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2023-08-26崔亚男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7期
关键词:网络思政红色文化思政教育

崔亚男

摘  要: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峥嵘岁月中逐渐积淀而成的,是思政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面临大学生理论认识不清晰,红色教育资源缺少深挖细化,实践育人效果不佳等困难;红色文化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价值导向,是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文化资源,是激励大学生励志奋斗的内在需要,是培养大学生优秀品德的重要途径,是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社会风气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红色文化,整合创新教学过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推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理想信念;网络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1-0037-04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矢志奋斗的生动写照,回顾百年征程,从兴业到复兴,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加速推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积极回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有助于筑牢大学生的精神之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增强文化自信、赓续红色血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

概念模糊,理论认识不清晰。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学习还很欠缺,多认为其枯燥难理解,对于红色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认识模糊,理解不透彻,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造成障碍。身处信息化时代也让学生容易丧失辨别能力而难以全面了解红色文化,极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干扰,使个人取向与社会需求脱节,难以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契合。

红色教育资源有待深挖细化。红色文化作为教育资源,内容丰富,而学校鼓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往往重点放在某一特殊的时间段,对于红色文化与其他教学内容的融合性缺少教研,部分教师对红色文化的讲授缺乏连续性,以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容了解连贯不起来,掌握不到位,降低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认知感。红色文化资源与信息时代的交融略显缺乏,如何利用红色文化打造出有吸引力、影响力、正能量的网络文化内容值得深入研究,使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更加深远。

红色教育资源应用不足,实践育人效果不佳。知识的学习常常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面对需求多元的现实缺少针对性,大学生长时间待在象牙塔中,对国情、社会环境未能深入的分析了解,囿于教学方式或者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难以到红色基地真听真感受,从而降低情感呼应,使“学”与“做”之间存在差距。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

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价值导向。红色文化凝聚着党的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是党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展现了党和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红色文化中蕴含着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心思单纯且不成熟,也缺乏一定的信息辨识能力,远离家乡求学,换了新环境后心境也会有所变化,多多少少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如果意志不坚定,很容易放弃正确的价值观,陷入“精神贫困”的陷阱,在复杂的社会思潮的漩涡中逐渐迷失自我。红色文化是党的事业的文化结晶,当代大学生对党的发展史并无深刻体会,容易陷入错误思想的泥沼,红色文化中各类事迹蕴含的价值观对学生成长具有示范性,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对照,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使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的指引下树立正确的三观,明确人生方向,面对成长道路上的坎坷和外部环境造成的困难,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以指路导航。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人,大学生的勇气和担当能帮助其在面对崎岖坎坷时具备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敢于应对新时代的挑战,勇于担当历史使命,以坚韧无畏的意志去担当作为,在荆棘丛中实现个人理想,在为社会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追逐个人目标。

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1]。红色文化包含了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和遗址等物质文化,五四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文化,以及党的“三大作风”“三严三实”等制度文化。中国人自古就怀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感,红色文化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二者深度融合,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有利于筑牢意识形态,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能进一步夯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基,丰富教學资源,让书本中宏大、理性的知识变得具体、感性,促使学生感同身受,进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害,维护国家尊严。红色文化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提升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效性、激发大学生肩负使命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励志奋斗的精神。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行为,要让红色精神成为推动人们前进的马达。大学生身上蕴涵着巨大的能量,他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2],大学生的未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着中国的未来,所以一定要激励他们奋勇前进。大学生处在知识有限但世界飞速发展的阶段,随时随地面对不适应、不喜欢,或者被时代淘汰的东西,这就要求将红色文化注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中,帮助他们强健内心、无惧困难、积极向上、矢志奋斗。大学生现处于智能化时代,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渐渐放纵自己,缺乏认真做事的耐心,渐渐地实践能力也随之退化,思想上的动力往往可以根源于理想和对未来的向往,来源于实现内心所求的决心,要想心想事成,首先在思想上就要积极向上,要激励学生励志奋斗。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大学生内心驱动力的作用,为大学生的行为活动树立正确的标杆,使大学生能在挫折中依旧保持昂扬的姿态,始终保持行动力和自制力。大学生是有激情、有抱负的人群,正处于成长历程中积极上进、敢于拼搏的关键期,当下也面临着世界历史性变局的关键期,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用红色文化武装头脑,以青春之梦助力中国梦,只有奋斗的青春才是发光发亮的,当代大学生要在基层与一线工作中增长才干,散发能量,开辟新天地。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优秀品德。品德会伴人一生,也会成就一个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3]优秀的品德需要红色精神的支撑,红色文化中弘扬的英雄事迹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使大学生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有逻辑思维、为人处世等方面都能普遍符合社会范式,能树立责任意识、敢于担当、吃苦耐劳,遇事不退缩,敢于迎接挑战、独当一面。优秀品德中蕴含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红色精神能够为大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搭力,从而在一定程度缓解大学生初入社会时的不适感,使大学生不丧失主动增长阅历的信心。成长伴随着阵痛,没有挫折的道路终点也不会美丽,但没有正確的应对方法会让结果适得其反,所以第一就是要能直面困难。生活习惯能反应一个人的品德状况,绿色出行、珍惜粮食、节约水电,并且要能坚决抵制盲目攀比、大肆铺张,既体现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又能够减少资源浪费。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风气的必要条件。大学生在校园里并非完全与社会分隔,他们会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同样他们在学校形成的学风、校风也能辐射到社会中。“青少年的这种风气和整个社会的风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4]大学生通过红色文化的教育可以掌握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涵,树立科学思维,涵养优良学风,培养创新意识,进一步推动挖掘创新潜能与能力。创新创业意味着新时代大学生能够练就过硬本领、不懈开拓,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劲头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不讲空话、大话,踏踏实实地行动起来,用奋斗诠释人生价值。没有一个人的成功之路是一片坦途,但总是有人想要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尤其在当下复杂的社会变局中,一部分人想要用不合理的方法“弯道超车”,这是不长久的。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大学生是创新队伍中的主阶梯,也是国家创新战略的关键,大学生应当积极思考、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拥有批判精神,善于辩证地看待问题,找到事物发展的突破点,敢于去尝试新事物。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熏陶,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创新创业、勤于思考、吃苦耐劳,明白有付出才有收获,开辟新世界要能吃苦、敢创新,激流勇进、不辍拼搏。新时代的奋斗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让大学生用行动感染他人,带动社会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推进思路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红色文化,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红色文化经过历史的打磨,能直观生动地将英雄事迹和革命故事展现出来,其产生的背景和传承的意义要清晰明确的被大学生所接受,吸收借鉴红色文化中蕴藏的宝贵经验,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大学生应该主动接受红色教育,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新时代的中国能有如此伟大的成就,是在党的带领下创造出来的,大学生应真正理解红色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用理想信念指导行动、磨炼心志、提高能力,进而实现理想。学生可以通过爱国主义作品选修课、观看红色题材影视剧、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代入个人感受,激发爱国情怀。向革命先辈学习,能够摆脱“佛系”和“摆烂”的心理状态,拒绝“与世无争”,不再自我满足,克服消极懒散,看到他人进步要进行自我反思,积极向榜样靠拢,认真对待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放弃“与我无关”的态度,跳出舒适圈。这个时代纷繁复杂,把太多的选择推到学生面前,大学生要能学会“做减法”,割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错误的观念,明确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目标并且无惧困难、勇往直前。

整合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深化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剖析,使其符合学生学情的新变化、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遵循教学规律,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接受文化洗礼,并且更好地为全民素质的提高提供助力。教师掌握讲授法的根本方法,一方面通过讲授艺术激发学生对学习红色文化的主体意识及前期理解;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不仅要能整合创新教学过程,还要有技术的加持,让技术能够为教学服务,助力传统方法固本开新。使用技术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摒弃守旧排斥的错误观念,明晰使用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不要被其绑架,例如当下的学习通、微信公众平台、各种课程平台等,但这对教师上课又构成一定的挑战,教师应采用生动活泼的风格唤醒学生学习的现场缺失感,从而吸引学生观看,提升课堂品位及其不可替代性。对于线上组织教学,不论是小组讨论还是探究式教学,教师要围绕红色文化为学生设定专门的题目,讲明目的和意义,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评述,进行临时性的指导和讲解,不能放任自流,最终要对结果进行评价。拓宽教学时空,探索尝试开展课外实践教学,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实地调研、志愿服务、微视频、情景剧、现场模拟等形式,让课本上的知识都活起来。强调微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通过短视频、校报、征文互动等形式优化文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展内含红色文化元素的校园活动,提振文化自信心,提升认同感。

开展文化活动,强化实践育人。“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开展融入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的关键环节之一,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社会环境和国情形势,促进大学生不断增强本领、锤炼毅力、涵养品格,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实感体验,在大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要鼓励大学生到地方基层政府、企业进行素质锻炼,以单位评语、实践报告等方式作为结项考察,并且要能够系统性的明确条款、规范管理,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或以综测加分的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寻找实践机会,磨炼品行。通过“阅读交流”“理论宣讲团”等载体,讲好红色故事,提高宣传引导的力度,加大对青年学生的感召力,助力实践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并且要对实践的主题、内容、时间、形式、考核机制等都进行相对完善、系统的规划,立足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使其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搭建网络平台,拓宽传播空间。网络媒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步,传统课堂教学的理论性较强,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快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强化网络思政话语权的导向作用,为学生提供正能量的熏陶和正确的引导、规范,使得学生在多元思想激荡的当下不被消极思想所裹挟,同时网络思政的育人效果得到强化。要发挥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作用,利用其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的优势,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例如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动漫作品等形式,打造知识科普新服务平台,讲述模范人物的先进故事,让青年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教化与陶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晰人生前进的方向。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领,以案例的形式让学生自觉远离网络诈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为了满足一时的快乐而走向邪路。要对网络媒体进行监督,网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放松娱乐的平台,更要求其为青年学生供给精神食粮,因此,要对腐蚀精神的消极思想严防死守,切断不良价值观的传播途径。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充分发挥网络在交流信息、社会监督、导向引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宣传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既要体现时代特征,又要符合价值导向,引起年轻人的共鸣,拉进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彰显网络媒体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 求是,2021(10):4-18.

[2] 不辱时代使命 不负人民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子寄语[EB/OL]. (2018-05-04). 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8/0504/c1053-29965131.html.

[3]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82.

[4]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7.

[5]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1.

(推荐人:薛力平,太原科技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网络思政红色文化思政教育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基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社交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