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2023-09-01蒋熙邢春艳江苏省宜兴九如城康复医院江苏宜兴214200
蒋熙,邢春艳(江苏省宜兴九如城康复医院,江苏 宜兴 2142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类型之一,有很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脑部血运出现障碍,继而损伤脑组织[1-2]。脑卒中患者一般会伴有肢体障碍,其自理能力以及日常活动能力均显著下降,增加家庭负担。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表现为上肢活动受限、伸展肌肉缓慢乏力、屈肌痉挛等。上肢功能在患者日常活动中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尽快帮助患者康复,通常发病后前3个月内的恢复速度最快,之后可能由于一系列综合征而延缓恢复进程,尤其是手部功能活动[3-4]。基于此,对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选择有效的康复方法尤为关键。镜像疗法是一种新型康复治疗技术,通过视觉错觉而激活镜像神经元系统,对患肢可产生积极影响,效果较为明显[5-6]。本文现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镜像疗法治疗并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年7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医治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2例、18例,年龄介于30-70岁之间,平均(50.00±6.67)岁,疾病类型:脑梗死19例,脑出血21例;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18例、22例,年龄介于31-69岁之间,平均(50.00±6.33)岁,疾病类型:脑梗死20例,脑出血2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均符合诊断标准,经诊断后确诊为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③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①处于脑卒中急性期;②伴有严重认知障碍、意识障碍;③伴有心、肝等其他重要器官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作业治疗,包含摆放良肢位、步行训练、肌力训练、协调性训练等,每次20min,每天1次,每周5次,持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取镜像疗法,具体如下:在训练之前,选择比较安静的康复治疗环境,对患者出现的异常姿势进行纠正。辅助患者在桌子前坐直,在桌子上垂直于两上肢方向放置一面35cm×35cm的镜子。镜子的正面面向健侧,背面面向患侧。让患者对镜中前臂和手的运动成像专注观察,想象患肢的运动,随后要求患肢做的动作与健侧一致。如不能够达成,则应由治疗师协助完成。动作包括拇指外展、手指抓握和伸展、前臂旋后,每次20min,每天3次,每周5次,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显效:患者肌张力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肌张力已降低2个级别,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患者肌张力降低1个级别或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3.2 分析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手指精细活动 关节活动度是以患者实际主动活动角度测量为准,评估其前臂旋后角度、近端掌指关节活动情况。上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式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上肢功能评定项目评估,满分为66分,分值越高说明功能恢复越好。手指精细活动采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量表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功能恢复越好。
1.3.3 自理能力 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表示上肢运动功能等数值变量,通过t进行检验,使用[n(%)]表示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使用的软件工具为SPSS26.0。
2 结果
2.1 分析治疗效果 相比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FMA、STEF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关节活动度、FMA、STEF指标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关节活动度、FMA、STEF比较(±s)
表2 两组关节活动度、FMA、STEF比较(±s)
组别例数关节活动度FMASTEF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10.51±1.42 31.76±9.50 24.32±10.35 35.73±9.23 29.87±4.68 41.53±8.88观察组4010.68±2.01 58.67±7.49 24.49±9.89 54.03±10.64 30.31±5.01 51.92±10.23 t-0.43714.0680.0758.2170.4064.851 P-0.663<0.0010.940<0.0010.686 <0.001
2.3 两组患者MBI、ADL评分对比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MBI、ADL评分,观察组均更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MBI、ADL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MBI、ADL评分比较(±s)
MBIADL组别 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 4049.37±13.7270.23±14.5845.55±10.5265.82±12.63观察组 4047.46±12.3384.01±13.4246.73±11.0178.31±10.20 t-0.6554.3980.4904.866 P-0.514<0.0010.625<0.001
3 讨论
脑卒中后多数患者会出现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降低生活质量。常规作业治疗对于患者恢复上肢运动功能效果虽然比较明显,但因训练过程较为枯燥,无法调动患者积极性,较难达到康复目的[7-8]。因此,对患者采取简单易行且让其注意力集中的治疗康复方法尤为重要。镜像疗法基本原理是激活大脑区域的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是一种特殊神经元,不仅会在做出特定动作时兴奋,而且当看到其他同类做出相同或类似的动作时也会兴奋[9-10]。所有分布在大脑不同区域的镜像神经元构成镜像神经元系统,可以很好地统一动作感知和动作执行。镜像疗法用正常肢体镜像代替受影响肢体的治疗方法,基于平面镜反射的相等物体图像和距离,也被称为镜像视觉反馈,其康复的目标是恢复运动功能或消除异常感觉[11-12]。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通过平面镜观察健侧肢体成像时,在激活大脑中具有特殊映射功能的神经元后,能够有效发挥对动作和行为意图的理解、模仿和学习等功能。
运用镜像疗法训练偏瘫手功能时,患者将双手放在镜子的两侧,健手在反射的一侧,身体稍微向健侧倾斜,以便清晰地看到健手的反射镜。患手被镜子挡住,无法进入患者的视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被指示控制自己的双手,做同样的动作,在这一点上,健手可以完成而患手不能。医务人员鼓励患者多次频繁地移动患手,并把看到的健手镜像想象成患手。利用“错觉”提供的视觉反馈,使大脑“错误”认为同时在控制自己的双手,从而对控制患手运动的神经元产生激活反应,促进重组大脑功能[13-14]。从上述研究数据可以看出,相比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充分证明镜像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观察组关节活动度、FMA、STEF指标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在实施镜像疗法之后,患者不仅关节活动度增大,而且上肢运动功能、手指精细活动、自理能力均增强。有研究[15]表明,在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时采取镜像疗法效果明显。本次研究结果与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镜像疗法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