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尘肺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2023-08-19陶易易双平舒璐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尘肺病房风险管理

陶易,易双平,舒璐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长沙 410007

尘肺的发生和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长时间吸入生产性粉尘相关,粉尘在肺内潴留,进而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可根据其吸入粉尘的类型分为两大类,即有机尘肺和无机尘肺[1]。风险主要是指某一特定时间段和环境下,可能出现某种损害的概率,同时还可对环境安全生产和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后果。而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并加强防范,对于可能导致患者伤害的风险事件进行控制,并且制订防范措施[2]。尘肺病是呼吸科的常见疾病包括呼吸衰竭、慢阻肺、尘肺病、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等,上述疾病均可对自身安全造成威胁。在医院收治的患者中,中老年人的病情更为复杂和严重,同时存在较长的治愈周期,临床给药复杂,导致护理风险明显增加,而以往一般选择常规的护理管理,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而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十分重要,对于预防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4]。本文选取2022 年1—12 月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尘肺科病房2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风险管理在尘肺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尘肺科病房2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用电脑随机法进行分为两组,每组10 名。观察组年龄22~28 岁,平均(25.52±2.55)岁;工作年限1~5年,平均(3.65±2.32)年;学历:大专7 名、本科及以上3 名。对照组年龄23~28 岁,平均(25.89±2.71)岁;工作年限2~5 年,平均(3.98±2.75)年;学历:大学及以上8 名、本科及以上2 名。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女性;②获得护士资格证书;③能够配合完成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因外出学习、进修无法参与研究者;②未获得资格证书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护士长对护士进行积极培训,包括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要求护士需具备高度责任心,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

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具体如下:(1)风险的评估和识别:尘肺科常见的风险事故包括以下几点:护理人员的因素、患者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因此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指导工作,告知其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并提醒护理人员注意。

(2)制订管理机制:根据尘肺科护理工作相关情况,需要建立流程化、全面化的风险管理制度,由风险管理员识别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另外还需要加强对高危风险的关注,制订管理预防措施,进行全程追踪评价。

(3)加强医护人员无菌技术和消毒的认知:护士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于需使用侵入性操作者,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对患者可能出现感染的部位进行隔离,从而将感染源进行有效控制,将传播途径进行及时切断。

(4)提升护士的风险防范素质:在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前,需要由护士长制订护理风险等级,要求每位护士掌握,并将其作为衡量护理风险等级的依据;另外需要加强尘肺科护士的职业风险预防培训工作,使其风险预警能力加强,且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保证防护用物的使用合理性,并在输液期间对各个医疗器材进行规范使用;通过相关培训,将医护队伍的防护意识、安全意识提高[5]。

(5)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①保证护理工作的实施:护理小组的成立并非形式,而需要保证护理的有效实施,从而将细节管理小组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②制订奖惩制度: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根据护理人员表现制订奖惩制度,比如对于积极性较好、责任心强的人员,应给予其适当的奖励,而对于工作态度不认真、消极和无责任意识的人员,需进行严厉的惩罚,从而提高人员的执行力度。

(6)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将尘肺科护士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提高,并定期开展护理管理的学习和讲座,定期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和护理安全教育;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时间为1 次/周,共30 个学时,并且需要每周组织护理人员参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给予护理人员鼓励,能够对新技术以及仪器设备充分掌握,将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和护理理念不断扩展。

(7)落实护理风险管理:①健全管理制度: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对于奖惩制度进行完善,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考核和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各种设备、仪器、药物使用方式进行学习,同时还需要开展考核,了解护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医疗知识等,将考核结果和绩效考评挂钩,加强对于护患沟通技能方面的培训,鼓励护理人员和患者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②落实分级管理制度:通过构建责任护士、小组负责人、护士长为一体的质控体系,能保障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由组长定期开展检查,护士长不定期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备案,定期开展护理管理会议,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需要进行完善和改进。③提升护士的风险事件处理能力:鼓励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将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护理中存在的意外事件;另外,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寻找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以此杜绝该类事件的发生概率。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投诉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

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量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共包括3 个方面,即消毒隔离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高。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Fisher 精确概率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消毒隔离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n=10)对照组(n=10)t 值P 值消毒隔离质量干预前86.52±2.22 86.53±2.52 0.009 0.993干预后(97.52±3.41)*(88.52±2.01)*7.190<0.001基础护理质量干预前84.52±2.01 84.55±2.03 0.033 0.974干预后(92.52±3.58)*(87.52±2.05)*3.833<0.001安全管理质量干预前83.52±2.02 83.53±2.03 0.011 0.991干预后(94.52±3.55)*(86.52±2.54)*5.796<0.001

2.2 两组护士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投诉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护理投诉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尘肺病在临床十分常见,我国常见的尘肺包括煤工尘肺、电墨尘肺、滑石尘肺、云母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水泥尘肺、矽肺等,尘肺病属于呼吸科常见疾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风险,若护理不当,容易出现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风险,不仅增加患者身心痛苦,还可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对护患关系造成影响[6]。故此,护士在进行病房护理期间,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协调,将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尽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7-8]。

尘肺科护理风险中患者因素占比较大,由于呼吸科中老年患者较多,常常伴有其他并发症,病因十分复杂,并且患者病情变化快,易导致护患纠纷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因素易造成影响,另外由于护理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全面,易导致风险隐患遗留,导致后续医疗纠纷发生。管理方面存在护理费用有误、配置不足等情况,另外环境因素包括床旁未增加护栏、地面湿滑,不利于患者休息,容易对预后造成影响[9-10]。通过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加强对患者的关注,提前开展风险防范措施,能对风险事故进行预防,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完善基础设备,加强关于环境布局管理,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消除,定期开展组织护理培训,能将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显著提高,护理人员通过加强巡视,对于护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定期评估风险管理效果,能降低护理风险,将护理安全性显著提高[11]。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工作量,易产生职业疲倦感,对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造成影响,降低护士责任感,导致风险事件发生,通过制订风险管理,开展各项培训,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12-13]。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开展护理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影响,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在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事件容易给患者带来影响。在护理环节中均存在护理风险,通过对以往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发现在医院尘肺科中,护理风险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主要是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年龄大,容易增加护理风险,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尘肺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较为重要。护理风险具有风险特征,也存在风险不确定性,由于医院护理风险无处不在,若需要减少护理风险危害,需要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防范措施进行寻找。随着护理行业不断发展,传统护理模式已经无法对患者需求进行满足,护理风险管理在如今广泛应用,通过建立风险管理相关措施,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能保障风险管理进行实行。通过对医学调查发现,在尘肺科病房发生的护理风险主要原因包括:由于中老年人行动不便,尤其是老年患者安全意识不足、自理能力偏差,在病室内容易发生意外情况,护理人员未定期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查,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不足,对于药品管理不合理,部分护理人员护理经验缺乏、责任心不强,主要体现在病房环境、病房消毒、病房探视等。在本次结果中,观察组的护理投诉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在整个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贯穿全程,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改进工作,对于临床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控制,能够避免患者病情的恶化,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分析护理存在的问题,并制订预防措施,再与患者各项情况进行结合,不断调整和修订风险管理措施,能够使风险管理效果得以提高,使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另外,护理人员通过接受相关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将自身专业素质提高,能够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巧,从而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尘肺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尘肺病房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煤工尘肺30例生存质量调查与分析
尘肺合并肺结核136例患者的护理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某大型铸造企业30年尘肺发病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