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研究

2023-08-30朱东升李鸿雁马静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中国

朱东升 李鸿雁 马静

摘要: 以1992—2021年间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核心期刊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理论和知识图谱等方法分析后发现:政策驱动是影响论文数量的重要因素,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医疗健康领域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阶段特征变化明显。进一步研究得出:以城市低保为代表的新型城市救助保障研究是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的前沿热点;以农民工、下岗职工、女性和农民救助保障为代表的扶助对象,以权利保障、收入保障、福利保障和社会参与保障为代表的生存型保障和发展型保障,以城乡统筹、空间分布和户籍系统为代表的系统性观点、大数据方法和城乡共治实践路径是未来中国城市减贫的潜在模式。

关键词:中国;城市贫困;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3)-02-022-12

作者简介:

朱东升(1995-),男,宁夏银川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

李鸿雁(1972-),女,安徽太和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六盘山片区农民工贫困代际传递表现、机理及干预对策研究”(71863030)。

引言

贫困作为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概念,已演化成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以及个体贫困、区域贫困等概念分支。2020年以来,相对贫困治理已成为中国贫困治理的主要方向,因其具有分散性、多维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特征,减贫治理难度和强度也随之增大。当前,中国正处于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城市在缓解相对贫困治理压力、提升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区域发展实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相对贫困治理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和解决手段。城市贫困作为区域贫困中的重要构成,已然成为中国相对贫困治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学术界对城市贫困治理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界定。就城市贫困区域治理而言,中国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为城乡发展不断释放了发展活力,城市和乡村得到了不同程度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贫困治理问题。此外,与农村贫困比较而言,学术界对城镇和城市概念的使用往往具有模糊性,这就使得城市贫困治理研究涵盖了城市和城镇两个范畴。就城市扶贫对象而言,农民工不仅是促进农村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社会群体,也是城市贫困治理领域的重要扶贫对象,与以农业生产贫困为主的农村贫困相比,城市贫困的主要扶贫对象集中在非农生产领域。综上所述,鉴于学术界对城市贫困治理问题研究现状,本文将城市贫困治理界定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非农业人口的城镇贫困和城市贫困,体现了城市贫困范畴的宽泛性。

鉴于城市贫困在相对贫困领域的重要性,本文对中国城市贫困治理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客观准确分析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以城市为代表的相对贫困治理研究开拓新的学术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中国相对贫困研究的综述类文章大多采取传统的文献分析方法,虽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归纳了相对贫困研究领域的若干脉络,但是难以在时期跨度长、文献样本多的庞杂文献中厘清研究主题的结构性嬗变和系统性发展。文献计量分析可有效弥补传统综述研究方法的不足,科学知识图谱作为文献计量学的重要分支,主要采用CiteSpace和Bibliometrix等文獻计量软件进行运算分析。

基于此,本文对1992—2021年CNKI和WOS收录的关于中国城市贫困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探讨以下问题:(1)国内外学界在中国城市贫困研究领域的现状如何;(2)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和研究前沿有哪些;(3)以中国城市贫困为代表的相对贫困治理研究成果能为中国今后减贫提供哪些思路和参照。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库选择与文献检索

本文在文献主题词检索时将城镇贫困和城市贫困共同涵盖于城市贫困研究之中。CNKI主要收录中国学者发表的关于中国的学术成果,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来自于CSSCI(含CSSCI扩展版)、CSCD和北大核心,时间跨度是1992年1月—2021年12月,以“( 城市贫困 + 城镇贫困 ) AND ( 我国 + 中国 )”为检索词,共检索到559篇文献,将会议通知、书评、公告和会议综述论文等信息去除后得到期刊论文数量有516篇。Web of Science(下文简写为:WOS)中的核心期刊论文来自于核心合集中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 (SCI-Expanded)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时间跨度选取为1990年1月—2021年12月,语言选择为英语,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以“China City Poverty (主题) OR China Urban Poverty (主题) AND 1999-2021 (出版年)AND Article (文献献型)”为检索词,共检索到815篇文献,去除会议论文、撤回的论文以及在线发表的论文后得到文献文本数量767篇。

(二)研究方法与指标算法

文献计量学主要用来借助文献的各种特征数量,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科学知识图谱作为文献计量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源于2003年5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的一次科学研讨会。CiteSpace 软件由陈超美教授开发,用于生成科学领域的结构和时间模式以及趋势的交互式可视化,有助于通过深入的可视化分析过程对知识领域进行系统审查,还可以揭示一个研究领域的演变轨迹,以便密切和广泛地跟踪一个领域的发展。此外,学术界也大量使用文献计量软件VOSviewer和基于R语言开发的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x软件包。因此,本文主要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共被引分析、战略坐标分析和突现词分析,并通过VOSviewer和Bibliometrix软件包进行辅助分析。下面,本文对涉及到的文献计量主要算法和指标构建进行简要说明。

余弦指数(Cosine)是用来测度共被引网络或共词网络中文献(关键词、作者、机构和期刊等)之间的共被引关系和强度,或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和强度的重要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用共现频次来评价技术术语间链接强度的局限性,揭示技术术语之间的链接强度。对数似然算法(LLR)由Dunning在1993年提出,用于检测复合术语和确定特定领域的术语。LLR算法主要强调技术术语的研究特点,通常在可视化网络中使用该算法提取的标签来显示聚类命名。战略坐标是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用来分析某一研究领域内部联系和领域间的相互影响,分析某一领域的研发热点的结构及其发展变化。在战略坐标图中,新颖度和关注度指标主要测度研究术语的新颖程度和关注程度,新颖度是根据研究术语共现的时间,反映该聚类的新颖程度,新颖度大于0,意味着表明研发的时间比较晚;若值为负数,表明研发的时间较早。关注度是根据各学术术语的共现频次,反映该聚类的受关注程度。

图1是用新颖度和关注度指标绘制的研究主题战略坐标图。按照研究术语的新颖度和关注度值的正负具体划分在四个象限中,不同象限中的研究聚类表征不同的研究进展。根据前文所述,第一象限的研究主题在某一学术领域的新颖度和关注度都较高,是该学术领域的研究核心热点。第二象限的研究主题在某一学术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潜力,若关注度持续提高,该学术领域的研究主题有望成为核心热点。第三象限的研究主题在某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新颖度和关注度都较低,处于该学术研究的边缘。第四象限的研究主题在某一学术领域研究热点不足,但关注度较高,可划分为该学术领域的基础型研究。

中介中心性算法由Freeman在1977年提出,用于探究知

识领域的转折点。CiteSpace软件中的中介中心性是测度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一个指标,主要用来发现和衡量文献的重要性,并用紫色圈对文献(或作者、期刊以及机构等,且带有紫环的节点中介中心性不小于0.10)进行重点标注。网络模块化评价指标主要由Modularity和Silhouette来表征,前者主要用来评价网络模块化的优劣,Modularity值由Q值表示,取值区间为0~1,若 Q>0.3时就意味着得到的网络结构是显著的;后者主要用于评价聚类效果的参数,Silhouette(下文简写为“S”)值越接近1,反映网络的同质性越高,S值为0.7时聚类结果是具有高信度的,若在0.5以上,可以认为聚类结果是合理的。关键词的突现检测反映一个专业的兴趣急剧增加或减少,这可能会持续一定时期,通过对突现词的检测,可以揭示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

二、中国城市贫困研究主要特征

(一)研究阶段特征

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感知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的研究阶段特征,主要体现在论文发表数量、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

1. 发文数量:WOS中的研究热度高于CNKI。 图2表明CNKI中的论文发表数量的增长态势较为缓慢,WOS中的论文发表数量增速较快。值得关注的是,WOS中的论文数量在2010年后超越CNKI中的论文数量,随后论文发表数量差距趋势增大。可能的政策因素是中国在2011年出台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脱贫主战场,农村脱贫攻坚成为主要目标任务。随后中央政府部门在2021年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中强调:

“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

中國将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三农”工作重心的历

史性转移”。这一政策导向致使关于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的学术成果在CNKI有所降低,而在WOS中呈现爆发式增长,这意味着关注WOS中关于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的学术成果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进一步以关键词时间线视角挖掘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的阶段特征及趋势,主要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得出CNKI和WOS时间线视图(图3和图4)。

图中横轴表示某一关键词主题聚类,从左到右依次表示关键词出现的时间的远近,实线表示关键词位于的时间段,虚线表示未有关键词出

现,圆圈大小表示关键词频次出现的多少。为了避免关键词遮蔽和重叠,本文对图谱中的关键词节点进行适当地上下位移。

在图3中,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的研究演进大致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三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2. 研究视角:从宏观研究到微观研究渐进转移。 在2007年以前,关键词主要集中在城市贫困、扶贫计划、和谐社会、区域贫困、中国西部、城市扶贫、国际比较和地区差异等宏观领域。例如,顾朝林认为解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应当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城市治理经验和理论,

肖文涛对城市贫困内涵和解决路径进行了探究,许飞琼在国际背景下探讨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将农村和城市贫困结合起来进行了现状和成因分析。在2007年以后,关键词逐渐向个人资本、居住分异、个体化、工作贫困、就业质量、精准扶贫和个体贫困等微观领域转移。例如,万广华和张茵尝试将分组数据转化微观个体数据,探讨中国沿海与内地贫困差异。杨帆等认为精准扶贫理论在城市流动人口贫困治理中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3. 研究方法:从规范分析向实证分析渐进转移。 在2007年以前,思想探讨、制度扶贫、扶助对策、公共政策、政策导向和户籍制度等关键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研究以理论探讨和制度构建为主流趋势。王培暄在梳理国内外城市贫困现象及成因后认为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居民生活补助标准和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险机制具有必要性。唐钧梳理了上海、武汉、重庆三种社会救助制度模式的运作情况,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信平系统梳理中国城市贫困现状、原因和特点后认为城市贫困问题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转型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2007年后,地域指标、政策效应、空间差异、空间计量和空间结构等关键词反映了城市贫困研究倾向于政策效用评估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例如,梁汉媚和方创琳在探讨中国城市内涵基础上对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组成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空间分异特征和成因进行了集中探讨。单德朋等在贫困乡城转移的背景下,利用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化整体对城乡减贫的影响。

4. 研究对象:从物质贫困向精神贫困渐进转移。 中国从城乡二元结构分立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改革过程,也映射了城市贫困研究对象的变迁。在2007年以前,低收入户、基尼系数、人均收入、收入保障、城市低保和住房补贴等关键词反映了以收入为代表的物质性保障是城市贫困治理的主要对象。收入作为致贫的主要原因,大量学者进行了相关探究,例如李实和John、李实和丁赛、王萍萍等、都阳和Albert在收入贫困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随着农村绝对贫困的逐渐消除,中国城市贫困治理朝着个体贫困、城市政治和多维贫困等领域转变。

王小林和Sabina采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对中国城乡家庭多维贫困进行了测量。程世勇和秦蒙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微观贫困机理,对中国城市农民工进行了多维贫困微观探究。吴和成等对城市家庭贫困脆弱性进行了多维贫困的实证研究。

在图4中,WOS的研究阶段特征则突出表现在医疗健康领域和可持续发展领域。

5. 医疗健康:从基本医疗保障向全方位医疗保障渐进转移。 与CNKI时间界线划分类似,WOS分界点选取在2010年。2010年以前,流行疾病(epidemiology)、健康风险(health risk)、医疗保健(health care)和医疗系统(system care)关键词研究频次较高,主要体现在基础医疗保障的健全和完善。2010年以后,残疾(disorder)、慢性疾病(chronic disease)、癌症(cancer)、中国新型医疗改革(Chinas new health reform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营养状况(nutritional status)关键词研究频次较高,主要体现在多维医疗健康保障层面。例如,Carol等认为可以通过“进步悖论”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和减贫下降之间的关系。Chi等则首次提出了“多维健康贫困”的概念。

6. 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效率与贫困减缓联系愈加紧密。 关键词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在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研究首次出现在2007年,Gao和Mao基于三峡库区的案例调查,从减贫和生态两个方面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农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移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随后,城市贫困研究逐渐融入地理环境(geography)、空气质量(air quality)、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家庭能源消费(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二氧化碳排放(carbon emission)和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等关键词。伴随着中国农村移民大量进入城市,Robinson等首次结合地理背景和供暖相关的能源贫困对中国北京市进行了研究,对有关能源贫困、住宅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耗的协调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主体层面分析

1. 核心作者。 通过CiteSpace软件分别对CNKI和WOS中的核心期刊文献研究发现(见表1),薛东前、袁媛以及吴缚龙、何深静分别是CNKI和WOS发文量位居前列的作者。

图5是通过R软件包Bibliometrix 绘制WOS中作者的洛特卡定律分布图。图中的纵坐标表示不同文献的作者占所有作者的比例,横坐标表示作者的数量,虚线是洛特卡定律的一般图像表示。图5表明在国际学术领域有1770名学者在中国城市贫困领域发表了一篇论文,占比82.70%。发表2篇论文的学者有249人,占比11.60%。发表2篇以上论文的学者有112人,占比5.70%。中国城市贫困研究领域的作者和文献数量与图中虚线相似,基本符合洛特卡定律的一般规律。这表明,在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的相关研究正处于研究初期阶段。

2.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作为学术成果产出地,是地域主体凸显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通过CiteSpace软件对CNKI和WOS中发文量排名前10的科研机构进行梳理(见表2),发现在中国城市视贫困领域的主要科研机构来自于中国。其中,中国科学院(88篇)、中国社会科学院(67篇)和北京大学(51篇)在国内外期刊上发文量位列前三名。进一步发现,中

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侧重在WOS发表学术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侧重在CNKI发表学术成果。

3.来源期刊。 核心来源期刊既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也能反映出学术成果来自哪些研究领域。通过CiteSpace软件CNKI和WOS期刊分布,得到发文量排名前10的来源期刊(见表3)。可以发现,CNKI中的来源期刊主要分布在人文经济地理、社会学和综合性社会科学领域;WOS中的来源期刊主要分布在環境研究、城市研究和经济学领域。总体来看,中国城市贫困研究是多学科和多领域交叉研究的体现。

(三)主题层面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的高度概括和归纳,用于揭示科学结构的发展现状乃至变化情况。运用文献计量软件VOSviewer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分别得到图6和图7,

图谱中字体和图标大小均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高低,同一色系的关键词代表同属一个聚类。观察发现,在CNKI

中较为高频的关键词主要有“城市贫困”“反贫困”“贫困”“城镇贫困”“相对贫困”“城市贫困人口”。在WOS中较为高频的关

键词主要有“China”和“poverty”。

中介中心性又称中介中心度,是指网络中效率的影响力,中介中心性大于等于0.01则意味着行动者在学科纽带中具有关键作用。表4所示,CNKI中以“城市贫困”(200次)、“相对贫困”(23次)和“多维贫困”(11次)为代表的关键词表明中国城市贫困形态主要以多维贫困和相对贫困研究为主。主要扶助手段以“社会救助”(16次)和“社会保障”(14次)为主。“农民工”

(11次)是主要扶助对象。在WOS中,中国城市贫困研究主要集中在“inequality”(99次)、“impact”(88次)、“policy”(51次)和“wealth”(41次)等领域。此外,两个数据库中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都≥0.10,主要集中在中国城市贫困的不平等及影响研究领域,这说明中国城市贫困研究领域中具有关键作用。

陈超美和李杰认为LLR算法提取聚类标签更具科学性,Q值大于0.3表明聚类结构显著,S值大于0.5表明平均轮廓值合理,若S值大于0.7意味着聚类可信,更具代表性。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聚类整理后得到表5,可见其绘制而成的关键词聚类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CNKI中的聚类主要集中在城市贫困领域(包括城市贫困、贫困、城镇化、减贫)、救助方式领域(对策、社会救助、医疗救助)和帮扶对象领域(农民工、基尼系数、弱势群体)。WOS中的聚类主要集中在城乡贫困领域(urban poverty、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rural roads)、帮扶对象领域(income inequality、resettlement housing、child poverty)、健康保障领域(mental health、obesity)和生态改善领域(ecological compensation)。综上,在CNKI中侧重在城市贫困、农民工和社会医疗救助领域的探究;在WOS中侧重城乡统筹、儿童贫困、营养保障和生态帮扶方面的探究。

三、中国城市贫困研究热点趋势

进一步探究不同研究阶段的主题演变趋势。在CiteSpace软件中通过关键词余弦指数测算,分别得到CNKI和WOS中关键词数量在5个及以上的有38个和120个。进一步将关键词共现矩阵导入至Excel,通过关键词新颖度和关注度测算,在CNKI和WOS中分别得到了11组和15组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聚类,最终绘制得到图8和图9。整体来看,在CNKI和WOS中,中国城市贫困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聚类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象限,潜在热点型研究较为突出。图10反映了CNKI中国城市贫困领域内的热点关键词走势,观察發现,关键词“城市贫困”、“城镇贫困”、“社会保障”和“农民工”主要集中在2000年至2010年的论文产出中。关键词“相对贫困”、“多维贫困”、“城乡统筹”和“低保”在2010年后的论文产出中呈现增长态势,特别在2017年以来增速明显。

具体来看,表6对CNKI和WOS中的关键词进行了表格化梳理。通过表6可以发现,在第一象限中,CNKI中的核心热点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贫困领域的低保群体领域。城市低保是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其中李实和杨穗指出低保政策在改善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况和缓解城市贫困的基础上,应适度提高低保标准和增加覆盖面,助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关信平认为近年来中国城市低保对象快速减少的原因并非是名义低保标准的变化,也不是贫困者收入的普遍增加,主要是由于在没有较大幅度提高低保标准的情况下,将低保对象识别机制严格化而导致。沈扬扬等则进一步通过微观调研数据得出了城市低保在减贫方面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的结论。当前中国主要面临如何进一步消除相对贫困、缩短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差距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城市低保在推动多维减贫领域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二象限中,从主要研究主体来看,CNKI中代表性的关键词有“农民工”和“下岗职工”;WOS中代表性的关键词有“women”和“farmer”,可见城市贫困不仅仅只涉及城市贫困群体。从主要研究内容来看,生存型保障和发展型保障是当前主要趋势,CNKI中代表性的关键词有“城市政治”“城市权利”“普惠金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WOS中代表性的关键词有“household” “healthcare” “income” “right” “cognitive impairment” “decentralization” “welfare” “social assistance”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innovation”和“management”。从区域协调发展来看,以系统性观点、大数据方法实现城乡共治是未来城市减贫的潜在模式,CNKI中代表性的关键词有“城乡统筹”、“乡村振兴”、“空间分布”和“大数据”;WOS中代表性的关键词有“system”、“county”、“urbanization”和“hukou system”。

在第三象限中,中国城市贫困的边缘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的暂时性和脆弱性的失业和疾病研究领域。随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已消除绝对贫困,社会保障政策逐渐完善,因失业和疾病致贫的现象逐渐减少。但由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型冠状肺炎等影响,如何提升脱贫户内生发展动力,遏制脱贫户再次返贫在未来反贫治理中至关重要。

CNKI和WOS在第四象限中未有关键词表示,意味着中国城市贫困在基础研究领域关注度较少。

四、研究结论

本文结合CNKI和WOS两个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文献,主要运用文献计量理论和分析工具,研究了中国城市减贫领域的研究阶段特征、研究主体分布以及前沿热点趋势,得出以下3点结论:

首先,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城市贫困研究与国家扶贫政策驱动紧密相关,这种现象在CNKI中尤为明显。合作型学术研究团体对中国城市贫困学术成果产出具有积极作用,国内学者在国内外数据库中发文量占据绝对优势,这较好地体现了中国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中国城市贫困研究仍处于研究爆发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文经济地理、社会学、经济学和综合性社会科学领域,体现了多学科和多领域的交叉性。

其次,在研究热点领域。在CNKI中,中国城市贫困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多维贫困和相对贫困研究为主的城市贫困研究形态,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为主的扶助手段,以农民工为主的扶助对象领域,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阶段特征变化在CNKI中表现明显;在WOS中,中国城市贫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城乡收入差距为代表的城乡贫困领域,以住房保障和儿童救助为主的扶助对象领域,以精神健康和疾病保障为主的健康保障领域以及以生态补偿为主的生态扶贫领域,医疗健康领域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阶段特征变化在WOS中表现明显。

最后,在前沿趋势领域。目前中国城市贫困领域的前沿主题研究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以城市低保为代表的新型城市救助保障。与之相反的是,潜在前沿热点研究丰富。从扶助主体方面来看,农民工、下岗职工、女性和农民救助保障是关注潜在前沿;从主要研究内容来看,以权利保障、收入保障、福利保障和社会参与保障为代表的生存型保障和发展型保障是当前的主要研究趋势;从区域协调发展来看,以城乡统筹、空间分布、户籍系统和大数据为代表的系统性观点、大数据方法以及实现城乡共治是未来城市减贫的潜在模式。

虽然因城市失业和疾病导致的城市贫困研究目前处于边缘研究领域,但由于近些年来世纪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脱贫边缘户以及脆弱性家庭面临风险冲击是否能通过内生动力和政策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仍值得进一步观察和考验。

参考文献:

[1]侯守杰. 后小康时代的相对贫困治理[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1(2):36-42.

[2]宋连胜,金月华. 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内涵[J]. 山东社会科学, 2016(4): 47-51.

[3]王锴. 以相对贫困来看城市贫困:理念辨析与中国实证[J]. 北京社会科学, 2019(7): 74-83.

[4]叶超,于洁. 模糊的边界:城镇化与城市际性的演变[J]. 探索与争鸣, 2020(5): 96-101, 161, 159.

[5]张敦福. 城市相对贫困问题中的特殊群体:城市农民工[J]. 人口研究, 1998(2): 50-53.

[6]王桂新,张蕾,张伊娜. 城市新移民贫困救助和社会保障机制研究[J]. 人口学刊, 2007(3): 35-40.

[7]杨舸. 流动人口与城市相对贫困:现状、风险与政策[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7,33(1): 13-22.

[8]SHIFFRIN R M, BORNER K.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 101(Supplement 1): 5183-5185.

[9]沈君. 知识网络视角的专利技术主题结构分析[D].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10]周波,徐浙,冯田.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低碳城市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22, 29(5): 86-94.

[11]LAW J, BAUIN S, COURTIAL J P. et al. Policy and the Mapping of Scientific Change: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J], 1988, 14(3): 251-264.

[12]沈君. 知识网络视角的专利技术主题结构分析[D].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13]郭怡笛,罗润东. 我国人口老龄化研究前沿动态分析——基于2000年以来CSSCI数据的文献计量研究[Z]: 劳动经济评论, 2018: 56-72.

[14]张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文献计量分析[Z]: 劳动经济评论, 2015: 72-83.

[15]冯莎. 基于统计类期刊的知识图谱应用可视分析[J]. 中国统计, 2015, (8): 52-55.

[16]梁玮. 国内外众筹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展望[D]. 兰州大学, 2018.

[17]丁紫钺. 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研究[D]. 南京邮电大学, 2020.

[18]王梓懿,沈正平,杜明伟. 基于CiteSpace Ⅲ的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 经济地理, 2017, 37(1): 32-39.

[19]顾朝林. 国外城市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J]. 城市问题, 1995(1): 63-66.

[20]肖文涛.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J]. 社会学研究, 1997(5): 42-49.

[21]许飞琼. 中国贫困问题研究[J]. 经济评论, 2000(1): 105-110.

[22]万广华,张茵. 中国沿海与内地贫困差异之解析: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J]. 经济研究, 2008, 43(12): 75-84.

[23]杨帆,庄天慧,王卓. 城市流动人口贫困识别与精准帮扶管理机制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9, 40(3): 51-57.

[24]唐钧. 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J]. 江海学刊, 2001(2): 46-51.

[25]關信平. 现阶段中国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反贫困政策[J]. 江苏社会科学, 2003(2): 108-115.

[26]梁汉媚,方创琳.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探讨[J]. 经济地理, 2011, 31(10): 1610-1617.

[27]单德朋,郑长德,王英. 贫困乡城转移、城市化模式选择对异质性减贫效应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9): 81-92.

[28]李实,Knight John. 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J]. 经济研究, 2002(10): 47-58, 95.

[29]李实,丁赛.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J]. 中国社会科学, 2003(6): 58-72, 206.

[30]王萍萍,方湖柳,李兴平.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J]. 中国农村经济, 2006(12): 62-68.

[31]都阳,PARK A. 中國的城市贫困:社会救助及其效应[J]. 经济研究, 2007(12): 24-33.

[32]王小林,AIKIRE S. 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J]. 中国农村经济, 2009(12): 4-10, 23.

[33] 程世勇,秦蒙. 中国城市农民工多维贫困测度与精准扶贫策略选择[J]. 教学与研究, 2017(4):33-43.

[34] 吴和成,万里洋,卢维学. 多维视角下城市家庭贫困脆弱性实证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0, 35(9): 110-118.

[35]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Abstract: By taking core journal papers collected by CNKI and Web of Science from 1992 to 2021 as samples and using bibliometrics theory and knowledge graph and other methods for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policydrive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number of papers. Research perspectives,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objects,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stages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ve changed significantly. Further research shows that new type of urban relief security represented by urban subsistence allowance is the frontier hot spot in Chinas urban poverty field. The potential models for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s cities in the future include the assistance objects represented by migrant workers, laidoff workers, women and farmers,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protection represented by rights protection, income protection, welfare protec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protection, the systematic view represented by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big data method and the practice path of urbanrural cogovernance.

Keywords:China; urban poverty; knowledge graph; bibliometrics

(责任编辑:翟文)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中国
《广西民族研究》创办30年来刊发文章的回顾与展望
中文图书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