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策略
2023-08-26李朝福王成昊阚荣琪
李朝福 王成昊 阚荣琪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为了加快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2020年4月27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1]。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鼓励建设高水平运动队伍,深化体校改革,鼓励青少年社会体育俱乐部发展,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对于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未来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2]。“体教融合”是我国目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其本质是打破教育与体育的壁垒,将体育与教育系统融合起来。在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七台河市位于中国东北边陲,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寒暑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2023年中国奥委会授予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奥运冠军之城”纪念奖杯,被誉为“冬奥冠军之乡”的七台河成为“奥运冠军之城”。在此冰雪文化背景下,该研究旨在对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短道速滑运动体教融合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力求对短道速滑运动后备人才以及七台河市体教融合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借鉴其他体教融合较好的地区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验,充分考虑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后备人才的发展背景与要求的前提下,对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策略[3]。以期完善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推进七台河市短道速滑热度上升,实现冠军城市短道速滑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 体教融合背景下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发展现状分析
1.1 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家长态度分析
自从1980 年起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使我国独生子女比例快速增长,所以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性,对孩子过度宠溺,导致子女缺乏独立意识和基本运动能力。父母的态度对于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参与训练影响巨大,问卷随机选取了七台河市11所短道速滑特色校的440名青少年运动员的父亲母亲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得知,在特色校参与短道速滑的青少年运动员家长中,有28.6%的父母非常支持孩子参与速滑运动,有43.2%的父母一般支持,有20.4%的父母较不支持,有7.8%的父母非常不支持,父母持有不支持态度的原因很大部分是因为青少年学训矛盾问题(见表1)。父母对子女参与短道速滑训练态度增加了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青少年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难度,父母对子女参与短道速滑训练的态度是青少年运动员参与短道速滑训练的关键。
表1 特色校青少年运动员父母态度(n=440)
1.2 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场地设施、保障制度分析
短道速滑场地设施是进行训练和比赛模拟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器材设施保障,就无法保证短道速滑的训练效果(见表2)。在七台河市当地的资金政策扶持影响下,除了11 所短道速滑特色校以外,各中小学校在冬天也会组织教师浇灌冰场,提供给学生练习。在冬天,社会志愿者也会在桃山水库、万宝水库自主浇灌养护冰场。2013 年,投资近2 亿元的七台河体育中心的室内冰场投入使用,结束了七台河数十年无室内冰场的历史。除了冰上场地,在七台河市也有多个轮滑场地可供学生练习,目前七台河市体育局已经与2 所社会轮滑俱乐部达成合作,并制定了相关的轮滑选材训练政策,同时新的体育中心已经选址完成。目前七台河市仅有一所室内场馆,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训练,相信在不久之后,新的场馆落地将会更好地满足短道速滑训练的需求。
表2 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场地设施
短道速滑运动作为高风险、高投入的运动项目,它具有周期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七台河市运动员在多年来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训练,仍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出了多名世界冠军,但在社会保障、后勤保障方面,缺乏规划,往往一线运动员能享受良好的社会保障、后勤保障,二、三线的运动员无法享受良好的社会保障、后勤保障。
1.3 体教融合背景下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后备人才选材体系分析
选材是竞技运动的重要一环,好的选材决定了运动成绩,运动员先天条件在训练中尤为突出,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后备人才训练与选材,经过2014年至今多年来的不断摸索总结,汲取外界的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走体教融合的发展道路,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七台河市坚持“体教融合”,建立了梯队式培养模式,形成了特色校—基础班—重点班—省队—国家队“金字塔”式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输送梯队体系。
第一,创建短道速滑特色校,让小学生在娱乐中培养兴趣;第二,组建短道速滑基础班,让运动员打牢根基;第三,打造短道速滑重点班,让运动员在训练中提高技能;第四,融入短道速滑省级队,拓宽运动员输送渠道。同时,短道速滑特色校对筛选出的短道速滑青少年运动员实行统一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免费上冰、免费接送、免费发放训练装备的扶持办法。通过这种方法体系,七台河市短道速滑人才向上输送通道较顺畅,多年来七台河市共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20 人次,获得世界级奖牌177枚[4]。
1.4 七台河市短道速滑教练员队伍现状分析
1.4.1 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教练员分析
通过走访调查,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训练中心现有冰雪项目专业教练员和技术人员33名,其中具有国家和省级教练员职称5名。从表3中可以看出,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训练中心现役教练员中,具有国家和省级教练员职称的占15.15%,高职称的教练员具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好的基础理论,这对指导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比赛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可以通过高职称的教练员培训其他教练员,提高其他教练员的任教水平。七台河市特聘七台河首位世界冠军张杰出任七台河职业学院冰上运动学院院长,招聘全国冠军世界冠军任职教练,组建了职业学院高水平短道速滑运动队。国家有力的政策为七台河组建了高水平教练员团队,做到了“省队市练”。目前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教练员队伍中有冬奥会冠军杨扬的教练与2名世界冠军、5名全国冠军。虽然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队伍的高水平教练员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七台河市在训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有500余名,有些教练员可能会应接不暇。
表3 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教练员职称分布
1.4.2 七台河市区短道速滑特色校教练员分析
自2014年至今,七台河市区共有11所短道速滑特色校,全市的中小学也将短道速滑列为必修课,在冬季各中小学都会有体育老师浇灌冰场供学生练习,在万宝水库、桃山水库也有社会上的短道速滑爱好者志愿浇灌冰场,供大家滑冰使用。但由于参与速度滑冰的青少年愈来愈多,体育老师、教练员师资力量有限,据估计七台河市11所短道速滑特色校学生就有20 000余人。而从表4 可以看到,随机选取特色学校体育老师110人,其中其他专项的教师68人,占52.7%,速滑专项有42人,仅占47.3%。虽然,在近些年体教融合背景下以及七台河市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有大量的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被聘请到了各个学校任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速滑专项教师的占比,但是在各中小学校,短道速滑教练队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表4 特色校教练员专项分布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从表5可以看到,随机选取的七台河市11 所短道速滑特色校教练员的学历主要为本科,本科学历的教练员有78 人,占70.9%;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只有11人,占10.0%;大专学历的教练员有21 人,占19.1%。这些教练员普遍接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科学训练理论扎实,具有丰富的经验水平、很强的学习能力,这为七台河市短道速滑特色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表5 特色校教练员学历分布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从表6可以看到,七台河市短道速滑特色校教练员年龄为25~<35岁的有11人,占10.0%;35~<45 岁的有46 人,占41.8%,45~<55 岁的有41人,占37.3%,年龄55岁以上的教练员有12人,占10.9%。这些年轻的教练占有一定比例,年轻活力足,善于学习新事物,但是缺乏一定的执教经验。年龄较大的教练员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具有丰富的执教经验,主要通过他们传授执教经验给新的教练员,年轻教练员与较大年龄教练员具有一定的比例,是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青少年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导者。
表6 特色校教练年龄分布
1.5 体教融合背景下七台河市开展短道速滑竞赛现状分析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竞赛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运动竞赛能够直观地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质量。体育竞赛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后备人才培养及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体育竞赛可以更好地选材培养后备人才,促进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好体育竞赛的作用将极大的推动竞技体育发展[5]。
在七台河市的走访调查中得知,七台河市各中小学校以每年一次全市中小学生短道速滑赛、冰雪体育教师技能培训和中小学冰上教育观摩评比活动为长效机制,连续23 年举办中小学生短道速滑比赛,累计参赛队伍400多支,参赛人数达5 000多人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优秀短道速滑后备人才选材、比赛等仍然面临一定难度,仍有很多短道速滑队伍与队员不能参赛。针对现有运动员建立的教育体系难以实现与更高水平教育体系对接,阻碍了运动员全学段的系统性、持续性、全面性发展。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缺乏有效互动,专业训练队伍的比赛,中小学的短道速滑队伍与队员没有资格参加,竞赛次数较少不利于青少年后备人才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出现遗漏现象。运动员只有参与比赛才能更好地锻炼各项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型比赛,一年只举办一次,这不仅不利于后备人才各项素质的发展,还会导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受到一定的影响。
1.6 七台河市短道速滑体教融合现状
体教融合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需求,七台河市全市区共有11 所特色校,在教练员方面,七台河市体育局与教育局联合大力推进体教融合,多次发布政策,引进退役运动员到中小学任教,通过良好的政策为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训练中心组建了由世界冠军张杰担任主教练的具有2 名世界冠军教练与5 名全国冠军教练的高水平教练团队,并邀请韩国优秀运动员来为教练员与运动员进行讲座[6]。在后备人才选材上,七台河市通过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有了一套自己的较为完善且深入体教融合的选材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的学训矛盾,选拔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后备人才;在竞赛体系上,七台河市连续23年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短道速滑比赛,但竞赛体系较为单一,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举办的比赛还未能联合统一,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竞赛还存在壁垒,对于提高运动员身心素质能力与后备选材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目前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在多年的政策发展下,体教融合现状较好,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现有基础上还可以不断完善提高,做到更好,这需要七台河市通过体教融合继续推进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联合,深入体教融合,做到以教育体[7]。
2 体教融合背景下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坚持深入推进体教融合模式,打破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壁垒
目前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已较为完善,但仍存在着学训矛盾问题。体教融合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三级训练网”模式的创新发展,既保障了竞技体育训练的质量,又有效解决了学训矛盾。因此,七台河市要坚定不移地走体教融合道路,重视并把握住体教融合的新形势、新机遇,妥善处理好学训矛盾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做到更好,使体教融合理念与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短道速滑后备人才。七台河市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应该从多方位、多角度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的发展,提高体教融合的覆盖面,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学校观念,从而推进体教融合的进一步实施[8]。在全面贯彻落实体教融合政策的同时,以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体教融合,继续推进七台河市短道速滑特色校建设,打破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壁垒,转变家长观念,促进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2 完善短道速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及后勤保障规划
七台河市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市体育训练基地”,以此为基础发挥优势,充分落实国家的政策,充分使用国家的投资金,建设与时代接轨的短道速滑设施,对场馆进行改善,适当增加室内场馆,满足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需求。
要想让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青少年运动员可持续发展,制度规划是重要因素,在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项目大力发展的今天,运动员后勤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是值得关注的因素,完善综合保障体系尤为重要。七台河市在后冬奥时期,凭借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多种专项基金支持,希望七台河市可以将有关资金落到实处,合理规划后勤保障与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同时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参与训练。目前,七台河市新短道速滑室内场馆已经完成选址,相信在多方的关注下会尽快落地,为七台河市短道速滑训练、比赛提供更优的条件,极大地推动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
2.3 推进体教融合,加强短道速滑教练员队伍建设
七台河市桃山区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以发挥专业特长为原则,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壮大体育教练员队伍,本着“公开、平等、择优”等原则,在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公开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等相关程序,引进热爱教育、体育事业的专业短道速滑教练到第十五小学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开创了七台河市体教融合发展的先河,希望七台河市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力度,继续下发政策,促使优秀退役运动员到校内执教,深入推进体教融合[9]。
教练员是队伍的主心骨,教练员对青少年运动员学习、训练、生活有巨着大的影响。教练员同时也是七台河市短道速滑青少年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七台河市要充分发挥,完全落实后冬奥会时期国家大力的政策,引进高水平执教教练员,发挥七台河市多名冠军的优势,吸引退役运动员回来执教、讲座,同时邀请国内外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传授经验,提高七台河市教练员执教水平,强化科研水平,注重创新培养,发展短道速滑新技术、新手段。更要发挥七台河市短道速滑教练员执教经验丰富的优势,发挥冠军效应到基层各所短道速滑特色校进行培训,发展基层教练员,提高执教水平,促进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
2.4 深化体教融合,继续完善短道速滑竞赛体系
深化体教融合是对传统竞赛体系的完善,深化体教融合下的竞赛体系,要贯穿体育和教育两大系统的同时,纳入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培养渠道、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竞赛体系[10]。现阶段七台河市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完善青少年比赛竞赛机制,打造符合深化体教融合要求、教育体育系统衔接有序的竞赛体系,加快构建全龄段、全学段、多层次、成绩体教互认的赛事青少年短道速滑竞赛体系。政府需加大短道速滑赛事投入,扩大学校体育和社会层面对于短道速滑的关注度,在社会层面也需加大对短道速滑的关注与投入,更好地建设短道速滑后备人才梯队[11]。
3 结语
体教融合是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必由之路,体教融合意见的颁布意味着我国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目前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后备人才面临着竞赛体系不完善、专业师资人才有限、人才流失;学训矛盾突出、家长支持程度不够;场地设施不足;后勤保障与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等问题。结合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发展现状和国家体教融合政策的发展要求,提出以下优化策略:完善短道速滑竞赛体制,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促进体教全方位融合发展;完善短道速滑设施,完善社会保障和后勤保障制度规划,由此推动短道速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