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2023-09-03孔伟伟
孔伟伟
摘要:本次对于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剖析小学英语生活化教育策略。具体从教学内容、教学课堂、课外作业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 生活化教学 应对策略
生活化教学以其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学习等特点贯串于多种教学科目中。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外语,相比于汉语来说小学生对英语的熟悉程度不高,英语语言使用习惯与汉语不同,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而生活化教学与英语教学活动密切结合非常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特点,使之更好地融入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完成。
一、利用教材内容演绎生活场景
在英语教学中,教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关键依据,因此高效合理地使用英语教材,对英语教材进行开发对于小学英语知识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教师要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地和生活中的场景相结合,努力建立起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更加容易就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Hello”是西方国家打招呼的日常用语。而打招呼这一学习内容就可以和实际生活中学生相互之间打招呼相关联,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用英语日常打招呼,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将语言进行运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加容易让学生切实掌握。当学习“My name is...”的句型时,如果只是进行死记硬背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学生容易对于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谈论交流,互相进行自我介绍,体验英语的语言情境,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热情。学习“School subjects”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班级课程表进行交流,结合学习过的其他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以交流讨论、情境交流为主,促进学生语言的练习,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1]
二、创设生活情境,营建生活化课堂
英语教学需要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构建起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學水平。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具有向师性,对于教师的行为习惯、教学态度等都会不自觉地进行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例如四年级下册 Unit 3 My day,教师在上课之前除了要做好充足的备课工作以外,也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教案、教学模式等进行课堂教学。之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等方式和学生共同观看各种人的一天,从生活到工作,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氛围中,然后引出英语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和同桌之间相互描述自己的一天,通过交流更好地使用英语,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回答自己的一天干了些什么,在积极主动的交流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2]
三、创新设计生活化课外活动内容
知识的巩固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内容需要在课下进行巩固,以免遗忘。将课外活动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延伸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教师要注意方法的选择,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小学英语教师也要注意课外活动的生活化,进一步拉近学生和活动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外活动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让学生不会对于活动产生陌生感,最好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学生更容易获取知识内容。如,当完成小学三年级上册 “What color is it”的教学后,教师在进行课外活动的布置时可以采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小学生本身对于画画有一定的基础和兴趣,为了更好地贴合生活实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然后涂上颜色,并用英语描述自己画的东西。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动手画画,提升了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并且玩具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最后使用课堂上学习的英语知识进行描述,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对于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提升。[3]
小学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毕竟小学生很少接触过英语,日常生活中也很少用到,再加上英语和汉语语法的不同,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较大的困难。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充分使用生活化教学,将课堂上学习的英语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逐渐建立起同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加熟悉英语,对于英语产生学习兴趣,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沈丽莉.浅谈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小学教学研究,2022(18):62-64.
[2]周婷.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才智,2022(18):5.
[3]翁晓蕾.构建生活化小学英语课堂[J].江西教育,2021(15):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