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政治监督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2023-08-27尹永强周强韦霞黄心力李帆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督政治

尹永强 周强 韦霞 黄心力 李帆 河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制度规范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监督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推进政治监督落地落实提供了重要遵循。但在基层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政治监督理论内涵认识不足、监督方式方法不够有效、质量效果不高等问题,仍需深化对政治监督的理论认识、价值认知和实践探索,推动政治监督在基层具体化常态化落地落实。

一、对新时代政治监督理论内涵的认识

强化政治监督是党中央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提出的一项重大命题。但目前党内制度文件以及学术界对政治监督的概念定义和理论内涵尚没有统一的权威界定。部分专家学者分别从历史、理论、实践等角度阐述了政治监督的概念定义和理论内涵,虽然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表述不尽相同,但在政治监督的要素构成上基本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观点和认识[1-3]。

(一)政治监督的主体

政治监督是党的政治建设和党内监督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党组)承担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监委承担专责监督责任。

(二)政治监督的对象

理解政治监督对象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首先,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下,党的政治监督是统领其他监督方式的一条主线,其他监督方式包括监察监督的对象必须纳入政治监督当中。尤其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的出台,政治监督的对象和范围不再局限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单位和人员都被纳入政治监督的对象和范围。其次,政治监督的本意是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使过程的控制和约束,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单位和人员理应纳入政治监督对象[4]。第三,《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等党内制度明确提出,政治监督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一把手”。综上所述,政治监督的对象是行使公权力的人员,重点是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的“一把手”。

(三)政治监督的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明确了政治监督的“四个着力点”,为政治监督“监督什么”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同时,政治监督内容是发展的、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因时因势动态完善政治监督内容。

基于学术理论界对于在政治监督要素构成上所形成的相对统一的观点和认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监督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党中央出台的相关制度规范对政治监督的有关要求,对政治监督的概念相对可以理解为:在党的政治建设中,以“两个维护”为根本任务,以党章和党内法规制度为准绳,对各级党组织和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行使政治权力以及其他公权力、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的检查和监督。

二、加强国有企业政治监督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政治监督问题,把政治监督作为自我革命、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引领和保障作用[5]。新时代强化政治监督对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远的时代价值。

(一)加强政治监督是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在“两个维护”。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必须把“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到改革发展的全过程,覆盖到各级党组织,鲜明体现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和政治担当。从近年来中央巡视、国有企业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情况来看,部分党组织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与基层政治监督不够到位是分不开的。强化政治监督是引领和保障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准政治方向,校准政治偏差的有效途径,能够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始终做到“两个维护”不偏航,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走样。

(二)加强政治监督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内政治监督本质要求是不断增强自我革命、自我净化能力,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6]。但少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党的领导虚化弱化、管党治党不力的问题;个别单位甚至出现政治生态遭到破坏的情况,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权力运行失范、违规选人用人、基层微腐败、“四风”问题等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阻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问题还在不断地隐形变异,翻新升级,党内所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较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级党组织仍需紧紧抓住政治监督这个抓手,不断推进自我革命、自我净化,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决策部署,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以良好的政治生态护航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政治监督是推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业务监督都是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监督的重点是对各类监督的再监督,就是透过日常监督、业务监督发现的问题表面看本质,从政治站位、思想认识、纪律作风等方面查找问题表象背后的政治问题,以问题的小切口推动解决思想根源上的大问题,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三、国有企业政治监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一是认为政治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或者各级党委(党组)的事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只要完成各项岗位任务,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即可,政治监督的作用和意义不大。二是认为政治监督是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事情,忽略了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责任。

(二)监督内容把握不准

一是对政治监督统领和贯穿其他监督方式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认为政治监督是全面全方位监督,把日常监督、业务监督等同于政治监督;或把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业务监督简单割裂开来,没有聚焦政治监督“从业务看政治、从问题看责任、从现象看本质”的目的意义。二是对政治监督内容存在狭义理解,把政治监督狭义地理解为监督党员干部有无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查处了多少案子、多少人作为政治监督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三)监督能力有所欠缺

一是缺乏斗争精神,认为政治监督是“上纲上线”“扣帽子”,只愿看到问题表象,不愿透过问题表象剖析问题背后的政治根源。二是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理解和把握不够到位,开展监督习惯于就问题谈问题,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善于用政治眼光深入观察和分析问题,精准发现政治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四)监督手段相对单一

与具体可见的业务监督相比,政治监督注重查找和解决深层次的思想政治、纪律作风问题,相对来说发现和研判的难度较大,难以找到具体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有效的工作载体和抓手相对缺乏。在监督方式上,多数采取查阅资料、会议监督、述责述廉、谈心谈话以及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上的监督,多渠道发现问题、深层次检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不多。

四、推动政治监督在国有企业落地落实的路径

(一)压实“两个责任”

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督促各级党组织“一把手”、领导班子成员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和“一岗双责”,把政治监督成效运用到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工作业绩考核、民主评议、述职述廉中去,强化追责问责,层层传导压力,推动政治监督在基层落地落实[7-8]。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再监督的专责作用,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融合、共同发力,切实增强政治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二)明确监督内容

要认真对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着力”要求,充分结合国有企业特点,坚持“五个聚焦”,进一步细化政治监督内容。

1.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情况。重点监督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否做到真学真信真用;是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提出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并取得扎实成效。2.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重点监督在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是否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是否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部署,不断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3.聚焦党章党规党纪执行情况。重点监督各级党组织是否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宣传教育,党员干部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有无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情况;是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要求,持之以恒反“四风”改作风树新风;是否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9]。4.聚焦权力运行监督情况。重点监督权力运行机制是否科学完善,对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物资采购、资金管理、选人用人等权力运行关键少数、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及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行为监督是否到位。5.聚焦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重点监督各级党组织是否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否严格落实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责任落实层层递减、管党治党“宽松软”造成问题突出的情况。

(三)丰富监督方式

政治监督不是独立的,必须与日常监督、巡视巡察监督、民主(组织)生活会、专项检查或整治等监督方式充分结合,与财务审计、党建人事、合规管理等内部监督贯通协同。

1.做实日常监督。建立健全全面监督工作清单,紧盯“关键少数”、关键领域和关键岗位,定期开展岗位监督检查,通过列席会议、谈心谈话、约谈提醒等监督手段,推动日常监督常态化制度化;积极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落实财务审计、党建人事、合规管理等内部监督重要情况通报、重要信息共享、重要事项会商、联合监督检查、问题线索移交等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在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中精准识别背后的政治根源问题。2.抓好巡视巡察和问题整改。充分发挥巡视巡察的利剑作用,突出巡视巡察的政治监督职能,深入查找业务问题背后的思想、政治、作风和责任问题。坚持把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基层党组织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切实履行巡视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把巡视巡察整改融入日常工作,推动解决共性问题、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合规管理、深化改革有效结合,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3.开展常态化督查和专项检查。坚持把政治监督与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重点工作任务有效结合起来,针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建立常态化督促检查机制;针对问题风险较高、问题反映较多的人和事,认真梳理问题背后的可能成因,开展监督再监督专项检查,增强政治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开好民主(组织)生活会。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动真碰硬,坦诚接受监督,确保民主(组织)生活会开出“辣味”、开出成效,真正把民主(组织)生活会成果转化为强化政治监督的有效实践。5.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聚焦五项监督内容定期进行政治扫描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政治问题及时研判及时提醒,积极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提高监督能力

新时代政治监督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人员的监督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锻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努力成为政治监督的行家里手;必须始终保持斗争精神,严格自我约束,勇于自我革命,注重从政治上审视、分析、甄别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不断增强开展政治监督的自觉;必须始终保持学习心态,加强政治理论和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在监督执纪一线锻炼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做好政治监督的能力和素质。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监督政治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