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催化下,2023年制造业投资大有可为

2023-09-03高瑞东杨康

中国国情国力 2023年3期
关键词:制造业贷款企业

高瑞东 杨康

一般而言,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基本面的晴雨表,在景气上行周期,制造业投资会明显上行;在景气下行周期,制造业投资也会明显下行。在传统的制造业投资研究框架中,制造业投资的上行通常会受到多个领先指标的驱动。研究发现,价格、工业企业利润、出口、信贷等指标均领先于制造业投资6—12个月左右。但从2022年经济基本面指标来看,价格、盈利、出口等指标表现均较弱,制造业投资却走出不一样的趋势,频超市场预期。展望2023年,笔者认为产业政策、央行信贷与结构性工具、财政贴息仍会持续催化,制造业投资大有可为,预计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左右。

一、2022年制造业投资表现韧性十足,频超预期

2022年,稳增长持续推进下,基建投资增速上行,但同期制造业投资也表现出韧性十足,频频超出市场预期。2022年1-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1%,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5.1%,接近广义基建投资增速的11.5%;从三年平均的视角,制造业投资表现更为亮眼,2022年1—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6%(三年复合平均,下同),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4.3%与广义基建投资的4.9%。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受疫情扰动、国际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经济表现并不容乐观,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0%,略高于2020年全年的2.2%;从工业企业盈利表现来看,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叠加上年同期基数较高,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4.0%,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较大;从表征市场需求的价格指标来看,2022年生产价格指数(PPI)同比增长4.1%,相比2021年回落4.0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0%,核心CPI同比增长0.9%,仍处于较低水平。

究其原因,笔者分析认为当前制造业投资的驱动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的支持正成为支撑制造业投资上行的核心动力。

(一)2021年底以来地方政府推动的技改投资计划

技术改造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2022年以来,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技改投资规划。如,山东省深入实时“万项技改”“百园技改”,并推出《工业技改提级2022年行动计划》,计划2022年完成技改投资5000亿元,投资增幅6%;河南省聚焦重点领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争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浙江省加快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计划完成投资350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以上。

在地方政府技术改造推动下,虽然2022年的经济基本面有所走弱,但技术改造投资仍迎来强劲增长。2022年1-8月,固定资产改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3.5%,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新建投资增速的12.3%,也显著高于制造业投资增速的10.0%。2022年前8个月,改建投资增速持续高于新建投资增速,并且领先制造业投资增速3个百分点以上,成为制造业投资高增的核心推动。

(二)央行加大制造业支持力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

2022年以来,地产销售与投资表现较差,房地产贷款需求持续减弱,导致信贷资源向制造业尤其高质量制造业聚集。2020年6月以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截至2022年12月,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36.7%,央行对制造业的信贷扶持不断加大。

此外,央行还设立多个结构性再贷款工具对企业绿色改造、设备更新予以支持。2021年11月8日,央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予以低成本资金支持;11月20日,央行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与碳减排支持工具一起形成绿色碳减排政策“双支柱”。2022年9月28日,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

自这些结构性再贷款工具实施以来,截至2022年12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3097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累计使用811亿元;设备更新再贷款也在加速落地,截至2022年末,已累计使用809亿元。这些工具的设立对2022年制造业投资形成强力支持。

(三)财政通过大规模留抵退税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借助财政贴息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设备更新改造的支持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信息,2022年全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2万亿元,其中累计退到纳税人账户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2.46万亿元,超过2021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大规模留抵退税降低了企业负担。国家税务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2年,享受留抵退税政策的制造业企业购进金额同比增长8.2%,比没有享受政策的企业高4.5个百分点。

在央行设立设备更新再贷款基础上,中央财政为贷款主体贴息2.5%,2022年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从支持的领域来看,主要涉及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

在设备更新再贷款与财政贴息的共同扶持下,2022年四季度制造业投资仍保持强劲韧性,新建投资逐步超过改建投资成为核心贡献。自2022年9月设立设备更新再贷款与推出财政贴息政策以来,新建投资增速开始明显上行,改建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截至2022年12月,固定资产新建投资累计增速由8月的12.3%上行至13.7%,改建投资增速则由8月的13.5%回落至9.0%。从设备购置的角度来看,固定资产设备购置增速在短期内出现了明显上扬。2022年8月,固定资产设备购置累计增速为3.5%,11月上升至4.8%,而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5.8%下行至5.3%,制造业投资增速由10.0%下行至9.3%。

二、产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是本轮制造业投资上行的主力

从行业视角,哪些行业是制造业投资上行的主力?笔者分别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视角与上市公司财报视角进行了结构拆分。

(一)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视角看,装备制造类行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是本轮制造业投资上行的主要驱动

2022年1-12月,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达22.2%,三年复合来看,增速为18.5%,大幅高于制造业整体的6.6%,高技术装备制造业投资逐步成为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长的核心推动。

细分行业来看,2022年制造业投资上行较为明显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饮料加工、医药制造、化学原料制造、黑色加工、专用设备、电气机械、计算机电子设备与仪器仪表等。截至2022年12月,这些行业的制造业投资三年复合增速均达10%以上,其中处于产业升级链条的医药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达14.6%、12.8%;低碳技术改造链条的黑色加工、化学原料制品投资增速分别达13.1%、10.7%;产业数字化改造的电子设备、专用设备投资增速分别达17.8%、10.8%;新能源设施链条的电气机械投资增速达17.6%。基本验证了本轮制造业投资上行主要由产业政策所驱动,主要包含产业升级、数字化改造、低碳化技术改造等。

(二)从上市公司财报的视角看,产业政策所驱动的产业升级、数字化改造、低碳技术改造是2022年上市公司资本开支的主力

借助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增速来衡量上市公司资本开支的意愿,该指标比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增速所反映的投资增速更为准确,也更为领先。结果发现,2022年前三季度,全A非金融石化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同比增速达到18.6%,三年复合平均来看,购建资产支出增速达到18.9%,且呈现持续上行态势,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投资上行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细分行业来看,上市公司资本开支上行较为明显的行业集中在产业升级链条的电力设备、医药生物,2022年前三季度的购建资产支出增速分别为61.5%、21.9%;低碳技术改造链条的石油石化、煤炭,2022年前三季度的购建资产支出增速分别达14.3%、12.6%;数字化改造链条的电子、通信,2022年前三季度的支出增速分别达22.6%、60.7%,与工业企业数据指向的结论基本一致。

三、2023年,政策驱动下,制造业投资仍大有可为

(一)2023年各地再次掀起新一轮技术改造行动方案,技改投资有望持续高增

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此外,从2023年各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从与提到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与改造,主要聚焦产业基础再造、产业数字化与低碳化改造。

(二)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扶持,结构政策精准发力,定向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2023年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截至2022年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大约6.4万亿元,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将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2023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通知,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更好地支持企业进行绿色低碳转型。向前看,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依然处在相对充足的空间内,信贷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类产业链层级的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工具,绿色金融等结构性金融创新,将是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创新的战略重点。

(三)2023年财政加力提效,预计财政贴息规模相比2022年大幅提升,支持领域或有所扩容,支持更多产业升级需求的制造业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与改造

2022年四季度,配合央行2000亿元以上的设备更新再贷款(期限1年,可展期1年),财政予以2.5%的贴息扶持,估算2022年财政贴息支出约为100亿元。即100亿元的财政贴息支出,可撬动2000亿元设备更新投资,撬动倍数达20倍以上。因此,相比于减税降费,财政贴息对经济的撬动作用更大,且精准性更强,2023年或继续发挥效力。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预计2023年财政贴息相比2022年大幅提升,支持领域或有所扩容,支持更多产业升级需求的制造业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与改造。

在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2023年财政的主要收支政策”部分,有关科技与产业政策的表述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比2022年的科技相关政策表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23年政策更突出“自立自强”。在当前逆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多重安全威胁,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成为二十大产业政策的重心。财政也将从这一重点出发,重点扶持关键产业的发展。

从2023年1—2月的数据来看,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8.1%,相对2022年1—12月的9.1%小幅回落,但依然维持高位。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在政策性金融工具、重启PSL、增设专项再贷款、融资利率下行等多重政策扶持下,企业扩产意愿出现明显好转迹象,企业部门融资持续恢复。分行业来看,1—2月电气机械、汽车、电子设备、化工原料业投资同比增速较高是主要拉动项,指向当前制造业复苏的最核心驱动力依然是产业升级与改造。

四、展望更长期,制造业投资的长期增速中枢有所抬升

展望更长期,产业政策支持下,制造业投资增速的长期中枢将有所抬升。

(一)从外部来看,国际政治经济回归保守主义,逆全球化趋势加强,供应链重点由“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我国产业链发展面临多元安全威胁

一方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全球化经济下供应链的脆弱性,进一步凸显产业链分工方式和收益分配的内在风险,全球产业链加速收缩,强化全球化放缓趋势。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去工业化”政策,确保关键产品在国内生产。另一方面,中美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博弈强度不断加深,美国意图创造“排中”供应链新环境。

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强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未来,“效率”不再是企业进行制造业投资的首要考虑因素,构建自主可控的安全发展体系可能会催化更多资本开支。

(二)从内部来看,“十四五”时期扩大内需战略已进入政策落实与实施阶段,本轮扩大内需的亮点在于推动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优化的有机结合

202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12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规划纲要》以及《实施方案》的出炉,标志着扩大内需战略正式进入政策落实与实施阶段。

历史上扩大内需战略曾在1998年、2008年、2015年重点提及,本轮扩大内需战略推出时的宏观环境与此前几轮的有较大相似性,即外需下行压力加大,但也有明显战略部署差异,即强调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规划纲要》提到,要提高供给质量,通过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同时要把安全发展贯穿扩大内需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夯实内需发展基础。提高供给质量,一方面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另一方面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产业新产品包括: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引导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包括: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智能化;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支持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依托资源要素禀赋,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上承接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增值服务空间。

猜你喜欢

制造业贷款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