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如何科学预防
2023-08-31
家庭医学 2023年15期
上海读者梁某来电说:什么是肾脏病?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
答梁某读者:
慢性肾脏病是指病程3个月者,多是由急性肾脏病转变而来。通常根据肾小球过滤率分为5期。1期,肾功能正常;2期,肾功能轻度减退;3期,肾功能不全;4期,肾功能衰竭;5期,尿毒症期,又称为终末期肾脏病,一般需要通过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临床显示,肾脏损伤易受多方面的影响,急性因素如创伤、严重感染、严重烧伤、药物或毒物中毒、脱水、严重低血压、急性尿路梗阻等,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痛风、高血脂,长期使用止痛药等肾毒性药物及中药(如关木通)等,还有水质较差、重金属污染、空气污染、慢性尿路梗阻、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最终使肾功能衰退加快,严重的会进入肾功能衰竭,甚至引起尿毒症,寿命与生活质量都受影响。
科学预防慢性肾脏病,做好以下几点。①均衡饮食,要求低盐饮食,合适蛋白质含量,每日饮水1700~2000毫升,还要注意水质。预防高血压、高尿酸血症,保持合适体重,控制好血糖、血脂,这些均是肾脏保健的最基础措施。②规律运动,建议成人坚持每周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和每周两次力量练习(每次20分钟以上),但要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导致横纹肌溶解,导致肾脏受损伤。③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肾脏疾病,每1~2年筛查一次肾功能,如尿常规和肾B超。
南京医科大學 教授 姜允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