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宋金墓葬中“半启门图”内涵研究

2023-08-22王艺衡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8期

王艺衡

内容摘要:半启门图是我国古代墓葬中一种常见的装饰图像,其以特有的空间艺术形式反映出人们极具地域性的世俗生活及整体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意识,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在新发掘的甘肃天水师家湾金墓中出现了以“白牛”为图像主体的半启门图,这无疑为进一步研究半启门图的人文内涵与历史价值提供新的线索,增添新的资料。

关键词:半启门图 甘肃地区 宋金墓葬

我国古代墓葬中的墓饰图像极为丰富多样,如“二十四孝行图”、“飞天图”、“散乐图”等,“半启门图”则是其中较为独特典型的一种题材,它作为平民墓葬中一种常见的墓饰,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形成发展历史悠久,自汉代起便流行于墓葬之中,魏晋时期一度沉寂,唐代又重新出现,并再度于宋金时期活跃兴盛起来,明清时期又逐渐消失。因此“半启门图”通常集中出现在宋金墓葬中,并且形式多样,分布广泛。但这类图像大多出现在北方地区,除河南、山东等中原地区以外,甘肃地区也拥有相当数量包含有“半启门图”的宋金墓葬,目前已知数量为天水市六座、临夏市六座、庆阳市与白银市各一座,共计十四座存有“半启门图”的宋金墓葬。[1]可由于墓葬资料不完整等因素,对甘肃地区的半启门图像研究尚未引起充分关注。而甘肃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丧葬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是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传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一种文化形态,墓葬是反映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对墓葬艺术进行研究是了解宋金时期甘肃地区历史、社会和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生死界线:虚实相生的空间拓展

“门户”这一意象本身有分割空间的作用,在传统墓葬文化中“门户”自古便有联结生死开阴闭阳的功能,汉代司马季主有言:“人死魂游上天,谁能出入不由门户?黄泉开,亡人安宁,生人福利。”[2]这种特殊的空间暗示符号是一道生死界线,是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连接点,而“启门”后的世界也充满了人们对死后世界的多层次追求想象,或许是信仰世界的入口,也或许是现实生活的延续。

1.“门后”无形的世界

墓葬装饰“半启门图”因其特殊意趣加之文献材料短缺,它有别于其他图像的特殊的空间艺术形式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门后世界”的理想状态,对其内涵的解读猜测大都由此展开。正因为幻想空间的不确定性与主观性,造成学界目前对其功能意义的解读众说纷纭。但究其种种说法,对门后死亡世界的臆想无外乎无形的精神信仰与有形的世俗真实再現。梁白泉先生认为:“在宋代趋于成熟的丧葬文化中,‘妇人启门一类墓饰归属道家、道教系统,反映出对神仙的信仰与追逐……‘妇人启门墓饰图像当可解读为墓葬者祈望墓主人升天成仙,其生命可以得到永生。”[3]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巫鸿先生,他在论及“启门”这一图像时认为门后的世界是另一个时空,并指出“启门图”在墓葬文化中代表着“魂门”、“天门”。另外,土居淑子在她的《古代中国的半开之门》一文中认为“妇人启门”图像表现了神话人物开启冥府大门,引导死者进入仙界。[4]这类观点中都集中体现出古人对彼岸世界的永恒追求,以及受道家神仙思想影响下朴素的生死观。死后渴望登临极乐之境的丧葬观念一度是墓葬文化的核心表达,“死后成仙”成为一种无形且稳固的信仰观念,并通过墓室中的“半启门图”一类的墓葬装饰表现出来。

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上邽乡苏山宋墓就是能够表现出这种思想观念的典型代表墓葬,其墓室东西两壁正中皆为“启门画像砖”,其图像为双门半启,门里有一妇女,头梳双髻,身着交领长衫,于门中探出一半身体,造墓者运用虚实相生这一手法,以半开启的门暗示一个宏大空间的存在。[5]画像砖上层为“天马”、“吉羊”、“狮子”等瑞兽图像,其中“天马四蹄腾空,挺颈竖耳,于祥云中回头”,安置于墓室的上部。这种瑞兽图像往往是古人对仙界的象征与隐喻,出现在“启门图”上层也就是暗示着门后无限的纵深空间内可能藏匿着生人难以接触的奇异世界,反映出人们对生与死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2.“门后”有形的世界

与“门后”为无形的精神世界相比,认为“半启门图”是对现实生活的模拟与再现,反映出古人强烈的生命意识,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数量更为繁多。最早对“半启门图”进行含义解释是宿白先生,他在《白沙宋墓》中认为:“按此种装饰就其所处位置观察,疑其取意在于表现假门之后尚有庭院或房屋、厅堂,意即表示墓室到此并未到尽头之意。”[6]意为“启门图”的作用不仅是还原生者在世时的日常家居生活,而且也对墓室空间也进行了拓展,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将这一观点加以深化并极具生活气息的“前堂后寝”说。再者,就是将“半启门图”的属性定义为家居侍奉图,认为“妇人启门图”上的女子是墓主的侍女或妾属。冯学恩先生更是进一步深化直接表示:“启门只是借助出入之门灵活表示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法,并没有固定统一的含义”。[7]之所以会有大批学者持此种观点,是因为中国墓俗中一贯重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传统丧葬文化,古人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开启另一种生命形态,他们深信人死后会以独特的方式存在于死后的世界里,又因留恋现世渴望在死后也依旧能够享受生前的待遇,再加之宋金时期贵族阶级没落、商品经济兴起的社会环境,多种因素影响下墓葬图像日常化、世俗化倾向便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现实观照:真实鲜活的世俗化倾向

宋金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世俗生活发达,宋金墓葬内出现了许多“半启门图”一类的表现世俗生活的墓饰图像,但在这一历史阶段内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地区差异变大,也造就了不同区域各具特点的文化特征,这在墓葬中有清晰的表现。甘肃地区为宋金时期统治下的边缘地带,却大量出土了存在有“半启门图”的宋金墓葬,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背后映射出极其鲜明的时代、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1.陇右农耕文化的历史还原

甘肃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概念下“陇右”一词作为甘肃的代名词,更能体现出宽泛复杂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地方文化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原因的影响,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陇右地区在远古时代便是农耕文明的源头之一,先秦至隋唐时期由于多民族聚集,成为中原农耕区与西北游牧区的天然纽带。自宋以后,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陇右地区经历了从农牧并举到农耕为主的文化形态变迁。到了金代,上层仍旧大力鼓励和支持农耕。陇右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流变整合、融通积淀,浸染着浓浓的地域性印记,这也使陇右地区成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个独特区域。[8]宋金时期是由农牧并举向以农耕为主过渡的历史阶段,社会历史背景的转变必然会相应地在思想文化中体现出来。而宋金时期的墓饰图像中便有对此历史阶段的映现与还原,饱含着精神细节的图像文献作为一种十分独特且包含着巨大信息量的语言,不仅能够清晰客观地还原呈现历史面貌,而且能够引发人们更多充满可能性的联想和哲思。“图像证史”已经成为还原历史真相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方法。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中梁镇三湾村师家湾金墓,此墓中的“半启门图”除了常见的“妇人启门图”以外,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启门者”为动物的“白牛出门图”。[9]此彩绘图画位于墓室东壁,图像中从“门后”探出一半身体的不再是妇人或童子等人物形象,而是一头带着简易辔头的白牛,牛作为农耕的主要劳力,在宋金时期以农耕文化为主的陇右地区同样也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有着非同寻常的象征意义。这一新材料的出现使得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许多以性别作为关键切入点研究半启门图像内涵的观点,半启门的意义重点或许不在于表现宋代理学束缚与女教振兴,更多的是对日常世俗生活的反映。与“白牛出门图”相似,共同表现这一时期农耕劳作情景的还有天水市清水县永清镇苏屲村宋墓中的墓饰图像,墓室中部下层有“双人舂米图”和“双人推磨图”[10],这些图像都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这一时期世俗农耕生活情状,表现了陇右地区安贫乐道质朴纯粹的文化特征,蕴含着墓主依照地上“现实家园”来构建地下“理想家园”渴望延续幸福生活的真实情感。

2.陇右多元崇拜的文化再现

在墓室四壁上雕刻的题材都是源于墓主生前的生活习俗和信仰观念,同时也是立足于当时人们普遍的认知水平与思维方式。陇右地区位于东西南北的交汇点,陇右文化以中原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又因其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进行民族間交流融合与吸收外来文化传播佛教为中华文化注入活力上,做出了巨大贡献,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多元的文化因素在这片土地上开出绚烂之花,充分显示了陇右文化的渗透性与包容性。因此宋金时期的墓葬图饰也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这些图像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要解读“启门图”的深层内涵就必须与其他图像结合起来,其内在联系整合投射出的是特殊历史时期陇右文化多元复杂的文化语境。

宋金时期理学兴盛,孝悌观念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二十四孝”的概念大体定形于此阶段,因此孝行图主要流行于宋金墓葬中,如甘肃临夏市南龙镇王吉墓中就存在有“原谷谏父”、“王祥卧鲤”等孝行故事;这一座墓葬中同时还出现有大量动物类图像,其中“天马”“狮子”一类带有游牧民族与西域文明特色的物种,这也从侧面体现出陇右文化的包容性和流通性。此外,墓葬图像中的宗教文化色彩亦颇为浓厚,“佛道乐伎图”、“诵经图”、“飞天图”、“鹿衔莲花图”等图像的出现,[11]体现了宋金元时期儒释道三教相互影响、融合的特征。上述多种类型的图像它们同“半启门图”一起再构了墓葬文化艺术中和谐统一的微观宇宙,反映了陇右地区多元崇拜的社会意识与所生活时代的精神文化面貌,体现出强烈浓厚的世俗特色。

三.蕴藉审美:文化特征中的内在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礼仪,讲究含蓄内敛,有一种“藏”的精神,故而含蓄深隐、内敛中和成为中国传统审美特征,这种内敛型文化价值倾向在宋金时期,尤其是宋代发展到了顶峰时期,追求含蓄平和的美学理念体现在绘画、文学、建筑等多个领域,对丧葬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民间文化艺术的倾注,也使墓葬艺术呈现出一种简朴原始的审美形态。

1.“半启门图”中的含蓄之美

中国文化中的含蓄美特征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意识可以追溯至《周易》“取象隐喻”的思维方式,以直感具体形象中渗透着主观情感的思维定势造就了整体文化偏向意会性、模糊性、直观性的审美特点。[12]同时,这种审美认识与文学绘画等艺术的创作规律是相通的,常为后世的美学批评所沿用,司马迁、刘勰等人都以敏锐高超的艺术眼力揭示出了含蓄这一重要的美学范畴。有唐一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高度概括“含蓄”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至此含蓄作为单独的艺术概念才明确出现。[13]到了宋代,在飘摇动乱崇文抑武的社会环境与程朱理学注重礼教的影响下,形成了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贵含蓄、善藏露的文化氛围,最为典型的便是园林建筑上鬼斧神工的藏露艺术,而这一特点于绘画艺术中也展现得极为明显,其中墓葬装饰“半启门图”更是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幽暗不见天日的地下深墓中,半启的门扉后有女子微探出身来,半藏半露,平静温和的目光注视着门外的世界,她即便什么也不说,却好似有千言万语吸引着人们想要推开门,走进那未知的世界去一探究竟。”这是宋金墓葬中“半启门”图像给人的最为直观的感受,其复杂性与神秘性的遮掩下反映出的是尽显含蓄之美的藏露艺术,“犹抱琵琶半遮面”有隐有显的藏与露,不仅能增加画面层次感,而且更能激发审美意识,提供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含蓄隐晦地表达出生人对逝者美好的情感祝愿。

另外,“半启门图”中特殊的“半启门”意象从中晚唐开始便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来表达含蓄蕴藉之美,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莺莺传》中以“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14]此诗句极尽含蓄委婉表现了欲说还休的男女之情;再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中“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15]最后的“倚门回首”似有无尽情愫表露,却点到为止更加将年轻女子羞涩灵动的情态体现得恰如其分。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中:“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16]则又是另一种含蓄忧愁之情,无一字说怨,却尽显哀怨不平。“半启门”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半”多余“全”的审美意蕴既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也是特定时代精神的展现,无论在绘画还是文学上都充分反映出了宋金时期以含蓄蕴藉为美的艺术准则与文化特征。

2.“半启门图”中的简朴之美

甘肃地区宋金墓葬中的“半启门图”,无论是彩绘还是画像砖在风格上都简明精炼,用笔不求工细线条流畅清晰,以朴素的写意手法使得图像中的形象生动传神,体现出一种不事雕琢质朴稚拙的原始美感。究其原因,除了宋金时期追求含蓄极简审美的社会环境之外,与民间艺术的发展也有重要关系。甘肃地区这一时期的墓葬大多为平民阶层所建造,那些艺术性质极为浓厚的墓葬内部装饰自然也是由一些普通的劳动者所完成。可想而知,这些工匠的艺术水平和文化素养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且对墓葬进行装饰的目的也不是进行艺术创造,不需要极高的艺术造诣,因此也就不可能对墓葬装饰过分精雕细琢,只需求其大意,以达到浑然天成以形传神的艺术要求。但正是这种天然率意的创作方式,简朴洗练的艺术风格,恰好表达了普罗大众单纯朴实的审美理想与意识形态。再加之甘肃地区广袤阔大的地理环境与北方多民族融合,多重因素影响下形成了粗犷豪放、质朴无羁的文化风格,绘制雕刻墓葬图像的民间工匠在情感的驱动下,融入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以及敏锐的艺术观察力,传递着普通劳动者最本源真切的审美体验,具有浓厚的生命力与艺术性,展现了民间艺术的不朽魅力。

如天水市秦州区师家湾金墓中南壁彩绘“半启门图”,图中以朱红色绘双扇板门,两门间用墨线寥寥几笔绘一面部圆润的妇人形象,妇人露出大半身,手捧一物。[17]图像并无繁复的线条进行细节刻画,人物生动传神,色彩对比强烈,墓室中大量朱红色的装饰运用表现了民间工匠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念,即将红色与生命不死相关联,五色属五行体系内有机组成部分,“不再是单纯的色彩意义,五色中任何一色都表示一类色性物性,与五行时空结构统一。”[18]图像整体风格简朴明快,饱含真挚拙朴的艺术情感,凝聚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内蕴。

甘肃地区宋金时期的“半启门图”具有联结生死沟通阴阳的典型特征,运用虚胜于实的空白艺术拓展了想象空间范围。“门后”的巨大空间无论是虚无缥缈的精神信仰世界抑或是世俗生活的真实再现,都因充满了无限可能性而无法定论,但这种未知与神秘应是一种刻意为之,死后的世界生人无法得知,因此墓葬图像的绘制者只能以抽象的艺术形式表达对逝者归于理想家园的真诚祝愿,这是此类题材墓饰图像之共性所在。除此之外,这一地区这一时期的“半启门图”也展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别于其他“半启门图”的“白牛出门图”便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宋金时期陇右地区世俗农耕生活的现实反映,再现宋金时期特殊地理环境下的世情世态。同时,“半启门图”还与其他墓葬图像共同作用表现陇右地区在这一时期儒释道融合多元复杂的文化语境,还原社会历史面貌,极具历史意义与文化内涵。最后,“半启门图”以出彩的艺术审美性体现出宋金时期显著的含蓄内敛的整体文化特征,而民间工匠的情感投入又为其增添了一份简朴传神之美。

郑岩先生曾对“半启门图”做出了高度概括,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画面,而是对生死、现实和理想等各类矛盾一种浓缩、简洁的艺术表达。”[19]因此对甘肃地区宋金墓葬中“半启门图”的人文内涵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代表着特定的丧葬文化,反映了人们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并透过它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与时代特点,体现出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蕴。

参考文献

[1]郭永利.甘肃境内宋金元墓葬调查、整理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1.

[2](北宋)王洙.地理新书校理(卷二)[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2.

[3]梁白泉.墓饰“妇人启门”含义揣测[J].中国文物报,1992.11.8(3).

[4]高一竑.李茂贞夫妇墓、冯晖墓以及白沙宋墓中的“妇人启门”图研究[C].西北師范大学,2014.

[5]张玉平.甘肃清水宋(金)墓画像砖艺术特点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38(06):124-128.

[6]宿白.白沙宋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5.

[7]冯恩学.辽墓启门图之探讨[J].北方文物,2005(04):30-34.

[8]雍际春.陇右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其地域特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105-110.

[9]王太职;王焕新.甘肃天水中梁师家湾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2021,(10).

[10]张丽.清水宋墓的建筑风格与画像砖艺术浅析[J].东方收藏,2020,(15):90-92.

[11]石龙.甘肃临夏金代砖雕墓[J].文物,1994,(12):46-53.

[12]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2002.3:71.

[13]赵国乾.论中国古典诗学的含蓄美[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6):1-3.

[14]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85.

[15]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870.

[16]张自文著.冯延巳词研究[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90.

[17]王太职;王焕新.甘肃天水中梁师家湾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2021,(10).

[18]张乾元.丹青后素[J].国画家,2003,(1),76.

[19]郑岩.论“半启门”[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03),16-36.

基金项目:天水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引导研究项目,项目编号:TYCX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