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荆荆恩”城市群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路径研究

2023-08-26夏鑫源谢晓艳焦岩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3期
关键词:宜昌城市群景区

夏鑫源 谢晓艳* 焦岩

(1.三峡大学体育学院;2.宜昌市伍家岗区杨岔路小学 湖北宜昌 443002)

1 体育旅游相关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明不断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我国旅游消费呈现出平民化、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在这些特点的影响下,过去的单一观光旅游逐渐向目的性旅游发展。由此引发旅游业内的竞争,催生出名目繁多的项目化旅游,体育旅游便是其中之一。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在向大众提供健身休闲、观赏体验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体育旅游可给地区带来可观经济效益,国内体育界学者对地域性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化做了诸多的发展路径研究,如黄河流域体育旅游[1]、西藏体育旅游[2]、海南体育旅游[3]。

2 “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体育旅游的价值内涵

作为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布局的南部之翼,在“宜荆荆恩”城市群的新发展阶段,四市州联合成立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宜荆荆恩”坐落于长江两岸,城市群体育旅游产业一体化将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体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升经济带城市能级的重要举措[4]。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相互贯通的新兴产业,发展“宜荆荆恩”体育旅游产业圈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宽城市群旅游消费空间、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和更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体育旅游产业具有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优化相联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地域文化传播的功能特点,可助力“宜荆荆恩”城市群健康正向发展,打造建设国内体育旅游示范区。

2.1 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侧重,反映了我国体育事业阶段性的历史使命。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育参与度,又能彰显诸多体育项目的体育魅力。在城市群各地开展的户外体育赛事、趣味体育旅游可以使来访参与者在赛事和活动中体验体育运动的魅力,对群众建立健康的体育生活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宜荆荆恩”城市群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很好地响应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促进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

2.2 优化相联产业结构

体育旅游作为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备受人民群众青睐。体育旅游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发展中体育旅游产业需要餐饮、住宿、交通、游玩、娱乐、购物六大要素的供给。根据所需供给可细分到第一产业的农作物生产;第二产业的建材、食品加工;第三产业的酒店、导游、体育指导员服务等。体育旅游是横跨三条产业的新兴产业,在城市群成立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联盟的引领下,可主动提升自身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为城市群其他产业的创新优化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为城市群推动“旅游+体育”产业融合,给城市群带来经济促进效果。

2.3 地域文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体育旅游在产业发展中规划了一些结合当地民俗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在游客购买服务时,包含在体育旅游产品中的地域文化通过消费体验传递给了大众游客,这为地域文化的宣传提供了潜在的路径。例如,龙舟起源地屈原故乡秭归、土家族特色舞蹈、荆州的关帝庙会等,都是当地历史文化遗产。体育旅游能为城市群提供较强的人文传播功能,弘扬地域民族文化,彰显文化魅力。

3 构建“宜荆荆恩”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支撑条件

3.1 自然概况

“宜荆荆恩”城市群包括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个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市州具备平原、丘陵、山地三大地貌,地势总体西高东低,绿水青山的天然地理环境呈现出丰富的旅游资源。四市州国土面积总和为71 647km2,约占湖北省国土总面积的38.54%。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湖北省常住人口5 830 万人,“宜荆荆恩”常住人口总和为1 525.61 万人(宜昌市人口为401.76 万;荆州市人口为523.12万;荆门市人口为254.67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口为345.61万),四市州人口总和约占全省人口的26.16%。

3.2 区位优势

“宜荆荆恩”城市群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区,位于长江中游与上游连接处,上连成渝城市群,下接武汉城市圈,作为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布局的南部之翼,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四市州山水、地貌、人文、血脉相辅相成。宜昌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动力心脏、世界水电之都,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荆州市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港口城市,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恩施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会处;荆门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四市州以宜昌为中心,其他3 座城市分别与宜昌在东南部、东北部、西部紧密接壤。各市州之间的高速公路网已具备四通八达的体系,“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14项重点任务中,对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四项立体交通分别进行跨区域建设与改造。

3.3 城市发展水平

“宜荆荆恩”四市州GDP总额为10 170.44亿元,占湖北省GDP 总额的22.19%。2021 年5 月26 日,“宜 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在宜昌召开,四市州共同签署了《“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四市州城市群一体化的签署,可在经济上紧密联系,在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基础建设方面相互影响,从而构成经济圈,促进城市发展。

4 构建“宜荆荆恩”体育旅游示范区的主导条件

4.1 A级旅游风景区

由表1可知,“宜荆荆恩”城市群A级旅游风景区分布特点为5A少、3A与4A多的态势,城市群数量最多的是3A 和4A 级景区。景区是旅游资源的下位概念,旅游产业根基就是景区的合集,城市群众多的A 级旅游景区可供游客选择更多的旅游路线,使得“宜荆荆恩”城市群的景区向多元化发展。正因为景区多元,才造就了体育旅游的舞台。根据5A景区、4A景区的数量可见,“宜荆荆恩”城市群旅游资源较其他城市群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伴有多重丰富地貌,城市群未来体育旅游发展潜力和游客吞吐量都是巨大的。

表1 “宜荆荆恩“城市群A级旅游风景区分布

4.2 体育旅游资源

“宜荆荆恩”城市群体育旅游的立足点是大好河山与青山绿水,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城市群拥有丰富的地理地貌与山水资源,这为体育旅游项目中的水上运动与山间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天然资源。

在体育旅游资源中,再分层以荆州三国文化、宜昌秭归屈原故里典型民族传统文化为底蕴,开发民族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可利用民族具有观赏性的传统表演项目作铺垫,适当开发出游客参与感高的体育活动,增加游客体验和口碑度,例如端午竞渡的龙舟与荆州三国文化体育项目的开发。“宜荆荆恩”城市群民族体育项目丰富,具有很大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目前来看,城市群存在诸多没有被系统开发与整合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想使城市群体育旅游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应当查漏补缺,积极发扬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

5 “宜荆荆恩”城市群体育旅游发展机遇优势

5.1 体育发展规划优势

在世界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大形势下,我国近年来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呈现良好势头。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提出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以绿水青山为支点,利用不同区域自然生态禀赋,引导户外运动产业合理布局,打造区域特色户外运动产业。国务院办公厅2018 年、2019 年相继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5],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和观光于一体的产业格局。

5.2 城市战略布局优势

“宜荆荆恩”城市群的建立无疑是湖北省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重要力量,是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打造西南双向开放门户,联结武汉城市圈、联结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纽带。构建“宜荆荆恩”城市群体育旅游,可使各市州凝聚力量,提升城市群整体战略地位与综合实力。长江三峡工程设立在宜昌,近些年宜昌经济增长主要指标增幅较大,增长幅度领先于长江沿线同等城市与中部地区同等城市,随着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科学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宜昌在湖北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5.3 体育赛事承办优势

5.3.1 宜昌奥体中心建成

2019 年宜昌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心基本完工,入选了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名单。宜昌奥体中心将以集中的体育设施,功能配套完善的特点吸引游客,可供举办各类国家大型赛事,也可用于市民健身锻炼、休闲娱乐、体育训练等,是湖北省首个综合体育园区。宜昌奥体中心建成后,可承接国内各类大型赛事,无疑为宜昌体育旅游提供了发展机遇。

5.3.2 省运在宜成功举行

研究认为,更高的参赛体验满意度可以吸引参赛者多频次造访赛事举办地,比赛运动员到了新的赛事地都会去参加一些非体育类的活动[6]。并且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影响更为突出[7]。

湖北省运动会作为湖北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竞技水平最强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备受湖北省人民关注。2022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在宜昌举行,宜昌将以“绿色宜昌,省运共享”为主题,按照“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原则为全省人民呈上一届精彩的体育盛会。回顾历届湖北省运动会:第十四届省运会共设62个竞赛项目,参赛运动员1.5万;第十五届省运会共设77个竞赛项目,参赛运动员1.6 万。第十六届省运会共设113个竞赛项目,参赛总人数超过3 万人。此届湖北省运动会竞赛项目之广、参赛单位之多、社会影响之大,表现为历届之最。

此次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的吉祥物——橙橙,寓意甜蜜美好的未来。吉祥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华、表达了人们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体育赛事中吉祥元素具有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促进体育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的作用。橙橙吉祥元素的引入,促进了宜昌传统文化的多元呈现,实现了地域文化与体育文化渗透融合,让全国了解宜昌的同时,使“宜荆荆恩”体育旅游产业更好地扩大了知名度,扩大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6 “宜荆荆恩”城市群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路径选择

6.1 政府主导优化路径

政府入手总体规划调控,落实政府的主导地位。在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政府可以在旅游六要素方面对地区体育旅游项目做出引导、监督、调控及规划等工作。另外,要加快人才建设,促使城市群体育旅游建设得到科学合理的运营。

6.1.1 抓牢游客必须因子:食、住、行

近年来,学术界认为旅游产业涵盖了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首次提出六要素概念的是经济学家孙尚清出版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城市群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食、住、行作为旅游活动其中三大要素,是游客在这段旅行中对城市的首要印象。为使城市群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打造能够得到游客的优质评价,政府应该做好城市群体育旅游的食、住、行三方面工作。对餐馆、酒店等主要就餐与住宿地点,当地有关部门应增加入店检验频次,使游客在当地品尝健康美味的佳肴、居住卫生舒适的环境。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工作简报中陈述了跨区域铁路项目情况、跨区域公路项目情况、城市群机场改造提升情况、港口航道工程项目情况,在水、陆、空三方位形成立体交通。在拉近城市与城市间时间距离的同时,还需改善各主要景区周边的交通运输及生态环境方面的基础设施。

6.1.2 竭力培养体育旅游品牌人才

人才是推动整个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首要资源。作为行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城市群体育旅游整体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体育旅游人才的定义为具备相应体育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工作于体育旅游的经营管理、服务等岗位的专业人员。体育与旅游结合所需的人才相对要求综合,城市群要加快培养精技能、能指导、懂策划、擅运营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8]。

关于体育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的培养,需结合体育、旅游、社会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中,可包括:(1)旅游业务,包括组织、经营、服务等过程;(2)体育专业知识,在工作一线会经常涉及体育项目的教学和展示,教学与交流,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素养;(3)游客了解地方文化也是其旅游的目的之一,体育旅游专业人才还应深修当地民族地域文化与历史地理溯源。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体育旅游发展的兴落,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体育旅游人才问题中来。实现体育旅游发展的首要还是人力资源,借助高校平台,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使创设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具有旅游业务能力与体育领域知识的同时,还具备一定创新意识和能力,以便根据社会发展挖掘出更多价值性项目。

6.2 资源开发与特色旅游

6.2.1 避免同质化,应用极致化

现体育旅游多数旅游景区都是照搬照抄,缺少游客为体育旅游产品义无反顾的理由。体育旅游品牌定位是产业品牌化建设的罗盘,是体育旅游景区品牌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如有同质化现象,说明景区创新方面不到位,就得不到本品牌景区的固定消费人群。准确运用极致化思维,做到产品极致、传播极致、服务极致,使消费者接触到体育旅游项目时不禁发出赞叹。简单来讲,以水上项目漂流为例,产品极致可以体现在建立全国最急或最长的漂流水道。传播极致的解释为,最受欢迎的景区不一定是最美的,但它一定有优秀的宣传者。服务极致应体现在体育旅游景区能做到人人都是服务员的管理模式。

6.2.2 开拓创新,优化整合资源

“宜荆荆恩”城市群体育旅游发展必然进行资源有效整合,对于相似的同质化资源,通过整合将旅游产品做得精细,使之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总体效益。“宜荆荆恩”城市群依山傍水,作为我国“黄金水道”的长江穿插于城市群,拥有十分便捷的航运,随着四市州城市群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建设,这一天然优势更加突显,但为提升城市群体育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各市州仍然要补齐短板。

聚合地域文化因子,凸显体育文化特色。体育旅游景区品牌化建设不仅是人们对体育旅游景区的一种阶段性感知和体验过程,更是人们对景区体育文化审美情趣和情感的一种诉求与表达[9]。“宜荆荆恩”城市群都具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例如宜昌的巴楚文化、荆州的关帝庙会、荆门的屈家岭文化、恩施土家苗族文化。将四市州的众多文化融入景区品牌建设中,把地方特色体育项目融入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总体文化内涵与品位,使游客在游览中获得身心释放,在体验中获得文化熏陶,逐渐形成以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体育特色旅游资源为主体的体育旅游产品。

7 结语

体育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中催生出的新兴产业,正逐步演变成为大众文化现象,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借此,“宜荆荆恩”城市群应紧跟时代热潮,顺应政府政策,整合城市群区位、环境、资源等优势,打造“宜荆荆恩”体育旅游示范区。

猜你喜欢

宜昌城市群景区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湖北宜昌卷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