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2023-08-26姚莹
姚莹
摘 要:在新时代劳动教育新内涵、新要求背景下,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力量。文章以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开展调研发现:辅导员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参与度不高、角色定位不清晰、内涵本质研究不透彻等现实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明确角色定位,全员育人形成劳动教育育人合力;加强内涵研究,全过程育人实现学生能力提升和辅导员职业发展;抓住关键环节,全方位育人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的实施路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1-0177-04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1]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实践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当突出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引导辅导员从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三个维度融入劳动教育模式,切实发挥辅导员的主体作用,突出辅导员的独特优势,担负起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积极回应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实施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形成合力
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为目标,学生毕业后更多地走向技术岗位。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实施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者,应当更加注重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将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作为育人的重要环节。劳动教育相较于德育、美育等教育起步较晚,当前一些学校各个部门之间、教师群体之间对于劳动教育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辅导员参与劳动教育,充当着学生、家长、学校以及企业之间的连接纽带,能高效地结合起学校的教育力量,做好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协调,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学生的困难,调动教师的参与主动性,融合家庭教育的影响,传达企业的诉求,对促进劳动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具有积极作用。
(二)构成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班级管理的重要助力
加强学风建设、班级管理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薄弱,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也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将劳动教育作为抓手,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使其树立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形成自我管理的内驱力,学会自我管理。另一方面,辅导员通过参与劳动教育的评估考核,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参与情况与质量。开展劳动实践、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能够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助力学生成长,推动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实施劳动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多重身份决定了辅导员在劳动教育中的先天优势。辅导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思想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充沛的体力精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任劳任怨的职业精神,应当发挥关键作用,然而辅导员在实施劳动教育时也存在现实困难。
(一)辅导员在劳动教育中参与度不高
作为高职院校与学生最直接接触的群体,辅导员在劳动教育的教学、实践活动、思想引领等领域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在劳动教育的理论教学以及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第二课堂中少见辅导员的身影。一方面,由于辅导员工作量大,凡是与学生相关的事务都需要亲力亲为,在处理繁杂的日常性事务之余,没有精力参与劳动教育,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对劳动教育的统筹安排不够。在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高职院校设置了劳动教育课程,但是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和考核评价关注度明显不够,辅导员更多是承担劳动教育中一些指标性的工作任务,通常以开班会或者组织学生开展体力劳动的形式完成,因此多为被动完成工作,参与感较低。
(二)辅导员在劳动教育中角色定位不清晰
新时代劳动教育相关文件政策对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面对新环境新标准,辅导员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出现了偏差。一是在劳动教育中辅导员的具体职责不清。作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辅导员负责的工作范围、实施过程各个阶段的具体分工以及如何与其他教育者合作等问题不明确,经常出现做与不做的两难境地,无法主动地开展教育;二是部分辅导员在面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时,自身的劳动素养不牢固、劳动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在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时,不能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得失斤斤计较。辅导员劳动观的错位使其在实施劳动教育时信念动摇,底气不足,这不利于自身形象的塑造,也不利于发挥示范作用,降低了劳动教育的效果。
(三)辅导员对劳动教育研究不透彻
近年来,高职院校严格按照师生配比,招聘了一批综合素质高、学历层次高的辅导员,现有的辅导员队伍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面对劳动教育新课题时,部分辅导员缺乏相应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一是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内涵掌握不到位,对劳动教育在新时代下教育体系重要地位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将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和劳动价值观的打造贯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二是对劳动教育与自身职业发展的相互促进缺乏认识,开展理论学习时,忽视了对劳动教育知识的研究,没有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党的有关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纳入理论学习的范围。理论知识的空缺使辅导员不能运用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实施劳动教育的路径
(一)明确角色定位,全员育人形成劳动教育育人合力
就劳动教育而言,全员育人是指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到劳动教育实施中,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将劳动课专任教师、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人员融合成劳动教育的强大力量,形成队伍合力。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在全员育人理念的指导下,系统科学地分解各项任务,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协作,围绕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積极、主动地开展劳动教育,形成高效的育人队伍[3]。
学校在全员育人中应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强化辅导员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与学生关系最密切、与学生走得最近的教师,辅导员在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上有着特有的优势。
1.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担负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协调好学生与任课教师、管理人员的关系,做好管理、服务和教学之间的统筹。定期与学生开展交流,倾听学生对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做好调整,确保学校的劳动教育政策落到实处,使教育效果最佳化。
2. 成为劳动教育的主导者。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不高,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辅导员应当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利用自身身份优势进宿舍、进课堂,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风气融入班风、学风建设中。从打造温馨舒适的宿舍环境着手,加强学生自理能力,督促学生勤打扫,将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辐射到生活区、教室、图书馆等场所,让学生形成行为自觉,成为劳动观的传播者。
3. 融合家庭教育的积极力量。辅导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要让家长真正认识到,优良的家风是生活教育的源头活水。贪图享乐、过度消费、好逸恶劳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反过来勤俭节约、乐观向上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必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要让家长从行动上引领家庭劳动教育。家庭中的劳动教育不能仅凭说教,更多要依靠家庭成员的行动引领来对学生产生影响。家长如不能以身作则,便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辅导员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行为习惯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相比学校教育,家长能够准确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上的不足,辅导员要在学生入校时,建立家长群,获取家长的联系方式,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定期与家长联系,反馈学生在校表现,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调整教育方法,弥补学校教育的缺失。
(二)加强内涵研究,全过程育人实现学生能力提升和辅导员职业发展
辅导员在劳动教育中角色不清晰、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主动性不强是对劳动教育内涵研究不透彻所导致的。加强内涵研究,正确把握劳动的实质,既满足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1. 加强内涵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劳动教育的全过程育人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有效融入劳动教育,保证劳动教育的连续性。辅导员在实施劳动教育时,应始终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侧重地打磨学生的能力。入学初期,抓好劳动教育的思想基础,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提升学生对于社会不正之风的分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大一阶段将劳动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从学生所学专业入手,通过开展同行访谈、走访企业等形式让学生形成对行业的认同感,提升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大二阶段重点关注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和劳动技能的掌握,在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习惯后辅导员要带领学生投身劳动实践,到学生宿舍卫生、校园卫生死角、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等场所开展劳动实践,亲力亲为更能促进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大三阶段,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教育的关键。进入顶岗实习后,辅导员要定期与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论文指导教师沟通反馈,有效发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用实践深化理论理解,为顺利毕业和成功就业打下基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融入社会的准备期,辅导员应当牢牢把握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回应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期盼。
2. 有力推动辅导员自身职业发展。辅导员科学掌握劳动的本质内涵,有助于辅导员自身劳动素养的提升。只有通过加强对党和国家有关劳动教育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提升劳动教育理论知识水平,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行动向导,自身建构起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才能够在实施教育的同时,以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影响和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劳动创造的伟大,尊重劳动成果,传承劳模精神。辅导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思想理论知识储备,树立起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才能厘清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释放工作压力,把有限的精力投入为学生服务中去。在理论学习、工作生活中,辅导员应始终以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为指导,提升劳动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实践中学习,磨炼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到基层锻炼,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锻炼作风、增长才干。在教好学生的同时,促进自身职业生涯的良好发展。
(三)抓住关键环节,全方位育人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劳动教育全方位育人需要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家庭、实习单位和社会各方,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形成合力,保障劳动教育的有序开展。
1. 发挥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2020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作了明确的要求: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丰富和发展实现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4]。新时代国家对于劳动教育目标的要求决定了辅导员在实施劳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辅导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主动承担劳动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或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创业指导课等课程教学中,在课堂教育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恰当的就业观,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史,形成理性认知。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辅导员应充分发挥各类活动的教育力量,在志愿服务、劳动实践中弘扬劳动精神,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做文章,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拓宽学生活动的参与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在服务社会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不易。
2. 制订完善的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制订完善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确保劳动教育健康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辅导员应当根据学校发布的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和评价方案,逐步细化,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措施,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合理评价。从评价主体来看,辅导员要统筹劳动课教师、实训教师、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按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课程标准对评价主体设置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从评价指标来看,辅导员在设置考核办法时,要进行全面考虑,既要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将实践活动纳入评价范围;既要考察学生的劳动效果,避免学生出工不出力、劳动质量低,又要统计学生参与劳动的时间和数量。在做出评价后,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对照不足进行改正,养成积极的劳动习惯。
针对劳动教育开展教学评价,可以有效促进辅导员对于劳动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反思,进一步促进劳动教育激励保障机制的完善。通过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激励与保障措施的落细落实,比如设立劳动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辅导员劳动教育学习培训、教育研究等方面;加强劳动教育队伍教学资源的開发和培养,打造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平台;将劳动教育评价结果运用到辅导员年度考核和评奖评优,提升辅导员参与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群体,在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主动性[5],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联动的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共同体,保证学生劳动能力提升和劳动素养培养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培养学生肯干、实干、能干的良好品质,丰富形式、科学评价,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 邓军彪.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探索[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2(03):8-13.
[3] 马苒苒,王福兴. 大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薄弱环节强化与评估[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11):13-19.
[4] 孙逸菲,赵东玉.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J]. 山东工会论坛,2022(04):101-110.
[5] 邵建新,何玉坤,李雪.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 当代教育论坛,2021,(06):100-107.
(荐稿人:徐燕,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