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2023-09-02白亚楠苏玉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12期
关键词:肺结核康复社区

白亚楠 苏玉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EICU 河南郑州 450052)

肺结核是呼吸内科常见传染性疾病,患者多伴有咳嗽、咳痰、疲乏、盗汗等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临床常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患者居家康复期间缺乏护理人员监督,难以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加之自我干预能力较差,常会出现不按时服药、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增加气胸、再咳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影响患者康复[3~4]。因此,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院、社区和家庭三方共同合作,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本研究探讨在肺结核患者中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 例。对照组女21 例,男30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6 例,初高中28 例,专科及以上17 例;年龄29~65 岁,平均年龄(47.89±5.83)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84±0.50)年;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89±1.03)kg/m2。观察组女20 例,男31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7 例,初高中30 例,专科及以上14 例;年龄29~65 岁,平均年龄(47.92±5.86)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86±0.52)年;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92±1.05)kg/m2。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批号:202000158)。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 年)》[5]中的肺结核相关诊断标准;年龄在18 岁以上;主动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严重精神、认知障碍;病案资料不完整。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住院期间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出院后每周进行1 次电话回访,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帮助。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1)组建护理小组。由1 名护士长、3 名责任护士、2 名社区护士、1名家属组成护理小组,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结合实际护理需求,拟定护理方案。(2)医院护理。健康知识讲堂:每周五13:30 准时在报告厅举行健康知识讲堂,讲解肺结核主要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30~60 min/次。构建微信、QQ 平台:出院前邀请患者加入微信、QQ 交流平台,推送饮食、心理、康复训练等相关知识。(3)社区护理。社区现场指导:每月邀请高级专科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等专业护理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会诊、专家咨询等,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开展社区健康讲座:医院护士与社区人员积极合作,每月开展1 次健康讲座,讲解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并在社区宣传栏设置肺结核专门版块,宣传疾病相关知识。上门宣教:社区护士定期上门进行健康宣教,依据患者个体化差异进行用药、饮食等相关指导,与医院护士保持密切联系,针对患者居家期间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4)家庭护理。选择1 名家属作为主要照顾者,要求家属关注医院的网络信息平台,加入微信、QQ 交流群,积极学习肺结核照护知识,负责照顾患者生活起居,监督患者用药、进食,嘱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勿随地吐痰,并与医院、社区保持良好的沟通,发现患者病情异常变化立即汇报。两组均连续干预30 d。

1.4 观察指标 (1)遵医行为。依据Monsky 依从性量表(MMAS)从外出时是否随身携带药物、有时是否会忘记服药、今日是否依照规定服用药物等8 个条目评价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0 d 后的遵医行为,是计0 分,否计1 分,总分0~8 分,分数越高则患者遵医行为越好;(2)自我干预能力。采用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0 d 后的自我干预能力,包括症状管理、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及心理和社会适应4 个维度,各维度均包含5 个条目,采用1~4 分评分法(1 分=从不,2 分=有时,3 分=经常,4 分=总是),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我干预能力越强;(3)社会支持水平。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0 d 后的社会支持水平进行评价,包括主观支持(4 个条目,总分16 分)、客观支持(3 个条目,总分12 分)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条目,总分12 分),采用1~4 分评分法(无计1 分,极少计2 分,一般计3 分,全力支持计4 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社会支持水平越高;(4)并发症。统计两组气胸、再咳血、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5)生活质量。干预前和干预30 d 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从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等8 个维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各维度评分为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6)护理满意度。于干预后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调查患者满意度,包括健康教育指导、操作技术能力、沟通态度、服务态度等19 个项目,采用1~5 分评分法。满分19~95 分,19~37 分为非常不满意,38~56 分为不满意,57~75 分为一般,76~94 分为满意,95 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MA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M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MA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MM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MMAS 评分比较(分,)

?

2.2 两组自我干预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干预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症状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药物管理及饮食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干预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自我干预能力评分比较(分,)

?

2.3 两组社会支持水平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社会支持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水平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社会支持水平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社会支持水平评分比较(分,)

?

2.4 两组SF-36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SF-36 评分比较(分,)

?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肺结核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后,因缺乏科学监管,自制力较差,服药依从性较低,不规律用药等,会导致耐药性增加,影响疾病康复[6~7]。常规护理在患者出院后也随之终止,患者居家康复期间难以获得连续的照护,护理效果一般[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社会支持水平、MMAS 评分、自我干预能力评分、SF-36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可增强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干预能力,提升其社会支持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可充分发挥医院和社区资源,将出院后的护理延伸至社区和家庭,给予患者全面、专业的康复指导,保证了护理干预的连续性、系统性,避免了医院过渡至家庭的护理脱节[10~11]。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堂,可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辅以微信、QQ等交流平台,为患者提供院外疾病康复知识指导,保证患者出院后也能获得同样的康复护理[12~13]。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社区现场指导等干预手段,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而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其遵医行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医院和社区护理人员的指导下,由家属对患者用药、饮食等进行全方位的照护和监督,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社会支持水平,充分调动患者康复积极性,增强康复信心,提升患者自我干预能力[14~15]。医院、社区和家庭三者共同合作,不仅能够给予患者日常生活照护,还能促使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结核患者中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升其自我干预能力和社会支持水平,再咳血、气胸等并发症较少,从而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肺结核康复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