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
2023-08-20吕春阳
〔摘要〕邓小平在研究历史事实、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历史思维,这种历史思维是邓小平的重要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党和国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邓小平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成功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他还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并用于指导现实工作,形成了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邓小平的历史思维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要深入学习“五史”,坚定历史自信;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要善于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主动。
〔关键词〕邓小平;历史思维;历史机遇;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3)04-0080-10
〔作者〕吕春阳,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80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并用以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和研究、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他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历史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他以深刻的历史思维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在科学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毅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推动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邓小平是运用历史思维指导现实工作的光辉典范。
邓小平的历史思维独具一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历史思维,对于新时代更好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注重全面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
邓小平十分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他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成功“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①,从而“为党和国家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②。
(一)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开始了拨乱反正的历史进程。然而,随着工作逐步深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偏激的、极端的、带有个人情绪的意见,如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持全盘否定态度,或是片面、歪曲评价甚至彻底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等。这引起了邓小平的高度重视。
邓小平意识到,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我们党急需解决的、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政治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使党员群众的思想出现混乱,也会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此,邓小平认为有必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作一个系统归纳和总结。他指出,“对历史是应该做点回顾的”③,要“拿出一个东西来”④对新中国成立30年来党的历史作出科学总结,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在正确认识历史、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使全党、全国的思想得到统一,最大程度地激发全体人民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起草一个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被提上了党中央的议事日程。邓小平对此倾注了极大精力,先后多次对决议稿的指导思想、重要论断等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提出修改意见,并在全党组织了“四千人大讨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对《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起草过程中,邓小平认为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对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强调“党内党外和国内国外都很关心”。① 1980年3月到1981年6月间,邓小平在同《历史决议》起草小组谈话时反复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② 他指出:“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③ 这一观点与邓小平重视总结历史經验息息相关。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邓小平亲身经历了苏共二十大,对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及其给国际共运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记忆犹新,对于毛泽东强调的要“全面地、客观地、科学地分析斯大林的功绩和错误”④的观点印象深刻。因此,当他在主持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工作时,就从吸取历史经验的角度出发,强调“我们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⑤,认为“要对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做出科学的评价,需要做认真的研究工作,有些事要经过更长一点的时间才能充分理解和作出评价”⑥。他主张充分肯定毛泽东的正确方面,实事求是地指出其所犯的错误,强调对毛泽东的一生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据此,他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二是“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三是“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⑦ 这三条原则对于完整、全面总结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经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历史决议》几易其稿,吸取了很多正确意见。例如,根据陈云的建议,《历史决议》简略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28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把毛泽东的事业和思想放到党的60年历史中考察”⑧,更充分、更全面地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深远意义。《历史决议》最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得以通过。《历史决议》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毛泽东的历史功过作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贡献,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坚决顶住了全盘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倾向,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经验,从而起到了分清是非、统一思想的重大历史作用,有力地维护了党内团结。
《历史决议》还在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拨乱反正、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总结成了十条经验,为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这是邓小平运用历史思维解决重大历史问题的典范,是他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
(二)全面总结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历史经验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十分注重吸取历史经验。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们的经验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有用”①,“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②。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其中有成功经验,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挫折,如先后出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这些失误和挫折归根结底就在于我们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结果不但生产力没有顺利发展,反而受到了阻碍”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多次谈到要总结历史经验。他在回顾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指出:“过去耽误太多,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自己找麻烦,自己遭灾,不过教训总结起来很有益处。现在的方针政策,就是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总结的结果。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④ 正是在全面、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历史课题作出了明确回答。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深刻指出:“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① 因此,他强调:“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② 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 针对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犯了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错误,邓小平通过总结并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明确提出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④ 邓小平这些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思想,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⑤。
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后,还要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为邓小平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把十分重要的钥匙。在邓小平看来,“文化大革命”及之前犯了“左”的错误的时期,最大的教训就是对外封闭、对内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由此他指出“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⑥,并得出“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过去二十多年的封闭状况必须改变”⑦的结论。正是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出发,邓小平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系统地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等重要理论观点,并且提出了保证这一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包含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涵盖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方法论的各个方面。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提出,为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南,从而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二、善于准确把握历史机遇
作为具有深刻历史思维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十分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并用以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在邓小平看来,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①,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②。邓小平讲的机遇,是指为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而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一切有利的机会、环境以及条件。机遇总是变幻莫测、稍纵即逝,因此,对机遇要看得準、抓得住。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历史机遇并不多,邓小平一再告诫全党、全国人民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③。这是他对古今中外历史事实进行深刻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邓小平关于抓住历史机遇的思想首先来自于他对中国历史的深刻认识。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西方兴起,然而当时的中国却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于世界发展潮流一无所知,以致于错失了进入工业化时代的机遇而变得落后挨打。邓小平感慨地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④ 20世纪60、70年代,国际上各种新技术突飞猛进,中国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造成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经济、技术往来甚少,再次错失了发展机遇,加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对此邓小平无不惋惜地说:“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⑤ 因此,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的局面,同时也是对中国历史上错过几次发展机遇的深刻反思,邓小平一再提醒全党:“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⑥
邓小平关于抓住历史机遇的思想也来自于他运用世界历史眼光分析观察国际形势。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世界局势出现大变革,美苏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以生物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日益渗入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球化成为世界的主流,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在发展,制约战争的因素在增长。邓小平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⑦的关键判断,进而提出“对于总的国际局势,我的看法是,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⑧的正确结论。
在这一判断的指引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第一个转变,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①,这就改变了过去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近在眼前的观点,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赢得了机遇。此后,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过去我们过多地认为世界大战很快就要打起来,忽视发展生产力,忽视经济建设。现在根据新的觀察、新的分析,下决心一心一意搞建设。”②
邓小平认为,在和平与发展中,发展是核心问题。他看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发展困局而需要与中国合作的有利时机,指出“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许多国家都想同我们搞点合作,做点买卖,我们要很好利用”③,“要抓住西欧国家经济困难的时机,同他们搞技术合作,使我们的技术改造能够快一些搞上去”④。根据这一重要指示,我国加快扩大开放,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邓小平的目光并没有局限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是敏锐地注意到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这一历史趋势,指出:“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⑤,“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兴致很高,有可能走到我们前面。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⑥。在邓小平的指导下,我国把握住了亚洲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极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特别是把握住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的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这一趋势,及时调整政策,大力引进外资,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实行“两头在外,大进大出”⑦的模式,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而为我国扩大出口、引进外资和技术创造了比过去更为有利的条件,推动了我国经济高速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此后,邓小平多次强调“不要丧失时机”⑧,要“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①。直到1992年南方谈话时,他还反复提醒全党“机会要抓住”②,“决策要及时”,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我就担心丧失机会”。③ 这些话语真切地表现出邓小平急于抓住机遇谋求国家发展的拳拳之心,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三、邓小平的历史思维的现实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④ 历史思维对于我们党治国理政不可或缺。邓小平的历史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彰显出他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清醒的历史认识,体现了他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深邃的历史智慧。邓小平所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历史前瞻性的原则和方法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深入学习“五史”,坚定历史自信
历史自信,是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前途的自信,是新的赶考之路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只有始终坚定历史自信,才能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进程,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党的历史智慧才能越丰富,对于前途命运的掌握也就越主动。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正如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⑤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⑥ 这一庄严宣告不仅是对我们党一百多年来历史经验、优良传统、精神品格等的高度凝练,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的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想始终坚定历史自信,就必须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历史思维,从中获得经验启示,不断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这“五史”的学习。通过学史以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历程,贯通理解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强化历史思维、提升历史意识、感悟初心使命,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盛衰兴亡的忠实记录,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基础。中华民族自古重视记录历史、研究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国人也历来相信,读史可以明智,鉴古亦能知今,“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①。
作为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② 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历史不仅仅是回顾过去,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情、国情、党情愈加复杂多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进入到了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④的时候。面对艰巨繁重的执政使命,我们必须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历史思维,以史为镜,鉴古知今,善于总结和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挖掘历史中蕴含的工作规律和方法,在历史中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更好地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风云变幻中分析演变机理,在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的过程中大胆进行实践和理论创新,抓好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我们在乱云飞渡中找到正确方向,妥善应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使我们看清楚过去为什么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做到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历史与现实相统一,从而不断将历史中蕴含的丰富经验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三)要善于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主动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①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但同时党中央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变本加厉,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一愿景,就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战略机遇,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发展依然具有诸多战略机遇,而这些机遇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历史思维,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历史主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开阔的眼界观察世界,判断形势,及时准确抓住稍纵即逝、失不再来的历史性机遇,认清时代潮流,顺势而为,增强全局意识和主动意识,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勇于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提高抗击风险能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综上所述,邓小平在研究历史事实、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历史思维,这种历史思维是他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途径,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的历史思维,深刻认识历史思维的重要性,提高运用历史思维的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工作能力和执政能力,从而正确认识过去,把握当下,看清未来,做好各项工作。
(责任编辑 肖雪莲)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1页。
①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页。
②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页。
③《鄧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49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0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99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7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9页。
⑦《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48页。
⑧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66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3-6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0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5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5页。
③《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72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0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7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8页。
⑦《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19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3页。
①《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05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9-25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页。
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03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9页。
⑦“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模式,是指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缺钱、缺设备、缺渠道,参与国际竞争、实現出口创汇十分困难。但我国有土地、有丰富的劳动力以及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加上改革开放较为灵活的政策,珠三角地区探索出了“三来一补”的外贸模式,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由外商提供资金、设备、原材料、来样,并负责全部产品的外销,由中国企业提供土地、厂房、劳动力。这种资金来源与产品市场都在国际市场的格局,被称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5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5页。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287页。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6页。
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2页。
①《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强调 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人民日报》2019年1月4日。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8页。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页。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31页。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