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大兴区青云店集中发热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2023-09-01高燕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中心卫生院北京102605
高燕(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镇中心卫生院,北京 102605)
集中发热疫情通常是指传染病聚集性暴发,主要是传染源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传播等方式在人群之间流行,常发生在人员密集场所,尤其是易感人群相对集中的学校、医院或其他集体单位[1]。监测集中发热疫情是为了尽早发现传染病,如流感等病原体引起的暴发疫情。本研究分析了2021-2022年青云店镇集中发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流行趋势和病原学分布特点,为今后更好地预防控制青云店镇学校、幼儿园集中发热疫情的发生提供处置经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统计整理2021-2022年青云店镇经疫情监测系统及学校上报预防保健科的集中发热疫情。
1.2 病例及集中发热疫情定义 发热病例:体温≥37.5℃。集中发热疫情指学校托幼机构或集体单位同一班级或同一部门2天内出现集中发热病例5例及以上,或同一宿舍或同一办公室超过3例及以上[2]。
1.3 方法 通过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1N1病毒、季节性H3N2亚型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等病毒核酸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定疫情性质。使用SPSS23.0和WPS专业2019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或率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情况 2021-2022年青云店镇共报告集中发热疫情5起,全部为流感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其中有3起发生在小学(60.00%),2起发生在幼儿园(40.00%)。共涉及2个学校、1个幼儿园,5个班级,共有49名发热病例,总罹患率为34.75%,疫情平均持续时间6天。χ2检验显示,不同学校、幼儿园之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5,P<0.05)。见表1。
表1 不同学校、幼儿园发病情况
2.2 时间分布 青云店镇2021-2022年集中发热疫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为2021年12月至次年3月,与同期本辖区流行性感冒病例报告情况基本一致(见图1)。疫情报告时间在周一、周三、周五,患者病程为2-6天,每起集中发热平均持续6天左右,5起集中发热疫情80.00%在6天内结案。
2.3 人群分布 发病人群以小学生为主,发病占比为63.27%;其中小学四年级发病人数最多,其次为幼儿园大班儿童,分别占46.94%和36.73%。男性病例27名,女性病例22名,男女比1.23∶1;χ2检验显示,不同学校男生和女生之间罹患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1.47,P>0.05)。见表2。
表2 青云店镇集中发热疫情人群发病情况
2.4 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5起疫情共涉及3个学校幼儿园的5个班级141名学生,其中77人半年内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接种率为54.61%。疫情涉及班级半年内接种流感疫苗人群总发病率为28.57%(22/77),未接种疫苗发病率为42.19%(27/64)。发病49名学生中有22人接种了流感疫苗,接种率44.90%。发病幼托儿童均未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学生和未接种疫苗学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P>0.05)。见表3。
表3 青云店镇集中发热疫情人群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2.5 临床表现 病例临床表现以流感样症状为主,发热、咳嗽、咽痛分别占100%、59.18%和30.61%;其次为头痛(24.49%)、乏力(24.49%)、流涕(22.45%)、呕吐(16.33%)、腹痛(14.29%)、鼻塞(10.205%)、肌肉酸痛(6.12%)、腹泻(2.03%)。
2.6 病原学检测情况 5起集中发热疫情均进行病原学检测,确定全部为流感病毒引起,共检测咽拭子样本29例,核酸检测阳性有20例(阳性率68.97%),检测甲型H3N2引起的疫情3起,甲型H1N1型引起1起,乙型Victoria引起1起。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①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罹患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易传播,易导致集中发热疫情暴发[3]。
②幼儿及低年级小学生呈现内部聚集的特点,可能的原因一是年龄较小,个人防护意识较差,同时打闹嬉戏等群体活动较多,一人感染流感病毒极易传播给他人;二是小学及幼儿园是教育系统的重点关注单位,学校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记录制度落实完善,更易发现集中发热疫情[4]。但疫情防控期间课间及体育课等活动分时段进行,减少了班与班学生间的接触,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5起集中发热疫情均局限在本班级。
③从学校幼儿园发病情况分析,不同学校、幼儿园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的原因一是与学校、幼儿园日常管理、报告意识的强弱相关;二是与家长防控意识相关,部分家长能够及时带孩子就医,同时能够配合卫生部门与学校、幼儿园进行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48小时后持复课证明入学等防控措施。
④从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分析,接种疫苗学生发病率和未接种疫苗学生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的原因一是样本采集率仅为59.18%(29/49),且样本阳性率为68.97%,即有一部分发热病例非流感病毒引起;二是流感病毒抗原漂移、疫苗株与流行株匹配度较差,人群保护效果可能不佳[5];三是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人群保护屏障在一定程度受影响。
3.2 结论 ①学校、托幼园所为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单位,应严格按照区卫生健康委和区教委的要求落实日常防控措施、加强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完善各项传染病管理制度。
②出现疫情后,地段保健科与学校间、学校各部门间应做好沟通,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开窗通风等防控措施,落实晨午检及因病缺课登记追访,确保集中发热疫情早发现、早识别、早控制、早处理[6-8]。
③发病人群以小学生为主[9],由于幼儿及低年级小学生群体抵抗力不强,卫生自我管理较差,当出现集中发热疫情时,应尽早做到居家隔离休息,严格执行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复课,以保护易感人群。同时地段保健科应设专人对学校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发现问题督促学校整改并进行上报。
④2021-2022年青云店镇共报告集中发热疫情5起,全部发生在学校、幼儿园,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从学校罹患率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分析,不同学校之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接种疫苗学生和未接种疫苗学生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仅凭集中发热疫情数据不能否定流感疫苗的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即使在疫苗匹配度不佳的情况下,流感疫苗亦可产生一定的交叉保护效果,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的最佳方法[10]。
⑤病例主要以流感样症状为主,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咽痛,与实验室检测疫情样本的致病病原体所致临床症状一致。提示应加强学校流感防控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学生及家长流感防控意识,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降低续发病例,从而控制因流感造成的集中发热疫情,保证幼儿、学生的身体健康及学校、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