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内卷化”的表征、成因及去内卷化策略探析

2023-08-31侯佳静,潘莉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内卷化表征应对策略

侯佳静,潘莉

摘要:教育“内卷化”主要是指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有增长无发展”的非理性竞争现象。研究以知乎平台教育“内卷化”相关内容为样本,运用ROSTCM6和NVIVO12等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教育“内卷化”主要表征为工具主义引导下的过度投入、领先发展意识下的路径依赖、精益求精探索下的本末倒置和努力效应递减下的存量相争;教育“内卷化”的生成主要和优质资源供不应求与就业门槛升高共存、家長教育期待与同辈群体压力值双重加持、功利主义竞争取向下的应试教育观以及片面化舆论导向下的社会焦虑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教育内卷化;表征;成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3)-03-073-09

引言

“内卷”一词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被用以指称事物自身内部重复着“演化”形式的进化却使自身变得更加复杂;后来,戈登威泽将“内卷”用以描述一种内部不断精细化的文化现象,格尔茨将“内卷”概念用于研究爪哇岛的水稻生产;黄宗智在研究中国农业生产、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时用“内卷”解释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过多的劳动要素会导致没有发展的增长的“过密化”。2020年9月,“内卷”一词被用来形容清华一位“卷王”学子“边骑车边用电脑”的学习过度努力的行为,并随之出圈,成为社会大众均感与之有深刻共鸣的热点话题,在各个互联网平台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在知乎①平台爬取和整理出共计101652字符与教育“内卷化”紧密相关的内容文本,以期从文本内部探究其内涵、表征、成因和应对教育“内卷化”的有效策略,为今后优化教育生态、促进教育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一、教育“内卷化”文本选择与分析方法

(一)教育“内卷化”文本的选择

本研究以知乎网络社区为资料来源,通过搜索引擎定位“内卷”一词搜索出若干话题,以每个话题内问题数量过百和讨论数量过千为筛选依据选取出其中最热门的四个相关话题,即内卷化、过密化,内卷与躺平,教育内卷和社会内卷化。首先,通过查阅并筛选出每个话题精华区中与研究内容高度切合的高评论问题,利用爬虫软件进行网络数据采集,仔细阅读采集的信息后手动剔除“数据冗余”,整理出与研究主题切合的具体文本;其次,通过人工搜集并保存每个话题中回复内容具备研究价值的低回复率问题;最后,将汇总的信息再次进行整理和校对,形成最终的研究文本。文本主要来源于以下54个讨论区问题,见表1。

(二)研究方法

课题组首先对整理的文本进行整体分析,采取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对文本内容进行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的三级编码。首先,在阅读资料文本的过程中对资料文本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操作,即开放式编码。然后,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围绕着某一个类属性寻找与之相关联的关系,对隶属于同一层次的选择性编码节点进行整合,对层次较低的,无法与其他属性聚拢的删减合并,进而形成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的主轴编码。在对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教育“内卷化”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建了基础教育“内卷化”分文本和高等教育“内卷化”分文本②,进一步利用ROSTCM6和NVIVO12等内容挖掘软件探索分析文本呈现的内容和观点并进行量化分析,形成了关于教育“内卷化”的表征、教育内卷化的成因、教育内卷化的应对策略等主要节点。

二、教育“内卷化”的内涵与表征

将教育“内卷化”的相关文本导入ROSTCM6和NVIVO12等内容挖掘软件,提取和整理了文本前100的高频词,并绘制了高词词云图和高频词语义网络图,具体见图1③、图2。

(一)教育“内卷化”的主要意蕴是“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非理性竞争

从大学生群体出圈的“内卷”一词,主要被用来指称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的竞争。即在资源总量相对固定、竞争空间相对封闭、竞争结果输赢共存的情境下,个体为获取发展资源只能加速竞争,驱使群体效仿,带动竞争强度和竞争程度不断升级,使整体呈现为一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态,即成本投入约等于或大于产出,表现为一种相对低效率或无效率的发展状态。课题组基于知乎文本的探索首先通过高频词分析及其与相关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高频词分析发现,“教育”“内卷”“孩子”“学校”“家长”是排在前5位的高频词,且彼此密切关联,同时与“内卷”“资源”“竞争”“时间”等高频词密切关联。这说明,教育“内卷化”的概念与家长、学生、学校等主体,资源、时间等要素,能力、大学、发展等期待,问题、选择、焦虑等困惑密切关联。

进一步运用ROSTcm6软件对教育“内卷化”内容文本进行共词分析,发现“内卷”的首位高频共现词为“教育”,排名次之的是“竞争”和“努力”,这表明,在人们谈论教育“内卷化”现象的语境下,“内卷”与“竞争”“努力”之间被赋予较为密切的关联;运用NVIVO12软件对文本进行细致梳理发现,人们对“内卷化”现象存在某种认知定势,即他们习惯于将一切存在竞争倾向和努力倾向的行为定义称为“内卷”,这使“内卷”一词在实际使用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基于此,课题组认为,教育“内卷化”主要是指在资源总量相对固定的背景下,学生、家长、学校等多主体为获得更好的平台和机会而进行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非理性竞争行为,同时蕴含与之相关联的焦虑、无奈等情绪情感状态。

(二)教育“内卷化”的四种主要表征

如表2与表3,关于教育“内卷化”的表征的节点中,主要包含四个子节点,即“工具主义引导下的过度投入”“领先发展意识下的路径依赖”“精益求精探索下的本末倒置”“努力效应递减下的存量相争”和105个参考点等。

第一,工具主义引导下的过度投入。该节点编码参考点共计63个,其中基础教育阶段编码参考点36个,高等教育阶段编码参考点27个。主要涉及学生为取得高分数而不断增加学习时间、跻身斜杠发展行列,想尽办法达到目标等内容。现存的教育筛选机制下,考试是主要手段,分数是筛选依据,中小学生不得不采取最简单的“题海战术”和“时间战术”以维持自己的相对位置,力争优势位置。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积极响应国家支持艺术教育发展的号召,在招生环节针对学生的社会艺术考级和艺术竞赛等级名次等设置了相关的额外加分项,遂出现了“孩子写完作业就要被送去学奥数、学英语、学口才、学钢琴、学舞蹈……”④的加速运转模式;在高等教育中,同一批次学生的基础能力往往不相上下,部分学生为增加竞争发展资源时的相对优势,根据评奖评优和考研保研相关政策中的具体考核细则要求,化身为“时间管理大师”走上“斜杠发展”的道路;一些希望继续深造而保研无望的学生提前加入备战考研的行列,并忘食地学习,使考研日渐“高考化”。

第二,领先发展意识下的路径依赖。该节点编码参考点共计21个,其中基础教育阶段编码参考点19个,高等教育阶段编码参考点2个。主要涉及学生为实现自身的超越性发展,通过“抢跑式”学习充分利用一切零碎时间,为个人发展目标助力。受制于教育筛选机制和周围竞争环境的影响,超越性发展则对于自身竞争力的加持大有裨益,领先意识下形成的惯于沿袭的“抢跑式”发展路径倍受学生依赖。近年来,诸如“在北上广深的小学三年级的小孩,就可以流利地说出‘伦敦或者‘纽约口音的英语,甚至可以迅速成长为‘钟美美那样早熟的中小学生”⑤等现象层出不穷,使得部分家长在“别人家孩子”的刺激下,将2岁左右的孩子就送去早教班,使“抢跑”的群体日趋低龄化。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和高校扩招政策的持续推进,就业市场上涌现出更充分且更优质的应聘生源,招聘单位准入门槛不断升高,学生只能被动适应就业大环境而提前为就业做准备,因此,在各大高校中,诸如“卷”各类资格证书、“卷”各类实习机会和“卷”各项社会实践等行为屡见不鲜。

第三,精益求精探索下的本末倒置。该节点编码参考点共计12个,其中基础教育阶段编码参考点4个,高等教育阶段编码参考点8个。主要涉及学生为争取一定的比较优势而费尽心思钻研评价标准,想尽办法另辟蹊径探索对策。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内容基本局限于课本上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紧扣历年考试重点内容向学生灌输重难点和应试技巧,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成绩的评分体系更加全面,分类评价指标更加精细化和繁琐化,部分学生主观认定字数“多”和形式“新”必然与高分数相挂钩,将精力投入到文字堆砌和形式创新之中,这就致使“学习竞争偏离了原本的航向, 弃本逐末趣末”。

第四,努力效应递减下的存量相争。该节点编码参考点共计9个,其中基础教育阶段编码参考点8个;高等教育阶段编码参考点1个。主要涉及学生过度消耗自身的智力、精力和体力,采取一系列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反而陷入努力收益比下降的存量竞争困境。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为了“明星学校”和“示范学校”等的升学名额而苦苦追求高分数。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为了获取实习经历和深造名额而苦苦挣扎。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沾有较浓重的“功利化”色彩,为达成理想目标反而陷入了一种自我重复的高度内耗,忽视了个体精力的有限性,也没有察觉到每单位的学习产出在相对减少。

实质上,学生参与“内卷化”的过程是对自身学习成长规律的忽视,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以上可以窥见,当前身处于残酷竞争中的社会群体,充满了焦虑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症候。

三、教育“内卷化”的成因分析

当前,教育“内卷化”作为一种常态化的社会焦点现象,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学界将教育“内卷化”的发生发展主要归结为当前社会客观环境和主体具体实践等外在推力以及社会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等内生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学界对于教育“内卷化”的成因分析多为经验总结,课题组为客观地把握“内卷化”发生发展的原因,对教育“内卷化”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如表4和表5,关于教育“内卷化”成因的节点中,其中又包含四个子节点,即“优质资源供不应求与引才门槛升高共存”“家长教育期待与同辈群体压力双重加持”“功利主义文化对教育观的影响”“片面化舆论导向下的社会焦虑”和291个参考点等。

第一,优质资源供不应求与就业门槛升高共存。该节点编码参考点共计103个。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卷化”成因的编码参考点有65个;关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卷化”成因的编码参考点有38个。主要涉及学生对优质资源需求旺盛而优质资源数量少且获取难度高,被迫投身于激烈的竞争中却致使竞争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面临“重点”学校的择校难题,“稀缺的教育资源就那么点,高中和大学录取率都摆在那里”,致使学生之间的竞争势头只会有增无减;另一方面,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偏低,导致学生宁愿都挤在普通教育的竞争赛道中,丝毫不敢有所懈怠。通过高考“独木桥”的学生则要面对深造名额和优质就业资源供不应求的新困境。用人单位面对充足的人才供给,形成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的双重规制。

第二,家长教育期待与同辈群体压力双重加持。该节点编码参考点共计79个。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卷化”成因的编码参考点有58个;关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卷化”成因的编码参考点有21个。主要涉及家长“望子成龙”的教育期望和在比较中逐渐异化的教育投资行为;学生同辈群体在零和博弈中增大的比较压力以及在攀比和从众心理诱导下产生的行为反应。自古以来,大部分父母都会对孩子寄予较高期许,但随着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参与教育过程的各种角色都倍感压力。家长群体加大对孩子教育的干预力度,将“家庭使命”赋予到孩子身上;在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将孩子卷入到这场重视形式大过于效率的“内卷化”追逐中。此外,学生群体中形成的同辈压力也不可小覷,在同辈群体的鞭策下,往往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现实利益,以期在竞争中胜出。

第三,功利主义竞争取向下的应试教育观。该节点编码参考点共计67个。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卷化”成因的编码参考点有60个;关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卷化”成因的编码参考点有7个。主要涉及社会成员在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和急功近利观念的裹挟下,形成并贯彻着一套充斥着利己、现实的价值理念体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父母在孩子幼时便开始告诫他们要“上普通高中而不去接受职业教育”。再加上当前社会上的各个阶层都或多或少依附教育的文化再生产功能,以教育作为向较高阶层跨越的跳板,这使得身体力行地督促加入到为个体发展谋利益、抢资源的行列中,还将自己作为孩子教育竞争中的强力外援。除此之外,学校明确的结果导向招生规则也是当前学生不再关注知识本身而去适应规则争取考更高分数的源头。

第四,片面化舆论导向下的社会焦虑。该节点编码参考点共计42个。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卷化”成因的编码参考点有39个;关于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卷化”成因的编码参考点有3个。主要涉及媒体对激烈的竞争形势过度宣传、对成功的定义歪曲炒作,教育市场的片面化发展,使部分学校、老师和家长等被焦虑裹挟。当前激烈的求学和求职竞争形势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乐观,很多家长和学生更是饱受煎熬。不少媒体凭借对新闻的敏锐性,迅速捕捉教育“内卷化”这一焦点问题,借助网络肆意渲染并不断放大危害,为了博取受众眼球强行制造如“人大武大高校生,毕业就去工厂流水线卷香烟?”等噱头,吸引营销号进行反复报道,利用互联网平台助推“内卷”话题火爆全网,吸引了大量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关于教育焦虑的言论。资本操盘手抓住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潜力,精准定位客户实际需求,对教育稳投资再加码,为了逐利需求与各类媒介联手向家长散播焦虑;与此同时,学校与老师为了升学率身体力行地传递焦虑。这些层层传递、滚雪球般的焦虑促使教育“内卷化”现象凸。

四、应对教育“内卷化”的策略探究

教育“内卷化”的发生发展,使得学生的“教育军备竞赛”不断升级,迫切需要突围和破局。文本中关于教育“内卷化”策略经过编码处理后,节点的分布以及数量呈现如图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当前人们已经从不同角度为应对教育“内卷化”的对策探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措施。但是,这仅为群体中的个体独立性观点,在策略实施的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有待考证,对此,需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实举措为应对教育“内卷化”谋划布局。

第一,家长要推动家庭教育回归本位,转变“应试”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首先,家长必须改变“唯分数”和“唯文凭”的教育观念,用多元化的标准去定义“优秀”,让孩子感受到关怀和呵护;破除对孩子所谓的“畸形”爱护,遵从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理性设置孩子的发展预期,帮助孩子以“小目标”成就“大目标”;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经常性的鼓励、引导孩子“为真”“向善”“尚美”;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精神需求、睡眠质量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帮助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其次,家长要具备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强化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孩子思想和行为的引领者。最后,家长要给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教育对国家发展、家庭幸福以及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教育孩子时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所难以达到的,因而给孩子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坚定地支持孩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面发展。

第二,学生要积极进行破局自救,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存量中寻求新的发展增量。学生要想不被困于“内卷化”中,最快且最有效的方法便是从自身出发,进行突围。首先,必须强化“自我肯定”以淡化“外在他证”的价值取向困境,能够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和自我鼓励,不被“与周围人的竞争”困住自己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要理性且清醒地认知自己存在的问题,根据个人发展需求和自身实际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能够有勇气在“内卷化”的洪流中改变现状、实现发展。其次,要敢于跳出固化且物化的“内卷”漩涡,既要注重对知识的探求和对真理的追求,克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对自身的过度渗透;要能够确立高尚的理想,自觉地将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融汇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之中,在不断地成长变化中收获奋斗的喜悦和信仰的力量,以避免在面对挑战和杂乱之际使自身陷入迷惑与混乱。最后,在瞬息万变的外部竞争环境中发现和抓住新的发展契机,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外部适应性。

第三,整顿教育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教育评价机制。对此,首先要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以“重新确立了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生态环境以引导教育培训机构转型发展,合理规范和有效监管其教学内容、教学强度和教学质量等以有效降温“培训热”。其次,切实推进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多元化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路径,注重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公平。通过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保证城乡、区域、学校间的“生源、师源、财源”等资源的相对均衡和合理配置,缩小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差距,降低家长和学生产生的心理落差。取消“超级中学”“跨区域招生”和“掐尖招生”等垄断优秀生源的不合理乱象,停止“抢人大战”。将职业教育改革建设提上日程,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对职业教育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充分保障职业院校的教育经费,提升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纠正人们一直以来对职业教育根深蒂固的偏见。最后,优化教育评价机制,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将立德树人打造成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评价标准,并将其具体化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评价指标中,积极发挥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注释:

① 在当前的中文互联网平台中,知乎长久以来致力于打造小而精的知识社区,严格规范审核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平台内信息的专业性和价值性。

② 经过对教育“内卷化”文本的梳理,可以发现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卷者,其行为表现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因此,课题组根据文本涉及对象的不同将“教育内卷化”文本进行分文本处理,分别建立了基础教育“内卷化”分文本和高等教育“内卷化”分文本。两个分文本的内容容量比约为3.181,这说明了基础教育阶段对教育内卷的感受更深、关注更多,这也是后续编码处理中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应节点多高于高等教育阶段节点的原因所在。

③ 由于“内卷”一词的特殊性,NVIVO12软件在进行高频词查询的过程中无法对其准确识别鉴定,因此,词云图中并未出现,经过ROSTCM6软件的分词处理,得到“内卷”的频次为395,在高频词词频表中居于第2位。

参考文献:

[1]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9-80.

[2]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7.

[3]曾宪瑛,熊苏杰.教育“内卷”的冷思考[J].广西教育,2021(21):6-7+9.

[4]苑津山,幸泰杞.“入局與破局”:高校学生内卷参与者的行为逻辑与身心自救[J].高教探索,2021(10):123-128.

[5]付茜茜.从“内卷”到“躺平”:现代性焦虑与青年亚文化审思[J].青年探索,2022(2):80-90.

[6]杨雄,魏莉莉.家庭教育需求与理念的代际比较[J].青年探索,2017(4):61-73.

[7]徐雯恬,马丽娅.学习时代的超越:“内卷”现象的教育困境及突围[J].教学研究,2021,44(4):1-10.

[8]潘莉,董梅昊.高校心理育人面临的现实难题及其突破[J].思想理论教育,2019(3):90-94.

[9]余晖.“双减”时代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回归与公平性隐忧[J].南京社会科学,2021(12):145-153+170.

Analysis on the Representation, Attribu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Educational Involution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Text of Educational Involution on Zhihu Platform

HOU Jiajing, PAN Li

(School of Marxism,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al involut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of irrational competition with “growth without development”  in the student group. This study takes the contents related to educational involution on Zhihu platform as samples and uses ROSTCM6, NVIVO12 and other analysis software to conduct content analysis and it finds out:the educational involution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excessive input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strumentalism, path dependence under the consciousness of leading development, the inversion of the end under the exploration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the contention of inventory under the declining effort effect.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involution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coexistence of the shortage of high-quality resources and the rising threshold of employment, the pressure of 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peer group pressure, the exam oriented education view under the utilitarianism competi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social anxiety under the one-sided public opinion orientation.

Keywords:educational involution; representation; attribution; coping strategies

(責任编辑:侯净雯)

猜你喜欢

内卷化表征应对策略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定篇”及其课堂教学有效性表征
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的表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铁锰双组分氧化物催化剂低温催化还原性能表征研究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两例铜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