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23-08-26嵇恩华刘茹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思政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嵇恩华 刘茹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端正思想,提高政治觉悟,培养良好品行以及职业素养。文章立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教学现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水平有待提高、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感、活动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采用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践行立德树人的宗旨,将“大思政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方面内容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聚集区和创新高地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大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1-0005-04

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基础,促进全体学子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点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创新能力的优秀公民,以服务党的事业、服务国家的发展[1]。系列举措反映了国家把教育、科技和人才纳入一个整体的战略,以此来推动高等教育全面、有效的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的理念,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放在关键位置,将其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使命,纳入各级党组织的绩效评估体系,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督导考核,作为衡量地方教育水平、学校管理水平以及学生成长潜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说,职业学校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高职院校应当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老师们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支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主动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贯彻落实,应积极提升对党和国家的培养能力,以确保党的事业能够持续发展,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接班人。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积极探索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应找准方向、明确思路,分析并解决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理念欠缺,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课程思政”概念提出至今,已有较长一段时间。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课程贯彻素质与能力并重的理念、工作持续改进的理念。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源头活水”的蓄水池容量不足。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思政教育在学生“三观”形成中的作用并主动践行;部分教师则强调专业知识教学,认为育人工作与自己无关,没有意识到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加上平时教学、科研、班级管理等多重任务,课堂上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未能发挥其他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不能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和榜样引领。

(二)教学内容单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不同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同质化导致教学内容单薄[2]。如何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贯穿育人全过程是各类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需要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日益完善。目前课程思政缺乏整体设计,尚未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形势、新趋势,抓住时代脉搏,更新教育观念,有针对性地融入爱国情感、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思政元素,使课堂内容紧扣时代发展,贴合学生生活。

(三)教学方式陈旧,学生兴趣有待激发

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思维活跃,眼界宽广,学识丰富,具有较强的个体意识。学生遇到问题时通常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充分发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效力,新时代下的教学方式应增加课堂展示、师生互动、投身实践的机会。课堂上教师的“独角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学生积极参与才能赋予课堂以生命力[3]。对高职院校的學生而言,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获得更多正向的学习体验变得尤为重要。

(四)考核方式滞后,评价体系有待健全

课程思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现有的评价方式主要基于学生课堂表现和学期成绩这两个方面,对学生综合素养、毕业去向、社会贡献度等评价还不够充分。过分强调结果性评价会导致学生过度关注分数,对更加重要的思想道德修养、全面综合素养却重视不足。部分学校对课程思政进行考核时,存在评估工作不细致、过程有漏洞等问题。此类问题均需通过完善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来呈现、反馈出立体多维的教学情况。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

(一)学校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重视度不足

徐州市近年来一直在推行扩招政策,这也给徐州职业院校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一些学校没有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仅仅停留在简单地完成课程任务上。由于缺乏充分的调研和了解,一些学校受到经验主义的影响,偏重于片面地传授思想政治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学校的学习纪律应当由校长来负责,但是随着校长的职责越来越宽泛,校长的精力有限,难以全面关注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指导。

(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修养。近年来,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专业人才的学术能力和理论修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仍有一些问题不可忽视:一些教师缺乏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明确坚定的政治态度,这些因素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学生种类多样化思政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从传统的中专学校转变为现代的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日益多元化,中专生、高职生、成人职教生等,他们的观点和能力各不相同,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建立起完善的规范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改变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结果。尽管学校努力推进基础校园文化的建设,但仍然无法实现完全的统一,而且,职业院校的开放性以及生源的复杂性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四)思政教育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与现实感

职校思政教育面临着一个棘手的挑战。许多学校的思政教育内容与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背道而驰,缺乏真正的时代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源,并且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引,如今,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下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职业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却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理论基础上,缺少对当下时事的敏锐洞察力,使得思想政治课程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仅以牛奶倒入河流的例子来描绘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经济萧条是不够的,应该更加深入地探讨其引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要形成准确、完整的理解。由于没有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阐述,学生对某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感到不适应。

(五)思政教育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

当前,某些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播和灌输,加之课程内容的局限性以及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以致当前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升其教育实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单一化,使得当前的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高职院校“专业思政”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树立思政教育创新理念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努力将其与日常的学习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以取得更好的培养效果,同时加强对学生精神上的引导,培养出坚定信念、热爱祖国、拥有国际视野的技术专家和大国工匠。

(二)以学生为本,做到立德树人

1.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教师应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理解、接纳和指导他们。鉴于当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在任何时候都应做到“德”字为先。

2. 发挥教师队伍引领作用

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实施者,更是引领者。以课程思政推动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必然要求每位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担当尽责、提振精神状态,以师德修养、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依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践行言传身教。

3. 营造课程思政浓厚氛围

创造良好的氛围能够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可以从互学互鉴、细节打磨、元素挖掘等方面着手,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通过“比学赶超”提升德育能力,营造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的浓厚氛围,汇聚“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強劲合力。二级学院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园地,提供“教师尚未授课,学生已然置身其中”的沉浸式体验。

(三)以方式为要,做到入脑入心入行

1. 创新教学方法

助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精神追求,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合模式,整合融入方法,设计教学流程,打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场景,善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个案穿插式、专题植入式、讨论辨析式、主题演讲式等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感受和情感体验。

2. 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的拓展依托于教育者眼界思路、境界格局的广度和深度。课程思政应从“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协同育人”的理念出发,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将教学空间从校园拓展到红色基地等领域,搭建起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打造线上教育平台、构建线下教育载体,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让学生在“红色课堂”“行走课堂”中身临其境地感知、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规范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又具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思想品质。根据教学实施具体情况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全方位反映课程思政实施的真实情况。通过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逐渐形成“立德树人有抓手、内涵建设有主题、教书育人有灵魂”的生动局面,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

(四)实现“大思政课”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立德树人”理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为学生的意识形态塑造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培养思想品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通过“大道理”“大问题”“大趋势”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思政知识,并使其成为一种能够指导他们思考和行动的重要力量。思政课旨在以简单明了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中华文明的精髓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增强他们的信念,实现“叫好”和“叫座”的结合。思政课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更要深入实践中,把课堂搬到田野、博物馆、科研场所等,通过实际案例、互动体验,增强思想理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4]。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应该牢记“四个自信”的重大意义,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和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将这一重大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中,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和宣传,深入理解并认真执行,使之深深扎根于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使之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信仰。应该加强为党培养未来公民的责任感,以确保伟大祖国能够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激励和鼓励高职院校的学子们积极投身创业创新、推动科技进步。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紧紧抓住新时代人才强国的战略安排[5]。二十大报告强调,当今中国青年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他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前景一片光明。“大思政课”可以作为一种强大的辅助工具,可深入探索“国之大者”的内涵,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为全民族的发展提供指导。

通过“善用”的学习和实践,紧紧把握新时代人才强国政策的发展机遇,努力推动其落实到位。实现“全员共同努力、全程关注、全面发展”的目标。为了有效地实施“大思政课”,高职院校必须将“大思政课”“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建立一种新的育人模式,让教师与学生互动,家庭与社会协同,课堂与课外同步,校内外结合,网上网下融合,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应该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课堂”与“素材”相结合,紧贴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高职院校一直在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落实,以满足职业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努力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健康、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易显飞,杨娟. 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教学现状与质量提升[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1(03):108-112.

[2] 杨琳华. 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以《生产物流管理》专业课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6):110-112.

[3] 王明慧. 高校课程思政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 曲阜:曲阜师范学院,2020.

[4] 卢黎歌,吴凯丽. “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三重逻辑[J]. 思想教育研究,2020(05):74-78.

[5] 李旭芝. 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問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荐稿人:胡淑红,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大思政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