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军新兵生命观教育的困境与提升路径初探

2023-09-03徐文建王晓天李海立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兵教育模式

徐文建 王晓天 李海立

摘  要:新兵生命观教育对维护军队和谐稳定及战斗力的生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当前海军新兵生命观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探索提升路径,文章经过走访调研,分析海军训练机构新兵生命观教育情况,总结出其存在理念偏差、认识不足、质效不佳等共性问题,从教育目标确立、教育体系建设、教育维度构建等多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以期为海军新兵生命观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兵;生命观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7-0038-04

作者简介:徐文建(1992—),男,硕士,海军潜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晓天(1994—),女,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基地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海立(1976—),女,硕士,海军潜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生命观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生命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属于人生观的范畴,包括生命认知、生命态度、生命价值等方面[1]。生命观教育,指的是引导个体正确认知生命含义,进而爱惜生命、尊重生命,提升和发挥个体生命价值[2]。研究表明,合理、有效的生命观教育可以明显提升个体的生命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表现[3]。自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华特士提出“生命教育”至今,生命观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关于生命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范围,关于军人生命观教育的研究并不多见。对近年来海军士兵生命观现状与生命观教育等相关情况的初步分析发现,正确的生命观缺失是影响新兵培育质效、影响新兵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海军新兵作为海军部队的新鲜血液,是未来执行海军各项任务的基础力量。在职业生涯伊始,能否具备正确的生命观,不仅关乎自身生命安全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更关乎军队内部的和谐稳定和战斗力的发挥。

鉴于此,加强对海军新兵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海军新兵生命观教育现状进行整理,针对目前海军训练机构开展的有关新兵生命观教育的内容举措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以期为海军新兵生命观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一、开展新兵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

1. 构建“大思政课”生态体系的题中之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4]。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课内与课外、学校和社会、阶段性与终身性相融合的“大思政课”生态体系,极大地拓宽了思政课建设的视野和格局[5]。生命观教育是其中应有之义,与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开展的思政教育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首先,理念本质一致。二者出发点和归宿均是通过军人对人生和生命的认知和解读,使其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其次,价值取向一致。无论是军人生命价值的展现,还是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都是为了军人实现自己的价值。再次,教育目标一致。培育军人正确看待自己的生命价值,其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的内容,二者都指向培育“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这一目标。新兵培养教育阶段,既需要幫助新兵实现“由民到兵”的转变,认清军人价值,又要为其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即如何正确认识珍惜生命与军人牺牲奉献职业要求之间的“矛盾”。生命观教育可培塑新兵正确的生命观念,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对其认同军人身份、履行军人职责、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 确保“兵之初”教育走深走实的现实需求

新兵要接纳军人角色、适应军营环境,完成身份转变,离不开一系列相应的思政教育和心理行为训练等必修、必训科目。但在调研中发现,在新兵培养教育阶段,新兵生命观与生命观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短板,部分新兵存在生命观念偏差。一是生命责任意识欠缺,不懂得生命的社会性,误认为生命是自己的,去留由自己决定,对军人职责缺乏清醒认识。二是生命意志不强,特别是当遭遇环境变化无法适应、遇到困难无法摆脱、受到批评无法排解等情况时,容易一蹶不振,甚至认为自杀能“一了百了”。三是对生命意义理解片面化,认为一次失败便否定了其生命的全部,自认自身无能、生命无望,对生命意义严重曲解。此外,大多数训练机构并未针对新兵开展专门的生命观教育,在新兵入伍思政教育中仅含有少量交叉内容。在心理行为训练科目实际施训过程中,生命观教育的作用并不明显。新兵队内日常教育管理和谈心交流中,主要关注新兵有无自杀倾向,对新兵生命认知、生命价值等深层次问题关注较少,这既无法获知新兵关于生命的认识,也无从知晓新兵关于军人生命价值的态度。可见“兵之初”教育要走深走实,新兵生命观的培塑不可或缺。

(二)可行性

1. “大思政课”体系建设的自觉性便利

随着“大思政课”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生命观教育必将成为思政教育中的一部分。当前“00后”成为新兵的主要人群,“00后”群体的特征在军营中普遍存在,他们更加开放、自信和国际化,个体意识强烈,权威意识淡化,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深,兼具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现实价值观的影响,各种思潮对“00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6]。特别是他们思想和心态尚未成熟,使得思政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此阶段是三观建设的黄金时期。传统的思政教育注重从集体出发,对个性需求不够重视,对“00后”群体的吸引力偏弱。而生命观教育从个体实际出发,提倡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生命价值,增强个体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主动性,更加契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思政教育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生命观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技巧可以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2. 新兵日常教育提供的经常性优势

新兵入营后,要在两个月内实现角色的转变,除了开展入伍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新兵队(连)对新兵的日常教育至关重要。带兵干部(骨干)作为和新兵接触最多的人,是开展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力量。研究表明,干部(骨干)的经常性教育对新兵适应军营生活、完成思想转变非常重要。调研发现,在心理健康水平正常的情况下,新兵初入军营的一个月之内,对部队的管理、训练的强度适应水平不同,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应,怀疑自己的入伍动机,否定自我和军人价值,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引发行为失常、精神萎靡等问题。一线带兵人往往运用谈心谈话、重点关注等多种方式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因此将生命观教育融入新兵日常教育,能加快培塑新兵正确的生命观,使其对军人生命认知、生命态度、生命意志等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因此,应发挥干部(骨干)知兵、懂兵、爱兵的优势,进行日常性生命观教育。

二、海军新兵生命观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生命观教育在新兵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新兵培养训练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仍然存在诸多困境。

(一)重视程度不够

生命观作为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在新兵培养教育过程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调研发现,海军训练机构都制定有预防新兵自杀等情况的相应措施,但对如何提高新兵生命观并未给予足够重视,甚至部分基层干部(骨干)不知何为生命观,对生命观教育更是知之甚少。部分训练机构,在整个新兵培养期间,进行过1—2次专门性生命观教育,而大多数训练机构并未开展此类教育。在带兵干部、骨干的培养中,也未强调将生命观教育作为日常性教育的内容。还有不少人认为,只要新兵没有自杀倾向或自杀情况出现,就是生命观良好的体现,对如何提高新兵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处于缺失状态。部分带兵人认为新兵生命观教育可有可无,思想上并给予足够重视,是目前新兵生命观教育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

(二)认识重心偏移

调研发现,部分基层干部(骨干)对生命观教育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将正确生命观的内涵限定在较低层次,将新兵训练不积极、学习没动力、朋友没几个、当兵不自豪等现象归咎为单纯的思想问题或心理问题,采用“鸡汤”式说教、机械式管教等方法,自然达不到预期效果。正确、积极的生命观是一种向上、发展的生命观,包含对生命的感悟、珍惜、尊重,关注生命与环境的和谐,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追求生命的意义,注重个体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7]。军人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军人生命观同样具有特殊性,是一种生死之际、存亡之间能做出正确判断的生命观念。对新兵而言,倘若生命观教育仅仅停留在较低层次,容易导致新兵产生滥爱思想、当兵生活枯燥乏味、打仗时保命为先等错误思想,难以打好军人价值基础。

(三)教育内容浅显

当前,专门的生命观教育并未在新兵训练机构全面开展,主要依托新兵入伍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少量训练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交叉内容来体现,内容比较浅显;主要以教员理论讲解为主,新兵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缺乏参与性、互动性,很难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上课地点局限于机构内部,新兵缺少对生命困境、生命责任的直接体验,对教员所讲的理论知识领悟不深,更缺少对生命价值的深入探究。课堂人数过多使教员所讲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宏观性和整体性,力求浅显易懂,弱化新兵的个体需求,忽略新兵之间的个体差异,教育实效难以判断。

(四)新兵生命观培塑质效存疑

新兵初入军营,其价值观念、思维习惯等带有明显的社会痕迹,既存在朴素的爱国爱军情感,又受到追求享乐、自由主义等思想的侵袭。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的改变,部分新兵对军人的刻苦训练乃至奉献牺牲不甚理解,迫切需要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新兵入伍思政教育将重点放在提升新兵的政治素质方面,仅部分内容与生命观教育的内容有交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放在维护新兵的心理健康方面,尚未达到积极生命观培塑的要求。如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战斗精神等都强调不惧危险、牺牲奉献,部分新兵感觉缺乏生命关怀,很容易引起恐惧甚至逆反心理,无疑会降低新兵对正确军人生命价值观的接受程度。总体来看,新兵训练机构对生命观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内容浅显,方式单一等,很难保证新兵能够树立起正确、积极的军人生命观,解决好生命价值取向问题。

三、提升新兵生命观教育质效的路径选择

为有效应对新兵生命观教育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提升海军新兵整体素养,结合新兵训练机构实际情况,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生命观教育质效:

(一)树立正确教育目标

提升新兵生命观教育质效,首先要明确军人生命观教育的目标。对于军人而言,就是要在认识自身生命的基础上,奉献生命和缅怀生命,把理性的生命认知上升为多样化的军事实践,将自己的生命同国家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必要时以牺牲生命为实现生命价值的最高追求[8]。表面来看,珍惜生命与奉献牺牲是相矛盾的,但珍惜生命不仅仅指物质生命,还包括精神生命,军人之所以能够直面危险、义無反顾,正是源于向死而生的精神生命。所以新兵生命观教育要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核心的战斗精神为最终目标,让新兵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缅怀生命直至敢于奉献生命逐步过渡。

(二)完善新兵生命观教育体系

新兵训练机构要充分认识到新兵生命观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实践需求,构建和完善“组织领导—课堂为主—干部为辅—日常补充”的新兵生命观教育体系。生命观教育既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训练机构在制订新兵培养教育要求时,要将必要的生命观教育融入新兵教育中,为落实生命观教育提供指导性意见。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优秀教育者的作用,善于将生命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从学员生命主体出发,引导学员主动感悟生命意义,体会军人生命价值。干部(骨干)在经常性思想教育中,须积极发挥“五同”“双四一”等规定的积极作用,了解新兵生命观现状,与课堂教育内容相互配合,全时全域引导提升,在新兵日常生活和训练中,采用分享军营收获、参加集体活动、宣讲先烈事迹等多种方式,对新兵的生命责任、生命态度等进行补充教育。

(三)探索多维度教育模式

用多样化的军事实践丰富新兵的生命体验。信仰不能硬装到学生的脑子里去,而要通过环境的作用,唤起学生的某种反映[9]。积极生命观的建立不是短时间内的理论灌输建立起来的,为克服理论讲授的固有不足,可充分利用针对新兵开展的生动的军事实践活动加以强化,用严格的日常训练让新兵体会自身生命的顽强,用战场救护训练让新兵体会生命责任,用团体对抗训练让新兵感受“战争”的残酷,体会“牺牲”的价值等。在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中,狼牙分队的官兵祭奠“牺牲”的自己,便是一种军人生命实践教育。

用先进的军事文化引导新兵的生命认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进的军事文化具有政治导向、价值引领的功能。新兵训练机构应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如本单位荣誉室、先进人物事迹等,增强新兵自豪感、归属感,认同军人身份,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邀请老英雄讲课等方式展开,还可以组织新兵以表演话剧、讲家乡红色故事等直观的方式参与其中,加深其对军人职责和军人生命价值的理解及认同。

用积极的朋辈互助强化新兵的生命态度。新兵个体存在明显的向群性,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绪、态度、行为等很容易相互影响,并与群体趋于一致。研究显示,党员对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要高于非党员,党员的生命观更为积极、健康,而这可能与他们所接受的党性教育有关[10]。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兵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向周围人传递正确、积极的生命观念。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团组织的作用,用集体的力量感染个人。例如组织新兵讨论朝鲜战场上长津湖战役“冰雕连”官兵的价值体现、“岛主”王继才的价值所在等,引导新兵建立积极的军人生命价值观。必要时,可以扩大入党教育的范围,将更多的新兵纳入学习范围,在集体中提升生命观教育的质效。

參考文献:

[1] 李永兵,李家富.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价值审视[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61-64+68.

[2] 刘大闯.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4):50-52.

[3] 汤芸行,孙宏亮.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21(01):15-17.

[4] 习近平.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 人民日报,2021-03-07(01).

[5] 苏玉波,王洁. 着力构建“大思政课”的生态体系[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03):33-35.

[6] 杨雄. “00后”群体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新特征[J]. 人民论坛,2021(10):18-22.

[7] 胡宝忠,王晓磊,孟令波,等. 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08):117-121.

[8] 张宝来,金洪洲. 加强青年官兵的生命观教育[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军事科学版),2015(06):49-51.

[9]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0] 张培. 大学生生命观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河南省7所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的问卷调查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114-119.

(荐稿人:王晓明,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新兵教育模式
新兵,请入列!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潜艇新兵来闯关
新兵军体训练第一步:了解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