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09-02李坤华林翠琴陈素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幸存者条目胃癌

李坤华 林翠琴 陈素燕

(1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消化内科 福建漳州 363000;2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消化内科 福建漳州 36300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胃癌发病人数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第一位和第三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癌症幸存者是指完成了主要抗肿瘤治疗,处于持续生存阶段的患者,包括完全康复的癌症患者和期待康复的癌症患者[2]。随着诊疗技术提高以及患者健康意识的增强,胃癌在早期被发现的病例增加,能够长期生存的患者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庞大的特殊人群。社会疏离是指个体在参与社会互动时无法满足其社交意愿,与家人、朋友、社会关系的疏远,并由此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消极行为[3]。社会疏离可以影响患者融入家庭、回归社会的能力,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因此研究社会疏离影响因素对患者心理和生理康复有一定价值。以往研究发现,肺癌、乳腺癌、宫颈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疏离[4],但对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的研究较少,仅报道了负性思维对社会疏离的影响,缺少对社会疏离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探讨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现状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干预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医院治疗的胃癌幸存者186 例,男114 例,女72 例;平均年龄(58.75±7.33)岁。纳入标准:符合《胃癌诊治难点中国专家共识(2020 版)》[5]中的胃癌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诊断为胃癌;完成抗肿瘤治疗后进入随访期;年龄≥18 岁;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年龄<18 岁;有癌症转移或复发;伴有精神疾病无法正常沟通;合并多种脏器功能障碍。

1.2 研究方法 (1)调查资料采用以下4 种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一般调查问卷:包含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收入水平、治愈后时间段、放化疗等情况。临床医生填写患者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信息。一般疏离感量表[6]:包含他人疏离感、自我疏离感、怀疑感、无意义感等4 个维度,共15 个条目,采用4 级评分法,分别赋值1~4分,总分15~60 分,分值越高代表社会疏离水平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793。抑郁自评量表(Self Depression Scale,SDS)[7]:共包含20 个条目,其中10 个条目采用反向设计,每个条目使用4级评分,分别赋值1~4 分,总分为20~80 分,分值越高代表抑郁程度越重,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3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8]:共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 个条目,评分分值越高代表社会支持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9。(2)调查方法:由两名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共同开展,其中1 名护理人员采用统一的术语就调查分析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介绍,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患者本人填写,对于视力不佳或无法自主完成的患者,在家属与患者充分沟通后由家属代为填写,对不理解的条目由另1 名护理人员进行解读。调查问卷填写完毕,现场进行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195人份,共回收合格调查问卷186 人份,合格回收率为95.38%。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软件构建数据库后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连续变量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社会疏离的潜在变量,多重线性回顾确认社会疏离的变量。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评分 186 例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评分总分为(45.39±6.55)分,4 个维度中,自我疏离感条目均分最高,其次为他人疏离干感,无意义感条目均分最低。见表1。

表1 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评分(分,)

表1 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评分(分,)

?

2.2 胃癌幸存者SDS 评分、 社会支持评分 患者SDS 评分为(56.33±8.34)分,条目均分为(2.82±0.51)分;社会支持评分为(31.23±3.27)分,条目均分为(3.12±0.61)分,所包含的3 个维度中,主观支持得分最高,其次为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最低。见表2。

表2 胃癌幸存者SDS 与社会支持评分(分,)

表2 胃癌幸存者SDS 与社会支持评分(分,)

?

2.3 社会疏离各维度评分与SDS 评分、社会支持评分相关性分析 SDS 评分与社会疏离总分及其4个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其3 个维度评分与社会疏离总分及其4 个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 评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其3 个维度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社会疏离评分与SDS 评分、社会支持评分相关性

2.4 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单因素分析 不同年龄段、临床分期、治愈后时间段、家庭人均月收入、放化疗情况的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资料患者社会疏离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单因素分析(分,)

表4 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单因素分析(分,)

?

2.5 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及与社会疏离有一定相关性的SDS、社会支持评分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变量赋值见表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愈后时间段、家庭人均月收入、放化疗情况、SDS 评分、社会支持总分均为胃癌幸存者社会疏离影响因素(P<0.05);而年龄则不为社会疏离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56.55%。见表6。

表5 不同变量赋值情况

表6 社会疏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因对治疗效果和康复前景的担忧,以及巨大经济压力而导致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焦虑、抑郁、孤独、无助等心理障碍以及疲劳、失眠等生理障碍[9],以上负性心理感受影响患者融入家庭、社会,表现为自我封闭、疏离人群,导致家庭和社会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肿瘤复发影响康复治疗。探寻胃癌患者社会疏离的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对于缓和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升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有一定价值。本研究在总结以往恶性肿瘤社会疏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加入胃癌的病理和临床特征进一步分析胃癌患者社会疏离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发现,胃癌幸存者中社会疏离得分为(45.39±6.55)分,条目均分为(3.04±0.39)分,与钱素莹等[10]研究结果基本吻合。目前对于恶性肿瘤社会疏离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和社会支持等方面,个人基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等;疾病特征则包括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放化疗情况等;社会因素则包括社会、家属的支持水平等。不同研究中关于年龄对恶性肿瘤社会疏离的影响有不同的结论,王硕等[11]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年龄与社会疏离水平呈负相关,年龄是社会疏离的保护性因素。邵李姣等[12]则表达了相反观点,认为实施肠造口结直肠癌症患者年龄与社会疏离呈正相关,年龄为社会疏离的风险因素。本研究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不同年龄段患者社会疏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重线性回归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研究结论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疾病原因有关,乳腺癌手术将部分乳腺切除,患者身体意向发生改变,出现自我概念下降,因而产生排斥、抑郁情绪,尤其在年轻女性患者中表现为拒绝沟通、内心孤独,而年龄因素在胃癌患者中影响无乳腺癌患者明显。张亚利等[13]对纳入的56 项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经济社会地位与抑郁呈一定程度负相关。本研究结果发现,经济条件是胃癌患者社会疏离的影响因素之一,经济条件好的患者社会疏离水平低。胃癌患者因疾病和治疗经济负担较重,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可以选择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和效果更好的药物进行治疗;其次,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社会支持度高,更容易获取家人、社会的关注,从而降低社会疏离水平。治愈后时间段对社会疏离有一定影响,刘玉瑶等[14]研究发现,治愈时间<1 年的肺癌患者社会疏离水平较高,治愈时间>1 年的肺癌患者社会疏离水平相对偏低。本研究结果发现,治愈后时间段与社会疏离呈负相关,原因可能与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生理承受较大的痛苦,治愈后短期内仍然有乏力、恶心等症状,无法履行家庭角色和工作角色,导致患者与外界沟通较少,从而引起社会疏离。梁亚清等[15]研究发现临床分期越高的宫颈癌患者社会疏离水平越高,但后续并没有将临床分期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本研究结果发现,临床分期与社会疏离呈正相关,是社会疏离的风险因素。这是因为临床分期通常反映了肿瘤的恶性程度,分期高往往意味着预后差。高分期患者因担心治疗结局,孤独、压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应激反应更为强烈,从而导致社会疏离更明显。何春燕等[16]研究发现,放疗、化疗、手术阶段的乳腺癌症患者社会疏离水平较高,是乳腺癌社会疏离的影响因素。放化疗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方式,可以控制肿瘤的进展,防止复发,然而放化疗的副作用可导致患者身心承受巨大的伤害和痛苦,患者自我认同低下,不敢与他人对视,不愿与他人交流,从而导致社会功能明显降低。钱素莹等[10]研究发现,胃癌患者中SDS 评分较高,SDS 评分与社会疏离呈正相关,SDS通过负性自动思维的中介作用影响社会疏离。本研究同样发现胃癌患者SDS 与社会疏离四个维度以及总分均呈正相关,且为社会疏离的风险因素。社会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感受到被支持、被尊重、被理解的情况,当患者缺乏社会支持时,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孤独感是构成社会疏离的重要因素。恶性肿瘤患者中社会支持对社会疏离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多[17],均发现社会支持度与社会疏离呈负相关,本研究结论与之吻合,提示临床、家属、社会应给予患者更多关注,为患者提供积极信息和情感支持,增加情感认同,促进社会交往,降低社会疏离。本研究发现胃癌幸存者中临床分期Ⅲ~Ⅳ期、放疗或化疗或放疗+化疗、SDS 均为社会疏离风险因素,而治愈后时间≥3 年、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 元、社会支持评分为患者社会疏离保护性因素。综上所述,胃癌幸存者中社会疏离水平较高,并受临床分期、治愈后时间段、家庭人均月收入、放化疗、SDS 评分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家属应尽早识别含有以上风险因素的患者,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融入家庭、回归社会的能力。

猜你喜欢

幸存者条目胃癌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像幸存者身上的辐射残留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离世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幸存者回忆录》:一部自由女性的成长蜕变史
正装店幸存者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