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林信俗音声景观研究
2023-08-22王丹
王 丹
(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洛阳 471934)
从文化符号的抽象层面审视音声景观,它不仅是近来文化地理学界探讨地方感与地方意象的形成、地方文化的记忆和认同等问题时所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理解文化区域特征及其内在成因所无法避开的文化事项之一。由于音声景观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其形式内容对人们产生心理效应的复杂性[1],因而愈来愈多地被学者纳入对“人—地—文化”互动关系的阐释中。
关林信俗音声景观是关林信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直伴随着传统的延续在时间线上经久不息,与关林信俗文化的地方认同问题息息相关。
一、关林信俗概况
关公,是中国汉族民间信奉的诸神中最具影响力的神祇之一。据关林现存历代碑文和相关史料证实,关羽灵首被以诸侯之礼厚葬于此已近两千年。后经宋代改称“武安英济五庙”,明万历修殿建庙,清代敕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并为其立碑等一系列官方推崇,以及有关关羽忠勇事迹的诗文、传说、造像的传播和佛道两教对关羽神化的各种影响,依关冢而建的关林从一处追思祭奠之所演变为世人供奉关羽神像,崇拜关羽忠勇仁义之精神,祈求关圣庇佑的神圣庙宇。
关羽在宋代被写入《正祠录》成为国家祭祀之正神[2],明万历年间形成每年五月十三(诞日)、九月十三(亡日)两大祭祀会期。清乾隆道光年间,官方又赐正月十三春祭[3],并将其与五月十三诞祭、九月十三秋祭一并列入礼部,由礼官和地方百姓共同予以周期性执行。历代官方将祭祀关羽的时间、内容等制度性规定提升到国家祭礼层面的做法,加深了人们对关羽神性的笃信。据《河南省志•民俗志》载,20世纪50年代前河南境内的关公庙几乎遍及各个村镇,旧时洛阳所辖伊阳、陕县、灵宝等县志均对五月和九月祀关帝君之旧俗有所记载[4]。至今,在冢、庙、林三祀合一的洛阳关林,传统春祭、法事诵经、秋祭(关林朝圣大典)等制度性和周期性的祭祀、崇拜仪式依旧繁盛地延续着,仪式活动场域中的鼎沸人声、歌舞弹唱、戏曲杂耍所共同构筑的仪式音声景观,成为关林信俗这一古老传统在当下社会文化舞台上的独特叙事。
关公信俗活动被当地人称为关林庙会。明万历《关王冢施茶铸造铜炉金钟玉磬碑记》载:“……每年五月十三,九月十三,是日远近毕集。焚香者无论男妇,接踵而来,不啻数万帝…”[5]。近代陈庚雅也曾在《西北视察记》中记述道:“……旧历每月十三日……乡人均集市于此,谓之‘赶十三’……是日适逢‘赶十三’日期,喧声远闻数里,商贾辐辏,就地设肆,有售农具者,有售布匹者,有售杂货者,有卖牲畜者,有唱大鼓戏者……”[6]。旧时关林庙会不仅包含人们进庙焚香祝祷、拜谒关帝之俗,还有场面热闹丰富的民俗表演和商品买卖之俗。
以时间为序,目前每年关林信俗仪式主要由关林春祭祈福庙会,“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和民众自发于每月初一、十五等特定时间的拜谒活动等三部分共同构成,根据活动执行主体、文化意义与功能方面的不同,笔者对其进行了大致分类:
二、关林信俗音声景观
(一)官祭仪式音声景观
自1994年开始每年9月举办的“关林朝圣大典”,是依照官方主祭、民众助祭,等级遵从“太牢”的传统秋祭的大型仿古朝圣祭祀仪式,也是关林信俗中最为大型和隆重的一项祭祀仪式活动。目前,官祭仪式活动表演包含迎神、献太牢、祭五谷、祈平安等内容,[7]可分为“请神”“祭神”“送神”三个主要环节。
官祭仪式在关林广场内举行,广场北以关林大门为界,南抵千秋鉴楼,关公神像及其坛场位于广场北面,坐北朝南。负责执仪的法师及其助手、手执五色旗帜的仪仗队和其他重要祭拜人员全部列队位于广场东面,前来观仪的国内外朝拜团坐在神坛广场南面,西面为围观的社会群众。
整个祭祀仪式过程中可见扩音和音乐编创技术的充分利用,例如典仪官庄重的祭辞宣读,舞蹈表演的雄壮背景音乐,仪仗队迎神主题音乐的威严神圣等,巨大的声压场将官祭仪式的程序、内容和细节传播得更远,被更多的人听到并感受到。
除了在音量上形成巨大的能量场之外,在细节上,音声景观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积极地辅助着官祭仪式在更为广阔的空间进行内涵的表述。例如祭祀仪式正式开始前的一段以表现“关家军”骁勇善战英姿为内容的武术舞蹈表演中,背景音乐运用了具有典型节奏型、较快的速度和在重拍上带有力量衬词“咳”的深厚古风风格的旋律音阶,结合武术表演的视觉信息为人们在感官上打开走进历史场景的通道,营造出动人心魄的战争情景。而在仪式环节间隙,配合法师率道士、主祭官率众祭官缓步走向祭坛的动态过程的是一首中速较快的音乐。该音乐为清乐音阶,第一段以语气词“啊”为唱词,一字多腔,歌唱性强,是人声的集体演唱表达赞颂之意。第二段旋律同第一段,无唱词,旋律起伏大,情绪激昂,古风奕奕,与法师与众祭官的步态和执仪行为的节奏相得益彰。
为尽力展现历史上官祭仪式的庄重神圣,依照清代《会典》规定的不同祭仪环节的祭文及用乐要求,官祭仪式中的“请神”“初献”“亚献”“终献”四项程序分别配以祭文咏唱的主题音乐。这四段不同的主题音乐中,祭文咏唱统一采取了混声合唱形式,唱词内容是以虔诚恭敬之情赞咏所祭神明,腔词关系据祭文格律及语气特征一字一音,意境庄严恭敬。音乐旋律线条起伏平缓,速度缓慢,情绪庄重肃穆,风格古朴典雅,配以体现古代祭祀最高等级的“八佾”之舞的舞蹈场面,充分展现出祭典怀古思圣之厚重意境。
(二)民间祭拜仪式音声景观
从关林千秋鉴楼、大门至关冢的一条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供奉关羽神像及其侍者群像的“财神殿”“娘娘殿”“五虎殿”等殿宇,殿前树立的碑文记述了历史上的地方百姓为祈愿家宅安宁、人丁兴旺、福禄双至的集体捐银修庙建殿的善举,记录了民间关公信仰在民众精神生活中曾经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如今,各地民众仍因循着每月初一、十五或其他约定俗成的时间进香祭拜关公的信俗活动。有人敬畏地站立于关公像前庄重凝视,有人则结伴上香跪拜静心祈祷,还有人为神像供奉花油灯果,或轻声祷告,或默声心诵,期间唯有朴浊的木鱼声和清透的磬声与配合人们祭拜行为相配合,循环往复地回响在高阔的大殿上空,以内向性的神圣感化和激励着人们对关羽精神气节的敬仰崇拜,回应着人们内心的虔诚。一年四季,人们往来游走于关林各处,彼此分享着他们于此处的见闻,诉说着此处有关的各种故事和回忆,不断回响的木鱼钟磬,隐隐传来的郎朗人声和时而啼叫的鸟鸣交织在一起,使得处于闹市中的关林显得更为幽深宁静。
(三)民俗表演音声景观
春节期间的民俗表演场面盛大,四方民众云集关林,音声景观异彩纷呈。各地舞狮、高跷、旱船等不同曲艺形式在人群中竞相表演,演员表情夸张动作滑稽,杂耍、武术惊险刺激,锣鼓乐声节奏热烈、震人心魄,南侧高耸的千秋鉴楼上地方戏曲竞唱曲目多样、热闹非凡,尽兴卖力的演唱引来观众的阵阵喝彩。此外,穿插其中的还有孩子们的嬉戏呼喊,商贩卖力的吆喝叫卖,喇叭里传来的游园提示声,以及人们因新鲜有趣、精彩纷呈的庙会见闻而不禁发出的惊喜赞叹等等。乐声此起彼伏,人声高低错落,共同织就了一幅关林庙会人神共娱、普天同庆的热闹音声景观,令这座具有厚重历史意义和信仰功能的建筑空间迸发出蓬勃鲜活的生活气息,展现出关林信俗文化的鲜明地方特征。
笔者在田野采访中发现,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们在对关林信俗仪式活动进行描述和评价时使用了一些共性词汇,其中多与音声景观密切相关,如“热闹”“场面大”“唱得有味道”“敲得响”等。总的来看,音声景观赋予了关林信俗一种特有的体认方式,无论是熟悉关林信俗仪式活动的年长者,或是因仪式活动的热闹非凡而前来一探究竟的年轻人,音声景观是关林信俗文化的重要标志,它在人们对于关林文化的口耳相传当中成了最也是最易于把握、记忆和表述的文化信息之一。
三、关林信俗音声景观的地方感及其可能建议
(一)关林信俗音声景观与地方感
置身于关林信俗仪式活动中,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俨然是地方传统音乐表演的汇聚地,庙会中随处可见锣鼓吹打竞技和曲艺、戏曲表演,以及来洛阳县市民间团体和个人搭台竞唱,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表演形式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和对民众心理的感染力成为人们对关公信俗的内在心理需要。“……在受到规定性文本支撑的跨时代的文化记忆,和通常联系三代人、由口头流传的记忆组成的交际记忆之间,存在着平行的关系”[8],如果将文化传承的本质视为代际间的文化共享与对话,方言在创造地方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交际记忆的作用。
地方方言具有独特的咬字、重音和腔调等音韵特征,它能够鲜明地体现出该地区的人们所共享的日常用语、表达习惯、修辞和叙事方式。当人们每每聚集于关林,用最为熟悉的洛阳话等河南方言彼此分享着各自生活中对关公信俗文化的种种体验,回忆和讲述发生在关羽这位历史人物身上的精彩故事和传说,生动描述着民俗表演的热闹喜庆和诙谐幽默,激情地评价着戏曲曲艺中的地方味道时……就在操持着同一种方言腔调的人们的交流互动中,有关地方历史的、信仰的、生活的、文化的集体经验、知识和观念也悄然在人际间和代际间发生着相互的影响、传递与传承。
(二)可能的建议
关林信俗音声景观除了在听觉维度上利用其自身表现要素来主动激发出人们丰富的主观感受的一种声音信息,更是可以联合视觉、触觉等其他感官信息综合且深入强化人们文化体验的声音手段。挖掘音声景观能动效应,使其更好地助力地方文化保护发展,笔者拟提出以下建议。
以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音声景观应用是具有保护性质的一种文化开发方式,其重点在于保持文化资源的原生状态,注重对文化空间及其相应资源真实原貌的完整保护。在保护过程中强化音声景观的应用,主要是以将音声景观融入关林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中,利用音声景观与视觉信息的互补作用,发挥“非语义性”在人们心理层面所引发的联觉效应,强化人们的文化感官体验,推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应,以旅游观光带来的经济效益辅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地理空间上,建议将关林周边地区也纳入关林信俗文化的旅游区域,根据相关书写史料的记录,充分挖掘不同地区民间的关林信俗题材,围绕具有代表性的视觉景观创建文化街区,设计文化旅游体验的故事背景和主题,充分利用富有感染力的民俗艺术表演调动人们参与体验的积极性,利用音声创编技术和听赏手段营造历史场景或氛围,强化人们的文化体验。
在关林建筑格局内部,为典型的碑刻、雕塑、绘画等建筑景观编配带有背景音乐的人声解说,利用音声对建筑景观背景化,利用扫码技术使其能够在游客的终端设备上进行可控性的播放,用声音将关林的建筑沿革、故事传说和历史影响力进行听觉传递和刺激,强化人们对关林信俗文化的形式和内涵的多角度接收。以“结义柏”“关帝诗竹”“关帝洗马池”“龙首柏”等故事传说为背景,用鸟鸣、流水、风吹、落叶等自然音声或音乐旋律进行人工创编,将其嵌入视觉景观当中,结合故事传说的文字讲解,在外围空间中为人们进入历史情景创造氛围,为关林营造特有的文化意境,加深人们在这一建筑空间中的文化体验深度。
围绕关林信俗文化,全面梳理洛阳市各县区、关林镇及周边地区地方史志和档案类资料和展开口述史采访,对现存关林信俗文化相关的民歌、民谣、传说等口述资料进行数字化编辑整理和音声采录,组织人员学习演唱。同时,对活跃于关林庙会的传统舞蹈、音乐、杂技等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文化内涵挖掘和专业扶持,对“高跷曲子”“海神”[9]等古老的民间艺术遗产采取研究和保护措施,以此建立关林信俗文化音声数据库及其外部访问平台,有利于人们从更为便利和广阔的渠道了解关林信俗。
开展音声体验工作坊。以年度春秋两祭为时机,为人们开展以体验学习民间艺术表演为主旨的音声工作坊,鼓励人们通过参与乐器、舞蹈、戏曲的表演和学习来体验民间艺术表演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结合对关林庙会、关公朝圣大典历史源流和发展的了解,进一步认知和感受关林信俗文化。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地方旅游线路的整合,综合性地带动不同旅游文化区的整体发展,从市场需求、文化传承推广的角度进一步思考对关林信俗文化产品的创意开发,结合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音声景观对关林已有音声景观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筛选,以产品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和传递文化资源背后的厚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