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育视域下牙舟陶非遗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2023-08-31潘瑜豪黄玲
潘瑜豪 黄玲
【摘 要】加强乡村教育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发展乡村美育是培养乡村建设接班人、持续发展乡村的关键所在。文章以乡村美育为视角,阐述了牙舟陶的困境与根本,以及课程的内在价值,通过课程开发让学生真正理解牙舟陶是牙舟的文化符号,唤起他们的身份认同以及对于牙舟陶的积极态度,以此探索非遗课程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乡村美育 牙舟陶 非遗课程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9-32-05
潘瑜豪 / 上海市松江区仓桥学校,教师,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上海 201600);黄玲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从事美术教育、民间美术研究(都匀 558000)
【基金项目】贵州省2022年普通本科高校省级“金课”项目“中学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2022SJJK20);黔南州2022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农村学校美育实践研究”(2022B01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目前社会与学界关注的热点,教育界关于乡村教育的讨论始终与乡村振兴有关,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出台,乡村美育逐渐成为研究焦点。在现有的研究中,通过外部力量进行“艺术乡建”占多数,然而凭借乡村内在力量培养人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乡村美育的必要之举。
牙舟陶是以贵州平塘县牙舟镇命名的陶瓷品种,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燒造历史,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简称非遗)项目名录。牙舟陶具有较强的地方性艺术特色,从美育角度看,其具有培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的价值,从乡村振兴角度而言,其承担着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任务。由此可见,开发与设计牙舟陶非遗课程,助力非遗进校园,会对当地乡村美育建设产生连锁反应。
一、文化符号:牙舟陶的困境与根本
符号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产物,是人类在生活中理解文化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属于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媒介。文化符号更是承载文化的符号精华,是一个地域或民族文化的集中反映,经过长时间的提炼与沉淀形成的精华,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带来身份认同。
牙舟陶作为贵州平塘县牙舟镇的标志与名片,是多数牙舟人认可的事实,牙舟陶博物馆体现牙舟陶作为一种媒介传承着当地的文化,以文化符号的身份情系着乡愁、振兴着乡村、传承着技艺、反哺着生活。但是目前一些当地人对于牙舟陶的认知逐步表象化。虽然当地大力呼吁活态传承,但是活态的仅仅是牙舟陶的技艺,文化的记忆逐渐被忽略。如果只是功利性地传承牙舟陶技艺,追求牙舟陶的经济价值,而缺乏文化传播,那么可能会导致牙舟陶被更有影响力的陶瓷技艺同化。
牙舟陶的根本是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既带有牙舟地域色彩,又涵盖了牙舟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思维特点,这是区别于时代主流文化与其他地域或民族文化的关键,也是其立身之本。更为主要的是立足于文化符号,技艺与记忆要共同传承,这要求人们能够真正地理解牙舟陶是牙舟的文化符号,能回答何谓牙舟陶、何为牙舟陶、何奈牙舟陶、何以牙舟陶等指向牙舟陶的本质性问题。本文提出通过非遗进校园的形式,开发牙舟陶非遗课程,以此发挥活态传承的应有价值。
二、文化自信:牙舟陶非遗课程的价值
(一)以文化人,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生产力和治理体系的振兴,文化振兴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繁荣与振兴其根基在于教育,相比于科学技术,教育的生产力更为隐性,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持续推动力。在大力发展乡村教育的背景下,乡村的教育资源条件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学校能更好地利用本土资源,让学生感受并持续创造乡土文化。
牙舟陶是牙舟土生土长的产物,取材于当地,制作于当地,存留在牙舟的文化之中,有别于其他地区文化。开发与设计牙舟陶非遗课程,目的是通过课堂这一面向青少年的主要传播途径,真正做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新时代延续地方文化的同时,使牙舟陶迸发出新的文化活力。
(二)以美育人,延续美好生活
牙舟陶非遗课程的表象之美在于欣赏牙舟陶艺术,学习牙舟陶制作工艺,让学生掌握牙舟陶烧造技术,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而内在之美更倾向于让学生理解牙舟陶倾注了牙舟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牙舟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追求美好生活开启了牙舟陶烧造之路,从几家烧造日用品满足地区需求,到全镇参与牙舟陶贸易,再到日用品美术化,牙舟陶工艺品的诞生,牙舟陶在物质、经济、精神等各方面给牙舟人带来了幸福,而这是牙舟陶最本质的美,也是牙舟陶非遗课程的最终价值追求。
(三)以美培元,实现活态传承
牙舟陶非遗课程对于牙舟陶本体而言有助于其活态传承与发展,牙舟陶是牙舟当地的历史积淀和智慧创造的成果,包含各种情感美的元素,是牙舟人共同的记忆和地域标签,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在牙舟陶多样化的保护中,将其开发为课程引入学校课堂是具有活力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活态传承的过程。虽然在课堂中难以达到传承的程度,但是能在年轻一代的牙舟人心中留下一颗种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比将其展示在博物馆和牙舟陶传承人工坊中更有意义。
三、文化补偿:牙舟陶非遗课程的开发
牙舟陶主要以物质形态存在,另外还存在着工艺、艺术、历史、文化等不确定性的形态,任何形态都难以直接在课程中发挥作用,需要经过教学系统内化后输出为符合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形态,而这一过程即为牙舟陶非遗课程开发过程。本文将课程主题选定为“文化符号——牙舟陶”,让学生以文化符号的视角认识牙舟陶。
(一)牙舟陶课程的预期目标
课程预期目标是课程的最终价值追求,本文采用UQKS形式锚定“文化符号——牙舟陶”课程预期目标。UQKS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理解(U)统领整个课程,问题(Q)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知道(K)与掌握(S)则是通向理解(U)的工具与手段。
1.课程大概念
课程大概念回答的是课程的最终价值追求,如果知识点之间缺乏联系,那么会导致学习课程后学生脑海里只堆砌着零散的知识和技能,而大概念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大概念是指课程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是宏观的,对大概念的理解不等同于浅层次的知道与了解,理解是指能够通过知道与掌握达成特定的目标。
理解是区别于传统学习模式的关键所在,根据牙舟陶的发展困境与根本,以及牙舟陶非遗课程的主题,将课程大概念确定为牙舟陶是牙舟的文化符号。虽然这个大概念看起来只是一句事实性的陈述句,但是大多数人对这个课程大概念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不理解其深层次的缘由,想要真正理解这个课程大概念则需要经过深入探究,从多个角度解释才能抓住核心。
2.课程基本问题
在已经锚定了理解层面的问题后,如何更好地使知道和掌握通向理解呢?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在三者之间构架起沟通的桥梁——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引领学生对预期理解进行探索的脚手架。换言之,知道与掌握是学生在学海中搭乘的航船,基本问题就是灯塔,引导学生到达彼岸,即达成课程预期目标。基本问题有四个特性:第一,基本问题是重复出现在我们一生中的重要问题;第二,基本问题是某一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探究;第三,基本问题是学习课程核心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基本问题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习者。[1]
根据基本问题的四个特性,将“文化符号——牙舟陶”课程的基本问题设置为:“牙舟陶是不是牙舟的文化符号?为什么?”首先,这个问题虽然不是反复出现在生活中,但是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其次,文化符号是指向非遗课程的核心关键,牙舟陶作为当地的非遗,其根本意义为情系乡愁、振兴乡村、传承技艺和反哺生活,这也正是文化符号的价值所在。再次,基本问题与课程核心内容直接挂钩,对于文化符号的理解需要从技艺与记忆两个方面展开。技艺是牙舟陶的形式,记忆是牙舟陶的内涵,内在的记忆通过外显的技艺代代相传,外显的技艺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留存在牙舟人心中的身份认同,共同理解与传承是课程的初心与使命。最后,这个问题便于学生直接形成初步的观点,但在持续探索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现该问题的复杂性,从而激发学生持续探索的内驱力,最终形成对于基本问题的理解。
3.知道与掌握
知道与掌握密切相关,但侧重不同,知道侧重陈述性知识,而掌握倾向程序性知识。知道与掌握是直接或间接通向理解的工具性媒介,而通过工具性媒介启发学生形成高阶思维与核心素养正是牙舟陶非遗课程的最终价值追求。按照UQKS的模式制订“文化符号——牙舟陶”的预期目标,如表1所示。
牙舟陶的身份由来、形式语言、兴衰历程、材料工艺都述说着牙舟与牙舟陶的故事,故事中既包括牙舟陶的技艺,也包含牙舟的记忆,指向课程的核心概念——牙舟陶是牙舟的文化符号。
(二)牙舟陶课程的学习任务
牙舟陶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多角度探索牙舟陶的过程,本文根据课程的预期目标设置了何谓牙舟陶、何为牙舟陶、何奈牙舟陶、何以牙舟陶四个学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设置学习任务既能为基本问题的探索提供方向,又能激发学生思考与学习的内驱力。
1.何谓牙舟陶
何谓牙舟陶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探索牙舟陶身份的由来以及发掘牙舟陶的本质。在牙舟陶命名之前,牙舟当地人如何称呼这些日常生活所用的陶器?虽然答案不得而知,但是他们不会将这些“锅碗瓢盆”称之为牙舟陶。牙舟陶的命名实则是“‘他者视角下主体身份的追寻与认定,是文化产业化的背景下,政府机构、贵州省美术专业人士、工艺美术研究机构等几方合力的结果”[2]。这体现出的是牙舟陶的边缘、民间、俗的本质,同时也是回答牙舟陶是不是牙舟文化符号的重要评估证据。
首先,提出“何谓牙舟陶”这一问题,让学生经过片刻思考后,继续提问:“是否在牙舟造的陶就是牙舟陶?”“是否牙舟工匠造的陶就是牙舟陶?”“是否绿釉陶就是牙舟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发现自己对牙舟陶认知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其次,让学生思考“在以前,牙舟人会将陶制的日用品称为牙舟陶吗?”让学生发现牙舟陶的命名是现代文化产业化背景下的产物。再次,小组讨论“是哪些人命名了牙舟陶?”经过讨论发现牙舟陶的命名是多领域专家和学者共同合力的结果。最后,从专家与学者的视角猜想为什么他们最终将其命名为牙舟陶。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牙舟陶与牙舟的联系,通过探究,学生发现最初制作这些陶制品的材料来源于牙舟、形式语言蕴含牙舟当地的文化,并且交融在牙舟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个问题也正是“何谓牙舟陶”的回答,是学生认识牙舟陶的第一步。
2.何为牙舟陶
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牙舟陶的形式语言。首先,说到牙舟陶的特色,便容易联想到牙舟陶的釉色——绿色的釉色带有冰裂纹。大多数的牙舟陶为绿色,牙舟陶的绿釉被公认为在绿釉类陶瓷中独树一帜,除此之外也有黄、白、红、灰、棕、褐、紫等颜色。其次,器型与装饰也是牙舟陶独特之处,牙舟陶的器型原本多为日常用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日常用品逐步工业化,牙舟陶也开启了“工艺美术”的转型之路,区别于主流陶瓷工艺品,牙舟陶工艺品蕴含着浓厚的乡土与民间气息,展示着大山深处的粗犷与神秘。
在课程中,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进行“找一找”牙舟陶活动,教师分别下发牙舟陶、景德镇陶瓷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是牙舟陶作品并回答原因。经过对比,学生发现了牙舟陶的釉色与造型装饰上都具有鲜明特色,最后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方式对某一牙舟陶作品进行鉴赏,并形成“牙舟陶作品简介”。
3.何奈牙舟陶
牙舟陶的发展道路较为坎坷,兴盛之时多数村寨大规模弃农制陶,清朝末年至中华民国初期,牙舟陶制作日渐衰落且产量逐渐减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牙舟陶的发展也是起起伏伏。[3]在“日用品美术化,美术品日用化”的口号引领下,形成了牙舟陶创作精品迭出的局面。未来牙舟陶的发展之路在何方,这需要学生深思。
在此环节中,首先介绍牙舟陶发展的兴衰历程。其次提出本环节的主要问题“牙舟陶未来之路在何方?”回答该问题要先寻找如今牙舟陶发展的“病症”所在,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现状调查,对牙舟陶制陶作坊与匠人进行询问与访谈,并形成“牙舟陶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最后根据牙舟陶发展的“病症”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方式,描绘牙舟陶的未来发展之路。
4.何以牙舟陶
牙舟陶的材料与工艺是本环节的主要内容,创作牙舟陶作品是本环节的主要活动。牙舟陶产生的过程离不开材料与工艺,牙舟陶所用的泥料来自于本土。关于陶泥还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有一位仙翁赶着一片大山,途径牙舟发现一汪深水清澈如镜、碧绿清幽,便让大山停留至此,并在水中放下了一只乌龟,此后乌龟越长越大,四脚蹬穿了池底,池水渗入地下就形成了一“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陶泥。[4]牙舟陶的陶泥采掘与加工是一个繁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风干、搓条、配料、练泥和淘浆等工序。牙舟陶的工艺流程分为成型、修坯装饰、釉色装饰与烧造四个步骤。
首先,提出牙舟陶作品创造的主题“未来之陶”,引发学生将上一环节对牙舟陶未来的构想与作品创作思路相结合,将构想转换成“牙舟陶创作方案”,包含作品名称、创作思路、作品草图。其次,学习和掌握牙舟陶的制作工序。第一步选择成型方式,一种是手捏成型,另一种是盘条成型,根据自己设计的“牙舟陶创作方案”选取合适的成型方式,手捏成型适合较小的器型,盘条成型适合稍大的器型。第二步修坯装饰,修坯即为用工具修正器型,将多余陶泥刮掉和补平凹陷部分,使整体器型与创作方案相似。装饰是指胚体上制作出肌理、绘制出图案等。第三步釉色装饰,学习刷釉、浇釉、喷釉、浸釉的方法,运用一种或多种方式对作品进行上釉。第四步烧制成品,了解装窑、烧窑、出窑等步骤,最终完成作品。
(三)牙舟陶课程的评估方式
“文化符号——牙舟陶”课程的追求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牙舟陶是牙舟的文化符号,而评估学生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程度,单靠传统工艺类课程以作品为最终评价的方式不够合理,应采用多元甚至多维的评估方式。
1.评估证据
评估证据是指能够证明学生达成课程预期目标的证据,评估证据的类型是多维的,包括完成表现性任务产生的结果、表现性任务探索过程中的形成性证据、探索任务过程中学生学习情况等。在“文化符号——牙舟陶”课程中共有何谓牙舟陶、何为牙舟陶、何奈牙舟陶、何以牙舟陶四项表现性任务,分别会产生“何谓牙舟陶”小文章、“找一找”牙舟陶活动、牙舟陶作品简介、牙舟陶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牙舟陶未来发展之路、牙舟陶创作方案、牙舟陶作品等评估证据。这些评估证据从不同角度体现学生对于课程核心概念的理解。除此之外,“学习档案袋”和“自我评价表”作为辅助性材料,能够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建构行为和展现的能力。
2.评估方案
评估方案由评估项目、评价指标、评估证据、权重分配组成。评估项目即表现性任务,是根据课程的预期目标所设计的一系列学习任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行为,展示自己运用知道层面与掌握层面的知识发掘课程核心概念的策略与能力。评价指标是指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具体表述。评估证据即为能够证明学生在项目探索过程中证明评价指标达成情况的具体证据,是进行课程评估的重要依据。权重分配是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将多元、多维的评估方式进行整合的关键手段,有效串联起表现性任务、过程性表现、多主体评价等。“文化符号——牙舟陶”的课程评估方案如表2所示。
制订课程评估方案是为了以评促学,采用可视化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课程需要完成哪些任务,以及每项任务如何评估。因此教师应在课程伊始就向学生下发课程评估方案并进行详细解释,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时刻对照评估方案调控学习行为和策略。
贵州大山深处的牙舟陶保留着当地醇厚的地域文化,通过牙舟陶非遗课程从何谓牙舟陶、何为牙舟陶、何奈牙舟陶和何以牙舟陶四个角度,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牙舟陶,理解牙舟陶与牙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牙舟的文化符号,以此探索乡村美育与文化传承的道路。正如开发牙舟陶非遗课程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活态传承,更主要的是唤起牙舟学生的身份认同以及对于牙舟陶的积极态度。在乡村美育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非遗转化为课程资源,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是当下和将来值得深思与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大根.以“基本问题”探索美术的“大概念”[J].中国美术教育,2018(2):4-7.
[2]黃玲.“牙舟陶”主体身份的辨识与反思[J].天工,2020(6):9.
[3]杨俊,杨正勇.贵州牙舟陶[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4:48.
[4]同[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