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3-08-19周荣刊向荣谭雅慧贾佳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层级科室护士

周荣刊,向荣,谭雅慧,贾佳

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 410000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对护理工作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面对较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护士易产生较大的工作压力,降低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1-3]。因此探寻高效且可靠的护理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护士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管理虽可保障科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但在提高整体管理质量,减小护士工作压力方面效果并不理想,护士易增加职业倦怠而离职[4-5]。分层级管理模式根据护士从业经验、职称等情况予以层级划分,对其实施差异化工作安排和培训,使护士在工作中充满挑战的同时积极应对工作,促进提高岗位核心能力[6]。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5 月—2022 年5 月湘雅博爱康复医院护士60 名,旨在探索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护士60 名为研究对象,2021 年5—11月期间为对照组(常规管理,30 名护士);2021 年12月—2022 年5 月期间为观察组(分层级管理,30 名护士)。对照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3~38 岁,平均(27.46±3.57)岁。观察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40岁,平均(28.11±3.42)岁。两组护士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依照《科室护理人员常规管理制度》对护士护理工作落实情况、考勤情况等进行约束。常规制定8 h 轮岗和24 h 值班制度,满足患者24 h 护理需求。以定期组织科室集体会议的形式,对新技术、新理念实施护理培训,由资深护士在会议中讲解并实操演练,通过分享提高科室护理管理水平。会议时总结护理工作中面临的困难,组内讨论总结解决措施,使护理难点有所应对。

观察组采取分层级管理:收集护士工作年限、学历信息、临床护理经验等信息,以此为依据对护士进行分层级划分并制订清晰的晋升标准。N0 级护士为新员工,须获得专科及以上护理专业毕业证书且通过护理部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毕业2 年内获取护理专业资格证书,尚不可独立完成临床护理。N1 级护士为已经获得护士执业资格且临床工作经验>2 年,能够在上级护士指导下为轻症患者提供护理。N2 级护士为已经获得护师资质且临床护理工作经验>3 年,能够独立护理轻症患者且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配合,负责临床教学且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N3 级护士为已经获得主管护师资质且能够独立护理较重患者,参与危重症患者的配合抢救,指导低年资护士业务工作。N4 级护士为已获得副主任护师资质且可独立护理危重症患者,组织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明确不同层级护士工作职责。N0 级护士辅助上级护士进行常规检查并落实护理配合。N1 级护士做好生命体征监测,配合临床医师开展工作。N2 级护士负责护理轻症患者并在上级患者指导下护理重症患者。N3 级护士负责重症患者抢救配合和护理,参与护理危重症患者并分管教学计划。N4 级护士负责监督指导下级护士开展护理工作。明确层级培训计划,对N0 级护士在毕业2 年内进行科室轮转,同时以一对一培训的形式辅助N0 级护士成长,尽早适应工作内容。加强N1 级护士在病情监护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方面的培训。N2 级护士就护理新技术、新方法,护理带教管理等方面加强培训,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技巧。N3 级护士则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予以强化培训,提高独立护理能力。定期组织护理查房,以实际病例为背景思考并以小组讨论形式解决疑难问题,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1.3 观察指标

管理后,以感染防护、应急处理、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共计4 个维度评估科室管理质量,每个维度满分均为100 分,评分高代表管理质量好。在管理后,从专业发展、护理临床、教育咨询、评判性思维、人际关系、领导力、法律伦理实践,共计7 个维度对护士核心工作能力予以评定,每个维度评分在0~100 分之间,分值高表示核心工作能力强。比较两组护士管理后的工作压力,管理后向护士发放工作压力调研问卷评估,问卷总分值100 分,分为压力较大(80~100 分)、压力一般(60~79 分)和无压力(0~59 分)。护士工作压力水平=压力较大率+压力一般率。管理后向护士发放“科室管理工作满意度问卷”,问卷总评分为100 分,≥80 分表示非常满意,≥60 分但<80 分表示比较满意,<60 分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经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科室管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科室管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科室管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科室管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感染防护83.67±4.25 86.45±4.39 2.492 0.015应急处理84.97±4.84 88.15±4.73 2.573 0.012健康教育85.15±3.46 87.18±3.55 2.242 0.028护理技能84.24±3.66 86.56±3.40 2.543 0.013

2.2 两组护士核心工作能力对比

管理后,观察组护士核心工作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核心工作能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士核心工作能力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30)观察组(n=30)t 值P 值领导力83.78±4.28 86.63±4.51 2.510 0.014人际关系81.55±6.49 87.84±6.42 3.773<0.001护理临床82.57±5.26 86.16±5.16 2.668 0.009专业发展86.58±3.67 89.63±3.44 3.321 0.001教育咨询85.47±4.33 89.28±4.40 3.380 0.001评判性思维86.91±5.13 90.87±5.34 2.929 0.004法律伦理实践84.45±4.29 88.43±5.12 3.263 0.001

2.3 两组护士工作压力对比

观察组护士的工作压力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水平比较[n(%)]

2.4 两组护士管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士管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士管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临床护理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新的护理理念得以运用,旨在为临床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可见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能够为疾病治愈提供更有利的条件[7-8]。然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医院就诊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且病情复杂,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要求护士需具有更强的护理工作能力,以此来应对护理工作中面对的疑难问题[9-10]。护士在结束医学院的理论学习,步入工作岗位后,科室护理管理是提升核心能力水平的关键途径之一[11]。因此,为打造优质的护理团队,探索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理念具有关键意义。

本研究中对照组仍延续传统管理,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则基于科室护理管理需求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科室管理质量评分与核心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工作压力比对照组低,管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护士分层级管理更有利于提高科室护理管理水平,使护士核心工作能力得到提升,缓解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12]。分析原因:常规管理在保证科室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同时,未深入分析护理资源的分配是否合理,存在资质不高的护士为重症患者提供护理的情况,易增加医疗纠纷风险,使其在工作中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不利于锻炼护理技能[13-14]。而分层级管理模式在管理前收集护士的基本资料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分为N0 级、N1 级、N2 级、N3 级、N4 级[15]。不同层级护士的晋升标准、工作职责以及培训侧重点均不同。如对N0 级护士通过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在职培训,使其逐渐适应护理工作环境,产生对护理职业的向往,提高工作积极性[16]。N1 级护士培训要点在于设备仪器的维护保养,N2 级护士侧重护理技术、带教管理等方面的培训,N3 级护士侧重培训危重症患者的独立护理能力[17-18]。不同层级护士接受差异化培训内容,使其工作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对工作充满更高涨的热情。另外在管理过程中,对不同层级护士根据其工作能力安排负责的患者,同时由上级护士作为引导,使其在工作中找到自信,减小工作压力,积极学习未掌握的护理技能,防范护理差错或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科室护理质量[19-20]。

综上所述,在护士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可促进提高护士核心工作能力,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自信心和科室管理质量,该模式下护士的满意度更高,适合推广。

猜你喜欢

层级科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