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通识教育的生态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23-08-26陈菁张永杰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校环境

陈菁 张永杰

摘   要:环境通识教育具有科普、教育等功能,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系统的生态思维。促进生态文明思想与高校通识教育深度融合,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时代诉求。因此,基于高校实践,探索基于环境通识教育的生态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环境;通识教育;高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4-0106-03

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科技滥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导致气候异常、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生态灾难。为有效破解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必须不断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强化以“绿色、循环、低碳”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学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应不断健全基于环境通识教育的生态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大学生生态理念、生态实践、生态法治、消费观念等教育。

一、环境通识教育在生态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功能

(一)科普功能:科学知识的社会传播

科普功能是环境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科普是以科技知识、方法和内在逻辑为主要内容,面向公众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随着当代科普内涵不断扩展,关注重点也从科学知识向科学方法、思想与精神传播转移,以带动全社会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尽管如此,科普仍以科学知识为其基础。环境通识教育以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以及处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主要内容,试图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科学概念、理论和思想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内在机制;深入探讨环境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外部动力和相互关系,科技作用人类社会的实践机制等相关内容[1]。因此,环境通识教育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实践性等优势和特点。

(二)教育功能: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环境通识课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以传递生态理论知识、培养生态文明思维和行为为核心任务,也是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詹姆斯·恩格尔教授指出,环境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致力于知识更新、伦理观重塑以及行为习惯改良,推动学习、思考与行动相融合[2]。

一是打造健全的知识体系。环境通识教育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科学过程、方法、概念、原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科学观点。传统教学向学生传授经过理论演绎、实践验证的“权威知识”,但并未向学生说明这些知识中所蕴含的概念与范式是如何产生的。环境通识教育则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并非是线性的,其间经历了无数次试错,即这一过程是前进性、曲折性的辩证统一。总之,环境通识教育以人类科学技术经验积累的历史过程为内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理论生成的内在机制,以及科学家开展研究的实践进路,从而形成对科学知识体系建构的客观认识。

二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但这种真理性是相对的,会随着人类认知手段的进步而发生变化[3]。环境通识教育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从人类科学认知生态系统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科学知识始终处于发展进化过程中,一定时期被奉为圭臬的真理往往随着科学手段的进步而被修正,甚至被推翻。对生态系统形成、生态损害、自我循环和净化、生态保护补偿、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等知识模块的学习,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生态环境领域的基础概念和原理,从而加深对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理解,最终使之摒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西方机械主义论,梳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科学理念。

三是培养系统的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建构本质上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问题探究方式的“内化”。当代创新人才培养对模型建构、推理论证等能力和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即通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开展科学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事物背后隐藏的内在机制和演进规律。环境通识教育通过揭示人类环境科技发生、发展、演化及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方法的变革过程,使学生掌握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提高大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的能力、意识和责任感,并内化为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于环境通识教育的生态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路

当前高校环境通识教育存在缺少抓手、学科割裂、缺乏实践、体系不全等问题,应明晰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通过构建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实践创新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实现环境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有机契合,形成科学完善的生态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理念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南信大”)为例。该校发挥气象学科特色和优势,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生态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涵盖《气象史话》《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郑和下西洋中的海洋学》等国家级精品课程。

这一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系统性、实践性特征。一是强调全面性。汇集气象科研、气象服务、气象产业、气象文化等要素的多元教育维度,通过打造“气象”品牌系列课程使学生全面深入地认知、理解气象科学和气象事业,并由衷热爱这一事业。二是强化系统性。通过开设一系列中西方科技文化核心课程,以“经典研读+理论介绍+方法训练”方式,将知识传授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国际视野、科学精神;重点围绕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观念。三是注重实践性。将美育培养纳入到通识教育中,以传统科技和文化传承发展为中心,形成“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4]。总之,该課程体系让学生了解历史气候观测、记录、预报等方式以及气象科技变迁,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感悟到气象科技的魅力;立足整体、放眼世界,系统思考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让学生形成生态观念,从而具备国际视野、全球思维。

(二)教学目标

基于学校“开放、特色、协同”发展路径以及环境通识教育理念,该校将生态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三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拓展学生知识体系,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科学、生态学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系统理解人类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认识环境和生态问题生成的根源、危害和治理对策。二是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使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认知环境问题,真正理解生态文明和低碳战略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塑造环境素养、责任感以及绿色文明理念[5]。三是行为和方式目标。提高学生思考、判断、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使之能合理应对、处理常见的环境问题。推动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主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三)课程设置

南信大生态型人才培养体系按照“模块—单元—课程”逻辑,课程单元之间具有一定的结构性、逻辑性和层次性,向学生提供相应学科领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以《气象史话》和《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为例,课程组织框架主要包括课程简介、明确课程目标、编撰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和手段、安排课程考核等。其中,课程简介要充分体现课程特色、优势和主要内容,课程目标包括教学难点、重点以及基本要求,教学方式、手段以及考核方式则根据不同课程类型而确定,不一而足。这两门课是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翻转式课堂,其成绩核定既包括平时上课表现,还包括线下作业完成度、线上讨论情况等,最后结合期末考核等级进行成绩评定。

生态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严格遵照课程大纲开展,依据逐层递进原则,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构建层级式章节结构,从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向对科学中心问题研讨层层递进,勾勒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脉络。在《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中,第一章还停留在基本知识上,到第四章节就要求学生参与气候变化的典型案例研究。《气象史话》所运用的一系列历史故事则是依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次第展现中国古代气象历史的发展脉络,课程设计逻辑十分清晰。

(四)实施路径

南信大发挥气象和信息优势,将生态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气象学科优势相结合,形成以环境通识教育为主、其他学科教育为辅的特色发展路径。围绕“气象+”“+信息”战略深化通识教育改革,打造具有南信大特色的通识课程,重点关注历史气候变迁、气象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形成气象品牌特色。

南信大生態型人才培养遵循着OBE(成果导向)基本理念,围绕学生成长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六种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艺术素质、科学素质)确立了环境通识教育主体框架以及相关学科的辅助课程。此外,管理中心通过一系列实地考察和实践准备,如走访优质名校、采访专业人士、借鉴一流大学成熟模式等,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凸显学科特色和优势。

在教学实践中,始终以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和思维为中心,不断激发学生对气候变迁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不同课程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方式。如《气象史话》在一系列生动历史事件的讲解中展示、弘扬中国历史气象文化:孔子精确预报降水与洪涝灾害,张衡发明相风铜乌以测风,诸葛亮利用大雾草船借箭以及借东风火烧赤壁,郑和船队借季风与洋流七下西洋等。《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则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融入前沿研究等方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动力,解析相关应对措施的内在原理和实现机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实现人类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

三、结束语

施莱尔马赫认为,大学教育“应在相互联系的体系中探索具体现象,不可使之脱离知识整体”[6]。从这个角度出发,高校必须重视环境通识教育功能挖掘,以使大学生真正理解“两山论”所蕴含的理论真谛与实践价值,通过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素养以及生态实践能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吴绪玫.从科普到科学文化传播:不可或缺的科学史教育[J].昆明学院学报,2010(6):120.

[2]   詹姆斯·恩格尔,陈靓.环境教育:艺术、科学与生态批评[J].社会科学研究,2014(5):206-208.

[3]   郭思乐.论科学观念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地位[J].教育研究,1995(4):68.

[4]   施威,刘青,李忠明.西方气象科技引进与中国气象事业近代化[J].阅江学刊,2016(2):21-29.

[5]   张晨宇,于文卿,刘唯贤.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1(2):10.

[6]   Schleiermacher,F.D.E. Gelegentliche Gedanken uber Universitaten in deutschem Sinn:Nebst einem Anhang uber eine neu zu errichtende[M].Berlin:Realschulbuchh,1808:33.

Innovation of Ecotype Talent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Liberal Education

Chen Jing, Zhang Yongjie

(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Abstract: Environmental Liberal education has the functions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education, which helps college students form a sound knowledge system, correct ecological concepts and systematic ecological thinking.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deas and Libe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for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 beautiful China. Therefore,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type talent training mod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Liberal education, aiming to provide human resources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environment; liberal education; universities; teaching model

[责任编辑   妤   文]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高校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