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定位与改革
2023-08-21江婷婷欧阳芳
江婷婷 欧阳芳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13)
一、引言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5G”七大数智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上云用数赋智”政策的支持,新技术的集成运用为经济社会创造价值的作用凸显。高校作为人力资本的供给方,如何应对变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进行人才供给侧改革的题中要义。
传承抑或重构?目前各大高校立足自身办学基础掀起了“智能+X”的教学改革热潮。[1]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智能财务类[智能财务类课程泛指将大(数据)智(能技术)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与财会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的必修/选修课程,或是将智能财务类课程嵌入传统财会理论课程之中。[2]基于此,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将会计专业知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理实合一”课程,是财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当中与“数智”时代联系最为紧密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对数智化时代技术迭代升级的适应性。因此,在数智化背景下探讨其课程新定位与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二、理论概述
(一)“数智”时代的特征
“数智化”一词由刘玺元于2018 年首次提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领域的自动化提升、网络化覆盖和数字化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财务处理及管理工作向智能化跃升。财务数智化=财务数字化+智能化。[3]财务的数字化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将经济活动中的信息转变为可度量的数字,进一步转换为“0”和“1”两位数字编码,进而可供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其核心是将业务数据化,为财务智能化做基础准备。财务智能化则是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相应的智能化模型进行科学决策,其核心是将数据业务化。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财务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必经阶段。财务数智化时代也称作新技术与财务融合的“新时代”,[3]其特征是将“大数据时代”升级为“大数据分析时代”。新时代下,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二)“数智”时代对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7 年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和安永相继推出了智能财务机器人方案,说明新技术已渗透进财会工作领域,重塑会计信息的生成、呈现、传播和使用方式,颠覆传统财会工作的时空观念和工作模式。传统财会工作中标准化且规则明确的高重复性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与此同时,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人机协同并以人为主导的财会工作场景成为大势所趋。这些新变化倒逼高校与时俱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财会人才培养层次,培养以职业道德为基础,具备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技术技能,创新管理、价值创造等商业技能,业务沟通、信息获取等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具有一定领导力的高素质复合型财会人才。
(三)会计信息系统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我国会计信息化自1979 年启动至今,会计管理经历了电算化、信息化,再到目前方兴未艾的智能化,会计专业知识与新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也不断刷新会计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定位,从核算向管理再向价值创造转型。这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源于企业自身应用需要和现代技术推动,还要依托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指导、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中介机构的咨询服务、软件厂商的产品研发。[4]高校课程设计是人才供给的直接路径,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基于此,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旨在教授学生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原理,引导学生打破专业知识壁垒,建立交叉融合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智能财务软件进行企业战略管理的能力,适应人机协同工作的场景,是对接智能财务课程体系的基础。
三、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中国MOOC(慕课)是线上课程资源共享的主要平台,课程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代表性。以“会计信息系统”作为搜索关键词,查询到共有7 所院校在中国MOOC 上开设了同名课程。论文以此为样本,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大纲以及课程效果三方面剖析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目标宽窄不一
通过对样本院校开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目标分析,总的来说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侧重于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会计软件的开发方法、开发步骤、系统设计思想,然后以某个软件为实验教具(如用友ERP 等),教授学生如何熟练使用软件,将来能够结合所在企业需求参与开发个性化软件。第二,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将会计与审计串联,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交易循环和内部控制为主线,通过向学生介绍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架构和分析逻辑,培养学生以全局观、系统观角度理解和规划财务和会计工作。第三,紧跟当前数字化转型及创新驱动背景,以ERP 沙盘模拟为课程主线,融合SAP 软件技术及财务一体化流程,培养学生的技能实操、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三种课程目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从中国MOOC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的7 所院校来看,只有1所是基于这个目标开设的,可见占比之低。
(二)课程大纲侧重财务软件操作
同样地,结合中国MOOC 上7 所院校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情况,我们观察了各个学校对本门课程撰写的大纲。与课程目标相对应,课程大纲也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侧重于市场化仿真财务软件的操作教学,从系统的初始设置、总账凭证处理、薪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及供应链管理模块的全覆盖,从财务到供应链的一体化软件操作教学。有4 所院校是以此大纲为课程主线。第二,侧重于工具的设计和开发。具体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主线,结合审计中的循环,企业内部控制,讨论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原理,再到系统项目的实施和管理,这样的课程大纲一般也都会散布于技术实操教学中,即在讲授某个软件的使用之前,均会有相关的理论铺垫。但将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作为课程主线的,7 所院校中也仅有2所。第三,打通知识藩篱,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为专题形式,紧跟当前新形势,从会计信息化(包括ERP 软件、财务共享)到会计自动化、智能化,再到未来会计风向标(如区块链)。这样的课程大纲能够克服技术频繁变革所引发的教学改革的低效率。然而采用这种相对灵活的课程大纲教学的样本院校仅有1 所。
(三)课程效果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MOOC 上开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7所院校中,近12000 人参与学习。学习后的课程评价参与率为30%左右。每门课程评分均在4.7 分以上(总分5 分),课程效果总体良好,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对于以技术实操为主线的课程,内容具体实用,给予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较大;但这样的课程体验,容易受到软件功能的影响,局限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对于以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原理为主线的课程,理论居多,学术色彩相对浓厚,对于学生的理解力要求更高。而对于专题形式的课程设计,在教师团队上首先突破了学校的物理空间,吸收校外相关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授课。学生评价更多是“前沿”二字,新颖感兴趣。然而受资源的限制,课程更多是提供入门级的学习,重在引导。
四、“数智”时代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新定位
从课程教学现状中可以看到,目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仍然以技术实操为主,以当前流行的市场化软件为教具,侧重培养学生使用软件完成财务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然而,对于规则明确的标准化账务处理工作,财务机器人的替代是大势所趋。这种教学模式对仿真软件的依赖较强,且案例选择上侧重于工业企业,未能充分对接各类企业中的业财流程,加剧了高校财会人力资本供给与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的矛盾。因此,“数智”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亟需重新定位。
(一)延伸课程边界,对接智能财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建设的人才需求驱动各大高校掀起了“智能+X”的教学改革热潮。[1]有学者将大数据技术融入会计课程模式总结为聚焦模式、集成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1]学校师资条件以及“校内——校际——校企”的资源整合能力决定了模式选择。会计信息系统作为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面向业财流程的课程,在相对成熟的课程基础上拓展其边界,不局限于会计管理信息化阶段中的ERP 软件操作,而应随着技术的迭代发展,融合智能化阶段中的新兴技术原理,延伸至运用数据库知识、Python 等程序语言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发,为智能类财会增量课程开设做好铺垫,助力高校稳步推进新时代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塑。
(二)重塑教学目标,培养业财技一体化人才
“数智”时代会计服务作为要素供给所依赖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服务的需求对象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会计从“核算反映型”为主向“智能决策型”为主的转型已成必然。[5]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有必要拓展课程目标,赋予更多的柔性功能,以尽可能地缓冲“科学技术作为第一会计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冲击,匹配新要素市场结构对财会人才的新需求。比如,通过理论教学模块使学生了解技术变革趋势、新技术原理,熟悉新技术与专业知识融合的内在逻辑、运用现状,提高运用新技术理解新业务和参与主体价值管理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模块,以企业脱敏后的数据材料为案例,实际体验财务机器人等新型数智化财务软件,情境化感受新技术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培养人机协同能力的同时,提高智能决策和战略管理能力,实现业务、财务和技术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打破知识壁垒,挖掘技术与专业的交叉融合点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明显特征是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而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技术变革驱动商业社会重构,催生了新业态、新经济体,创新了会计服务工具的同时,会计主体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打破知识壁垒,不断挖掘基础专业知识与数据技术的交叉融合点,成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新指向。“数智”时代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依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关注技术变革与财会专业知识融合的新动态,充分利用产学研资源保证教材的实践性,加持智能化技术拓宽教材的宽度和广度,突出教材等配套资源的前沿性和引领性,提高课程与智能类财务课程的衔接度。
五、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依据“数智”时代特征的新定位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驱动高校进行教学要素结构创新,提升财会人力资本培养质量。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
2016 年《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高校依据自身优势建设线上开放课程,创新在线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跨越校际围墙,共享教学资源。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企业脱敏后的数据资料作为案例,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对于智能产品的热情,通过线上资源的学习掌握相关“硬知识”,如Python 数据分析、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软件)的基本原理等跨学科的技术知识,可通过中国MOOC 上国家精品课程、B 站上相关技术原理演示视频,以及财务机器人软件厂家的培训宣传视频等方式学习获取,多样化、可视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
另一方面,通过智慧教室、实验教学云平台、实验软件等资源,线下场景化会计问题,解读技术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点,引导学生运用新技术解决专业问题。这种“线上知识学习,线下实践验证”的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更大的教学资源筛选空间,在有限学时内尽可能做到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提高学生学习意愿。教学手段智能化可突破教室物理空间的局限,传统教材的篇幅限制,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二)发挥虚拟教研室功能,优化师资结构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交叉学科性质要求科任教师不仅通晓财会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计算机科学技术、数据结构分析等数据思维。因此,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有赖于师资力量的匹配。
一方面,高校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结合学校人才发展计划,引进或招聘具有数字经济时代新兴技术教育背景的高水平教师;另一方面,加强对存量师资的培训,“教育者先受教育,传道者先要明道”,面对技术变革,教师也应拥抱新技术、新知识,积极参与各类数智技术培训,如软件厂家定期开展的财务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分析、财务共享云平台等培训,更新知识内容,优化知识结构。
最后,发挥虚拟教研室功能。虚拟教研室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组建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是对传统教研室的发展创新,具有人员组成灵活化、组织载体信息化、教研内容多样化、教研方式互动化的特点。[6]这样的新型教学组织有利于吸收其他专业教师、实务界的财务专家等进入课程教学团队,整合人力资源,促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三)依托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联合编写活页式教材
教材是依据专业学生知识和能力需求选择教学内容的物化成果,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承载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数智”时代的会计信息系统应是一门数据库、Python 和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与研发融通合一的课程。理实合一、交叉融合、与时俱进的课程属性催生了具备“新”与“实”特征的活页式教材。新型活页式教材源于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实现校企合作双元、工学结合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企业用人需求,可满足学习者职业生涯发展需求。[7]这种体现企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知识的“活页”,有利于实现新技术运用与场景化会计学习的学做合一,强化教材的灵活性、引导性及综合性。
优质的教材资源呈现需要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打通知识壁垒,打破校企边界,联合编写设计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的会计信息系统活页式教材,实现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在育人过程的紧密融合。如校内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案例企业工作者的实务经验及软件开发公司技术人员过硬的新技术应用三者相结合,通过教研交流、思想碰撞,协力配合组织教材内容。与此同时,高校可依据自身教学资源条件,连接企业的技术优势,合作开发信息化、智能化的实践教学平台,保证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前沿与技能实践匹配。
(四)构建多维度课程评价体系,反哺课程建设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课程效果的完美呈现取决于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统一。基于新课程目标定位的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多维度课程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反馈课程改革效果,反哺课程建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评价体系可围绕目标达成度、课堂参与度、知识和技能获取密度、思维广度和深度、课后学习强度以及教与学契合程度等六个维度展开。[8]
第一,目标达成度的测评。可通过同行评价或是教学督导听课、评课的办法,考察课堂活动对接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第二,课堂参与度测评。运用智慧教室、教学云平台、学习通等现代教学工具统计课堂参与数据,量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第三,知识与技能获取密度。主要测评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至知识点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有限学时下所能获取的知识与技能的增值程度。可通过课堂提问、课上小测、实验报告等过程性考核方式进行。第四,思维广度和深度。通过文献检索、课程小论文、小组学术任务协作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前沿技术知识的整理和学习,助推学生思维认知向深度延展。将这种拓展性学习环节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过程性考核材料,并依据学生层次适当提高此环节在终结性考核中所占的比重。第五,课后学习强度。课后练习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可通过教学云平台、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完成作业发布、作业批改及成绩统计,及时掌握学情,调整课堂进度,将课后学习情况纳入平时成绩管理。第六,教与学契合程度的综合性评价,包括教学模式与学生成长的匹配度、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活动的适切度、教学活动安排与目标达成的契合程度等。这项综合性评价可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研室同行听课评课及高校所设的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