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2023-08-25何莉

求知导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和发展中華优秀传统文化,要从小学开始,教师可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全面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开阔其文化视野,提升其人文素养,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文章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阐述了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平凉市2022年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PL[2022]LXH44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莉(1989—),女,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城南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民族性和人文性[1],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语文学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启蒙阶段,学生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正处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期[2]。因此,在小学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但有利于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筑牢学生的传统文化根基,而且能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理想信念、精神品质、人文情怀和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多样性、丰富性和人文性等特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之根。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自身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人文情怀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让学生从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其人文素养,培养其民族文化认同感。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3],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明显增加,古诗词、文言文的数量明显增多。强化古文教学,能够一步步筑牢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使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精神品质和思想内涵。第二,有利于深植学生的民族精神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民族精神,包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勤劳朴实等诸多优秀品质和精神。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扎牢学生的民族文化、民族品质和民族精神之根,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第三,有利于提升语文的育人功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能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创新古诗词教学,夯实学生的古诗词基础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在古诗词的编排和设置上扩大了范围,增加了篇目数量,为学生从小打好古诗词基础提供了保障。在日常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夯实学生的古诗词基础,同时要创新古诗词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紧扣民族精神和时代脉搏,让古诗词焕发新的活力。下面笔者以四年级语文下册王冕的《墨梅》的教学为例进行相关阐述。

首先,教师要组织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自主朗读、展示读、比赛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进而理解诗的内容。其次,教师要结合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进行精讲和点拨。在《墨梅》的教学中,教师要将读和讲相结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让学生理解“墨梅”的意思,知道“墨梅”就是用淡墨画出的梅花,因而诗中有“朵朵花开淡墨痕”一句。这首诗最有名的句子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教师要通过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了解诗歌展现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品质。再次,教师要进行拓展和创新。在学习了这首诗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咏物诗。比如:有学生吟诵《石灰吟》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学生吟诵《竹石》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言,展示自己学过的有关梅花的诗句。通过合作交流,同学们能很快在黑板上写出很多写梅花的诗句,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这样,不但让学生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积累了新的写梅花的诗句,而且创新了古诗词教学方式,夯实了学生的诗词基础,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加强古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古文素养

新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适当安排了一些简单的古文篇目,如《弈秋》《两小儿辩日》等,这样的编排能使学生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逐步接触古文,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为其以后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扎牢精神和文化之根。因此,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加强古文教学,拓宽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途径,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现笔者以小学六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一课为例,简单阐述小学古文教学的方法。《两小儿辩日》一文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的,我们要虚心学习,善于向别人请教。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三个方面:朗读、积累、精讲,以夯实学生的古文基础。

首先,要组织学生朗读。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多是两个孩子的对话,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以对话读、展示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次,要注重积累。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要让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文言文学习主要以积累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为主。文言实词方面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如,文中“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汤”字就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指热水,今义指煮东西的汁液。如果学生能将这些文言词汇分门别类记下来,其古文知识就会逐渐丰富。最后,要进行精讲。古文产生的时代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精讲。《两小儿辩日》中有两个方面的知识需要教师精讲和释疑。第一个是两小儿所辩论的太阳远近的问题。教师要从地理和科学的角度,准确地为学生讲解,让学生懂得地面温度的高低主要与太阳光斜射和直射有关。第二个是为什么知识如此丰富的孔子竟然也无法解决两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告诉学生,几千年前,人们对地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因此,尽管孔子知识丰富,也难以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样,教师加强对古文知识的讲解,能夯实学生的古文基础,提升其古文知识素养。

(三)精选国学经典,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要想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仅靠课本中的古诗词和古文的学习是不够的,教师还要不断拓宽学习途径,精选课外国学经典,并组织和引导学生诵读和学习。在小学阶段,可选择的国学经典主要有四本,即《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其中,《弟子规》《三字经》本身就是古代的童蒙教材。《弟子规》是一本生活规范类童蒙教材,倾向于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和品质精神的培养;《三字经》则汇聚了历史、人文、人物等方面的知识,含有众多勉励孩子学习的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等;而《论语》《孟子》则涉及了政治、文学、哲学、教育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诵读和学习这些国学经典,能提升自身的思想和修养。因此,精选国学经典供小学生诵读和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1.组织开展“经典伴我成长”诵读活动

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记忆力好,可塑性强,此时正是学习国学经典的好时机。因此,学校可以多组织开展“经典伴我成长”等校本教材诵读活动,将《弟子规》作为一、二年级的校本教材,将《三字经》作为三、四年级的校本教材,每周安排一节自习课或语文课,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语文教师要有计划地分配《弟子规》和《三字经》的内容,在每节诵读课上带领学生诵读一定量的内容,不能贪多图快。在诵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教师范读、领读,学生整体读、分组读、比赛读、展示读等各种诵读方式,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相关经典内容。教师可以简单讲解所教内容,让学生懂得大致的意思。这样,上完二年级,学生就能掌握《弟子规》的内容;上完四年级,学生就能掌握《三字经》的内容。

2.开展“与圣贤对话”校本教材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从《论语》《孟子》中精选一些能有效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编成《论语章句100句》和《孟子章句50句》等经典校本教材,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诵读教学。教师可以将《论语章句100句》安排给五年级学生诵读和学习,将《孟子章句50句》安排给六年级学生诵读和学习。语文教师要将具体学习内容合理地分配到每一节经典诵读课中,安排学生诵读和学习。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和合作学习、交流互动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指导他们自主诵读和学习,鼓励他们查阅相关资料,交流讨论并解决不懂的地方。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及时予以点拨和释疑。这样,学生在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后,国学经典方面的知识积累就已经很丰富了,这能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

(四)重视传统文化常识积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好词佳句、成语、俗语、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文学常识等都是学生日常学习中要积累的内容。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眼未来,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等角度出发,组织和引导学生做好日常积累工作。教师可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积累本,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记录下来。这样,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不断丰富,进而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及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结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健康成长都大有裨益。因此,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用于传统文化的诵读和学习,同时要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如组织经典诵读比赛、诗词大会、传统文化常识竞赛等。此外,教师还要不断研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策略,让传统文化真正在语文课堂中扎根,最终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石彩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1(14):15-17.

董付进,王洪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1(29):125-126.

杨英玉.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22(18):104-106.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