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调节:班主任的治班心理锦囊

2023-08-29苏莉莉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5期
关键词:情绪调节青春期心理教育

苏莉莉

[摘要] 情绪的不稳定性是青少年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青少年受情绪影响较大,若没有处理好,会对学习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做好情绪调节,无论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还是适应学校生活方面都非常必要。本文从识别情绪、表达情绪出发,结合具体活动,针对学生的情绪问题分析调节策略,并对学生常见的厌学情绪、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 班主任;青春期;心理教育;情绪调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强调要增强青少年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将情绪调适列为重点:小学高年级要鼓励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初中年级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表达,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高中年级则要鼓励学生学会积极地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青少年处在心理动荡期,自我调节的能力比较弱,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如何从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特点出发,贯彻《纲要》的具体要求,帮助青少年建立起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情绪体验的路径

(一)识别并表达情绪

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对内在需求与外在现实之间差异的考量。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发展阶段的特点:情绪两极性较为突出,时而情感浓烈、热情奔放,时而又陷入莫名的焦虑与烦恼;情感体验细腻深刻,内容丰富而微妙,外界的一切都可能成为青少年兴高采烈或消极抑郁的原因;成长过程中的孤独寂寞感、美好憧憬与残酷现实的矛盾产生的失落感等,使得青少年负性情绪体验增多。认识青春期的情绪特性,开展相关的情绪体验活动,了解并识别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是建立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的第一步。

例如,开展“我演你猜”情绪体验活动。首先,教师准备一些表达情绪的成语纸卡——喜: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怒:怒气冲天、怒火中烧;哀: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惧:毛骨悚然、谈虎色变。其次,教师邀请4位学生各抽取一张纸卡,要求只能用手势、表情和肢体动作进行表演,让其他同学猜是哪种情绪及相关成语。最后,全班学生讨论并分享: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对哪些表达情绪的成语记忆犹新?你是否还知道其他类似的成语?你了解一些识别情绪的方法吗?

(二)学习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每个人都会存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但如果不会调控情绪,很容易引发一些不好的行为,因此学习情绪调节策略非常重要。

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在情绪调节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认知或行为策略,通过调节策略使情绪处于平衡状态。情绪调节的对象通常是给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等带来消极影响的过度的负性情绪。最主要且最常用的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为认知重评策略。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是最常用的认知重评策略。埃利斯认为A(activating event)是激发事件,B(belief)是观念,C(consequence)是行为结果。我们一般所认为的C由A引发实际上是有偏差的,其实激发事件A直接对观念B产生影响,由观念B引发行为结果C。因此,想要改变错误的行为结果C,关键在于找到错误信念(不合理信念)B,并对其进行调整。

例如,舉行“天使与魔鬼”情绪ABC活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和一个“天使”,“魔鬼”会不时向你灌输消极的想法,让你觉得事情变得很糟糕,从而影响你的情绪,而“天使”则会给你提供很多积极的想法,让你觉得生活充满希望,心情变好。当你课堂上被点名回答问题,却答不出来时,“魔鬼”说:“真是糟糕透了,丢脸死了,让我在众人面前出丑,我一定会被同学们嘲笑的。”“天使”说:“这说明我这个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幸好及时发现了,我还可以补救。”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三人一组,一人讲述自己经历的挫折,一人扮演“天使”,一人扮演“魔鬼”。“天使”只说事情的积极面,“魔鬼”只说事情的消极面,每人说30秒,直到三人都讲述了挫折经历为止。该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在激发事件(A)下的信念(B)如何影响结果(C),并思考“魔鬼”出现了哪些不合理信念。

二、常见情绪问题的辅导策略

(一)厌学情绪

厌学情绪是青少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有厌学情绪问题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更有甚者,讨厌学校、老师、同学,甚至会出现一些躯体化问题。比如,一说起学习就会头疼、恶心,严重者会有暴力行为。

如何帮助厌学的学生呢?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共情。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都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其原因所在。教师在接触这类学生时,不要居高临下地对学生进行理念的灌输和说服,而要先去了解学生问题的由来,态度温和地与其交流。教师先做一个倾听者,听听学生的故事,只有学生从心理上接纳你,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首先,改“批判式”教育为“鼓励式”教育。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其次,厌学的学生通常学业不良,在学业上的挫败感使他们不愿面对考试,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学习是为了成长,考试是为了查漏补缺,并不是用来定义某一个人的;最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为何学习,只是听从父母的要求,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自己获取知识。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带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让他们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能够变得更好,而不是满足家长的需求。

(二)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是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往往针对未来还没有发生的、即将发生的事情,具体表现是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提心吊胆。

学生通常会有学习焦虑或考试焦虑情绪。有一部分学生的考试焦虑是由于他们错误的认知导致的。比如,他们会认为如果自己没有考好,就证明自己是一个很没用的人,或者会认为自己没考好在家人、朋友、同学面前没有面子。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学科的学习情况,用考试分数去定义人生的价值,这是以偏概全的错误观念。其次,教师可以在考前带领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对于考试本身有激励作用。考试目标的订立可以参考SMART原則——具体的、可衡量、可达到的、具有相关性与时效性。过高的目标会造成过大的压力,如果努力尝试却一直达不到目标,慢慢就会失去信心和动力,从而转变为焦虑情绪。再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积极地自我暗示。用简短、积极、有利的暗示语激励自己,比如心里默念:“我相信我能行!”“今天又是能量满满的一天,加油!”“我又比昨天进步了!”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最后,学会劳逸结合,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过度的脑力劳动会使自己觉得疲劳,消除疲劳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例如,去操场慢跑一圈,进行简便易操作的深呼吸等。

(三)抑郁情绪

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在生活中常常会有人说“很烦”“什么也不想做”“没精神”等,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抑郁情绪的代名词。

帮助学生调整抑郁情绪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情绪“晴雨尺”了解当下的学生情绪状态;其次,追踪诱因,找到造成抑郁情绪的原因,并针对性地解决,同时也能防止下次同类型的问题产生;再次,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由于抑郁情绪极有可能影响睡眠状态,睡眠不足又会反向影响情绪。因此,在抑郁情绪状态下,更要帮助大脑充分休息,才能维持日常生活和学习;最后,构建属于自己的放松工具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有效的情绪缓解方法,比如运动、绘画、写日记、击打宣泄、喊叫宣泄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调整方式对于学生自我恢复很有必要。

积极情绪对个体生活具有组织作用,消极情绪对个体生活具有破坏作用。我们不能阻止情绪的发生,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调节,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消极情绪,从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范丽娜. 高中生自我和谐、情绪调节策略与同伴关系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杨李. 高中生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团辅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情绪调节青春期心理教育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