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3-09-01刘君华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湖南长沙410008
刘君华(湖南妇女儿童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8)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膝关节骨折中一种十分易见的类型,但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则比较特殊也少见,通常也是由暴力外伤引起。据相关调查统计,近年来因电动车交通事故所导致的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数量增多[1-2]。与平台骨折相同,在该骨折的急性期,患者仍会有明显的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的表现,大多数患者不能继续行走,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3-4]。后侧平台骨折的解剖位置十分特殊,由于靠后且与血管邻近,具有一定的治疗难度。常规的切开复位手术虽然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以及预后效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与发展,临床将创伤关节镜运用于该类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5-6]。故本文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时段中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6例该症病患作为样本对象,评估创伤关节镜运用于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手术中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为总体研究时段,并选择本院于该时段接治的86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病患作为样本对象。采用基于SPSS25.0软件生成的随机分组序列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然后进行平行对照研究,每组各取43例。对照组患者情况:23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7.87±5.51)岁;观察组患者情况:21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39.71±5.65)岁。两组对象之间基线资料对比所得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阶段,科室内选择责任医师,针对两组研究对象及家属进行涵盖治疗(手术)目的、方法流程、预期等内容的交流沟通,取得研究对象及家属信任后签署同意书,同时本研究内容也申报给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纳入与排除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符合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并在我院行手术治疗;②病历资料清晰完整,患者具备基础治疗依从性;③患者本人及家属愿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缺失、陷入昏迷或意识感知障碍者;②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及系统疾病者;③病情加重或因其他原因而无法坚持参与本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切开复位治疗,需在气管插管以及全身麻醉下处理。医护人员首先依据其骨折程度、状态确定术式切口及入路,全面清理骨折处碎片后恢复骨折处解剖结构,最后锁定钢板或予以螺钉固定。术后及时给予患者抗血栓、抗感染和消肿治疗。观察组则在创伤关节镜条件下实施手术,麻醉方式选择常规腰麻,术中患者呈仰卧位,置入关节镜后,精确探查关节内结构、骨折、位移以及损伤等情况。准确判定患者软骨面发生塌陷以及骨折块是否移位,半月板和韧带的具体损伤等,予以小皮质骨窗修复平台塌陷,同时修复半月板,基于患者的骨折分型情况实施复位固定,复位满意后安置空心钉加压固定。
1.4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首先依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LKS)评价两组对象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情况,评分越高说明膝关节功能越好;其次精确记录对比两组对象临床相关指标,指标涉及: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最后依据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比评估两组对象术后生活质量情况,内容涉及:机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况,共计5个维度,分数越高表示病患生活质量越理想。
1.5 统计学分析 样本统计数据中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表示)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所有数据整理、分析均应用SPSS25.0软件处理,对比所得结果,若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手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未提示存在区别性(P>0.05);通过手术,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n=43)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对照组手术前13.22±2.65手术后51.71±6.43观察组手术前13.26±2.61手术后77.87±6.95 t/P值组间(治疗前)-0.071/0.944 t/P值组间(治疗后)-18.118/<0.001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分)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分)
组别例数切口长度(cm)手术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骨折愈合时间(d)对照组4315.22±1.21118.76±8.0289.01±3.7392.01±9.73观察组435.25±0.4563.86±4.3780.18±3.5668.18±7.16 t 50.64239.41711.23012.935 P<0.001<0.001<0.001<0.001
2.3 两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机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表3 两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机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况对照组 43 49.21±5.11 47.12±4.39 53.56±5.32 57.66±5.83 59.46±5.29观察组 43 64.37±6.23 66.73±5.88 71.24±6.51 72.40±6.91 76.33±6.64 t-12.338-17.524-13.790-10.691-13.030 P<0.001<0.001<0.001<0.001<0.001
3 讨论
临床中将膝关节的组成部位定义为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而胫骨与股骨下端所连接的平面则定义为胫骨平台。该平台也被临床公认为骨折的高发部位,其产生病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直接暴力:强大的外力击打或碰撞,如不慎遭到迎面而来的自行车猛烈撞击,促使膝关节发生内翻以及外翻,造成胫骨平台内侧或外侧、韧带的损伤[7]。②间接暴力:高处坠落后足着地,地面带给机体的强大反作用力受累于膝关节,加之存在一定的侧作用力,进一步造成膝关节变形、平台塌陷骨折[8]。而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则属于胫骨平台骨折中较为少见且特殊的类型,骨折所形成的解剖位置靠后,且相邻的组织、血管较为复杂,故采取常规的固定复位手术治疗也具有一定的难度[9]。
由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所固有的侵入性质,对患者半月板和韧带影响较大,进一步导致其术后恢复时间通常较长,膝关节功能恢复也较为局限[10]。而创伤关节镜技术属于目前较为新型的微创技术,其更能有效地辅助手术针对性治疗各类关节骨损伤。该技术能让医师在实施手术中利用微小的切口就能获取到清晰的手术视野,精确掌握患者骨折部位以及位移等具体情况,更利于积血、软骨碎块等的清除[11]。
而在创伤关节镜条件下实施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的创伤性。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创伤关节镜下手术也具有刺激性低、切口小、痛感较低等微创手术的特殊优势[12]。该术式的核心是小切口,利用最微小的手术切口实施手术,减小了常规切开手术对机体的损害,进一步降低了暴露骨折患部所带来的风险。同时,微创手术痛感更低,不会增加患者的机体负担,更易被患者所接受。而恢复较快一直是临床公认的微创手术优势,创伤关节镜手术也秉承这一显著特点。患者术后的优质恢复更能保证其康复训练的优质完成,进一步提高总体恢复进程及预后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01);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均P<0.001;且该组各项生活质量(机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均P<0.001。由此进一步证实了该术式的理想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手术中运用创伤关节镜临床效果优异,其更有利于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优化临床指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该术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