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
2023-08-26黄益
黄益
(广东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1400)
随着2018 年改革转制,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其救援任务由较为单一的火灾扑救转变为处置各类重大安全风险及灾害事故,消防救援队员经常性接收到突发多变的任务,又要面对着复杂、困难、不同的工作环境,这对消防救援队员的速度、力量、协调、耐力、灵敏、平衡和柔韧等方面的综合身体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强化消防救援队员们的体能训练,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救援需求。
1 现阶段基层消防救援队员的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能训练难以趋向实战化
1.1.1 实战性的体能考核科目比重偏低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内容都较为集中于消防员的爆发力、耐力和心肺功能等体能素质上面,为了贴近实战化训练,都有穿着防护装备进行考核的科目;但是相对来说,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实战性体能训练考量比重稍多。例如,我国消防救援队伍考核中设置的“背负空气呼吸器5 000 m 跑”科目,只是简单地背上空气呼吸器并且在未进行使用空呼的前提下进行长跑;但是澳大利亚的体能训练和考核都是在穿戴全套防护装备的环境下进行的各个体能项目考核,这就需要消防员拥有充足的体能,科目的设置都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消防员的实战情况。
表1 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考核项目及其体能训练比较[1]
1.1.2 场地难以满足实战化训练需求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第十条规定: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到报警后五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确定[2]。为了能够保证消防救援队伍在第一时间内出勤和提高救援效率,消防救援部队的机构一般设置在城市的中心区域,这就客观上决定了训练场地不足和训练空间狭窄,大大限制了消防救援队员们的全方位、全场景的体能训练效果,不利于实战化体能训练的开展。然而,在实际的有关调查中发现,我国消防救援队伍的体能实战化训练和国际消防救援实战化训练的成果相差很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消防实战化训练缺乏真实模拟化的环境[3]。
1.2 体能训练体系不够科学
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体系,是由耐力、灵敏、速度、平衡、柔韧、力量、协调和反应等多个基本身体素质构成的体能系统,它们之间存在一定关系。消防救援队员只有得到系统性的科学的体能训练,才能获得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性发展,为训练和实战做好充分的体能储备。现阶段是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初期,在走访、问卷和访谈等调查中,发现体能训练系统性安排依旧是不科学、不完整的。
1.2.1 体能训练内容相对单一
现代消防体能训练,需要结合不同救援抢险需求,进行全面的体能训练。现阶段有些教练员在体能训练内容上,依旧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仅仅以比武、竞赛和考核科目为中心,缺少各个体能项目的辅助性训练内容,忽视前期基础的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调查发现,我国基层消防救援队站的体能训练方式以点带面,按照身体素质的划分进行的基础体能训练仅占9.88%,“考什么练什么”现象依旧明显,这种不注重基础体能素质提升的现象,在应用体能训练上也很明显[4]。长期来看,不够重视协调、平衡和柔韧等身体素质训练,不利于消防救援队员们的体能素质全面发展。
1.2.2 体能训练方法滞后
由于受到场地、器材、设备和教练员们自身体能训练理论知识的欠缺,现阶段我国还有很大部分基层消防救援队站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并未融入新的理念和观点,而是按照传统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通常是使用重复练习法与测验比赛相结合等简单、粗糙且比较滞后的训练模式,缺少创新和灵活性,例如每日的“四个五十”,即五十个单杠、五十个俯卧撑、五十个仰卧起坐、五十个双杠,再加一个五千米,这种训练方案难以激发队员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不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1.2.3 体能训练安排不当
体能训练必须坚持科学的训练态度,合理地安排训练,遵循科学的训练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现阶段有部分基层消防救援队站的教练员,简单地以“负重多、速度快”为衡量标准,在组织训练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虽然大强度的体能训练能够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消防救援队员们的体能根基不牢,长期来看这将会事倍功半。另外,在体能训练前未安排充分的准备活动,并在进行体能训练后未安排消防救援队员们进行积极充分的放松活动,这就容易产生运动损伤,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战斗减员。
1.2.4 体能训练中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以某基层消防救援队站在2022 年招录为例,新队员年龄处在18 至25 周岁之间,大多数队员来自农村,学历处于高中水平,缺乏运动知识,入伍时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他们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采用的都是统一的训练内容、统一的训练方法、统一的训练强度和持续的训练时间。这往往导致身体素质好的队员“吃不饱”,身体素质较差的队员又“吃不消”“难消化”,继而削弱消防救援队员们的训练积极性,导致训练整体效果不理想,还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运动损伤。
1.2.5 忽视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训练
在消防救援中,基层消防员需要面临体能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这就需要在平时的体能训练中对消防救援队员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在对基层消防救援队员调查时发现,基层消防救援队站对于消防员心理方面的关注力度并不是很大,总体上来讲,来自城市的消防救援队员比来自农村的心理承受能力稍差,非独生子女要比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稍好[5]。
1.2.6 缺乏体能训练监管体系
目前,体能训练主要从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运动心理监测、训练)、运动及战术诊断与监测(生物力学技术分析与诊断)、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生理生化监测、健康检查、医务监督)等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监控[6]。利用科学体能监管手段,对消防员体能发展情况进行监控,记录、制作消防员体能档案,用训练干预提高整体的体能水平。例如,采用心率装置等训练监控设备对消防救援队员训练情况进行把控。在基层消防救援队站的实际调查过程中,体能训练监控基本处于空白位置,广大消防救援教练员还是凭借自身传统的经验,用统一的标准、内容和方法实施训练。
1.3 缺乏科学的体能训练团队
基层消防救援队站需要处理多种多样、危险多变的任务,这就需要在平时的体能训练中既重视训练强度,也注重技术性操作,并且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性,这就需要拥有一个科学的体能训练团队[7]。然而,很多基层消防救援队站的相关人才严重不足,现有的教练员的理论研究水平不够,这就会导致教练员对训练程度的把握不到位,造成身体负荷过重或训练量不够,都将使得训练效果欠佳。
2 优化基层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的对策
2.1 体能训练应实战化
2.1.1 体能考核科目设置应偏向实战化
各省市等消防部门应当在中国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所颁发的九大测试科目的基础上,吸纳国外先进经验,总结当地历年来的消防救援任务的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当地消防救援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科学、合理地应用、改进或制定体能考核科目,加大综合性、实战化的训练科目比重。例如,消防部门可以让消防救援队员在穿戴全套防护装备的基础上进行负重上10 楼、背负空气呼吸器5 000 m 跑等9 个项目的考核,这样不但训练消防救援队员的耐力,而且让消防救援队员可以在实战中熟练使用防护装备。再如,我国西南地区春季、冬季因为干燥而较易发生森林火灾,当地消防救援部门可以利用当地森林山地地形的实际情况设置体能训练项目,开展森林灭火救援实战训练,为提升扑救效率做足准备。
2.1.2 创造实战化训练环境
良好的实战化训练环境可以让消防队员身临其境,使消防救援队员能够全方位、立体化真实地感知一个真真切切的“战场”,只有这样,才会让队员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并锻炼出消防队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演练效果才会事半功倍。(1)根据消防救援营区现有场地、馆室、设备的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或完善体能训练设备和环境建设,保证消防救援队员能够拥有正规、合适的设施和场地进行专业体能训练,并提高场地及训练器材的使用效率和完好率,为消防员的体能训练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2)可以在营区内尽可能地模拟实际救援中经常性遇到的问题,建立综合训练基地,有效完善并保障基层消防救援站的训练科目的顺利开展。例如,建立标准型的民房或高楼住宅,以便开展架设消防梯和运用地形地物向火势推进等训练科目。(3)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周边区域废弃的倒塌建筑、钢铁厂、化工厂等场所,使用火灾道具、彩色烟雾、残壁断垣等实物进行真烟真火真声的现场场景烘托,营造实战化的体能训练环境。(4)可以借助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AI(人工智能)、5G(5G技术)、Blockchain(区块链)等技术,贴近实战化地打造好消防救援中沉浸式现场体验,使消防救援人员在针对性更强的逼真环境中进行模拟演练,有效保障自身实战化处置能力的有效提升。
2.2 建立完善的、科学的体能训练体系
2.2.1 丰富体能训练内容
将消防救援队员们的体能训练与功能性训练、体育活动、技能竞赛、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理论知识、训练预防、训练恢复、专业技术和战术训练等互相融合,丰富体能训练内容并趣味化,激发基层消防救援队员们的训练积极性,降低高强度、大运动量、较长持续时间的体能训练带来的消极情绪,圆满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例如,将消防救援队员的体能训练与多元化体育竞赛活动互相融合,可以陶冶情操、活跃气氛,不但提高了体能,而且还促进了身心健康,愉悦了心情,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
2.2.2 创新基层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方法
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能够给消防救援队员们一种新鲜感、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消防救援队员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体能训练积极性,使体能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各地基层消防救援队应该根据所在地经常接到的抢险救援任务实际需要、消防队员们的实际身体素质、身体状态、心理情况、训练场地条件、季节和天气等因素,在现有训练科目和体能训练内容基础上,将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与新颖的体能训练方法相结合,主动地推陈出新,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让每名基层的消防救援队员的体能得到增质提效。基层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的练习方法有很多,除了较为常见的练习法和游戏法,还有极限训练法、复合式训练法、悬吊训练法和静力性练习法。例如,美国格拉斯曼教练所创新的CrossFit综合训练体系,经常性地被世界上很多的基层的消防救援队用于提高消防救援队员们的体能,改变了以往只有俯卧撑、大波轮、跑步、拉单杠、跳绳等项目的训练模式,既适合消防救援的职业特点,又能激发消防救援队员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高涨[8]。
2.2.3 结合消防救援队员自身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
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与运动员、体育特长生、体育高考生的体能训练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基层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一定要遵守运动训练规律,正确地运用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和医务监督等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遵守循序渐进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全面系统性原则等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原则,从科学的角度去制定、安排科学的训练方案。
(1)循序渐进性原则。消防救援队员的体能训练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在安排训练量、训练内容难易度、训练时长和训练强度时,训练内容的安排应该由易到难,训练量由小到大,训练时长由短到长,训练强度由弱到强。要做到有序、有计划地开展队员体能训练,切勿拔苗助长、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
(2)针对性原则。在消防救援活动中,消防救援队员会接收到不同的紧急任务,比如:高楼火灾、抗洪抢险、雪灾、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在体能训练中模拟不同的抢险救援的训练场景,这就要求消防救援队员参与训练不同内容,合理运用救援设备,与其他消防救援队员进行不同技战术的配合等,从而提高整支队伍的整体训练水平。
(3)全面系统性原则。在制定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方案时,应该以年为一个周期,并依次递进,逐年增加难度,要求在体能训练内容的选择上要全面,训练计划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训练方法要在全面性中找到更加适合的方法;总体训练方案、体能训练计划、体能训练的阶段计划要有系统性,大目标、小目标要系统;要从全局观、总体观、长远观来看待整个体能训练的过程,训练内容要从层次性进阶到整体性,再进阶到系统性。
2.2.4 因人施训、因材施练
要根据消防救援队员不同体能的特殊性,去因材施教,进行体能训练。比如,新进入消防救援队伍的队员,他们中间很多人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体能训练,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较弱,不能够像老队员那样采用同样的体能训练方法,这就要求对他们按照遵循渐进的原则展开训练,可以采取分层训练的方式,将他们按照实际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分组,让不同组别实施适合实际情况的体能训练方式。采用不同训练内容和不同的训练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和采用适当的训练方法,最终达到较好的体能训练效果。
2.2.5 重视体能训练中的心理训练
在进行实际救援的过程中,消防救援队员要面对洪灾、火灾、爆炸等危险任务,较容易产生恐惧感,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势必会对消防员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心理建设是影响消防救援队员完成救援任务效率和体能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重视体能训练中的心理训练。(1)要加强对消防救援队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样化的心理主题教育活动,让队员们了解必要的体能训练和体育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正确解决训练或救援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多种心理方面的问题,使其尽快能够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投身到训练中去。(2)在体能训练中融合心理训练,磨炼消防救援队员在困境中的意志力、耐受力,提升自信心和心理素质。例如,在体能训练中制造突发问题,设置一些在现实救援中可能出现d 困难场景,增强体能训练难度,锻炼消防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2.2.6 完善体能训练监控系统,提高训练的科学化和信息化
各个基层消防救援队伍应该建立消防救援队员们的体能训练的监控系统,用以监管消防救援队员们体能训练效果是否和体能训练计划、进度相一致,能否完成预定的体能训练总目标。与此同时,监管人员应该多多收集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过程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或修正体能训练计划和安排,进一步完善体能训练大纲和训练标准。在此之后,监管人员在后期的体能训练中,修订、完善体能训练计划,对消防救援队员们进行体能训练过程再监控、计划再修订,如此反复,使其处于一个动态过程,逐步实现预定的总目标。监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消防救援队员们的身体素质档案、体能训练档案,记录消防救援队员们的体能技术发展状态,了解他们在体能训练中对消防救援技能的掌握情况、体能训练中身体负荷的情况和体能与技术的结合运用情况,为制定分层、分组训练计划和采用何种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有效节约训练资源[9]。
2.2.7 重视体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和训练后恢复
训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训练后做好放松活动和体能恢复,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10]。例如,有单杠、双杠、仰卧起坐等体能训练练习内容,在训练前应该做好热身慢跑和徒手操等活动,尤其是做好腰腹部、上肢、手腕等身体部位的热身,有效提升相关身体器官的运动活力,避免运动损伤,影响体能训练效率。再如,在基层消防救援队员体能训练完成后,消防救援队员们应该进行必要的放松训练、按摩、热敷等,也可以进行营养补充和药物辅助恢复体能,通过播放轻音乐、补充睡眠等来缓解身体、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全面而深入地恢复消防救援队员的身体体能和精神状况。
2.3 提升体能训练团队素养
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训练理念的改变是消防救援队伍突破体能训练瓶颈的根本,应该从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寻求出路。现有的基层消防救援教练员应该加强学习运动生理知识、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以及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各级单位必须为基层消防救援团队体能培训提供充足支持,掌握科学的体能训练的方法,增强科学施训能力。各地基层消防救援队可以和当地高校体育院系、体育局的体能训练专家、上级消防救援机构等进行交流,发挥三者人才资源优势,取经送宝,合作交流,有效提升体能训练水平。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招录体育专业高校毕业生,或与高校联合进行消防救援人才的定向培养,引导大量体育人才进入消防救援团队,为消防队伍的团队体能训练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3 结语
消防救援的所有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消防救援队员们的体能,体能是各个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所以消防队员们的体能训练在各项技能训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基层消防救援队伍的教练员需要用体能训练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将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消防救援队员们的日常体能训练中,提高消防救援队员们的体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