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2023-09-01谢蕾徐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徐州221002
谢蕾,徐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2)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在肺部组织中开始增长并形成肿块。大部分患者的发病原因为长期吸烟,但也有少数的患者从未吸烟。这部分人患上肺癌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吸入氡气、石棉、二手烟或其他空气污染物共同导致[1]。腹腔镜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适用于早期肺癌患者。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优势为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痛苦少等。腹腔镜肺癌根治术虽然是一种创伤较小的微创手术,但患者在手术后仍会感到疼痛不适[2]。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使用镇痛剂来缓解术后疼痛和不适感。临床常采用右美托咪定镇痛,右美托咪定具有副交感神经激活作用,能够减少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药效结束后患者恢复迅速。但是右美托咪定单独使用时镇痛效果不理想,还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嗜睡程度,造成术后意识混沌等不良反应出现,故而需要与其他镇痛药物联合使用[3]。有研究[4]显示,联合使用纳布啡和右美托咪定可以产生更好的镇痛效果。且二者联合使用会避免镇痛药物用量过大的情况出现,从而减轻了患者机体的药物负担,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提高镇痛的安全性。因此,与单独使用右美托咪定相比,联合使用纳布啡和右美托咪定通常镇痛效果更好且更安全。因此,本文对我院8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取单独应用右美托咪定方案和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方案镇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接诊的8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中男性患者分别为24例、25例;女性患者分别有16例、15例;年龄分别为40-61岁、41-62岁;平均年龄分别为(51.2±3.1)岁、(50.8±3.4)岁;体重分别为50-80kg、52-81kg;平均体重分别为(64.5±6.25)kg、(65.02±6.31)kg。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①患者耐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②意识清晰且无语言障碍;③知情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①主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②意识障碍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④有药物过敏史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有创动脉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等。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案相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成功后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术中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术中维持采用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4-6mg·(kg·h)-1及瑞芬太尼0.2-0.4μg·(kg·min)-1,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肌松,术中采用麻醉深度监测,维持BIS值在40-60。对照组患者术中在麻醉诱导前10min采用规格为2mL:0.2mg的右美托咪定1μg/kg,再持续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30min。观察组患者则在麻醉诱导前3min给患者静脉注射纳布啡0.2mg/kg。其余同对照组。术毕前10min停止异丙酚输注,术毕停止瑞芬太尼输注,术毕患者入恢复室,出手术室时给予舒芬太尼行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镇痛,镇痛方案为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共100ml,背景输注速率2ml/h,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维持VAS评分≤3分,恢复室期间满足拔管指征后拔除双腔气管导管。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给予镇痛药时间及术后24h肘内侧皮肤机械痛敏阈值[5]。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首次给予镇痛药时间、术后24h肘内侧皮肤机械痛敏阈值 观察组术后首次给予镇痛药物时间长于对照组,且术后24h肘内侧皮肤机械痛敏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首次给予镇痛药时间、术后24h肘内侧皮肤机械痛敏阈值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呕吐、呼吸异常、嗜睡、其他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肺癌是指恶性肿瘤发生于肺部组织的一类癌症。它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早期无明显症状,因而常常被忽视,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6]。胸腔镜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实现肺癌根治的目的。在该手术中,通过胸腔镜途径,将肺部肿瘤及其周围的淋巴结切除,并保留尽可能多的健康肺组织,以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以及并发症更少等优势。但是,该手术也存在风险,如肺功能受损、感染等,手术本身会伤及肌肉、神经、骨骼等部位,由于组织切除和缝合,创面处可能会出现肿胀、局部炎症和水肿等情况,这些都会刺激疼痛感受器,引起疼痛反应。且术后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锻炼,血液循环受到限制,这也会导致疼痛的出现[7]。因此需要使用药物来解决这一问题。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能与阿片类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可以通过静脉注射逐渐缓解疼痛,同时也能减轻痛觉过敏的反应。但是单独使用镇痛效果较差,还会出现不良反应。纳布啡是一种新型半合成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疼痛传导和调节疼痛中枢的活性来缓解术后疼痛,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更具有安全性。
临床研究[8]表明,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和痛觉过敏,使药物的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因此,这种镇痛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我院对80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镇痛干预,结果如下:观察组术后首次给予镇痛药物时间长于对照组,且术后24h肘内侧皮肤机械痛敏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纳布啡和右美托咪定分别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和一种高度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它们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阻断疼痛信息的传递等多种机制来缓解术后疼痛[9]。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手术恢复质量,延长术后首次给予镇痛药物的时间,镇痛效果更佳,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纳布啡和右美托咪定具有不同的镇痛机制,纳布啡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而右美托咪定能够提高麻醉的效果并减少术后疼痛,联合使用可有效阻滞外周损伤向中枢的传递,能够达到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疼痛控制,对术后痛觉过敏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纳布啡和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同时具有镇静和抗焦虑作用,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10]。
综上所述,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创伤较小的手术,但仍会引起一定的疼痛和并发症。采用纳布啡联合右美托咪定的超前镇痛可以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及预防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恢复时间,并且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