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2023-09-02胡伟孙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2期
关键词:柴芍诺福韦君子

胡伟 孙路

(河南省固始县中医院感染疾病科 固始 465200)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免疫介导性疾病,感染HBV 后,部分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1]。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我国感染HBV 率约为57.6%,全球有2.4 亿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2~3]。尽管已有乙型肝炎疫苗,但目前HBV 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4~5]。中医治疗以辨证法及整体观为理论指导,结合西医诊断优势及中药药理研究治疗CHB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发生率[6]。本研究采用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CHB,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2 月至2022 年6 月于河南省固始县中医院就诊的CHB 患者5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 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2 例;年龄18~56 岁,平均(38.32±9.62)岁;病程1~16 年,平均(7.53±3.01)年。观察组男19 例,女10 例;年龄16~58 岁,平均(37.84±9.68)岁;病程1~17 年,平均(7.74±3.1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20201023)。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CHB 相关诊断标准[7],HBV-DNA 均为阳性,HBsAg 及核心抗原(HBeAg)持续阳性6 个月以上;谷丙转氨酶(ALT)为2~5 ULN;年龄16~60 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肝病,如甲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伴有认知功能异常;入院前半年内使用过类固醇激素、抗病毒药等药物;过敏体质、酗酒及吸毒;合并心、脑等严重器质性疾病。

1.3 治疗方法 西药常规治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1942)100 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1 次/d;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国药准字H19991067)肌肉注射,30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2 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国药准字H20153090)口服,300 mg/次,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芍六君子汤治疗,组方:白术30 g,党参30 g,赤芍30 g,丹参30 g,茯苓20 g,鳖甲20 g,姜半夏15 g,柴胡12 g,生麦芽12 g,陈皮10 g,炙甘草5 g。随症加减:兼见肝掌、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者,加玉竹15 g,枸杞15 g,毛冬青12 g,地龙6 g;兼见脾大者,加黄芪20 g,三棱12 g,莪术10 g。由本院制剂室统一制为汤剂,200 ml/剂,分2 次口服,早晚饭后各1 次。持续治疗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8]评价治疗效果。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病毒标志物有所改善,肝脾回缩且无明显压痛;有效:主要症状有所改善,肝功能改善,乙肝病毒标志物无明显变化,肝脾肿大回缩;无效:上述各项指标无改变,主要症状无改变或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2)比较两组病毒血清学指标:HBeAb、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转阴情况及ALT 复常率。ALT 复常指ALT<1.0×ULN。(3)比较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水平。(4)比较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水平:血清TGF-β1、TNF-α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A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5)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包括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ALT 复常率及HBeAg、HBV-DNA 转阴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ALT 复常率及HBeAg、HBV-DNA 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ALT 复常率及HBeAg、HBV-DNA 转阴率比较[例(%)]

2.3 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CD4+、CD4+/CD8+水平均升高,CD8+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4 两组血清TGF-β1、TNF-α、HA 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1、TNF-α、HA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TGF-β1、TNF-α、HA 水平比较()

表4 两组血清TGF-β1、TNF-α、HA 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5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AST、TBil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AST、TBil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LB 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5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3 讨论

核苷类药物具有服用方便、吸收性好、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替诺福韦酯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经口服后代谢为替诺福韦二磷酸,另与5’-三磷酸脱氧核苷酸相竞争,致使DVA 延长受阻,进而达到抑制对HBV 的复制进行的目的,在阻止患者病情进展、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0~11]。

中医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是机体受湿热毒邪侵袭所致,正气虚弱、气血失调,按照疾病症候及演变规律,将其归于“肝着、鼓胀、积聚”等范畴[12]。病在肝,久病及脾,导致肝郁脾虚,同时肝病日久,疏泄失职,引起血瘀阻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医宗金鉴》中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柴芍六君子汤剂是由出自于《医学正传》中的古方六君子汤与柴胡、赤芍相加而成,方中柴胡具有疏肝解郁、调肝达气之功效,赤芍可养血收阴、平抑肝阳,两药一疏一柔,相互协调。白术补脾气、具有健脾利湿、收而不走之功;党参药性平和,有生津养血,益气补中之效,与茯苓、白术、甘草同用时,健脾益气之效增强;丹参通血脉,有活血化瘀之效;鳖甲性寒味咸,能滋阴潜阳,善于软坚散结;姜半夏常与陈皮、茯苓等合用,有化痰之效;生麦芽可健脾开胃、疏肝解郁,主治脾虚食少、肝气郁结等证;陈皮理气健脾,化痰燥湿;炙甘草为佐药,调和诸药,增强扶正,诸药同用,共奏疏肝健脾之效[13]。

本研究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提高ALT 复常率及HBeAg、HBV-DNA 转阴率等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同时,对肝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效果,疗效佳。有研究认为,机体免疫功能与CHB 的发病息息相关[14]。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该类细胞与乙型肝炎的发生及转归关系密切[15]。有研究显示CHB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其CD4+T 淋细胞数量下降有关[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4+/CD8+均优于对照组,与尹燕耀等[17]研究结果相似,提示中西药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从而减缓病情进展,促进患者恢复。柴芍六君子汤组方中的白术[18]、党参[19]等具有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TGF-β1、TNF-α 通过活化肝星状细胞使细胞外基质蛋白聚糖HA 过度表达,并抑制蛋白降解从而导致肝纤维化,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患者病情及预后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TGF-β1、TNF-α、HA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效果显著。提示联合柴芍六君子汤可改善患者血清学指标,延缓病情进展。综上所述,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替诺福韦酯能够有效促进CHB 患者肝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免疫功能、ALT 复常率及HBeAg、HBV-DNA 转率阴,改善患者病毒学及血清学应答状态,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柴芍诺福韦君子
柴芍六君子汤联合针刺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代谢物表达的影响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一种治疗慢性乙肝新药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