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2016-11-16李力群

新一代 2016年15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等教育人才

李力群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全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教育,这个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也在大力宣传通识教育重要性的同时,不遗余力将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全国高等学府大力推行通识教育的同时,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个同样重要的教育,那就是自由教育。因为,就教育类型而言,通识教育重点培养知识广博、高素质、有教养、人格追求完满并且全面发展的通才,而自由教育是一种广泛和更宽容的职业教育。本文作者在详细分析了两种教育的相同和不同的前提下指出,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超越,对后者有所舍弃和发展。无论是自由教育还是通识教育,高等教育都必须以“和谐发展人”为培养目标。

关键词:通识教育;自由教育;高等教育;人才

众所周知,通识教育是近十多年来国内外高等教育针对许多高校教育长期存在的过细的学科分类、过窄的专业设置、学生知识面窄、文化素养不高以及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等问题而进行的教育改革。虽然,这种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几十年来,在各大高校都在强调将人才培养理念从重视人才的专业知识向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方向转型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凸现出来,那就是课程多而杂,让学生身心疲惫的同时不但没有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且还扼杀了学生自由发展的天性,封闭了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不忘过去自由教育的精神实质,毕竟它倡导的是个人身心的自由发展和最纯、最善良品质的养成,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铸就。

一、通识教育的实质

何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美国的一教授在19世纪首先提出来的。起初,它曾被译成“通才教育”或“普通教育”。最初的通识教育诞生于美国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领域,其主要其目的是培养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子,在培养他们具有较扎实且全面的专业基础上,努力将他们培养成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近几十年来,全世界各个高等学府的学者和精英都将通识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反复探究并且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在大学阶段,我们必须坚持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职业性和专业性教育之外,通识教育提供了一种人人都应该接受的另外一部分有必要接受的教育。因为该教育的理念和通识教育实践是非常统一的,其特色是,通识教育强调文化的广度、知识的深度、人格的独立,而其课程规划以共同必修课程达到文化广度目标。简单说来,通识教育是培养知识广博、高素质、人格追求完满并且全面发展的通才。通识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将原本过度专业化和非常狭窄的教育进行合理有效的拓宽,使得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使学生掌握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所需的特殊本领。

二、自由教育的现实意义

早期的教育被统称为“自由教育”内容包括音乐、天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俗称“七艺”。它的核心是心智的解放,寻求生命中的最美、最纯和最善良的品质,强调以培养人具有自身良好素质为教学宗旨。实际上,自中世纪起,自由教育就成了一些国家本科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例如,哈佛大学就是始终把上述课程作为其本科阶段实施的主要课程。不过,自由教育的内容也随社会环境和发展的情形也在不断变化。文艺复兴时期,以希腊文和拉丁文为主的人文学科成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到了18世纪,自然科学开始兴起﹐并逐渐与人文学科比肩﹐使自由教育的概念再次得到延伸与发展。在19世纪,一些国家开始将文、理同时纳入普通教育的范畴。虽然,近几十年来,人们谈论、研究最多的是通识教育,几乎很少有人再提及自由教育。但是,事实上,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上看,它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对知识的渴望也在不断增强。自由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教育的不断挑战中,自由教育这种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也成为人们迫切需求的东西。因为,自由教育的教育理念恰恰反映了人们追求民主与自由的理性与信念,让人的身心都可以自由地生长,尤其是让人的精神可以自由张扬。在我们强调创新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白的是,自由教育本来就是创新的基础和根本。不断创新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形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点,也是衡量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自由是人的天性。培养人和发展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必须尊重人,并且能够保护其自由发展和成长的天性,否则教育就成了强迫人、违背人的意志而行事的社会机器。

三、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结合的意义

通识教育的重点在于“育才”而非“教书”,是一种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它之所以不应该教出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是因为通识教育没有对专业进行非常硬性的划分,而是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这些课程大多是不直接产生实际效用的学科,所以,它能让学生真正摆脱功利性的培养目标,从而能够产生自由获取知识的愉悦心情。这样的教育让学生能够非常自由自在的、合乎生长规律的成长。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现代的有教育不同于古代的自由教育,因为,过去,它是完全属于特定阶层的才可以接受的教育。现如今,我们每个公民都有权享有这种让人身心都可以自由发展的教育。无论是自由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它们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替变化,但它们在深层次意义上存在着共同之处:即体现在自由、理性、基础性与普遍性的自由教育的基本精神一直没有改变。高等教育旨在突显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个体的价值与尊严,因此很有必要坚持对自由学科内容的学习与研究。唯有这样,才能实现让理性与感性(下转第121页)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高等教育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