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革新
——群众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2023-08-22庞爱思

大众文艺 2023年8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馆数字化

庞爱思

(盐城市盐都区文化馆,江苏盐城 224005)

在社会的全面建设中,群众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活动。由于参与的人数比较多,其中难免面临一些问题。[1]为顺应新时代的要求,群众文化的建设应该向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展开。

一、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的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参与的过程中,群众文化致力于让群众得到精神与文化的双向满足,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群众可以通过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及劳动流程,让群众在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获得精神满足,借以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精神,这也是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并出台了许多指导意见,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导致群众文化并未发挥出该有的效果。

(一)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推出了许多指导意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是不够的,依旧把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作为工作重点,忽视了精神文明,群众文化的建设不是存在一省则省、就是存在“走过场”的问题。此外,相比于其他经济建设,群众文化建设是不会给政府直接经济收益的,这也是不受重视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政府参与其中,并进行文化建设的助力,那么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就无法达成,群众文化服务不能形成社会合力。

(二)开展活动形式单一

由于受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地方的群众文化建设都没有专门的策划人员与骨干人员,专业程度不够导致了开展活动的技术性比较低,形式也较为单一,人们无法在活动中寻求快乐,也就不能满足精神文明需求。一般来说,活动以传统的歌舞表演、讲座等形式为主,群众的兴趣不高,参与度也比较低,无法获得满足感与参与感。长此以往,这不仅会影响群众文化的建设效果,也影响了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参与度。

(三)经费短缺

由于无法为政府带来效益,导致群众文化建设不受重视,这也直接造成了其经费短缺。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是非常有限的,仅仅依靠文化馆等基层文化活动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明是不足的。从现阶段来看,群众文化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民间资本较少,这也导致了很多群众文化建设难以真正落实。甚至在某些地区还需要群众自己提供资金,尽管几次精彩的活动能够让群众获得良好的体验感,但长期的“只出不进”会让投资人失去信心,导致群众的热情逐渐退却,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抵触情绪,这十分不利于群众文化的开展。

(四)文化队伍薄弱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当前许多地方人才数量不足,且许多文化建设都是其他部门的干部身兼数职,想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部分服务人员没有社会参与感,部分企业与社区人员也不能完全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能为群众提供基本的群众文化服务。

目前,许多地区都存在文化队伍薄弱的问题,由于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公益性,某些干部或群众或许会因一时兴起进行参与,但长期下来也会因无经济效益而逐渐不再投入精力,这也导致了文化队伍薄弱的恶性循环。

二、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渗透

民俗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数千年,民俗文化蕴藏着深厚的底蕴,在不断焕发活力的同时,也为大家的精神文明与文化需求增添一抹亮色。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几乎都记载着独有的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时候,这些民俗文化重新浮出水面,拥有了丰富的表达途径。

传统民俗文化的来源始终是基于群众的生活文化之上。在群众文化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形成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发展。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彰显民族文化,在经济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中,让中国文化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体现时代风貌,实现文化精神传承,为群众文化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区域文化的带动下,民俗文化也焕发出新的活力。随着国家的重视,目前许多地区都注重文化发展,文化宫、文化中心等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也越来越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可见,如果将传统民俗文化逐步渗入群众文化建设当中,必然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一)因地制宜,增加民俗文化示范点

在许多地区,传统民俗文化并未得到本地居民的重视,这就导致了群众对于本土文化不了解,传播效果也极为有限,不能完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这不仅影响了文化建设的工作效率,也会影响到民俗文化的渗透,不能加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因此,想要更好地开展文化建设,可以着眼于本地资源,对优秀的民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增加民俗文化示范点,让群众在对其深入了解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

地方机构通过民俗文化来构建文化馆、文化服务中心等场所,优化基础设施,开辟专门的场地,指定专职人员进行文化的宣传,增强民俗的展示效果。在传统文化到来之际,如春节、元宵节等活动,开展各项展览活动,让群众积极参与。在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可以打造文化活动节。如瑶族地区的盘王节便是瑶族地区的盛大节日,可将其在汉族地区进行宣传,发挥民族文化优势,让游客领悟其内容与价值。此外,依托本地文化场所带动周边地区的文化建设并形成辐射。把本地民俗内容打造成具有地域性与代表性的特色内容,让游客在游览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感受与了解,如彝族的火把节、澳门的年俗、厦门的送王船、湖南的傩戏等。在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群众能够充分感受文化的乐趣与享受。同时,这也有利于群众了解本土文化,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二)加强非遗传承,提高民俗知名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具有精神价值与文化价值。在其中,对于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更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而民俗文化的快速发展,则需要文旅产业的有力推动。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快速提升,许多优秀文化展现出重要的软实力价值。因此,通过非遗来展开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提高与夸大其影响力。[2]各级政府与部门积极推动非遗文化,这不仅能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能够号召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各地区的群众文化馆与文化机构可以打造非遗主题传承活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使当地群众感受民俗文化,了解历史背景。如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资源众多,其中的淮北剪纸、钟馗画、界首彩陶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此,可以打造如“剪纸+绘画”“彩陶+文化”“柳编+旅游”等多种模式,开创出多种文化消费模式。这样的手段不仅能使民俗文化的推广更加地广泛,也能重塑当地的群众文化项目体系,形成新的文化传播。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把非遗作为工作重点,增强民俗气息,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力,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建设工作。

(三)创新活动,打造旅游产品

群众文化可以反映当地的文化体系,体现当地的风俗风貌。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文化活动,比如划龙舟、泼水节、舞狮、河灯歌节等,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调动群众的兴趣,也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展开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反映活动背后的思想价值。

此外,还要打造旅游产品,形成文化品牌,以突出产品的“地方之感”。根据市场需求,打造多元化的市场,针对非遗产品的特质进行包装,让民间工艺品在群众文化建设活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对旅游产品打造的过程中,要加强产品的商品价值,创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结合当代审美促进现代民族工艺品的发展。如以前实用的柳编,在当下的市场中可以做成收纳盒、首饰盒等,保留民俗文化,在增添商品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又不断地顺应时代潮流。这不仅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也对文旅融合的消费模式,激发游客的审美体验。[3]

(四)推动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

民俗文化的展开不能只拘泥于基层群众,还要推动民俗文化,这样才能全方位地开展群众文化建设。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播文化,自觉自发地弘扬文化。我国的传统民俗如恒河沙数,在千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流失了许多文化,而这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年轻人对于文化关注的缺失。

让民俗文化活动在校园中生根发芽,不仅为群众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地基,也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各地方群众文化机构可以与当地的学校进行联系,定期到学校进行活动开展。对于中小学来说,开展特色科目、进行社团互动都是非常可取的,对于大学来说,设置相关科目、举办讲座活动、采风都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文化机构能够为学校提供多种文化项目,学校也要鼓励教师展开相关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们了解本土文化,实现文化传播的高质量开展与高效率进行。群众文化需要当地政府与教育局的合力,因此要加强多部门的交流互动,为文化活动提供场地,必要时候给予一定的资金倾斜,让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展开并有序地进行下去。

让民俗文化自发地走入校园,能让孩子们了解到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从而自觉进行传承,提高文化建设的开展,带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

三、革新——打造共享数字化平台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已经融入全球数字化、信息化的潮流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领域的信息传播逐渐加快,共建共享成为大势所趋,多部门、多领域协作成为趋势。群众文化建设也要紧跟潮流,跟上时代发展轨迹,破除区域壁垒,推动群众文化与其他公共服务结合,积极求新求变,进行跨区域、多元化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借助科技赋能,打造共享数字化平台,能够让文化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效益,打造具有普惠性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资源数字化是资源共享的前提,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网民总数已有7亿多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信息化时代产生了数字化服务,由于先进、高效、实用,它被迅速引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打造数字化平台,通过文化资源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传播,统筹各地文化资源,可以使文化建设跨越时空的界限,形成文化馆的群体性,推动群众文化区域联动,提高群众文化建设水平。

(一)搭建群众文化共享平台

以省级文化单位为主导搭建群众文化共享平台,能够迅速聚拢地域文化资源。仅以辽宁省文化馆来看,辽宁省群众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不仅能够对下属市级文化馆的资源进行整合管理,也能够实现辽宁省内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集中相关人才、文化资源。与其他省文化平台进行连接融合,打通资源通道,实现省与省、省与市、市与市的文化共享。

当下,群众文化建设不能离开文化资源的共建,将各地的文化资源聚拢,才能构成一个高利用性的资源库,真正发挥共享平台的作用。群众文化共享平台包括人才资源库、艺术资源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等,还应提供辅导培训、文化活动相关板块,开设反馈意见、活动评选等功能,让群众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群众文化。[4]

在群众文化共享平台上,要将资源素材化,利用大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发文化产品与文化建设方式;平台要如实地、真实地、全面地反映相关文化资讯;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创新理念,构筑文化云空间,让群众享受线上资源,提高文化建设的互动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文化服务的效能。

(二)打造“线上+线下”的文化建设模式

尽管许多地方都建立的数字文化馆,但仍旧有部分文化馆的线上平台打理得不太理想,出现平台资源更新慢且资源单一等问题,造成线上线下资源不对等的问题,因此,要打造“线上+线下”的文化建设模式。

现阶段,文化建设数字化的工作已经投入实施当中,但线上线下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善。因此,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员对资源进行比对,针对没有进行数字化的线下资源进行处理,满足群众的需要。要让线上线下资源更新实现同步,负责线上与线下的相关人员要积极开展工作交流,实现互补。

首先,要进行前期调研,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调研工作,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建设,并制定相应的方案,保证共享平台能够全区域覆盖。尤其是老年居民,也要让他们享受文化共享的乐趣。在必要的情况下针对平台进行改良,让老年人能够接受。其次,要根据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的优缺点进行思考,一方是否能在另一方发挥合适的效果。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展开分析,尽可能地使线上线下的群众能够获得同样的体验。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完善数字化技术及服务的规范性,打造数字文化馆技术系统。如,博物馆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对文化资源建设进行评估,将可能为社会带来重要影响的资源作为评估重点,减少因技术原因导致的群众矛盾。

(三)打造“现实+虚拟”的文化建设模式

群众文化共享平台不能单单依靠线上的数字进行建设,在线下的文化体验过程中,建设相关展示区域,同样能够为群众带来精神文化的享受。比如,在文化馆设置某些化馆科技展示区域,让来访者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多重感官,体会到更加真实、具象的文化。比如,利用科技手段对文化馆进行升级。如在辽宁省博物馆中,通过VR虚拟技术、人机交互能够将访客置身于具象的环境中,通过书画虚拟互动来体验文化氛围,为群众打造更好地审美体验。但是要注意的是,线下的虚拟展示区域是对数字文化体验的延伸,可以在相关展区配备工作人员,让群众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文化体验,并收集群众对于文化馆建设的意见与反馈,认真思考当下的形式是否能够真正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此外,可以针对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多样化的数字化工作,选取最合适的技术展现每一种文化独有的气息。同时,要在规定时间内对线下设备进行系统化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转及使用,增强来访者的体验。有精力的文化机构可以配备相关解说人员,让来访者增强沉浸式体验。要注意的是,数字化并不意味着“无人”,反而是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线上数字化的建设流程,也要掌握线下相关设备的操作,及时将最前沿的成果以及更新的文化信息录入数据库中,以便群众能够快速领悟新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不仅需要继承传统文化,更需要变革创新,以传统民俗文化为内核,以共享数字化平台为外核,紧跟时代潮流,增强资金与人才的支持,促进活动顺利展开,使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获得更大程度的满足,全面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性,也能更好地推动群众文化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文化馆数字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