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的隐喻与转喻
2023-08-24唐林
唐林
【摘要】Lakoff和Johnson(2008)认为日常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我们的思维本身就具有隐喻性质,隐喻思维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本文以BNC语料库为英文语料,BCC语料库为中文语料,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和新牛津英汉双解电子词典,对中英文中“脚”的隐转喻机制进行对比,并从体验认知原则和文化角度进行分析。本研究有助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促进中英文器官词汇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脚;隐喻;转喻;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1-011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1.035
一、引言
Lakoff和Johnson《我们所依赖的隐喻》(1980)的发表引发了隐喻研究的热潮,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只是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是可有可无的,而Lakoff和Johnson则认为隐喻是人们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人们的思维在本质上就是隐喻的,并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这是认知科学界的一场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隐喻在认知层面的研究,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门,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们的认知具有具身性,人们的概念和认知来自于与世界的交往和互动,而人们是通过人们的感官来与世界进行互动的,同时,人类的认知都是从自身出发,以自我为中心,并逐渐往外扩展,由内向外,由具体到抽象,人们会通过人们自身,如身体器官来认识世界,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人体器官与世界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脸、脑、手等人体器官进行研究,(如张建理,2003;肖小月,2016;吴佳懋,2021)尤其是从隐喻和转喻角度来探究其语义引申机制,但是对同样作为人体器官的脚的研究并不多,如蒙倩静(2011)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理论,结合实例分析了汉语“脚”的隐喻和转喻,包括了含有名词“脚”的隐喻和转喻研究。孙毅,崔慈行(2021)对汉英语中“足/脚”类隐喻词群展开跨语言的对比。笔者发现这些研究侧重于质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的研究,可能存在语义分类不全,也可能未结合实际语料库中的语料,客观地反映“脚”的语义引申,因此本文以语料库为研究方法搜集语料,结合权威词典,以隐喻和转喻理论为基础,对英汉语中“脚”的语义进行分类和对比分析,结合实际语料全面地对英汉语中“脚”的语义引申机制进行分析。
二、隐喻,转喻理论
隐喻传统上只是被当作是一种修辞手法,是语言使用者为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贴切而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可有可无的。而认知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约翰逊(Mark 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打破人们的常规看法,他们认为隐喻是思维和认知层面的,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模式,是与生俱来的,人们靠它理解和认知世界。隐喻就像一座桥梁,帮助我们将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或概念连接起来。转喻理论表示用某事物的一部分或者与其紧密联系的一部分来指代某事物,同样,对大多数人而言,传统上转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然而在认知语言学中,转喻是一种认知手段,转喻同隐喻一样是思维与概念层面上的。
三、英汉语料的分析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是基于体验哲学,其认为人们的概念、范畴和语义来自于人们与世界的互动,并且人们的认知是以“自我中心”开始的,即人们首先通过认识人们自己,然后通过自己来认识世界,比如人类自上而下包含了头、腰、脚,因此人们在认知山时也会将其分为山头或顶、山腰以及山脚,这样的认知是基于人们的身体构造,非常容易理解。笔者通过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发现“脚”有如下义项:1.人和动物的腿的下端,接触地面支持身体的部分;2.物体的最下部;3.物体的废料;4.指跟体力搬运有关的。通过查阅新牛津英汉双解电子词典,笔者发现“foot”有以下义项:1.(人的)脚、足;2.(脊椎动物的)脚、足;3.[动](无脊椎动物的)运动(或吸附)器官;4 .袜的脚部;5.〈西印度〉(人体)驱赶以下部分(包括大腿、小腿和脚);6.〈诗/文〉步态;步伐;7.〈英、史或正式〉步兵;8.底端,最下部;底座;9.(桌上离主人最远的)下席;10.(床、沙发或坟墓的)搁脚部位;11.(缝纫机的)压脚板;12.[植]花托;13.英尺;14.[乐](音高单位)英尺;15.[诗韵]音步;〈非正式〉支付(尤指大额或不合理账单);16.步行,走(尤指远路);17.〈古〉跳舞。基于以上定义,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無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中的“脚”,原型义项都是“人和动物的腿的下端,接触地面支持身体的部分”,笔者采用孙毅&崔慈行(2021)的分类方法,从事物相关类和人物相关类两大用例范畴切入,将其细分为空间意象、度量意象、实体意象、称呼意象、动作意象、情绪意象和性格意象七小类。为了阐述英汉语料中“脚”的隐喻和转喻之间的不同与相同点,笔者以BNC报刊为英语语料,以BCC报刊为汉语语料,分别以“foot”和“脚”为检索词,分别选取50条语料,并将其所属义项分别归为所分意象,对其使用频率、隐喻、转喻引申机制及其差别进行分析。
通过对以上语料进行分析,首先可以发现,无论是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脚”的原型义,中英文分别占48%以及52%,即“人和动物的腿的下端,接触地面支持身体的部分”,这是“脚”使用最为普遍的义项。由上表可以发现,在BCC语料库中,除原型意象外,在所选择的中文语料库中,空间意象占比最高,占26%,其次是动作意象,占18%,再次是称呼意象,占4%,然后实体意象,占2%,未发现情绪意象,度量意象,在所选取的英文语料库中,除原型意象之外,占比最高的是度量意象,占22%,之后是动作意象,占20%,然后是称呼意象,占2%,未发现性格意象,实体意象以及空间意象。在分别进行分析时,笔者将结合现代汉词典(第五版)上的例句进行分析。下面将对各个意象逐个分析,并从隐喻转喻角度对中英文中的各个意象进行对比分析。总体上看,在有限的语料中中文的意象类型比英文中的意象类型丰富,中文中出现了6种意象,而英文中出现了5种,首先是空间意象,所谓空间意象,就是将物体看作一个立体的形状,分为了上、中和下三部分,而这里的下就是脚,在人类的认知当中,自上而下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部、腰部和脚,这个人体部位域可以映射到其他很多域,比如我们将山看作山顶/坡、山腰以及山脚,这与人体部位相对应,在这里的意思就是物体的最下部。
例1:现在江水离堤脚约30米的有11.5公里;离堤脚10—20米的有20.8公里;已到堤脚的有16.7公里。(《人民日报》1993年7月13日)
在本例句中,堤坝就被隐喻为人体器官,有头、腰和脚,这就是人体域向物体域的映射。这样的表达非常普遍,如还有,“柱脚”“墙脚”“桌脚”等,在中文语料库中占比很高。在英文中,此类映射同样普遍,如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the foot of the closet。之所以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拥有这样的映射,主要是由于人类身体结构的相似性,人们身处环境的相似性,概念隐喻理论认为人们的概念来自于人们与世界的互动,人们的认知都是“自我中心”,人们通过自己,如人们的身体器官来认识世界。
第二,度量意象次类的用法如下,首先可以看出,英语中“脚”作为度量单位的使用很普遍,在英文中,“脚”作为度量单位时意思是“英尺”, 然而在中文中,中国人不以“脚”作为计量单位,但在中文中我们却用“步”作为计量单位,虽然不及“脚”作为计量单位那么直接,但是我们却使用了与之联系紧密的“步”来表示距离,如以“五十步笑百步”。这里“脚”在中文中是从人体器官域映射到了度量单位域,而中文则使用了一个与“脚”紧密相关的“步”来作为度量单位。
例2:A farm worker looks on astonished as a jet pilot shoots out of his cockpit at 300 feet.
一名农场工人惊讶地看着一名喷气式飞机飞行员在300英尺高的驾驶舱射击。
该例句中的 feet是“尺寸”的意思,此种用法在英语使用中较为普遍。由此可见,度量意象次类的用法是汉英“脚”类词汇用法的一大差异。
第三是实体意象次类,这类意象的意思是“剩余的废料”,如:
例3:工厂生产后的下脚料一般如何处理?
在这类意象中,“脚”都是被隐喻为物体,如例句中“下脚”或“下脚料”(在加工過程中残余、分离的碎料或废料);“茶脚”(杯子中的残茶);“酒脚”(酒器中的残酒)。笔者认为,之所以存在这种隐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脚相对于中部和上部中的一些人体器官而言,如头、心脏等对生命的重要性次之,失去了这些器官,人就会死去,但没有脚,人们依然有可能能活,因为其通常又处于人体底部,而很多残渣都是作为沉淀物位于某物体底部,这些都是用处相对没那么大的事物,因此两者重要性和所处位置相似,因此我们将“脚”与相对而言没那么重要的实体联系起来。然而,在英文中,却没有这种表达,英语表“剩余物、下脚料”的单词为leftovers或offcuts等。因此,这也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带来的表达上的差异。
第四,在称呼意象中,“脚”的意思是“跟体力搬运有关的”,在笔者搜集到的中英文语料中,此意象占比均较低,中英文语料中分别出现了两次和一次,笔者认为,此义项是聚焦于“脚”的作用,脚可以发力,用于支撑人体的重量以及行走,而“脚力”指两腿的力气,旧称搬运工人,此种用法均未在笔者搜集到的语料中出现,出现频率较低。
例4:我觉得码头的脚行应该比较发达。
在上例子中,“脚行”旧称搬运业或者搬运工人。此外,也有“国脚”这样的表达,指为国家队效力的足球运动员,笔者认为这里是对踢足球的人的转喻,这里以“脚”指人,以部分带整体,因为“脚”是足球这一运动最重要的发力器官,因此,我们用“国脚”替代踢足球的人。在英文中少有foot/feet的称呼表达,仅见big foot之类的绰号,这也是中英文文化差异带来的表达差异的体现。
第五,“脚”发出的动作自然生成一系列动作意象,在英语和汉语语料库中,笔者发现拥有动作意象的表达分别为9次和10次,中英文语料中含有此义项的例子均较多,英文较中文多,这也体现了英文词性转化灵活,用词经济性高的特点。如:
例5:Neighbours found Alan,66,struggling to his feet dressed only in his boxer shorts.
邻居发现66岁的艾伦只穿着平角短裤挣扎着站起来。
在例句中,“feet”表示的是站起来这个动作,这种表达在英文中非常普遍,如put ones best foot forward表示极速前进;(get/have)itchy feet表示渴望旅行(或换个地方、做别的事)等等。在汉语中,“脚”体现动作意象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如:
例6:他走上前去给了他一脚。
笔者认为,这里的“脚”也具有动作意象,可以理解为“踢”。
第六个次类为情绪意象。人类的某些动作具有表达情绪的作用,由“脚”类词汇所表示的人体动作能体现一定的情绪特征。在笔者搜集到的英汉语料中,“脚”表示此类意象的例子都很少,分别为0个和2个,因此。笔者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例子给予解释。
例7:刚开始上台讲课时,他有点畏手畏脚的,但是现在好多了。
例8:He said to us with both feet.
他坚定地告诉我们。
例句中的“畏手畏脚”表示害怕,而在英语中,with both feet表示内心坚定。“脚”带有情绪意象的情况较为多见,如with ones wrong foot foremost表示心情忧郁;feel ones feet表示把握十足,这说明了英语民族较汉语民族更经常将“脚”从器官域投射到情感域。
第七个意象是性格意象,在笔者搜集到中文语料库中,出现了一例含有性格意象的例子,英文语料中未发现含有性格意象的例子,因此笔者另找英文语料如下:
例9:He is a man having his foot on the ground.
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例10:兄弟连队说他“铁嘴豆腐脚” ——能说不能干。
在该例句中,“脚”与其他词语构成了性格意象,此外还有其他构成性格意象的表达,如stand on ones own feet(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have a foot in both camps (脚踩两只船、三心二意。在例10中,笔者认为 “铁嘴豆腐脚”中的“豆腐脚”指做事不能干,从器官域投射到抽象的能力域。
四、结语
笔者采用(孙毅、崔慈行,2021)的分类方法,将“脚”的意象分为事物相关类和人物相关类两大范畴,将其细分为空间意象、度量意象、实体意象、称呼意象、动作意象、情绪意象和性格意象七小类。本文以汉语BCC语料为中文语料,以BNC语料为英文语料,由于笔者搜集的语料有限,因此纳入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语料,从七个意象的角度分别介绍了汉英两种语言在“脚”的隐喻使用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对中英文中意象使用频率的差别及原因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对语料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了中英文中“脚”所带有的不同的意象出现的频率不同,但是原型意象,空间意象,动作意象出现的频率都较高。这也说明了人们身体构造的相似性,所处环境的相似性使得我们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源域到靶域的隐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语言是思维的表征,因此我们的语言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孙毅&崔慈行(2021)也认为,汉英语中存在共有的“足/脚”隐喻词群的原因在于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是体认性的,进而人们会有相同或者类似的语言表征,这使得即使在不同的语言种类和文化背景下言语者也有互通的认知操作和心智活动,他们也指出人类基于身体经验的隐喻投射是一切概念系统的来源,人类身体经验本身是直接的表义结构。由于不同地域的人们拥有基本类似的身体结构和感知器官,因此不同民族的“足/脚”隐喻词群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不同地域,尤其是不同國家的民族由于在地理疆域、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民俗心理、审美情趣和历史沿革等方面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别,因此,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具身哲学理念,人们所处环境的差异会产生思维和认知差异,最终表现为语言和行为的差异,人们的语言表达会具有本土化的特征。(孙毅、崔慈行,2019)
参考文献:
[1]Lakoff,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Metaphor and Thought (Second Edition),edited by Andrew Ortony,Cambridge UP,1993,pp.202-51.
[2]Lakoff,G.,&Johnson,M.(2008).Metaphors we live b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孙毅.当代隐喻学的理论范式构念[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7(06):126-134.
[4]吴佳懋.“hand”与“手”一词多义语义扩展机制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21.
[5]肖小月.“脑”与“brain”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36(02):83-86.
[6]牛津大学出版社编.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7]张建理.英汉多义词异同研讨:以“脸、面”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04):54-58.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