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措施

2023-08-30李晓婷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4期
关键词:普查基层经济

李晓婷

一、前言

经济普查是了解我国国情、国力的重要手段,而基层经济普查数据是国家的“家底”,是制定全国规划、完善宏观调控的基础,不仅能够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而且能够为统计信息的科学合理化收集给予较大的支持。换言之,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的质量、数据库以及目录库制定是否完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所以,提高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二、提高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化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而全国经济普查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充分了解的重要方法。全面调查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效益、规模,对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尤其是对一些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了解,能够为我国经济体系改革提供重要的信息以及数据参考,进而从中发现新问题、挑战,及时做好应对措施,为经济结构持续性完善、优化、升级、改造提供可以参考的数据信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1]。在全国经济数据中,基层经济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数据在普查过程中是否真实、是否可靠、是否完善、是否全面,直接关系到全国经济数据普查工作的质量。特别是县乡一级基层普查数据质量的高与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质量。保证基层普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才能实现普查数据整体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为国家普查数据发布奠定良好的基础,体现国家数据权威性,将经济普查实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提高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面临的困境

(一)数据流程不规范

当前,在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的管理中主要划分为前期数据收集;中期数据审核、修改、反馈;后期数据汇总发布三大阶段,具体见图1所示。

虽然为了达到基层经济普查数据高效化管理,很多地区制定了相应的流程管理图,但是,依然不够规范。在数据报送方面较慢,前期收集数据时错误以及模糊信息较多,导致后续审查时改错工作量大,审核内容复杂。特别是出现的复杂情况常常会存在说不清、道不明、无反馈问题,大多数时候数据报送时间会延迟,对整体进度造成较大影响[2]。而在数据填报的时候很多单位、个人对此并不重视,态度不够认真,清查时数据问题较多,工作难度加大。部分企业资料准备不充分,小规模企业财务数据、印证资料不完善,影响到了普查数据的快速采集。数据审核中不够规范,数据要求较低导致错误率较高,数据上报以后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错误现象。部分统计人员为完成任务只要数据平台允许上报便直接上报,对逻辑关系这一节点未进行审核,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后续数据评估时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对实际经济指标评测带来较大影响,数据难以发挥作用,实用价值较低。

(二)普查人员能力不足

在基层经济数据普查过程中,普查人员能力有限,不能够了解财务数据以及会计指标。虽然各个地区也会组织一些普查相关的培训活动,但是,很难在短期内帮助普查人员快速全面掌握各项指标填报的技巧、方法,如何判断普查对象上报数据是否真实、是否准确。除此之外,在经济普查数据收集、上报、处理、反馈等诸多环节使用的均是PDA电子设备,要求普查人员能够对计算机熟练掌握。但是,当前很多基层普查员学历有限,大多数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他们虽然在基层工作多年,但是,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略显吃力,不管是学历,还是能力均无法满足现代化统计工作的高要求。比如在某市某区经济普查人员基本情况见表1所示。

由表1针对某市某區经济普查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办事处统计人员均为正式人员,有40名,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是70%,年龄为25—45岁之间;村级辅助调查员有150名,均为兼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比80%,年龄在60岁以上;村级普查员有260名,为外聘人员,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是80%,年龄在25—70岁之间。这种现象在很多地区都普遍存在,普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普遍较低,无法较好地理解统计指标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在数据普查中诸多企业常规报表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数据上报困难重重[3]。而且基层普查人员并非专业的统计人员,遇到一些复杂的报表很难看懂,进而出现上报及审核不够严格,数据问题无法及时识别,错误率较高、返工次数多,影响工作进度。

(三)数据整合分析不足

在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统计过程中,数据的及时获取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保障。如何进行高效整合便成为关键,数据的修订、分析、公布、开发等都是整合中的重点。但是,在基层经济数据普查环节,一些地区整合分析不足。没有及时发挥统计信息的作用,资料开发力度不足,仅汇总以及反馈了初级数据,没有及时分析以及挖掘数据深层次信息,延展性不够,无法充分反映社会经济变化。一些地区的基层经济普查数据,未安排专人负责后续汇编。在普查工作完成以后,普查人员便回归本岗位。省市将统计分报下达以后没有及时结合全区情况将统计普查公报、统计分析跟进,进而导致统计分析结果较为滞后。普查数据整合以后,没有第一时间向企业、群众公布,进而造成很多基层人员对当前本地经济情况不够了解,失去了信息监测、预警功能。当统计的数据发布滞后时,信息功能性也会越来越弱。而且统计分报、统计信息小册子仅在内部相互传阅,未构建专门公众号、网站将这些信息第一时间公布,企业以及群众无法及时了解信息的具体情况,知情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数据作用也就很难发挥出来。

(四)数据质量管控不严格

在基层经济数据普查过程中,出现数据遗漏、误差较大、失真现象,主要是由于在数据质量管控方面不够严格。当数据统计出现丢失、遗漏便会对数据真实性造成影响,很难将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如实反映出来。例如,有些企业填报人员仅将本公司正式员工填报,试用期、编制外人员均未涵盖其中,对数据核算造成影响,数据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4]。有些数据从源头开始便存在诸多漏洞,企业统计人员信息的填报与部门数据出现口径不一致情况,进而造成数据查询过程中误差较大,不仅会对政府政策准确研判带来较大障碍,而且也会使群众对政府信息了解存在严重的偏差。在统计数据时,原始数据的填报错误率较高,有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存在瞒报、漏报现象。而且涉及很多财务报表专业性较高,大多数企业在财务数据分析方面不够专业,存在乱填写情况,影响到了数据统计的真实性。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均是由于数据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足、不够严格所致,进而导致统计的数据不实、失真。

四、提高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措施

(一)规范数据采集上报流程

在基层经济普查数据采集上报过程中,流程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能够确保数据准确性。由源头出发提高数据质量,数据统计人员在数据采集之前就应该充分理解与掌握各项指标。可以采用一套表、非一套表平台收集上报数据。要做好催报工作,第一时间通知调查对象数据上报截止时间,并在催报以后对上报数据认真审核。如果发现数据错误要及时纠正,不但要对统计的数据强制性错误进行修改,而且还要认真对待非强制性错误的改正、核实。重点针对逻辑要求是否满足等情况进行核对,避免企业上报的数据弄虚作假。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数据评估与审核,全面审查数据上报过程中事前、事中事宜,将可能对数据质量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可设计审核公式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审核数据,构建数据质量审核台账以及评估平台,全方位、系统化、综合性评估统计的数据,借助合法平台公示评估以后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可信度、规范性、精细化。

(二)引进和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

在基层经济数据普查中,普查人员要将工作思维及时更新,主动学习新方法、新技能,强化职业培训的同时,促进专业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熟练操作数据处理、整合、分析等一些专业的软件、平台,不断更新自我知识,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对于经济普查数据统计提出的高要求[5]。相关部分可以结合人员特征优化配置及安排人才,保证每一个人自我价值发挥最大作用。在引进复合型人才方面可以与当地高校积极合作,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人才数据库教育基地。高校为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提供专业的人才支持,而基层部门为高校人才提供实习就业的岗位。二者相互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才短缺问题。同时,部门普查人员也可以去高校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技能,构建人才良性流动机制,给予现有普查人员更多参与进修、培训、学习的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统计学理论、实践课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更好地投入到基层经济数据普查工作中。此外,还应该增设激励机制,鼓励人才自主提升专业技能、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各项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证书。在不断学习中对业务知识有更加透彻的理解,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经济数据普查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

基层经济普查数据涉及部门较多,主要是由政府牵头,各个部门积极配合,综合性特点较为明显。这就表明此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由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积极共享,密切联系。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强化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实现统计数据规范化交换,以免出现信息孤岛现象。有价值的信息要较好地流通,重要的资源合理共享才能发挥价值。普查部门、证券机构、保险、金融机构等要协调合作,确保每一个环节有效衔接。在此基础之上,统计部门将数据审核工作做到位的同时,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将有价值的信息投放到平台中,设置相应权限。各个部门在权限范围内可以查看相关数据及信息,形成联审联报模式。一方面保证数据一致性、真实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做到标准统一化、运转协调化、资源共享化。基于数据资源开发及利用,借助统计一套表系统,和其他各个部门数据信息平台互融互通,方便后续数据对比,保证一致性。将监管作为基础保障,做到数据不仅可以对比,同时,又能够进行高效审核,实现相互監督。基于共享及安全的前提条件下,达到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共享,在整合中实现数据高效利用。

(四)充分发挥统计监督作用

在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管理过程中,要想保证质量,就要做好后续监督工作,保证统计部门、职能部门标准、口径、方法统一化,尽可能将普查数据差距缩小。如果发现数据存在漏洞要及时解决,保证统计监督作用发挥时依然有统一化的标准[6]。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的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外部监管力量,促进统计调查对象认知水平的提高,民间统计力量同样也是极其关键的组成,应该鼓励民间监督力量参与。不仅要积极主动向统计对象宣传依法填报数据的作用,而且还要将其法律意识增强,构建与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相关的信用体系。及时公示,积极主动配合数据普查工作的个人以及单位,构建红名单。针对数据填报不认真、不真实、弄虚作假的个人以及单位要将其拉入诚信系统黑名单中。要想使基层经济普查数据得到更好的监督,需要强调统计机构、统计人员调查、报告编写的独立性。同时,还要保证监督职权的独立性,以免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到监督的效果。针对数据造假事件应该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统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强化协作以及监督问责,违规行为依纪处理,切实将统计监督作用充分发挥,保证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的质量。

五、结语

总而言之,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会对全国经济普查效果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基层经济普查时要特别关注到数据普查流程的规范性、普查人员整体能力的提高、数据整合效率以及监督管理等各个层面。通过实施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强化各个环节的管理与配合。站在全局视角下,保证基层经济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进而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引用

[1]汪邦元.提高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9(1):73-74.

[2]毛建成.关于提升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思考[J].辽宁经济,2020(8):52-53.

[3]曹宗学.关于提升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思考[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122-123.

[4]谷晓阳.浅谈如何做好基层经济普查工作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16):90.

[5]何明春.保证基层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策略探讨[J].经济视野,2019(20):129.

[6]马笑苏.让数据多跑路破解基层经普工作难题[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8(09):60-61.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东夏镇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普查基层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基层在线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走基层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