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线上跳绳赛事发展特征、困囿及路径

2023-08-26刘艳栗燕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4期
关键词:跳绳赛事竞赛

刘艳 栗燕梅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0)

近年来,网络信息和数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对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育产业发展也面临着快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互联网+体育”的新模式,使得线上与线下赛事的壁垒被打通,运动项目得到科技赋能,满足了大众更多元化的需求[1]。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也重点强调推进“互联网+健身”,大力推广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创建涵盖全民健身群众组织、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指导、器材装备等内容的数字化全民健身服务平台[2]。面对体育赛事业态的变化,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线上跳绳赛事实现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融合互动,进一步扩大了跳绳人口规模,提升了体育参与的热情。随着跳绳运动的持续升温和人们的健身意识与参与体育赛事热情的提高,我国线上跳绳赛事及其关联产业如何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因势利导,在“互联网+体育”背景下将其打造成常年举办的品牌赛事,在体育赛事新业态中寻求更大的突破是当下值得探讨的话题。鉴于此,探究我国线上跳绳赛事的发展特征,并对赛事的发展提出有益建议,能够提升线上跳绳赛事服务管理水平,并实现我国线上跳绳赛事高质量发展,对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我国跳绳赛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我国线上跳绳赛事发展特征分析

1.1 打破受阻局面,搭建更多比赛平台

赛事不仅是促进项目发展的最主要平台,还是扩大文化传播的最主要抓手[3]。如今,除综合性运动会跳绳比赛外,我国线下举办的全国跳绳赛事主要有全国跳绳锦标赛、全国跳绳联赛分站赛及总决赛。其中,从参赛群体看,跳绳联赛及锦标赛的参与人群主要是技能相对娴熟的专业运动员且有注册限制。注册制不仅让许多的跳绳爱好者心余力绌,还使得跳绳赛事与社会人群相分离,当赛事体系不能够满足大众参赛需求时,将会不利于跳绳运动项目的推广,社会面参与程度不高也将会导致跳绳赛事的无形资产开发受阻。随着数字技术在体育赛事领域中的应用,助推业务向线上转移,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体育赛事平台系统[4]。“互联网+体育”的出现对消除阻碍因素,提高跳绳赛事的覆盖面及影响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线上跳绳赛事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全国跳绳赛事类型逐渐丰富,从线下的全国跳绳锦标赛、联赛分站赛及总决赛拓展到线上的公开赛、挑战赛、青年赛、少年赛、俱乐部杯赛、展演赛等。由此可见,跳绳这项运动得益于网络赛事平台的推动,将会得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1.2 参赛人数逐年攀升,参赛省份不断扩围

赛事参与人群壮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赛事热度的重要表现[5]。我国跳绳赛事发展的近20 年间,其参赛规模与参赛人数、赛事数量的发展相伴而生。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线下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赛事参与人数约800 人。如图1所示,与线下跳绳赛事相比,线上跳绳赛事有两项赛事参与人数在1 000人以内,其余8项赛事参与人数均超过1 000人。其中,第二届中国大学生线上智能跳绳挑战赛历时一个月,吸引了近百所高校18 000 人来参与角逐。正是因为跳绳运动项目有着简单易行、强身健体的特点,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因此吸引了许多不同年龄段的跳绳爱好者踊跃参与,在“2021 年全民健身日”全国跳绳线上公益挑战赛上,参赛选手约7 000人,累计跳绳8 520 149 次。其中,年龄最大的参赛者年近花甲,最小的年仅5 岁。随着跳绳运动项目的持续发展以及跳绳赛事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自2021 年首次举办线上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以来,跳绳赛事参赛省份数量呈现出上升趋势(见表1),从2007年首届全国跳绳公开赛的21支队伍,发展到2022年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4支队伍。近两年参赛省份及参赛队伍数量相比线下赛事不断增长,其参赛队伍数量不断飙升,不同城市的选手“云端相见”,实现跨地域线上竞赛。

表1 2018—2022年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参赛省份及队伍数量

图1 全国线上跳绳赛事参与人数

1.3 注重与社交媒体相结合,以不断强化影响力为技巧

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便利性,对我国线上跳绳赛事数量快速增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赛事中,参赛者每个人都是自媒体,通过线上跳绳赛事,参赛者可以将自己的竞赛成绩及参赛视频以社交媒体的形式进行实时分享,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传播方式,无形中对线上跳绳赛事进行了宣传,极大地加快了赛事传播的速度。如2022 年4月28日,全国短视频跳绳创意挑战赛正式开赛,在举办期间有数万人参加活动,上传视频16 000多个,跳绳专区话题浏览量超过900万人次[6]。因此,通过社交媒体对线上跳绳赛事进行宣传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的作用和价值将更为彰显。

2 我国线上跳绳赛事发展困囿

2.1 赛事文化建设滞后

赛事文化是体育赛事的灵魂与活力。体育赛事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7]。目前,我国线上跳绳赛事文化建设处于初级探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物质文化的起步阶段,仅仅具备了基本的线上跳绳赛事的必要元素。与世界知名跳绳赛事相比,在赛事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线上跳绳联赛在通过赛事了解运动员背后的故事,打造符合赛事定位的明星人物,树立跳绳项目与运动员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对线上跳绳赛事的认知或概念还停留在赛事描述性命名层面上。可见,赛事的文化内涵及多元价值观未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播和体现。在物质文化方面,线上跳绳赛事相关产业发展缓慢,产品的开发不够,跳绳运动相关器材研发以及APP 的运用较为不足[8]。除此之外,在赛事奖杯奖状、纪念物、赛事宣传及上传视频界面创意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表现为线上赛事的项目设置较为同质化,竞赛规则、赛制及参赛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创新。

2.2 赛事目标及定位不清晰

由于我国线上跳绳赛事发展时间较短,赛事体系构建不够完善,存在参赛者对竞赛目标的认识和定位不清晰等问题。首先,任何一项体育赛事,其赛事的目标及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赛事的规程、规则、手段等都是围绕着目标定位而设定的[9]。目前,我国线上跳绳赛事的受众群体主要为青少年,但由于受竞赛思维的束缚,不少青少年对竞赛目标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认为参加赛事是为了获得竞赛的名次、学校的加分及获取运动员等级证书等。其次,部分线上跳绳赛事特色不突出,呈现出线上赛事参赛群体的同一性,使赛事之间的定位没有区分开来,同一参赛者既可以参加挑战赛又可以参加专业赛事。长久以来,我国线上跳绳赛事存在不同的竞赛目标和定位,这会影响线上赛事的进一步发展。

2.3 线上跳绳赛事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跳绳运动的迅猛发展,我国线上跳绳赛事类型不断增多,包含了挑战赛、公益赛、联赛总决赛等,线上参赛者涵盖的年龄段跨度越来越大,人数的增长越来越多,对赛事服务系统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当前,我国线上跳绳赛事服务系统不仅包括发布赛事信息、赛前报名、采集信息、数据上传、赛后成绩汇总及管理,还包括裁判评审及线上下载证书等。我国线上跳绳赛事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赛后线上成绩上传和查询不够快捷。其次,与赛事相关的微信、微博及APP 客户端等网络平台与跳绳运动爱好者互动较少。最后,缺乏赛事展示平台,主要原因在于线上跳绳赛事采用提交视频到系统,由评审打分,最后给出成绩的方式,而大多数选手选择在截止日期前不久的时间段提交,时间较集中,对上传视频等方面的配套服务设施较高。另外,与线下跳绳赛事相比,线上赛事的过程都通过网络操作进行,没有将赛事与展演直播相结合,参赛者及跳绳爱好者体会不到视觉盛宴带来的快感,最终导致广大的跳绳爱好者缺乏积极观看跳绳赛事的需求和动力,影响了线上跳绳赛事的综合效益。

3 推进我国线上跳绳赛事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3.1 夯实线上赛事文化基础,打造特色线上赛事

拓展线上跳绳赛事文化传播渠道,是夯实线上赛事软环境及基础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线上跳绳赛事的发展规模逐渐壮大,而我国虽然组织了较多的线上跳绳赛事,但相对比具有成熟模式的线上马拉松赛,我国线上跳绳赛事仍处于初级阶段,赛事文化内涵的建设仍需不断加强。基于此,要充分利用跳绳运动进中考、高考和人们体育意识增强的大好时机,做好以下几方面赛事文化建设的工作:(1)精神文化不仅是体育赛事最重要的载体,还是赛事品牌个性的重要来源[10]。线上跳绳赛事主办方需要结合赛事项目特点,挖掘丰富的人文故事,合理利用体育明星的效应,让大众进行线上合拍、交流及互动,强调线上跳绳赛事的拼搏、团结协作的育人内涵,充分展现线上跳绳赛事的社会价值和作用。(2)线上跳绳赛事发展得更加长远的前提是逐步转向以品牌竞争为主的方向。目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线上赛事,已经开始被政府、单项体育协会及跳绳爱好者认可,也逐渐成为人们了解跳绳项目、成就体育梦想的一种新渠道。线上跳绳赛事主办方应依托不同的赛事品类,打造具有其特色的赛事品牌。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精美的赛事奖牌、奖杯、纪念品、参赛界面等衍生品,增加赛事的亮点,来吸引大众关注和参与线上跳绳赛事。(3)加强我国线上跳绳赛竞赛组织规范化发展,完善赛事的竞赛内容,与线上世界跳绳锦标赛赛事接轨,提升国内线上跳绳运营管理水平。此外,建立规范的赛事裁判培训和认证体系,对赛事参与人员进行评级,使运动员了解自己的水平,努力提升水平,成为线上跳绳赛事的常客,提高比赛的质量和观赛性。

3.2 明确赛事目标定位,完善线上跳绳竞赛体系

随着我国线上跳绳赛事参与者年龄跨度越来越大,赛事趋于竞技性、休闲性及娱乐性多元发展,对线上跳绳竞赛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为了能进一步推动线上跳绳竞赛体系发展,应紧密结合我国线上赛事和跳绳运动项目所面临的时代机遇,构建线上跳绳赛事一体化协调发展新格局,整体推进线上跳绳赛事的现代化进程。首先,针对青少年线上跳绳赛事,需结合身心发展规律,按年龄分组设计竞赛内容,创新竞赛形式。构建分级、分层的青少年赛事体系,实现普及与提高的协同发展,使其回归参与是目的、竞技是平台、教育是手段的青少年赛事本质[11]。其次,针对以全民健身为目的的线上跳绳常规赛事,打造更多、更丰富的线上主题赛事,增强赛事的深度及广度,如面向家庭、农民等群体的网络挑战主题赛等。注重线上赛事开发,利用现有赛事网络平台,拓展抖音、Keep、快手等流量平台,扩大线上跳绳赛事的影响力。最后,以竞技为主导的跳绳赛事,要根据当前线上跳绳赛事发展的态势和参与基础,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以单项目为主体的线上赛事,如纽约、日本、比利时交互绳大赛。通过完善线上赛事体系,为大众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及社会交流平台,推动新时期我国线上跳绳赛事协调发展。

3.3 精细赛事服务,深挖线上赛事交流功能

线上赛事最大的特点就是满足了不同人群、地域、竞技水平的各类爱好者的竞赛需求,所以在赛事模式的制定上不仅要兼顾专业性,同时也要兼顾娱乐性,最大程度地让项目爱好者竞技其中、参与其中[12]。要想保证线上参赛群体全身心投入赛事中,提供精细化的赛事服务必不可少。不仅如此,良好的赛事服务能够增强参赛群体对线上赛事的认同感,促进多次参赛。因此,对于赛事主办方而言,首先,打通官方交流平台,冲破交流空间的限制,让线上参赛群体及跳绳爱好者在官网平台上就赛事内容、文化进行自由交流,促进各地参赛人员传递双方的价值理念,构建友好的关系,实现“以绳会友”。其次,开放线上观赛平台,不仅可以保证赛事信息透明,还可以让人们进行观赛、交流赛况及了解、学习跳绳运动项目,以间接参与的方式提升人们体育参与的热情,更好地对跳绳运动项目及赛事进行宣传推广,提升赛事知名度。

3.4 加快线上线下赛事融合,优化赛事运营方式

互联网、5G、VR等数字经济的全面铺开,为线上跳绳赛事的举办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我国跳绳赛事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回顾疫情防控期间线上跳绳的兴起,参赛群体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跳绳爱好者得到了更多参与比赛的机会,报名人数持续突破新高,促进了跳绳市场的加速发展。可以看出,高新信息技术的渗入及疫情的影响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体育产业的转型与升级[13]。如果说之前线上是线下赛事的补充,那么现在二者地位应该是并行的,待疫情结束后,随着人们运动、健康意识的提升,跳绳赛事的数量将会迎来新的增长高峰。赛事主办方应以此为契机,实现线上赛事常态化运营,参考借鉴马拉松线上线下赛事的运营模式,加强跳绳赛事行业线上与线下的良性互动,保持原有参赛群体对赛事的黏度,在此基础上开发体验感更强的线下跳绳赛事。此外,通过线上线下赛事,增添新的赛事服务业务,比如依托网络功能,在线上跳绳赛事APP 平台推出跳绳技术培训的教学指导、表演及器材等相关咨讯业务,赛事参与者及跳绳爱好者可以通过平台选择线上或线下自己想要的信息,最大限度开发跳绳赛事的蓝海市场,不断推进我国跳绳项目的发展。

4 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为线上跳绳赛事的举办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办赛数量、参赛人数、参赛地域覆盖等不断提高,跳绳赛事整体呈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线上跳绳赛事在推动全民健身,弘扬跳绳文化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线上赛事面对宝贵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线上跳绳赛事在赛事文化、目标定位、选手服务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因此,该文提出夯实线上跳绳赛事文化基础,培育优质的赛事品牌,完善竞赛体系,精细赛事服务,深挖线上赛事交流功能,加快线上线下跳绳赛事融合,优化赛事运营方式等实践新路径,开创新时代线上跳绳赛事工作的新局面,以期将跳绳运动推向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跳绳赛事竞赛
本月赛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学跳绳
跳绳
我看竞赛
学跳绳
创新思维竞赛(3)
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