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企业财政税收建设的若干思考

2023-09-03张雪

中国市场 2023年23期
关键词:财政税收企业发展新时期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提高,其中表现提出的当为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不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这一态势,企业的不断增多,企业管理就显得愈发困难,其中针对于此非常明显的短板在于税收管理。近年来,我国针对这种情况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企业的税收方案,但当下我们仍然处于一个企业财政税收建设的初步发展阶段,受到税收政策的影响,企业的税收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税收政策无法在企业内部得到完善的落地,无法被企业正确的解读等等。越来越多的问题展现,亟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解决。因此文章主要从当下的企业财政税收浮现的问题入手 ,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思考方向,希望可以为企业在新时期发展态势下完善自我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建设。

关键词:新时期;财政税收;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23-000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23.000

1   引言

如今市場经济的发展,企业占据着发展的顶梁柱地位,这种态势之下,企业的税收政策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合理安排和合理建设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使得政策可以反哺企业发展,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当下我们面临的新的挑战。文章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企业财政税收政策的思考,通过当下体现的各种问题,找寻一些解决思路,为新时期加强企业财政税收的建设提供一些方向。

为了从税收的角度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需要对企业的各个模块进行梳理和革新,适应现代税收政策的发展,与当下的税收政策相结合,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尤其是企业的税收模块,虽然人才济济,但是经验足、知识体系丰富的人才匹配却非常的少。再加上监管方面的管理较弱,导致企业财政税收工作的难度非常大,整体的税收工作都无法达到建设的目标。只有不断的结合当下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完善体系建立,不断地加强监管力度,从人员培养,到体系搭建的完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出完善企业财政税收政策,才能使得企业与税收政策的优良结合,共速发展。

2    企业财政税收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合理纳税,企业通过税收系统的调整和优化,使其在税务方面越来越贴切税务发展的方向,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业。从地域的角度来说,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地广人稀,很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但依然存在一部分城市的经济小步慢跑。因此如果各个企业的税收系统如果不论企业大小,完全一致,那无疑是不合理的,这不仅会无法完善企业的税务系统,而且会为企业的发展增加难度。因此在我国,各企业税收系统的合理建设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很多我国很多地区依据其当地的特色,逐渐开始不断的发展中小企业,连点成片的开始进行产业聚集,但这种情况下,小企业依然存在着千变万化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内部税收体系不能一概而就 ,否则很多企业很难生存。如果企业税收政策本身建设不当,很容易导致很多小企业背负着巨额的税务,这样不仅不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发展,反而使得企业经济被压垮。因此为了保证这些小企业的进步,企业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纳税节奏和纳税方式,找到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财政体系。从以上两个角度我们看出,跟随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的企业发展态势,进行企业财政税收的政策建设和优化调整非常的重要,企业只有不断的发现自我税收建设的问题,并且不断的调试和优化,才能够健康而快速的发展。

3   企业财政税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税务制度不完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用在企业税收体系的建设这里也非常的贴切。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怎样为财政税收贡献力量,都是需要基于一整套完善的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当企业内部的制度完善且合理,可以从不同角度考虑到企业发展的情况,才能够保证企业财政在体系下运行合理。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迅猛这一背景之下,的企业财政税收模式的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之前觉得合理的纳税方式税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很多企业依然沿用的是很久之前的政策,不及时的优化和创新,不及时与最新的税务政策相匹,制度本身不完善不说,也没有考虑企业的发展情况,导致企业的税收体系存在很多的漏洞。一旦一个地区的企业进入这种恶性循环之后,就很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当地的财政能力也就开始出现下滑甚至愈演愈烈的态势。

除此之外,很多企业由于本身财政机制的不够完善,各部门的职能划分就会出现交叉和重叠这种模糊地带,企业内部很多部门为了避免承担风险,就无法做到各司其职,推卸责任,企业的税收建设的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这也从根本上导致了企业财政税收体系的混乱。一旦税收体系混乱,就无法通过合理的税务调节对企业发展进行加持,导致很多工作就无法落地,带来越来越多的弊端,税收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些场景,究其根本,就是企业内部大的框架层面的税务体制建设不够完善,也没有在发展不完善时及时调整,使得漏洞越来越大,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最终的循环结果就是企业因为不合理的税负无法发展,整体的企业经济发展就会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当中,使得最终的经济发展受阻。

3.2  企业财政税收部门人员素质较低

从上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税收工作其实是一项实战性和落地性的工作,不同企业纳税方式,税务缴纳标准不尽相同,税收的理念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在这种背景之下,对于一线的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就会非常的高,需要工作人员在了解税务系统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适合企业的税收策略。而在现实的社会中,很多企业在进行税务人员招收的过程中,都无法做到非常详实的考察,标准相对严格的企业可以会要求持有对应的税务资格证书作为标准。但是现阶段,税务相关的基础资格证书并没有要求人员具备相对应的工作经验,通过书本的阅读和考试,就可获取。虽然在考试的过程中会按照要求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是这些知识量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导致从一开始,工作人员就相对缺乏专业的税收知识。虽然在进入企业之后依然会安排各种各样的培训,但是依然不同的工作人员学习程度不同,导致知识获取的结果参差不齐[1]。另外,一线的税收工作多而杂,且税收内容也在不断地跟随着经济的发展被调整和优化,很多一线的工作人员刚刚适应老的税收方式,新的税收要求就又接踵而来,很多人员无法快速适应。再加上税务模块的基层人员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一线的人员面对这种情况就会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工作的积极性很难提升。以上两个问题导致了企业的税收模块的发展受限,而一旦企业出现税务人员的贪污腐败的情况,就更是加重了企业税收条例优化的限制。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无法促进企业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扶持和管束,反而使得有希望发展的企业没落,企业想要健康而长远的发展,更是困难重重。

3.3   建设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不够

拥有完善的体系,优秀的人才,辅助于完善的监管措施,才能从各个方面保证政策的合理实施。很多企业在现阶段的税收模块,先不谈优化和建设,基础的监管力度都无法达到,导致企业在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由于监管不力而导致的各种问题。比如资金的过度使用,资金的异常缺失等情况。上文中我们提到,由于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很容易出现腐败的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因为监管体系未落地到位,才能给这些人员有了可乘之机。无论何种情况,一旦脱离了监管,那么就像是放飞的燕子,很难被约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从财政资金的运行困难,企业财政税收的体系就会开始越来越趋向于不合理。

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响应国家的发展政策,很多企业就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财政税收的监督上,没有从根本思考现阶段企业税收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很多企业甚至由于没有及时监督,导致企业内部的财政税收窟窿越来越大,无法弥补。一旦存在侥幸的心理,就会出现企业偷税漏税、知法犯法的情况出现。财政无法正常运行,企业也无法应对高额的赋税,企业经济开始呈现下滑的态势。

4   新时期加强企业财政税收建设的思考

4.1  搭建合理的运行机制,完善企业的税收工作

从上文的描述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基础的体系和机制的建立,只有保证体系和机制的完善,才能找到根本问题,将问题连根拔起,细枝末节的问题自然也就随之枯萎。

第一步,想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就必须要从企业各个级别的部门一步步落实。在体系方面,需要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根据企业的基础情况,结合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来调整企业基础的税收政策,提升税收政策本身的合理性。对现有的税收政策进行梳理,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二步,在完成了基础税收政策调整的基础之上,需要加强税收的各个部门直接的联合,做好职能的划分,尽量避免出现工作的交叉地带,将工作内容详尽的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避免出现推卸工作和责任的情况。在此之上,还要将各个部门合理的结合起来,做到“1+1>2”的效果,在各个部门发挥自己力量同时,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整体的税收体系的合理运行,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质量。

第三步,在做好了体系的梳理和完善,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我们还需要拉长眼光,综合考虑企业的税收模式与本地的税收政策的契合程度,配合上层构建更为有效的机制,确保上下畅通,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税收政策不倾斜,且符合国家税务的要求[2]。建立一条从上到下的行之有效的纳税收机制,从而保证企业纳税合理开展。

4.2   完善人才培养策略,提高人员素质

在完成了体系的梳理和搭建之后,就要针对人员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培养,避免出现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当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因此单位需要加强税收工作人员的专业有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在进行人才筛选时,尽量安排有一定税收知识背景和专业知识的人员,降低每个人员的知识水平差距,能够确保这些工作人员可以快速的理解税收政策,了解税收政策中的实施细节[3]。其次,在提升筛选门槛之后,实际的工作中,也需要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通过指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些规章制度,确保能够查缺补漏。通过这两个方面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漏洞,从整体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除了以上两点,还需要通过安排各种培训活动,来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制度,来确保工作人员的学习成果达标,避免出现划水、应付的情况。除了大范围的培训,也可以通过建立个人的带教制度,来为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制定单独的学习和成长计划,确保这些工作人员可以朝着更加专业的方面前进,也可以在这种“特殊对待”的情况下,提升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积极性,更好的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人才定会辈出。为了甄别和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场景设立不同的工作制度,例如优秀的人需要给予奖励,但出现失误的人就需要基于惩罚,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员工自我发展。

通过以上的几种手段,无论是在知识水平层面,还是在人员管控层面,都可以对人员素质和水平得到提升。给予人员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引导,确保工作人员都可以干实事,好好干事,才能从整体提升企业财政税收的建设工作。

4.3   建立合理的税收监管制度,应管尽管

基础的体系建设、人员的培养都是企业财政税收建设的基石,而这些基石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合理的监管制度,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企业财政税收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響着企业的经济发展[4]。因此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确保体系和人员都不走偏,才是保证一棵大树茁壮成长的保护伞。首先,需要加强对于税收体系的监管力度,需要让各个职能的负责人意识到财政税收对于企业建设的影响,通过对税收政策的落地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实际工作的合理科学的开展,通过对制度各个节点的审核,结合企业的经济情况,来确保体系的相应完善,并且能够及时发现体系中的漏洞,不断的调整制度和体系,使得体系达到最优[5]。其次,更需要加强在体系实施的过程中的人员管控和人员规范,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加强人员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出现不作为的情况。加之企业财政税收的对象很多,更需要通过合理的监管体系明确各个节点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条例,才能确保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

通过对体系本身的监督和改善,辅之以对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管控,来确保企业可以对整体的税收建设实时掌控。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在各个节点需要加强评估,避免出现评估不足而带来的资金流向混乱,资源管理混乱的问题。通过建设监督管理体系,不断的优化财政税收建设,加强人员意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财政税收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4.4  明晰税收条款,企业政策合理适配

企业的财政税收政策不仅受到国家层面的税收政策的约束,也受到不同地区的财政政策的影响。从全方面了解基础税收政策和附加条例,结合企业在本地区的发展态势,才能够完善企业自身的财政税收建设[6]。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各模块都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基础的单位做好信息的输出工作,而高层单位作为信息的管理、分配和统筹协管的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财政支出的合理正当,也可以保证财政税收的公开透明,每一步做到合理规范,才能从根本上剔除一些不良成分。在完成企业税收政策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各个基础单位也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当地的发展态势,因地制宜的调整纳税方式和方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找到最适合的、最完善的税收方式,在企业内部通过条例的优化和调整,适配国家的税务政策方向,利用合理的税收筹划,帮助企业降低不合理的赋税,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5   优化企业税收建设方式,合理纳税

通过对当下税收政策的研究和了解,企业可以在财政税收建设的过程中,合理规划,找到企业纳税的最优方式,贴合企业的发展[7]。在进行税收建设时,第一要义是通过合理税收建设来确保企业不存在税收方面的违规行为。尤其在我国,国家税收政策发展较快,条款的更新迭代也很快,所以企业需要对税收政策及时的了解,准确的解读,从而为企业的税收检测优化标准。在进行税收建设的过程中,如果依然出现税务方面的风险,企业也需要尽快确认发生风险的原因,找到症结点并快速解决,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才能够确保企业财政税收建设的合理,合法性。

当然,通过解读税收政策和条款来优化企业的税收建设方式并不能够使得企业一劳永逸,主因在于,企业实在不断的发展的,所涉及的经营范围可能不断扩大或者发生变化。因此,企业也需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比自己的业务情况,通过不断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确认可能需要变化的税收建设方向。这就要求企业的税收建设人员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有一定的认知,结合对于国家税收政策的解读,来合理优化企业的财政税收建设,避免不必要的纳税风险。无论是因为外部因素的变化还是内部经营方向的调整,都会对最终的纳税方式产生影响。因此企业需要不断的优化自我的纳税方式,调整税收建设的手段,从而达到合理纳税的目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企业的财政税收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了解到现阶段自身财政税收政策存在的各项问题,以及无法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从体系、人员和监管三个大的方面,来调整和优化,从而达到财政税收政策建设的目标。通过采用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不断的提升企业财政税收建设的效果,查缺补漏,建设完善的财政税收政策,为全面促进经济提升而助力。

参考文献:

[1] 刘金花.市场经济下加强企业财政税收建设的思路[J].中国中小企业,2020(12):161-162.

[2] 于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乡镇财政税收建设的思路剖析[J].财经界,2019(16):67.

[3]楊真真.企业内部控制与税收行为——“治税”还是“避税”[J].财会月刊,2022(8):61-68.

[4]罗建萍.新常态下加强基层财政税收建设的探讨[J].营销界,2021(26):23-24.

[5]董积.市场经济视域下加强农产品批发企业的财政税收建设思路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2(23):97-99.

[6]刘明霞.新常态下加强基层财政税收建设的探讨[J].中国市场,2022(16):176-178.

[7]刘爱红.浅谈大企业税收风险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J].纳税,2021,15(27):12-13.

[作者简介]张雪(1989-),女,汉族,山东聊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会计教学。

猜你喜欢

财政税收企业发展新时期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