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陈云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思考和探索
2023-08-20陈浩
陈浩
〔摘要〕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陈云在延安时期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持续探索。他强调要锻造党性坚强、信念坚定的党员主体,坚持党的正确政治路线;要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重要武器,开展正确的党内斗争;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些思考和探索不仅对延安时期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走向正轨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新时代继续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陈云;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管党治党;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3)04-0100-11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创贡献研究”(21&ZD018)
〔作者〕陈 浩,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北京 10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指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①,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②。延安时期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也是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内政治生活逐渐走向正轨的重要阶段。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陈云在延安时期长期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持续探索,对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走向正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思考和探索对于新时代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①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
(一)“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延安时期,针对大量新党员入党的情况,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出台了多项决定和指示,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要地位,着重培养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陈云强调,“共产党员是党的物质基础”,“基础之好处就直接影响于党”。②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首先必须锻造党性坚强、信念坚定的党员主体,为党内政治生活的正常开展提供自觉的内生动力。
陈云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员必须是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自觉的战士”③,“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的革命的人生观”④。陈云将“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作为考察共产党员的首要标准。他从三个层面对这一标准进行了阐释。首先,广大党员“必须认识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坚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实现的前途”⑤,这是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认识论基础。每个党员要“洞悉共产党及其党员的当前任务和根本目标”,“要坚信共产主义的必然实现”,不能淡化甚至忽视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理想。⑥ 其次,共产党员仅仅相信共产主义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知行合一,为实现这一理想不断奋斗。陈云指出:“每一党员应该深刻知道,中国革命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过程,在弯曲险峻的革命道路上,革命者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和波折。”⑦ 最后,陈云特别阐释了“奋斗到底”中“底”的内涵,也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不能半途而废、知难而返。他指出,共产党员“必须对于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有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和奋斗到底的决心”⑧。在陈云看来,只有做到了以上三点,“确定自己应该是创造共产主义新时代的一个牺牲者”①,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政治路线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组织力量”
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指引下,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会形成不同的奋斗目标,形成相应的政治路线。共产党员要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而不懈奋斗,尤其是要坚持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这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②,没有正确的政治路线作为指引,党的建设必将举步维艰。陈云指出:“政治路线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组织力量。”③ 错误的政治路线不仅会造成党内思想上的分歧甚至混乱,而且往往带来宗派主义的组织路线,引发错误的党内斗争,最终妨碍党的团结统一。有鉴于此,广大党员必须为形成和贯彻党的正确政治路线而奋斗。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我们党逐渐摆脱土地革命时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1935年底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比较全面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对于政治路线的这种转变,陈云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就在具体工作中对“左”倾路线提出了质疑。遵义会议上,他赞成改变军事和党的领导,积极支持毛泽东等人的正确主张。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全面深入理解、积极贯彻执行。他反对王明在全面抗战初期提出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等右倾错误言论,强调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党的独立自主。他提出质问:“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那还要我们党干什么?”④ 在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陈云对遵义会议以来党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进一步克服了王明的右倾错误对中央正确政治路线的干扰。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陈云对我们党最终完成政策调整、形成正确的政治路线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基本前提。
(三)“每个共产党员要随时随地在工作中学习理论和文化”
无论是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还是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各个时期党的正确政治路线,都需要广大党员加强理论学习,这一点也是陈云在延安时期多次强调的。特别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学习问题的决议,提出全党要普遍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任务后,他对党员学习教育問题更加重视。他将“学习”列为良好党员的“六条标准”①之一,视为每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他认为党内理论水平还有待加强,面对复杂多变的革命形势尤其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每个共产党员要随时随地在工作中学习理论和文化”②。学习的内容既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也包括业已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在陈云看来,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才能将自己培养成一个真正具有坚强党性的党员。
延安时期的陈云长期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还一度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对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始终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他不仅积极领导制定相关政策,还经常受邀在延安各院校讲授党的建设课程,阐述党的性质、党的纲领等内容,颇受欢迎。他多次受到毛泽东“学哲学”③的提醒,亲自在中央组织部机关组织学习小组,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一直持续五年时间。这个学习小组在1940年还被中共中央评为模范学习小组,成为党内开展理论学习的典范。曾经参与过学习小组的陈云秘书刘家栋后来回忆,通过学习“确立了共产主义人生观和无产阶级世界观”④。可见这样的理论学习对于坚定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严明党的纪律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还要严明党的纪律,形成硬约束。陈云指出:“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⑤ 他高度重视严明党的纪律,强调广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一)做“坚决地遵守党的铁的纪律的模范”
延安时期大量新党员入党,为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的渗透和影响,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教育。作为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对严明党的纪律高度重视,一再强调广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他指出,面对强大的敌人和异常复杂的革命环境,“只有有组织和统一才是我们的武器,才是我们的力量。要保障我们的党能有组织和统一,这就需要有严格的纪律”①。他认为,遵守党的纪律是共产党员的义务,要“在实际行动和日常生活的每个具体问题上,表示出自己是坚决地遵守党的铁的纪律的模范”,“与一切破坏党纪的倾向作斗争”。② 同时,要做到言行一致,迅速、准确地执行党的决议,坚决反对拖延敷衍甚至阳奉阴违,“不要以为自己能够在会议上或稠人广众之前声明拥护并举手赞成党的路线,就算遵守了党的纪律,这是十分不够的”③。
陳云针对性地指出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应该成为严守党纪的模范,要特别防范高级领导干部破坏纪律的行为。他强调指出:“守纪律不能有例外(一切党员、一切组织),不能有条件的。”④ 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党的纪律不容许任何人破坏,“党内不准有不遵守纪律的‘特殊人物、‘特殊组织”⑤。 他反对以一切形式的“条件论”作为违反纪律的借口,指出不能以对方能力大小、地位高低作为自己是否遵守纪律的条件,“党员个人(或下级组织)意见正确,工作能力强,地位比较高,资格比较老,都不能作为不服从纪律的借口”⑥。在特殊情况下,党员对党的决策可以保留不同意见,但“在行动上必须服从”⑦。即使在紧急关头要对错误领导进行斗争,“仍须遵循党章的规定,采取合法的手续”⑧。
对于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陈云指出,“纪律与自由,是矛盾的统一”,“坚定的革命者视纪律为自由”。⑨ 他重视党纪教育,强调只有使全体党员自觉地遵守纪律,纪律才能成为铁的、有效的东西。“纪律有强制性。不自觉遵守,必须强制执行。明知故犯者,要给以处分;情节严重而不愿改正者,应开除出党”⑩,这是严格执行党纪的应有之义。1939年延安发生“刘立功事件”,陈云严肃处理,将拒绝接受党组织工作分配的刘立功开除出党,体现了他严格执行党纪的一贯主张。
(二)“民主与集中两者都是不可少的办法”
严明党的纪律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将民主集中制的内涵明确概括为“四个服从”,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②,为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指明了路径。陈云强调:“民主与集中两者都是不可少的办法。”③ 党内民主能够充分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反映下级意见、改善上级领导。当然民主也是有限度的,极端民主的要求是错误的,不仅会破坏集中,最终也会破坏民主,必须在民主和集中之间寻求平衡。党内决策前要广泛征求下级意见,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充分酝酿,不能搞家长制、一言堂。决策作出后所有党员必须严格服从、坚决执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保留,不能意气用事,不尊重党的决策。
(三)高度重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④ 党的政治纪律要求广大党员严格遵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党老实忠诚,严禁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延安时期,陈云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高度重视。在1942年召开的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他强调要“实现党的领导一元化”,“反对闹独立性的倾向”,发挥好党指明方向、协调各方的作用。⑤他特别反对搞党内小组织,“反对私人拉拢,搞个人系统”⑥。为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陈云要求广大党员对党必须绝对老实忠诚,“我们共产党内也不允许有对党言行不一致的党员,不允许任何党员对党讲一句假话”⑦,党员对党组织应该毫无隐瞒,不能阳奉阴违,不准搞两面派。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广大党员,“老实的态度大体是不会吃亏的。相反,如果不老实,那就一定要吃亏。党的历史上无论过去也好,现在也好,不老实没有一个不失败的”⑧。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其核心要点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⑨,这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以小农为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以及异常复杂的斗争环境,因此“更加强调全党的统一性、集中性和服从中央领导的重要性”①。陈云对破坏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行为予以严厉批评和坚决斗争。在1937年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他批评了张国焘此前在长征途中分裂党的错误做法,要求他帮助把红四方面军干部团结在党中央周围。② 在1941年9月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又批评了王明全面抗战初期在武汉工作期间“目无中央”、不尊重党中央的行为。③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党内的领袖和核心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对此陈云坚决拥护。实际上在遵义会议上,他就已经积极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不久他代表中共中央去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在给共产国际所作的报告以及随后公开发表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一书中,他都对毛泽东进行了高度肯定和赞扬。陈云的报告和著作使共产国际对毛泽东有了更为全面、具体的了解,对其最终支持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核心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在毛泽东成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过程中,陈云发挥了独特作用。回到延安后,他坚决维护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他承认自己对毛泽东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从最初“不熟悉”,到感觉“经验多”、“政治、军事都很好”,再到最后“了解的完满”,认识到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旗帜”。④ 在1942年元旦中共中央举行的新年团拜会上,陈云郑重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20多年来,“最大的成绩,就是我们党培养出了一个领袖,我们选择了这个领袖,就是毛泽东同志”⑤。陈云单独提到领袖毛泽东,给当时很多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⑥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正确开展党内斗争、勇于思想交锋,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一)“有了错误不进行必要的斗争是不对的”
由于中国革命复杂的斗争环境以及存在大量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各种非无产阶级错误思想与不良倾向难免会渗入党内,影响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因此有必要开展正确的党内斗争。有鉴于此,陈云强调必须在原则问题上与一切危害党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他特别批评了党内害怕斗争的倾向以及对待错误采取调和甚至放纵的自由主义态度。“党内不允许无原则的和平,更不允许相互包庇。有了错误不进行必要的斗争是不对的。”① 陈云认为,党内斗争更多是一种思想斗争,斗争的目的是清除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是为了教育全党。这种思想斗争应该是对事不对人,要着眼于分析错误的思想根源,过程也应该是比较温和的。“对于思想斗争,要正确的执行,不要过分。”② 陈云特别强调党内斗争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要区分敌我,不能以对待敌人的“霸道作风”对待党内同志,“霸道作风应该是对付敌人的”,“把它搬来对待自己的同志和党外人士,这就不好了,应当改正”。③ 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坚持以斗争求团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不能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二)“党内斗争主要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在陈云看来,党内斗争主要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方面是党内的自由批评,要克服放任和助长错误的自由主义态度和老好人倾向,敢于开展党内斗争;另一方面是党员的自我批评,要积极检讨自己在思想与实践中的错误与不足,這对于党的发展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陈云强调:“考察一个坚强的共产党员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对自己的缺点、错误采取什么态度。”④ 如果他敢于正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那就是合格的好党员;否则就不是好的共产党员。对于党内互相批评,特别是上级领导对下级的批评,陈云指出必须注意方式方法。这种批评应当是善意的、诚恳的,要指出错误的根源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要发扬民主精神,保障被批评者发表意见、进行申辩的权利。至于被批评者,陈云号召“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⑤,希望他们能够抛开面子思想和个人立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对革命有利、对群众有利的立场出发,“怎样对于老百姓有利,怎样对于革命有利,就怎样办”⑥,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勇敢接受他人批评,敢于解剖自己。
(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首先应从领导做起”
陈云强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首先应从领导做起。”⑦ 作为党的高级干部,陈云不仅一再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也积极践行党的这一优良作风。一方面,在原则问题上,“他从不做老好人,他总是旗帜鲜明地与危害党的思想、行为进行不妥协的斗争”①。整风运动期间,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多次在中央会议上批评王明。另一方面,陈云也进行积极的自我批评,在检讨土地革命时期的“左”倾教条主义时,他多次诚恳地检讨自己的错误,指出30年代在上海和进入苏区以后,自己赞成过“左”倾错误,“在苏区工会工作中未改变‘左的倾向”,“未从根本上反对过打击人的做法”,“无功而有过,应负一定的责任”。② 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他再次作了“严格的甚至有些过于苛刻的自我批评”:“我自己有‘左倾观点”,“我是属于经验主义”。③ 延安时期的陈云毫无疑问是我们党内贯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作风的典范。
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毛泽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④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还必须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对政治生活危害最烈,端正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治本之策。”⑤ 正确选人用人,对于塑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德才并重,以德为主”
延安时期的陈云长期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选人用人是其主要职责,他也因此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有关选人用人的思想和方法。对于如何挑选干部,他提出四项标准,即必须忠实于党的事业、密切联系群众、具有独立工作能力、遵守党的纪律。“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⑥,“德才并重,以德为主”⑦。陈云突出对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高要求,突显了延安时期他在用人方面的特色,这对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推动党的政治建设,无疑都是关键一招。在挑选干部的过程中,陈云还强调要用人唯贤,不能搞论资排辈,主要看他有没有本领,有没有高明的政治眼光,有没有工作经验。他指出:“使用人才的原则,用人唯贤。要注意用人之才,不能只考虑是否党员或党龄之长短。按才能排位置,不按党票排位置。”① 这种唯才是举、以贡献决定位置的用人原则对于在党内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要“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
在使用干部问题上,陈云提出十二字原则,即“第一,了解人;第二,气量大;第三,用得好;第四,爱护人”②。 首先,要了解人。陈云指出,要充分、全面地了解干部,不能“用一只眼睛看人”,也不能“只看到这个人今天干了什么,没有看到他以前干些什么”③,要把握其本质,用其长处、克服短处。其次,要气量大。陈云指出,“用人要气量大”④,要敢于使用各式各样的人,发挥其一技之长。再次,要用得好。陈云指出,“上级要信任下级,下级也信任上级,上下互相信任”⑤,要使下级敢于说话、敢于做事,要注意发挥干部的主动性。最后,要爱护人。陈云特别提出要爱护干部,“共产党爱护党员也并不下于父母爱护子女”⑥。在选拔干部时一定要预先审慎考虑,“切忌提而不当又放下去”⑦。在陈云看来,那种随便提上来、随便放下去的用人方式,对党员干部自信心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他还指出,对于领导干部,不要光会抬轿子、拍马屁,只说好处、掩饰缺点,“其实光说好话的人都是拍马屁的,拍马屁决不是件好事;不客气批评别人的人,才是好人,才够得上是革命同志”⑧。另外还要关心和解决干部的困难,对于他们不安心的问题,要尽量想办法加以解决。陈云特别强调要“真正爱护干部的政治生命”⑨。他指出很多党员干部珍视自己的政治生命甚于自己的肉体生命,“宁愿牺牲一切,却不愿被党组织开除”⑩,因此在涉及干部政治生命的问题上一定“要很郑重、很谨慎、很细心地去处理”11。
(三)“审查干部必须实事求是,客观,严格”
对于审查干部问题,陈云一再强调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不能疏忽大意,又不能冤屈好人。他指出,“审查干部必须实事求是,客观,严格”12,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①。要联系干部在党内整个的历史表现从本质上看问题,“不单看言论和态度,主要看本质和实际”②。必须采取正当的方法,“绝对不准以特务手段对付党的干部”③。必须“做出符合实际的书面结论”,对于本人因不同意见而提出的理由,必须给予确切答复,“不能含含糊糊和悬而不决”。④ 对于犯错误的同志,要考虑他过去的功劳,要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尽最大的努力将其挽救回来。而對于过往审查中的错误结论必须坚持“有错必纠”的原则。
陈云身体力行,将这些正确原则贯彻在自己的工作中。延安时期著名女作家丁玲遭人怀疑在被国民党关押期间曾经自首,感到压力很大,请求组织调查。陈云安慰她不要着急,并指示组织部认真调查,最后出具明确的否定结论,并在证明材料上盖章签字。这一系列举动使丁玲深受感动,也在延安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陈云坚决反对在审干过程中混淆敌我矛盾,反对搞肃反扩大化。1941年他主持召开会议严肃处理1939年8~11月发生在苏鲁豫边区的“湖西事件”,并将这一事件的经验教训写成简明的党内文件以教育全党。对于整风运动期间康生掀起的“抢救失足者运动”,陈云并不认同,认为夸大了敌情、不符合事实。⑤ 从这些事例中我们都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陈云在审查干部问题上的慎重态度。
陈云曾经强调:“我们共产党是讲公道的。”⑥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需要在党内形成一种公道正派的政治文化,而有效发挥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无疑就是塑造这种良好文化氛围的重要渠道。陈云强调要重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畅通因才适用的渠道,充分发挥干部特长。在使用干部过程中既要体现“严”,也要体现“爱”,在严格管理干部的同时也要关心爱护干部,特别是爱惜党员干部的政治生命。这些正确思想和观点对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塑造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无疑都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陈云在延安时期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持续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不仅对延安时期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走向正轨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也构成了党的宝贵思想资源。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继续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陈云的这些思考和探索无疑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责任编辑 肖雪莲)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18页。
②《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37页。
①《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57页。
②《陈云文集》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
③《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0页。
④《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7页。
⑤《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7页。
⑥《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8页。
⑦《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8页。
⑧《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8页。
①《陈云文集》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5页。
③《陈云文集》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④《陈云年谱(修订本)》(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18页。
①陈云1939年5月发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提出了一名好的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即: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做群众模范;学习。参见《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7页。
②《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2页。
③《陈云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10页。
④刘家栋:《陈云在延安》,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第77页。
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25页。
①《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页。
②《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9页。
③《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9页。
④《陈云文集》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⑤《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6页。
⑥《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7页。
⑦《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7页。
⑧《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7页。
⑨《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7页。
⑩《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7页。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28-429页。
②《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20页。
③《陈云文集》第1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88页。
④《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25页。
⑤《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3页。
⑥《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
⑦《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1页。
⑧金冲及、陈群:《陳云传》(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49页。
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2页。
①《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45页。
②《陈云年谱》(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14页。
③《陈云年谱》(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31页。
④《陈云年谱》(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30-331页。
⑤金冲及、陈群:《陈云传》(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32-334页。
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35页。
①《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2页。
②金冲及、陈群:《陈云传》(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33页。
③《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1页。
④《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9页。
⑤《陈云年谱》(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17页。
⑥《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6页。
⑦《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3页。
①《缅怀陈云》编辑组:《缅怀陈云》,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51页。
②金冲及、陈群:《陈云传》(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33页。
③金冲及、陈群:《陈云传》(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97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6页。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82页。
⑥《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3页。
⑦《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4页。
①《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7页。
②《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9页。
③《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0页。
④《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2页。
⑤《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
⑥《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
⑦《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5页。
⑧《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
⑨《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
⑩《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0页。
11《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0页。
12《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3页。
①《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4页。
②《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4页。
③《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4页。
④《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4页。
⑤金冲及、陈群:《陈云传》(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51页。
⑥《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