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素养导向下高中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23-09-04陈乾
【摘 要】劳动教育课程贴合劳动素养的目标要求,注重劳动实践的整体层次,考虑劳动文化的涵育策略。教师在设计与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时,应全面依据素养结构以融合育人,系统设置实践项目以达成进阶,积极关注认知规律以面向真实。
【关键词】劳动课程;素养导向;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9-0069-04
【作者简介】陈乾,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210014)教师,一级教师。
劳动教育课程以学生的劳动生涯发展为导向,基于劳动教育的一般特点和区域教育的特色资源,通过主题单元任务群的形式,系統全面地规划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内容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质,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本文以笔者参与编写或试教应用的劳动教育指导手册的部分案例节选为例,说明如何在新时代素养导向下设计并实施高中劳动教育课程。
一、新时代素养导向下高中劳动教育课程的特点
1.知识内容的组织把传统和现代结合
劳动教育需要适应新时代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特征,充分体现我国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国情,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因此,对经典劳动教育内容的传承与改造应是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时关注的要点之一。
将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型样态的技术元素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感,更能够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增强劳动的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例如,对于“电子、电工”这部分知识内容,区别于以往在印制的电路板上进行安装、焊接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面包板上完成插件调试,或者采用虚拟仿真软件,提高劳动过程的容错率。
2.实践活动的开展让校内与校外共通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特性。针对学生不同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高中劳动教育课程需要以典型劳动项目为基础载体,以劳动任务群为基本单元,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构建体现劳动实践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结构。
在设计课程教学时,教师一方面需要科学系统地设计校内实践活动,多渠道、多形式为学生提供劳动场所、岗位和机会,让学生逐渐成为校园劳动的重要主体。例如,从日常生活劳动入手,引导学生做好教室、寝室的值日值勤、清扫保洁、收纳整理等,让学生自觉参与校园公共场所的卫生包干、绿化美化、垃圾分类等义务劳动和管理服务。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特点,教师可以紧扣重要时间节点,依托高等学校、高新产业园区、社区、少年宫等区域社会资源,开辟指向劳动体验实践、劳动技能实践、新技术实践、职业体验实践四类主题式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时要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为学生的劳动素养培育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育人环境。
3.评价方式的采用从单一向多元转型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应当有利于学习诊断,促进学生发展。为了更好地监测学生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的发展水平,教师在教学时可采用劳动任务单、劳动自评表、劳动档案袋等多元化的评测工具。
其中,劳动任务单用于记录某项劳动任务的方案设计、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劳动体会等情况,可作为评价学生劳动学习与实践效果、劳动目标达成情况的有效依据之一。以“衣物手工熨烫”为例,高中劳动教育课程任务单可制作如表1。
二、新时代素养导向下高中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分析
1.严格遵循劳动素养的目标要求
新时代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劳动教育课程应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也正是劳动素养在劳动课程中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方面。
从具体现实因素考虑,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调动受教育者对于劳动服务的内在热情、对于劳动创造的热切希望等积极因素。当学生能够从个体、集体劳动中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时,将更有利于把零散的生活经验通过实践与学习联结起来。
以“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模块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项目要求,具体劳动任务为疫情防控宣讲。从素养表现的四个维度来看,通过学习与实践,学生可以熟悉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组织与实施,运用相关劳动知识(疫情防控常识、社区宣讲注意事项、所在社区的基本情况等)与劳动技能(现场组织调动、与居民沟通协商等)服务社区居民;理解个体劳动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直接关系,形成对社区发展负责任的态度,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职业意识;提升以劳动服务他人的社会责任感,体认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培育精益求精、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2.整体考虑劳动实践的过程设计
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让学生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体认劳动成果与价值,培育劳动精神与品质。因此,教师在设计劳动实践项目时需要考虑课程学习内容和核心活动的前后联系,从项目引入前的劳动情境创设,到项目实施中的阅读任务和具体操作,再到项目最后的知识回顾与反思体会,构成一个有层次、系统性、结构化的劳动实践过程。
例如,在教学“绿色食品检测与烹饪”模块时,教师可以提问“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如何保障自己吃到的食物是安全的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劳动学习与实践。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应用农药速测卡对蔬果进行检测,并绘制相应的劳动步骤流程图。当学生掌握农药速测方法后,教师可适当普及如何检验食品中的其他有害物质,请学生尝试制订相应的劳动方案。最后的劳动拓展延伸内容可以选择“绿色食品烹饪”,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与本项目实践的主体部分相呼应,又保护了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其得到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
3.积极探索劳动文化的涵育机制
首先,在选取课程内容时,教师要用好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四史”中蕴含的劳动教育素材。课程设计可围绕“三大精神”,即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将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的最美劳动者事迹以“英雄小故事”“青年大讲堂”“劳动技能展示”等形式呈现。其次,在组织课程内容时,教师要做到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劳动文化观。最后,課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也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效果,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对各类呈现方式进行设计,如用PPT呈现教学内容时,每页的图表与文字占比呈对半分布,可适当加入劳动流程图、劳动评价量表等。
三、新时代素养导向下高中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1.挖掘素养结构内涵以实现融合育人
核心素养是课程开发的编写依据和评价标尺,这要求教师在实施课程时根据劳动素养的结构内涵来评价学生分阶段完成课程学习后达到的水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联系多学科教师开发课程资源。例如,可以适当增设技术写作的任务,要求学生深入解读相关主题的劳动技术文本,把握并提炼短文要旨与核心观点,阐述其设计创意或撰写使用说明等。第二,综合多学科要求布置实践任务。如在指导学生参与公益志愿劳动服务时,首先要引导高中生从一个“完整的职业者”的立场投身到劳动任务之中,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众多学科的能力要求,不仅考查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亲近情感、理性态度、社会责任与伦理精神等,还反映了他们思维更迭、问题解决、创新能力方面的自主发展。第三,采用多学科视角评价劳动成果。教师在展示家用电器设计意图时,学生的思维可能会聚焦在单一层面,例如从技术角度分析让电力传输成本减少,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社会政治层面思考,他们就会考虑政府为供电系统发展进行财政投入、电力在与其他相关能源行业竞争中怎样才能取得优势等问题。
2.着力项目系统设计以渗透学习进阶
从系统视角来看,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而实践项目作为劳动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部分应遵循对应的设计逻辑和技术要求以实现各自的功能。因此,笔者构建的劳动项目设计系统模式如图1所示,围绕核心劳动逻辑展开,聚焦工具、材料、工艺、组装、测试、维护等具体关键要素。
分层分类地系统设计劳动项目可以解决目前实践任务梯度不合理的问题。分层即就任务的难度梯度而言,应与学生的学习阶段、水平和知识内容的特点相契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技术思维,使得教学循序渐进、有效实施。分类则是确定标准,项目在设计时可依据两个标准:其一是任务类型,即按劳动体验、劳动设计、劳动制作、劳动试验、劳动探究等类型依次设计,丰富课程任务类型;其二是任务功能,即按照实践项目的考查目的分为知识理解、方案设计、技能训练、问题解决等类型,并体现思维要求上的进阶深化。
3.立足学生发展规律以走进真实情境
劳动是基于人类真实需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而情境恰恰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劳动实践的基本特点,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课程,帮助学生在已有能力的基础上加工整理有意义的信息。
具体来看,课程内容应适量且富于趣味性,避免对学生产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同时也应难度适宜,针对具体的劳动背景和生活情境做出简答,设置开放式问题,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当关注问题生成、思维转化、实践解决的全过程,有意指导并发展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力,讨论评价标准如何更加合理化,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是培养学生劳动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