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在晚期肺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09-02刘远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吉非激酶肺癌

刘远远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肿瘤外科 洛阳 471000)

肺癌属于常见恶性肿瘤,目前肺癌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晰,但遗传易感性、职业接触及吸烟等与肺癌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组织病理学形式,其中肺腺癌(LUAD)是NSCLC 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肺癌的40%[2]。多数LUAD 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放化疗是治疗晚期LUAD 的主要手段,虽然对晚期LUAD 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大,预后不佳[3]。近年来有研究指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许多上皮恶性肿瘤中均存在表达,包括NSCLC[4]。吉非替尼作为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能够对络氨酸激酶活性进行抑制,阻断EGFR 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已在NSCLC 治疗中不断应用[5]。本研究观察吉非替尼联合化疗在晚期LUAD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90 例晚期LUAD 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男25 例,女20 例;年龄34~78 岁,平均年龄(61.89±5.23)岁;肿瘤直径1.5~5.0 cm,平均肿瘤直径(3.14±0.62)cm;受教育年限1~16 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85±2.13) 年;体质量指数(BMI)18.2~27.8 kg/m2,平均BMI(23.10±1.12)kg/m2;TNM 分期:ⅢB 期19 例,Ⅳ期26 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 例;年龄36~79 岁,平均年龄(62.12±5.17)岁;肿瘤直径1.5~4.8 cm,平均肿瘤直径(3.09±0.60)cm;受教育年限1~17 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91±2.08) 年;BMI 18.1~27.6 kg/m2,平均BMI(22.98±1.10)kg/m2;TNM 分期:ⅢB 期22 例,Ⅳ期23 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20286)。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组织学病理学确诊为LUAD;EGFR 突变患者;均能够耐受化疗及EGFR-TKI 治疗;可测量病灶数≥1 个;TNM 分期:ⅢB~Ⅳ期。(2)排除标准:既往接受过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依从性较低。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第1 天,静脉注射500 mg/m2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国药准字H20133215);第2~4 天,静脉注射30 mg/m2注射用顺铂(国药准字H53021678),1 个化疗周期为21 d,连续化疗3 个周期。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吉非替尼片(国药准字H20203219)治疗,化疗方法同上;吉非替尼口服,25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12 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12 周后评估。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50%;稳定(SD):肿瘤缩小<50%或增大≤25%;进展(PD):出现新病灶或肿瘤增大>25%。依据CR、PR、SD 计算疾病控制率(DCR)。(2)血清学指标: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 离心15 min,离心半径3 cm,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蛋白芯片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水平,CEA、CA125 检测试剂盒由福州迈新公司提供,TTF-1 检测试剂盒由英国Abcam 公司提供。(3)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PS)评估,0~100 分,评分高则生活质量好。(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皮疹、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DCR 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CEA、CA125 及TTF-1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EA、CA125 及TTF-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25 及TTF-1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CEA、CA125 及TTF-1 水平比较()

表2 两组CEA、CA125 及TTF-1 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3 两组KPS 评分及PFS 比较 治疗前,两组KP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KP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S 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KPS 评分及PFS 比较()

表3 两组KPS 评分及PFS 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LUAD 发病隐匿,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发展为不宜手术的ⅢB 期、Ⅳ期[6]。晚期LUAD 患者治疗手段以化疗为主,一般选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联化疗,但治疗靶向性及敏感性较差,且毒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效果欠佳[7]。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靶向治疗药物是治疗晚期LUAD 的重点所在。

近年来随着对LUAD 致癌驱动基因的不断识别,作用于特定基因的靶向药物逐渐在临床应用[8]。目前研究最多的致癌基因突变是EGFR 突变,EGFR突变在LUAD 患者中普遍存在。EGFR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上皮细胞膜上,属于受体络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基因位于7 号染色体短臂7p12-14 区域[9]。在EGFR 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中,EGFR 蛋白表达过度,导致EGFR 磷酸化及络氨酸激酶活化,导致生长因子信号传至细胞内,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EGFR-TKI 具有低毒、高效及用药方便等优点,可通过进入细胞内络氨酸激酶催化区,抑制三磷酸腺苷的结合,对EGFR 信号通路传导进行抑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肿瘤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发生发展[11]。吉非替尼属于首个EGFR-TKI,可通过阻断EGFR 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产生抗肿瘤活性,已被用于EGFR 突变LUAD 的治疗中。有研究指出,CEA 属于可溶性糖蛋白,可促进细胞间黏附及肿瘤远处转移[12]。在健康人体内CEA 难以检测到,但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EA 高表达,是目前诊断NSCLC、评估疗效及预后的常用指标,随着NSCLC 病理分期的递增CEA 表达不断增加[13]。CA125 属于糖蛋白复合物,在健康人体中CA125 水平较低,一旦发生肿瘤浸润或组织变性时,会将组织结构破坏,CA125 释放入血,导致血清CA125 水平升高[14]。TTF-1 属于细胞核蛋白,在肺的发育、细胞生长及分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90%的NSCLC 患者中TTF-1 呈阳性表达,特别是在LUAD 患者中TTF-1 阳性表达率更高[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DCR 及治疗后KPS 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EA、CA125 及TTF-1 低于对照组,PFS 长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LUAD 能够降低CEA、CA125 及TTF-1 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吉非替尼属于苯胺喹唑啉类药物,可通过抑制络氨酸激酶的活性,对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及转移过程进行抑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将其与化疗联合使用进行抗肿瘤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6]。魏娜等[17]研究指出,晚期LUAD 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刘华等[18]研究指出,晚期NSCLC患者采用化疗与吉非替尼联合治疗有利于降低CEA、CYFRA21-1 及CA125 表达水平,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与本研究结果较为相似。

综上所述,晚期LUAD 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DCR,降低CEA、CA125 及TTF-1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吉非激酶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除痰解毒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腺癌H1975荷瘤小鼠Twist、Fibronectin表达的影响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吉非替尼致多系统严重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