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语境中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

2023-08-27徐望

江苏社会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新媒体

内容提要 全媒体语境是我国当下文化传播的现实语境。在此语境中,文艺评论及其传播能够且应当更好地发挥社会美育效能。这是引导人民审美,涵育社会美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覆盖面广、社会接受度高、社会影响力大。全媒体文艺评论推动文艺评论的几种基本模式不断新变,通过引导公众对文艺作品的审美,以及反作用于文艺创作,来不断发挥社会美育效能。提升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首重审美导向;其社会美育效能维度是多元的,包括审美、传播、教育等效能维度,需要多维度综合提升;要注重凸显评论的美育向度。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主流审美价值观,“评论不改何为”等是亟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全媒体传播体系 全媒体文艺评论 新媒体 社会美育 文艺审美价值观

徐望,南京藝术学院紫金文创研究院特约高级研究员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7ZD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多元融通视域下的新时代文化消费研究”(22BH143)的阶段性成果。

传播技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演进。传播学理论先驱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将人类文化时代划分为口语文化时代、印刷文化时代和传媒文化时代。借鉴其观点,纵观传播技术演进史,当前人类社会已然经历了口语传播(口耳相传)、文字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指互联网产生前的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网络传播等五次变革,正位于网络传播的进阶阶段,即“媒体大融合”阶段,传统媒体与以互联网传播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媒体大融合”进程造就了全媒体传播格局,深刻影响着文化艺术的传播生态与格局。全媒体语境是我国当下文化艺术传播的现实语境,文艺评论及其传播在此语境中能够且应当体现广泛而强大的社会效益,要着重发挥普遍的、长效的、浸润式的社会美育效能。

一、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亟待关注

对于文艺本体论的研究,按方向与内容可分为“史”(历史)、“论”(理论)、“创”(创造)、“评”(评论)、“传”(媒体传播与教育传承)五大类[1]。其中,对文艺评论的研究包括对评论传播的研究——评论若离开了传播,则丧失了社会性,沦为“自言自语”,不能称其为“评论”。文艺评论及其传播依凭于传播技术环境,生成于特定的传播语境。文艺评论既面向文艺作品的接受者,也作用于创作者,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其社会美育效能亟待关注。

1.当代文艺评论的全媒体传播语境生成

“全媒体”是“媒体大融合”的结果,即由传统媒体(旧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而成。“全媒体”这一概念的所指侧重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借力,注入新传播能量,形成合力。“新媒体”这一概念主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传播为技术支撑和传播模式的一系列媒体。当下,全球正在步入“智媒时代”,在物联网(IoT,“万物互联”)、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加速进阶中,传媒正在发生智能化、智慧化乃至“元宇宙”化的第六次变革。文化艺术的传播形态与生态正在发生空前转变。在云端技术、流媒体技术、5G技术等的驱动下,“文化云”、视音频实时传输、交互式集群创作等“去中心化”式文化传播已成为常态。配合VR、AR、MR、CR、XR等视觉技术,虚拟艺术馆、沉浸式展览、文化景观在线云游等为文艺作品的创作、展示、传播提供了符合当代人信息接受惯习和技术审美追求的途径。相应地,也为文艺评论造就了一个传播技术迭代、场域开放、话语自由、观念杂糅、即时交互、去中心化的全媒体语境。

2.关注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2]。发展社会美育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现实途径。“美育”即审美教育,“社会美育”这个概念是由我国现代美育奠基者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他提出了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三者相结合的终生美育框架。“社会美育”是在家庭与学校之外的美育,其教育对象是广大的社会公众,其教育时间涵盖了人的一生。在教育学语境中,社会美育属于非正式教育的一部分,与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正式教育相对并互补。这种非正式的教育作用于人的机制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具有较强的社会文化涵育性、社会氛围感染性、社会美感浸润性。由于文艺与美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而“文艺接受”(社会公众接受文艺作品)[3]是社会美育最主要的途径。因此,对文艺作品进行评论,是现实的、有效的引导公众审美的一种途径,文艺评论与社会美育具有现实的交点。在传播革命所造就的全媒体文艺评论语境中,文艺评论插上了新技术、新话语的双翼,释放出了空前强大的传播力。全媒体文艺评论切实地发挥着影响与塑造当代公众审美价值观的作用,发挥着渗透式的社会美育效能,是当下社会美育的重要工具,亟待研究者们投入关注。

二、理解全媒体文艺评论因何发挥社会美育效能

全媒体文艺评论是指以全媒体来传播的文艺评论。全媒体文艺评论之所以能够切实地发挥社会美育效能是由以下两点决定的:一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力量,社会覆盖面广;二是传统媒体文艺评论向着新媒体文艺评论转化,体现出贴近社会、贴近人民的一系列特征,成为距离社会公众最近的评论,社会接受度高,因而社会影响力大。

1.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传播力强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形成了全媒体传播体系,传统媒体加持了新媒体的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具有强大的传播力,主要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全媒体的社会圈层覆盖广。“圈层”这一概念源于地理学,指的是地理空间结构的圈层样态。这一概念被移入社会学语境后,主要指“文化圈+阶层”的社会关系结构,“文化圈”是各种因缘际会(包括血缘、地缘、学缘、业缘、趣缘等)与“差序格局”[1]共同作用生成的,是一种横向的圈状(集合圈)社会结构;阶层则是一种纵向的梯状社会结构。因此,“圈层”反映的是社会个体与群体的水平与垂直分化样态。在全媒体语境中,尤其缘于微信“朋友圈”的广泛应用,“圈层”这一概念被植入传播学领域,“圈层传播”一词的出现,表现了“媒体传播+人际传播”强依托于社交圈层的特征。当下,“受众”转化为了“创众”,颠覆了传统媒体从“媒体传播”到“受众接受”的单向传播关系,生成了“媒体传播”和“大众参与内容生产与媒体传播”的双向传播关系。因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而成的全媒体,具有社会圈层覆盖广的优势。

第二,全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通常是分开的步骤,不能同时进行。而新媒体的信息内容生产与传播过程常常是合一的,颠覆了以往的信息内容生成、加工、传播的方式,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速度空前。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平台广泛应用的当下,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创造与传播信息内容。“高速率+大流量”的信息传播态势使得个体思想、社会文化受媒体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因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而成的全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

第三,全媒体的场域共生效应高。“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这种空间是社会空间而非物理空间,是抽象的不可见的空间,场域的构型是一个生成结构主义式的构型。在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中,场域指向不同形式的资本运動所形成的社会空间,不同形式的资本在不同类别的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场域也因此分化为不同的类别,有经济场、政治场、教育场、科学场、艺术场、学术场、宗教场等。不同的“场”对应不同的“社会小世界”,也对应不同的社交“圈层”。新媒体崛起后,拉斯韦尔提出的“5W”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已被彻底颠覆,多元场域共生、多向交叉互动的传播语境已然形成。各种场域中的实践者可以在共同的媒体空间中同时就同一话题或事件发声;各种场域也因新媒体的纽带彼此间产生了比以往更多的联结交互;多元场域的跨界(跨越界域)融合,信息内容的跨介(跨越媒介)传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著。因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而成的全媒体具有场域共生效应高的优势。

2.全媒体文艺评论的接受度高

全媒体侧重于以新媒体焕新传统媒体,强调对新兴传播技术的应用。全媒体文艺评论最主要的传播空间是网络空间,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空间。搭载微媒体、自媒体传播平台,评论题材往往具有“新、活、热”“事件性”等特点;评论体裁不拘一格,常常短小精悍,迎合“信息爆炸”传播场中公众的碎微化阅读惯习;评论主体不再以评论家、艺术家为话语中心,人人皆可评,显示出强烈的去精英化、去权威化、去中心化、草根化、平权化的后现代文化表征。据此,本文提炼出全媒体文艺评论的四个特征:时代性强、人民性强、开放性强、创新性强。

第一,全媒体文艺评论的时代性强。传播科技迭代推动当代文艺评论综合利用新旧媒体进行传播,全媒体文艺评论是时代的产物。将传统媒体的文艺评论结合微信、微博、贴吧、短视频平台等进行传播,既符合当代文艺作品网络化传播的趋势,也符合当代公众的信息接受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都强调了“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一个时代的文艺有一个时代的面貌,一个时代的文艺评论也必然凸显一个时代的特色。当下,全媒体文艺评论无论在评论形式、评论风格上,还是在评论生态上,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在评论形式上,百花齐放,有文字、图像、视频等[1];在评论风格上,更加贴近大众文化,常常运用流行话语;在评论生态上,边界开放、高度参与、多元场域交互。这种强时代性,使全媒体文艺评论易于向公众言说,易于引导公众的审美判断,易于发挥社会美育作用。

第二,全媒体文艺评论的人民性强。在全媒体语境中,面向社会传播个人话语的“话语权”不再为少数的精英(如领导、学者、艺术家、评论家等)所享有。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得每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公开表达对任何事物的观点,每一个人都可以运营一个“自媒体”。通过新媒体平台对文艺作品发表评论,绝不是“只有专家说”,而是“大家都来说”,甚至“写评论的人比看评论的人还要多”。大量的“群众评论家”用群众的语言浅显直白地表达对文艺作品的观感、体验、见解,进而引发更多的群众参与体验和讨论。并且,为数相对较少的精英在今天并非不屑于接受大众文化,而往往具有“文化杂食”的倾向,他们也常常运用新媒体风格的话语来发表文艺评论,并乐于阅读和参与大众的讨论。全媒体文艺评论的传播者是全体人民,接受者也是全体人民,对全体人民普遍地产生了审美引导作用。

第三,全媒体文艺评论的开放性强。全媒体注入了新媒体力量,新媒体为文艺评论提供了一种不断“在场生成”的评论模式,这个“赛博空间”中的评论场域是彻底开放且即时交互的,呈现出跨媒介、跨业界、跨艺类的传播态势。从文本来看,全媒体文艺评论整合了传统文本与网络文本,采用了“超链接”“热链接”的技术手段。非线性的、边界流动的、滑向文本之外的开放型“超文本”是全媒体文艺评论基本的文本构型。在这种“超文本”结构中,互文修辞超越了“语-图”的互文范式,从相对封闭的“语-图”平面走向数据开放的、信息流动的、去中心化的媒体界面。这种结构上的空前开放性,使其场域融合作用力更加强大,影响着各个场域中的实践者,并可能激发他们纷纷进入同一个评论场域,共同关注同一个文艺作品。因而,全媒体文艺评论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破圈”(突破圈层)评论,能形成社会美育的“破圈”效应。

第四,全媒体文艺评论的创新性强。全媒体文艺评论注重利用新媒体,相较于在传统媒体上发表的文艺评论(通常是评论文章),通过新媒体传播的文艺评论,在话语样式、美学风格、发表形态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在话语样式方面,其通俗且流行,适于向大众传播,“点赞”与“吐槽”兼有的鲜活泼辣的“时髦辣评”传播效力显著,对社会大众的影响更大更直接,能发挥更强的审美导向作用;在美学风格方面,其将专业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既不乏各门类艺术的专业审美眼光,又富于大众文化的群体“狂欢”之审美快感[2];在发表形态方面,“弹幕”“短视频”“一分钟趣说”等新的形态层出不穷,尽管这些新形态的评论很多停留在“议论”这一低级的评论层面,却折射出了空前迸发的评论活力。这些新型评论话语,既引导和激发了公众欣赏、点评文艺作品,又独立于文艺作品之外,本身成为一种审美对象,对于丰富社会审美情感具有现实作用。

正是由于上述一系列特征,全媒体文艺评论是“接地气”的评论,是社会影响广泛的评论,是能够发挥社会美育效能的评论。

三、全媒体文艺评论如何发挥社会美育效能

全媒体文艺评论推动文艺评论的几种基本模式不断演变,对于引导社会公众的审美价值观、涵育社会公众的审美情感、提升社会公众的文艺欣赏素养不断发挥新的作用。全媒体文艺评论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路径发挥社会美育效能,直接路径即引导公众审美;间接路径即反作用于文艺创作,进而实现对社会美育产品供给的优化。

1.模式焕新不断激发社会美育新效能

从评论角度与运用的方法来看,文艺评论可分为四种基本模式:一是经验评论,即关于审美经验的评论,如评论戏剧、电影、展览等的视觉效果。由于审美经验是一种最普遍的经验,因此,从审美经验的角度评论文艺作品的模式广为专业人士和业余公众所使用,即便是“外行人”也能“看个热闹”。二是思想评论,即对文艺作品的主题思想、题材内容的评论,重点关注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关注其所折射的价值观,与第一种模式关于“美”的评论不同,这种模式是关于“德”的评论。道德活动同审美活动一样是最普遍的一种精神活动,且道德活动具有普遍的社会性和功利性。因而,从思想道德的角度评论文艺作品的模式,同样广为专业人士和业余公众所使用。思想评论模式较多地为官方所使用,这类评论具有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宣传工具的功能。三是技法评论,即对文艺作品创作技法的评论。这种评论模式主要为专业的艺术家所使用。四是学术评论,即以专门的学术理论和学术话语为工具,对文艺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生产与消费、创作与传播以及文艺现象、文艺思潮等进行深度评论。这是一种学院派的评论模式,主要为学者所使用。这四种文艺评论模式,常被复合化运用,在一个文艺评论文本中兼而有之,但以一种为主导模式。

在全媒体语境中,四种文艺评论模式都产生了新的效应、新的变化:一是经验评论成为文艺作品“卖座度”的指标性评论。尽管经验评论专业性相对较弱,在当下却是最易发表、评论量最多的一种评论模式。在传统媒体时代,非专业性的评论往往难以“发声”,而今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发表对文艺作品的经验评论,如说说审美观感、消费体验等。人们日常浏览最多的评论就是经验评论,因而消费行为最容易被这一类评论所诱导。例如“豆瓣评分”已经成为很多人决定是否为某一文艺作品“买单”的参考依据。二是思想评论呈现出官方与民间二元互动的态势。过去,传统媒体是官方的“喉舌”,今天,去中心、去权威、去等级化的媒体“狂欢”场域生成[1],民众的“媒权”大幅提升。在对文艺作品发表思想评论方面,官民一同发声、二元互动的格局渐成。三是技法评论更加生动直观,清晰度高,已向大众普及。全媒体文艺评论以“超文本”形态传播,可便捷地插入动图、视频、音频等,可以直播形式发表,并有互动讨论功能,与以往以文字阐述为主的技法评论相比,清晰度大幅提升,能够推动专业艺术技法话语的普及。四是学术评论尝试通过打造“网感”、提升“媒商”,向大众传播。学术评论曾经是小众化、精英式的评论模式,是学术小圈子内的事。而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转变曲高和寡的学院派文风,将学术话语与新媒体话语(如网络流行话语)相结合,以期提高评论传播的覆盖面和效率。

四种文艺评论模式在全媒体语境中活动和发展,分别发挥各自社会美育效能。最为大众化的经验评论成为文艺作品热度“风向标”——经验评论不断倒逼文艺作品提升审美体验;思想评论的话语权不断扩散和下移——思想评论的审美导向功能更被官方重视;技法评论清晰度的提升使更多人了解艺术创作技法——技法评论促进社会艺术氛围与文化品位提升;学术评论日益跳出学术小圈子,呈现出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也是两种文化)杂交的趋势——学术评论通过文体转化引导大众审美思考。

2.双重路径切实实现社会美育效能

全媒体文艺评论发挥社会美育效能的路径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路径指以全媒体文艺评论引导文艺作品被接受、影响社会公众的审美判断。今天,公众想要了解某一文艺作品,只需拿起手机即可获得海量的信息。公众在消费某一文艺作品前,就能基于全媒体传播的信息形成一种审美期待;在消费某一文艺作品后,也能加入全媒体评论大军中发表自己的评论。全媒体文艺评论所携带的审美价值判断,必然对公众产生影响,能够塑造公众的审美价值观,对社会审美风气产生影响。

间接路径指以全媒体文艺评论反作用于文艺创作,优化社会美育产品的供给。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艺术的,表现内容是丰富的,能够带给社会公众多样化的美感,能够“寓教于乐”地培育社会公众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品位,能够传播审美价值观、文化意识形态,是重要的社会美育产品。通过消费文艺作品的方式(如阅读小说、诗歌,看电视、电影、戏剧,听音乐等)来学习艺术、陶冶美感,是社会公众接受美育的最普遍途径。因此,提升文艺作品的品质,对于提升社会美育的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文艺作品品质的提升离不开文艺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1]在全媒体语境下,文艺评论传播效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文艺创作者和社会公众都更加关注评论,因而,评论对于创作的反作用力也得到增强。全媒体文艺评论能够更有力地激励文艺精品佳作的产出,從而优化社会美育产品的供给。

四、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提升策略

全媒体是当今时代最具传播力的话语工具,全媒体文艺评论是当代社会传播力最强的文艺评论,对文艺审美价值观的引导塑造、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共建共享,具有现实意义。提升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首重审美导向,要多维度综合提升,凸显评论的美育向度。

1.把握审美价值观建构导向

第一,全媒体文艺评论要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评论工作者处于文艺工作者的队伍之中,应当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抵制诸如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入侵,引导当代社会的文艺审美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8月,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指出:“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2]在全媒体语境下,文艺评论工作者既要利用全媒体的传播力量,又不能被全媒体推波助澜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大众文化狂欢、后现代反主流文化等牵着鼻子走;既要“剜烂苹果”,对有悖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说“不”,又要更有力地宣传一批时代精品力作,使作品传达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既要善用新媒体的话语,以“接地气”的语气与新的读者对话,又不能被网络流行语带偏思想,避免油滑轻浮、玩噱头、“博眼球”、“赚流量”的庸俗文风。

第二,全媒体文艺评论要不断促进文艺创作“双效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艺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艺评论能够褒贬、甄别文艺作品,文艺评论的立场能够影响文艺创作的生态。在全媒体语境下,各种价值观相互激荡,文艺评论工作者尤其要保持“评论良心”,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导向,不能为了刷点击率、阅读量、为艺术家“抬轿子”等而说空话、假话、套话;要始终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快人快语地说真话;要积极营造多元主体联动的评论体系,使官方评论、艺术家评论、学者评论、网友评论在新媒体场域中融合共生,激励“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不断产出。

第三,全媒体文艺评论要更加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文艺创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联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大量中华美学思想,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尚美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同源共生,一同滋养着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为我国文艺创作提供理论根基、价值遵循、内容素材与风格形式。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在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和贯彻中华美学精神,对于传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美学气质、坚定文化自信、展示文化形象、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文艺评论工作者要善用全媒体手段,打造现象级的“出圈”评论,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学,引导广大公众发现、欣赏、喜爱中华文化之美。

2.多维度提升社会美育效能

第一,在审美效能维度上,注重提升全媒体文艺评论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以文质兼美的文艺评论引导文艺审美,涵育美善合一的人文风尚。《意见》提出要“改进评论文风,多出文质兼美的文艺评论”[1]。“文质兼美”就是传统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美善合一”,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即形式上要符合美的要求,激发审美主体的美感享受;内容上要符合善的要求,合乎社会道德的指导规约,进而达到普施教化、建构美德的政治和社会功用。这种尚美向善的价值导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完全契合[2]。提升全媒体文艺评论的审美效能,就是要以美引善,在艺术美(即“美”)与社会美(即“善”)、情感(美感)与道德(美德)两个层面一同发挥教育引导作用,由表及里地提升社会美育效能。

第二,在传播效能维度上,不断发掘全媒体的传播效能,引发文艺评论的现象级传播,在评论现象中激发文艺爭鸣。全媒体本身具有现象级传播能量,所谓的“现象级传播”,指的是信息借助媒体矩阵,在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上呈爆发之势;在传播的技术手段上兼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虚拟现实等一切媒介;在传播效果上生成诸如“点击量分秒破万”“微信朋友圈刷屏”“出圈转发”等可视化现象的传播。当下,文艺评论容易由传播现象中生成评论现象。全媒体文艺评论的主体包含大量非专业人士,他们以浅显直接的经验化“议论”这一初阶评论方式,以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留言”“发弹幕”“点赞”“打赏”“吐槽”“拍砖”“转发”等行为,生成了“泛文艺评论”现象。这重构了文艺评论生态圈,直观地反映了文艺作品的“人民满意度”,激发了更大范围的文艺争鸣,能够建构多元主体视角(尤其是“人民主体视角”)的文艺审美场域。因此,要提升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需要大力提升传播效能,引发“现象”与“争鸣”。

第三,在教育效能维度上,充分利用全媒体社会圈层的广覆盖性,打破教育的阶层藩篱,在社会公域中释放全媒体文艺评论的公共价值,同时释放美育的“寓教于乐”天然属性。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教育资源并非平均分布的,教育产品与服务具有“排他性”和“私享性”,教育的阶层不公性长期存在。而在两者之外的社会教育,理论上是以无差别的全体社会公众为教育对象,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生在社会公域中为全民共享的公共教育。上文已经论证过,全媒体文艺评论就是一种能够对社会公众进行文艺审美价值观引导的社会审美教育工具。提升社会美育效能的落脚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全媒体的“破圈传播”属性,跨越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隔阂,不断释放评论的审美“正能量”,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审美共同体”。同时,基于传媒本身较强的娱乐功能,引导社会公众释放审美的“游戏冲动”[1],寓教于乐,以“乐”为路径来实现“教”。

3.注重凸显评论的美育向度

文艺评论具有社会美育的效能,这一效能并不具备排他性。因为,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引导社会公众感受美、欣赏美甚至创造美,也可以劝人向善,发挥德育效能;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发挥智育效能。但是,由于艺术与美天然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艺术审美往往被认为是美育的第一手段。因而,文艺评论就是要更注重启迪和引导社会公众对文艺作品进行审美,重视揭示、阐述文艺作品中人物之美、行为之美、思想之美与境界之美等,以此来凸显美育向度。

五、结语

经历了五次传播革命,信息传播的全媒体时代已然到来。探讨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全媒体具有社会圈层覆盖广、信息传播速度快、场域共生效应强的强大传播优势。文艺评论搭载上全媒体的传播快车,具有了时代性强、人民性强、开放性强、创新性强等特征,释放出强大影响力,尤其影响着公众对于文艺作品的审美判断,影响着社会审美价值观的建构,影响着社会审美风向。因而,全媒体文艺评论具有客观的社会美育效能。第二,在全媒体语境中,经验评论、思想评论、技法评论、学术评论四种文艺评论模式在不同的侧重点上有力地发挥着社会美育效能。评论既能直接传输各种审美价值观,广泛地引导公众对文艺作品的审美与接受,又能以“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方式反作用于文艺供给端,促进文艺精品佳作产出,使社会公众更好地共享艺术与美。第三,在我国,要提升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社会美育效能,就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以促进文艺创作“双效统一”为指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为审美根脉,把握全媒体文艺评论的审美价值观建构导向,从审美、传播、教育三个维度来综合提升社会美育效能。

传播技术迭代的历史进程推动着媒体转型。传统媒体必然要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来形成新旧媒体的融合,即全媒体。全媒体文艺评论是新生且富于生命力的文艺评论。需要进一步从以下两点关注全媒体文艺评论的效能:第一,全媒体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这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或有所疏离,如何用活用好这一技术手段,在美育内容与美育方法这些关乎美育根本性的问题上做文章、出新意,不断引导建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审美文化价值观,还可做出更多的理论阐发和路径探索。第二,全媒体文艺评论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凸显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从以艺术家、评论家居于中心地位演变为艺术家、评论家、公众处于平行地位;并且,很多时候非专业的公众所发出的声音高过甚至淹没了专业人士的声音。因此,在文艺评论的全媒体语境下,“评论家何为”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文艺评论家究竟该如何书写、如何传播具有专业视角、主流价值观的评论声音,使专业的评论不至于被大量业余的评论排挤至边缘,并使专业的评论正向地建构社会公众审美价值观更好地发挥社会美育效能。

〔责任编辑:吴玲〕

[1]康尔:《对艺术文化研究的追问与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第3期。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8页。

[3]吉爱明、恽彩锋:《新文科视阈中的美育价值建构》,《艺术百家》2022年第5期;“接受”一词并非仅指被动式的接受,也包括主动式(交互参与式、拓展体验式、介入创作式等)的接受。

[1]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1]李冉、何滢贇:《跨媒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的美育作用研究》,《艺术百家》2022年第6期。

[2]王志耕:《巴赫金:圣愚文化与狂欢化理论》,《外国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

[1]王学成、杨浩晨:《短视频狂欢中的加冕及其意义悖论》,《当代传播》2021年第6期。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6页。

[2]《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年8月3日,https://www.mct. gov.cn/whzx/whyw/202108/t20210803_926865.htm。

[1]《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年8月3日,https://www.mct. gov.cn/whzx/whyw/202108/t20210803_926865.htm。

[2]徐望:《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滋养》,《艺术百家》2021年第5期。

[1]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51页。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