考古的意义便是让我们见证这种永恒,并在永恒中寻求生命的真谛。电影中萨顿胡船葬贯穿始终,成了人类存在的证明。虽然人们为了保护它将其掩埋,但是若干年后,它还会被其他短暂停留的人们发现。当它被发现的那刻起,便注定成为永恒。
四、结语
电影诗意表达的技巧的运用独具匠心。通过对视听语言进行隐喻建构,除了让电影的叙事更加饱满,还将其原本的内涵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即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探索。萨顿胡船葬作为贯穿整部影片的线索,脱离时间束缚,跨越千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有其存在。人类同样如此,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存在,并不会真正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