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学四要素分析《植树的牧羊人》

2023-08-22曾素瑶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8期

曾素瑶

内容摘要:《植树的牧羊人》讲述了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坚持植树,将荒地变成沃土的故事。本文从文学四要素的角度入手,从文本本身的层面划分文本层次,分析文章中对牧羊人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从作者和世界的层面对“我”的形象与作者的形象,让·乔诺写这部作品的风格及动机进行了研究;从读者的层面概括了他人对本文的感受,并谈论了我的三个感受,即第一次见牧羊人中“水”的寓意、为什么写牧羊人用铁棍在地上戳一个坑,以及牧羊人和“我”带来的启示。期望为语文教师从文学四要素的角度理解文章提供思路。

关键词:《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文学四要素 法国文学

《植树的牧羊人》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教读课文。文学四要素包括世界、作品、作家和读者。本文结合文学四要素,从文本本身的层面、作者和世界的层面,以及从读者的层面深入解读,期望为语文教师理解《植数的牧羊人》提供思路,启发语文教师课文研读的兴趣和灵感。

一.文本层面

对于一篇文本来说,首先要分析文本本身。如果没有文本本身,就难以谈及作者层面、世界层面和读者层面。文本不仅承载了文本本身,也是作者、世界和读者层面的解读载体。

1.划分文本层次

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主要讲述了“我”在阿尔卑斯山地遇见一位名为艾力泽·布菲的牧羊人种树,将荒地变成沃土的故事。全文共有21个自然段,根据文中重点描述的“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和高原上的变化,将文本分为三个部分:见牧羊人Ⅰ(2-12)、见牧羊人Ⅱ(13-17)、见牧羊人Ⅲ(19-20)。

从原文可以看出,《植树的牧羊人》紧扣标题中的“植树”和“牧羊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按照时间顺序,并且以“我”见证者的身份,重点描写了牧羊人的事迹及阿尔卑斯山地植树前后的变化,其中又重点描绘了“我”三次见牧羊人的情景。对于三次见牧羊人的情景,着墨逐渐减少,第一次见牧羊人的着墨最多,最后一次着墨最少。三次描述一次比一次少,是因为牧羊人艾力泽·布菲从五十二岁起就如此生活,无论是在“我”看得见的地方,还是看不见的地方,日复一日,平淡而又有规律。因此,后面两次的着墨是对第一次见牧羊人的印证和补充,着墨越来越少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一次见牧羊人的片段共有11自然段,不仅细致写了牧羊人的衣(衣服)、食(水和汤)、住(石房)、养(狗和羊)、种(种橡树),还大量描写了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给“我”的感觉——自信、平和、像神秘泉水、安静、忠厚、不张扬、让人心里平静。第二次见牧羊人的片段印证了牧羊人“一直在种树”的事实,他“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变,并对第一次见牧羊人时的情况进行了补充。第三次对牧羊人的介绍只剩下了一句话——“那年,他已经87岁了。”剩下的都是对植树后的变化进行描写。

2.描写牧羊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植树的牧羊人》中对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的描写,主要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是根据牧羊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直接描绘,侧面描写主要是通过对牧羊人周边的环境及人物“我”的描绘间接地刻画牧羊人。其中有16处对牧羊人的正面描写,如“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突出牧羊人虽生活艰苦,但有在好好生活,也很勤劳。侧面描写中,有9处借助“我”来侧面描写牧羊人,如“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通过“我”的感受,烘托出牧羊人的友好。有6处借助环境来侧面描写牧羊人,如“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通过牧羊人住宿的环境,突出其勤劳、爱干净的特点,在有限的条件下认真生活。

此外,文章首段中,“我”总结评价牧羊人艾力泽·布菲“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文章尾段又总结评价牧羊人“力量是多么伟大”、“有毅力”、“无私”、“感到无限的敬佩”、“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这两段首位呼应,同时也可以归为侧面描写中借助“我”来突出人物牧羊人的部分。

3.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

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在表达方式上,文章运用了敘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叙述体现在三次与牧羊人见面时场景的描绘,议论体现在对牧羊人的评价部分。

写作手法中比较突出的是对牧羊人的动作描写,以及植树前后环境的对比。对牧羊人的动作描写集中体现在他种树前和种树中的动作。从第七段的“拿”“倒”“散”“挑选”“分开”“挑”“分开”“拣”“挑出”“停下”,可以看出牧羊人在种树前挑选橡子的认真,突出牧羊人对植树的用心。第十段中“爬”“停”“戳”“放”“盖”描绘了牧羊人种橡子时的一系列动作。放种子时是“轻轻地”,盖泥土是“仔细”地盖。他很珍惜精挑细选留下的种子,也期望种下的橡子能长成高大的橡树。我们常用“挖”来描绘制造坑时的动作,但文中偏偏用了“戳”字。对比来说,“戳”显得更轻松,熟练,说明牧羊人做这个动作已经重复很多次,同时也表现出五十五岁的艾力泽·布菲身体素质好。

对牧羊人植树前后环境的对比也不少,包括树木高度的变化、树林覆盖面的变化、风和空气的变化、泉水从干涸到冒出泉水、村子居民的变化等等。通过不同时间中同空间里的环境变化,体现出牧羊人坚持植树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同时他做出的改变是巨大的。正是因为艾力泽·布菲从52岁时起便坚持植树,昔日的荒地才会变成绿洲,人烟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才会吸引一万多口人在此处幸福生活。这是因牧羊人持续坚持而带来的点滴改变,在时间的见证下完成的蜕变。

文中共有六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平常且形象,丰富文章内容。在第2段中,让·乔诺分别将“一间间挨着的房子”和“狂风穿过破房子缝隙的声音”比作“马蜂窝”和“饥饿野兽的吼叫声”;第3段中,将“远处牧羊人的黑影比作“枯木”;第4段中,将“他(牧羊人)”比作“神秘泉水”;第13段中,将“萌生的树林”比作“地毯”;第16段中,将“鲜嫩、挺拔的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

《植树的牧羊人》赞扬了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始终坚持植树,最终改变阿尔卑斯山地上高原的面貌,造福附近居民的慷慨无私、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作者和世界层面

《植树的牧羊人》是让·乔诺在1953年应美国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杂志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去调查,结果得知没有名叫艾力泽·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去。让·乔诺写的这个故事让人以为是真实的事件,和文中“我”的形象与作者的形象高度契合密切相关,同时和让·乔诺写作这部作品的风格和动机密切相关。

1.“我”的形象与作者的形象

第一,“我”与让·乔诺的地理环境重合。《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武娟译,崔维燕校译。文章有删改。在《植树的男人》中可以看到,故事发生在“一个不为人知的高原,那是一个位于法国东南部阿尔卑斯山附近被称为普罗旺斯的地方。”这里看见的“除了野薰衣草外,就是一片荒山与黄土了”。而作者让·乔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普罗旺斯地区位于让·乔诺的家乡周边,该地区适宜薰衣草生长。由此看来,让·乔诺是很有可能到普罗旺斯遇见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的。

第二,“我”与让·乔诺的人生经历重合。《植树的牧羊人》中的“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应征入伍,在军队里面呆了五年,对牧羊人艾力泽·布菲和平,平静的生活是喜爱的,向往的。让·乔诺1915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曾当过步兵,1919年复员回到故乡马诺斯克。在经历惨烈场面后,让·乔诺成为和平主义者。两者人生经历的时间线和观念是重合的。因此,会让人以为故事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

2.让·乔诺写这部作品的风格及动机

《植树的牧羊人》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整个事件,文中对于主人公——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的话,都是通过“我”用转述的形式表达出来。文学作品常常会加大渲染,但此篇文章的叙述偏于平淡,没有出现有难度的词句,除了“慷慨无私”“不求回报”“沉默寡言”这三个常见的四字词语外,再没有其他四字词语。文中用得最多的修辞手法是常见的比喻,并且喻体是“马蜂窝”“枯树”“地毯”等平常人能想到并且在生活中能看见的事物。这会让人觉得案例很真实。

让·乔诺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和平主义的思想投射在环境上,希望人们对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另一个是对人的毅力和坚持给予肯定,表明毅力和坚持可以创造不可能,并鼓励人们要有毅力,有恒心。因此,要想达到这样的动机,需要让人们相信文章的真实信,并被文章所打动。让·乔诺在这篇文章中很擅长用一些看似简单平凡,但细读有味且震撼的句子,让读者为牧羊人艾力泽·布菲的做法而感动。

第一段中“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运用“如果……还……那么……”的句式,并且用“肯定”“难得”的词语,多重肯定牧羊人的品格和行动,让人不禁对下文好奇。第八段中“我感觉,没有什么事情能打乱他的生活”和第14段中“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相照应,着墨很轻,但描绘出了牧羊人坚定而平稳的形象,就像他做植树这件事一样。

第九段中“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中的“本来”和“路”有深意。植树是没有报酬的,这块地也不是牧羊人的,三十二年如一日的坚持是牧羊人自发的行为。但是,让·乔诺说是他本来要走的路,戳中心灵。第十一段中“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作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也很精妙。牧羊人和独子,妻子阴阳两隔,衣服上有补丁,住的是石房子。他的人生不算如意,但他平和而有力量,坚持植树也更多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更凸显出牧羊人慷慨和奉献的灵魂,体现他面向生活的强大内在力量。“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有股悲伤,也有对牧羊人的敬佩在里面。

三.读者层面

这篇文章1954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其实是虚构的故事,但为什么牧羊人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呢?其实是因为读者从文本中解读了不同意义,从中获取了力量。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在《童年书》中以《一个人的种植》为题谈了这部作品带给他的感受,评价其:“它属于一个童话,比起那些耀眼的神话,它也神话得耀眼!”发出了“我们‘砍伐太多了,‘种植太少了”的感叹。编剧杨晓林在对动画影片《种树的牧羊人》进行分析时,从人定胜天与默默奉献的主题,第一人称视点的出色应用的叙事,朴拙、写实的角色三个方面谈论自己的看法。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第一次见牧羊人片段中“水”的寓意。从第二段到第八段,“水”字一共出现了11次。开头是“寻水”,“水”既代表能缓解“我”身体干涸的液体,也代表能给“我”精神安慰和寄予的东西。并且,文中是“必须去找点水”,也表明“我”当时急需寻找一个让“我”灵魂舒缓的事或人。“我”看到牧羊人也就喝到了水,且文中将牧羊人比作“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说明牧羊人就是那個能让“我”灵魂舒缓的人。文中能改变荒芜环境的橡子在种植前需要在水里泡一下,就像人们需要接受牧羊人精神的触动,然后改变环境,甚至改变世界。

第二,为什么写牧羊人用铁棍在地上戳一个坑。前文特别点出拿的是铁棍而不是木棍,为什么呢?查阅法国历年地区划分及普罗旺斯的气候、地形和土壤后可知,当时应该处于地中海气候的夏季或高山气候。气候干燥,多风,表面多为松软的黄土,因此能用铁棍轻松地“戳”一个坑。另外,此处地势跌宕起伏,多山丘,铁棍有拄杖的作用。

第三,牧羊人和“我”带来的启示。牧羊人作为一个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在52岁开始植树,“创造”了一个奇迹。人们通常认为,学历低的人、农民、上了年纪的人,都很难成功,更何况是三个条件都符合的牧羊人,甚至成功的不是一件易事。塑造这样的形象,告诉读者相信的力量和毅力的重要性,学历和年龄不是枷锁。“我”的出现则告诉读者们要持续观察,注意发现身边“默默种树”的人。

作为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对课文的品读必不可少。根据文学四要素和文章的特点,分析文章《植树的牧羊人》,是运用文学四要素分析课文的一个尝试。并且,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在小说中,也同样适用于散文、文言文等其他文本当中,帮助大家从不同视野解读文本,并为其理解其他文本,寻找教课创新点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70-74.

[2]让·焦诺著,托梅克绘,张玲玲译.种树的男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84-192.

[4]邓井英.再“树”生命的人——《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J].读写月报,2020,No.1073(03):33-40.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