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井井架的加工选型与起立技术
2023-08-18陈钉
陈 钉
(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218)
凿井井架是矿井开凿建设中必要的建井设备,属于临时性的井架。其主要作用是悬吊凿井设备以及承担运输人员、物料和矸石外运的荷载。凿井井架主要由主体架、天轮房、扶梯、卸矸台以及基础组成,其内部节点的空间结构较为复杂。为了保证其较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其内部立柱常常布置成三角形,杆件安装角度要求十分严格。且每一个杆件的节点上均由多个法兰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连接。因此,在凿井井架设计加工时,特别要注意连接杆件的长度尺寸、连接角度等条件因素[1]。一旦杆件出现加工质量问题,或者是出现安装角度误差的话,都无法保证杆件与其连接件的正常连接,导致安装困难并影响矿井的开凿建设。同时,作为大型的钢结构井架,如何保证井架的平稳起立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内容。
1.凿井井架的型式与构造
凿井井架也称掘进井架,是一种用于承载各种负荷的钢结构架,是煤矿建井工程中最重要的施工结构物之一[2]。目前,最为常用的凿井井架结构型式为亭式钢凿井井架。该类型井架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加工制造和运输安装都比较容易,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亭式钢凿井井架的构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1 天轮房
天轮房位于井架的顶部,它主要用于保护天轮平台,防止其受到雨雪侵袭。此外,天轮的安装与检修也需要通过天轮房进行。天轮房结构净高的选择主要与天轮尺寸有关,其高度通常为主提升天轮半径+2m,平面尺寸与天轮平台同水平。天轮房一般为钢结构构筑物,由不同规格的型钢、角钢等焊接搭建而成。
1.2 主体架
主体架是整个井架的主体部分,主要用来承受天轮平台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基础。主体架基本由钢材质杆件连接搭建而成,其四面呈梯形桁架空间结构;梯形桁架内部空间则由杆件搭建为多个三角形结构,从而保证了主体架的整体稳定性。主体架下部立于井架基础上,上部用螺栓与天轮平台的中梁及边梁连接。主体架沿高度可分为多个节间,每个节间在高度上大致相等。这样可使角柱在各节间的自由长度相等,以便合理选择角柱截面。主体架内部第一层水平高度处是其内部受力较大的部位,此处设置了水平连杆使其内部形成了网格状支承结构,从而保证了井架具有较好的空间稳定性。水平连杆还可用来支承卸矸台。
1.3 卸矸台
卸矸台通常布置在主体架的下部第一层水平连杆上,来翻卸矸石,通常采用工字钢或槽钢构造。
1.4 扶梯
扶梯通常垂直设置于主体架内,通常由3 个梯段组成。上部两个梯段分别设置在卸矸台和天轮房。扶梯扶手和栏杆采用扁钢或角钢,踏步采用圆钢,梯梁采用扁钢,梯子平台采用槽钢和网纹钢板。
1.5 基础
基础是井架与地面连接、过渡的部分,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质,4 个独立的基础分别设置在井架的四个柱角处。井架所有的受力荷载最终全部由基础承担,因此要求四个基础必须稳定可靠,不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凿井井架基础的断面形式一般采用截锥形。为达到其稳定性要求,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基础顶面应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与角柱中心线保持垂直,而基础底面是水平的。
2.凿井井架的设计要求
2.1 足够的承载能力
凿井井架在工作时要承担矸石外运、人员物料提升等各种负荷,因此对其承载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从井架的设计、选材、加工制造等方面采取措施,以保证其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2 足够的过卷高度
为防止井架在使用中出现滑架与天轮平台梁相撞等事故,井架设计时,要有足够的过卷高度。此外,设计时还要考虑吊桶翻转高度、连接装置和滑架高度、过卷高度、提升天轮公称半径等因素,留有足够的高度余量,以保证其能够安全平稳使用,减少事故的发生。
2.3 天轮平台和角跨距尺寸满足施工要求
天轮平台和角跨距尺寸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对于吊盘吊挂、锁口盘安装、设备材料运输、凿井设备悬吊等方面的使用需求。使井架天轮平台和角跨距尺寸与施工时凿井悬吊设施、井筒的断面相适应。
3.凿井井架的制作与加工
随着计算机制图软件以及各种自动化加工设备的应用,凿井井架制作的精度已经很高,杆件制作时的误差和焊接变形量已经很小。这也为井架安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3]。
3.1 加工准备
井架杆件制作前,应做好相关设备材料的准备。包括割管机、角度样板、杆件加工模具、豁口样板等。杆件加工模具的使用保证了杆件加工的安全、便捷和标准统一,同一构件号的管件可互换安装。加工模具的长度由井架构件中的最长管件确定,模具底座由型钢加工制作而成,使用前在水平地面上找正位置后加以固定。加工模具底座的一端装可移动法兰;另一端装固定法兰,应保证两法兰孔在同一水平上,不得有扭转的现象。使用时,根据需加工杆件的长度来回移动可移动法兰,以便制作出不同规格长度的构件。为了保证管件加工长度规格的一致,可在加工同一规格构件时,在可移动法兰一方焊接限位块,以防止管件在加工时出现长度误差。
3.2 主要制作工序
3.2.1 管件的制作
管件制作前,根据井架的类型和尺寸,对制作所需的所有管件按照规格的不同统计其数量。然后合理安排管件的制作,合理下料,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管料。
3.2.2 法兰盘的制作
制作法兰盘时,首先利用切割机制作出法兰盘的外型轮廓,在法兰中心按照一定的孔径大小钻凿工艺孔。然后以中心孔定位,在分度盘中心固定定位销并压紧,旋转分度盘钻孔。这样即可最大程度保证孔的同心,保证了每个法兰孔的位置,从而减少了随机误差。
3.2.3 插板的制作
插板的制作需要使用到三角函数方面的数学理论。根据图纸上的尺寸,在插板样板上做出各短管的边线、中心线以及焊接法兰的参照线。在主管与插板相交的特殊点进行标记,然后利用切割机下料。利用样板在下好的料上留出短接上法兰的参照线、边线以及特殊点。
3.2.4 短接的制作
将下好料的短接放在法兰上,将法兰上的孔做为基准画出豁口线,然后再利用豁口样板将其豁口割开。为了防止焊接变形,可通过点焊方式将法兰与短接焊接在一起,将两短接背对背放置后用螺丝固定后再行施焊。
3.2.5 主立柱的制作
主立柱的制作主要利用模具,在计算机CAD 的辅助设计下焊接完成。在模具帮助下,将立柱两端法兰对接点焊上。以两端法兰孔为基准,找准插板开豁口的位置,使用豁口模具开插板豁口,然后在豁口处安装插板。使用水平仪找正位置后点焊。然后使用角度样板安装另一插板点焊,从而保证两插板夹角的正确性。对法兰位置、插板夹角等进行检验确定无问题后,再根据图纸安装短接。在对应点上点焊加强筋,并使用插板进行二次固定,以此来防止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焊接变形,然后施焊。
4.大型凿井井架的组装与起立
为了保证足够的提升高度和过卷高度,大型凿井井架具有比较高的井架高度。这也导致了大型井架比较高的重心,增加了井架起吊和起立中的风险。施工安排不当的话,甚至会发生偏架甚至是倒架事故。大型凿井井架的安装与起立,基本上都是井架主、副斜撑组装方向与凿井设备呈90°角布置。在地面分别将井架主、副斜撑整体组装后,再采用超90°角大翻转的方法起立合拢。井架安装的具体做法如下。
4.1 井架组装
主斜撑和副斜撑是井架设计和组装时作为基准的两个平面。
在地面组装时,可首先以扇面的形式分别对主斜撑和副斜撑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由吊车吊装整体起立。
可以分别将主斜撑和副斜撑各组装成一个扇面,然后整体起立。在地面组装斜撑时,按照标定好的中心线和各段位置,由斜撑底端开始沿各段水平方向逐渐向前行进施工。经过测量后,在地面标注好井架腿脚在地面的位置,找平找正各斜撑的位置和尺寸。然后按照三角形交叉的形式进行各斜撑的组装,待组装到转折点以上位置后,停止施工。在组装斜撑的同时,安装底部与基础之间的翻转铰链,起立抱杆。然后利用抱杆,由滑车、稳车等起吊设备,将已经组装好的下半部分井架吊起至一定高度后,保持不动。然后根据设计,在上半部分组装位置制作好临时组装平台。将已经在地面组装好的上半部分用吊车吊装到临时平台上。根据井架设计图纸,利用水平仪等仪器确定水平位置,找平找正。水平位置确认无误后,利用井架起吊设施,以上半部分为基准调整下半部分斜腿,找正对接,并校核井架整体尺寸。再次对位置尺寸等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焊接焊缝,完成井架整体组装。
4.2 抱杆组装起立
下半部分井架组装完成后,进行双抱杆的组装起立。双抱杆组装完成后,然后利用吊车挂住抱杆顶端将其慢慢吊起。当抱杆起立高度超过凿井井架高度之后停止起吊,调整各钢丝绳,使抱杆保持竖立状态。然后在吊车不再受力的情况下,摘掉吊钩并将吊车开到不影响施工的安全区域。
4.3 井架的调整
在井架整体组装完成后,其重心可能并不在井架提升中心线上,容易导致井架重心不稳,影响井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立放井架过程中,由于井架重心不断偏移并向下滑落,极易产生冲击现象;特别是在起吊重物时容易发生偏架,甚至是倒架事故。这就需要对井架的重心进行调整,以保证其重心与井架提升中心线相吻合。首先经过测量找到井架的几何中心线,将井架虚拟成相对于提升中心线对称的结构。然后按相对应侧实体重量补齐进行计算,可使用专门的液压移架装置对井架进行微调,以使其重心与井架提升中心线相吻合,偏移量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4.4 基础倾覆验算
井架采用大翻转法起立时,基础所承受的井架水平推力与井架水平推力方向相反,致使基础的稳定性变差。同时,在井架副斜撑高度的限制下,井架起吊点设置要低于正常水平。继而造成井架起吊力增大,井架对基础的水平推力增大,影响基础的稳定性。在井架对基础长期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增加了井架偏移和倒塌的风险。对此,应在井架起立时对井架与基础之间的水平推力、井架抗倾覆能力等进行验算。不能满足要求的,应对基础进行局部的加固处理。
5.井架加工与起立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
5.1 准确的受力计算
凿井井架做为大型的承重设施,保证其重心与井架提升中心线相吻合,保证井架各部分受力均衡是其稳定工作的关键。这就需要分析井架的受力情况,做好准确的受力计算。根据井架重心和受力特点,以保持井架整体平衡为原则,选择最佳的起吊位置,并确定起吊力的大小。同时,还要检查地锚、铰链、滑轮组等起吊受力部件的母材强度、焊接强度、偏心荷载等,留有安全余量,以确保起吊过程的安全。
5.2 液压自动调平技术
井架整体搭建完成后,还需要对各部分进行调整和找正,以确保井架整体受力均匀。对此,可采用液压校正仪,根据需要自动调节支撑高度。液压自动调平技术可有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加快施工速度。
5.3 无线视频监控技术
可采用井架起吊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对起吊过程中的各关键部位进行监测,以随时观察主斜架滑轮、抱杆、钢丝绳等各受力部位的情况。该技术的使用可以更加容易地发现各种事故隐患问题,并且在发现隐患问题后可以及时处置,从而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