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馆藏文物的唐代螺钿铜镜科技分析
2023-08-17侯鲜婷
侯鲜婷
摘 要:螺钿镜是主要流行于唐代的一种特种工艺镜,流传下来的实物极为罕见。本文对六枚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螺钿铜镜的合金组成及制作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所分析铜镜合金配比非常适合铸造铜镜,体现了唐代已熟练掌握铜镜合金配方;其样式与日本正仓院保存铜镜相同,但直径较小;其主要工艺特点是蚌片上镶嵌宝石及螺钿片间镶嵌孔雀石等碎石。研究结果可为唐代螺钿铜镜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唐代 螺钿铜镜 衬色石嵌 树脂底
铜镜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其制作始于齐家文化(前2200 ~前1600),流行于春秋战国,隋唐时期达到鼎盛,随后逐渐衰落。螺钿铜镜是将螺蚌、贝壳打磨、雕刻成形后,粘贴于镜背,从而形成丰富的图案的特种工艺镜。王世襄《髹饰录解说》记载:“螺钿,一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1 螺钿铜镜流行于唐玄宗在位时期,其后较为少见,流传下来的实物更为罕见,相关研究多是针对其样式及纹饰等方面的研究。陕西历史博物馆现保存有9 件唐代螺钿铜镜,部分因残损仅为碎块、残片,本文对这批铜镜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对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进行“二次发掘”,以补充唐代螺钿铜镜的研究,丰富唐代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研究资料。
一、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螺钿铜镜概况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螺钿铜镜按镜形可分为圆形、亚字形和葵花形,其中圆形2 枚、亚字形4 枚、葵花形3枚。由于镜背螺钿采用粘接材料粘于镜背,随着材料老化及外界环境影响,大多螺钿脱落,现存螺钿以人物花鸟图案为主。根据这批铜镜保存现状及本体特点,选取以下6枚典型铜镜予以分析(图1 ~图6,表1)。
二、馆藏唐代螺钿铜镜分析研究
由于螺钿镜特殊的工艺以及遭受埋藏环境的破坏,大多螺钿镜出土时已残损严重,其主要病害表现为断裂、残缺、表面螺钿脱落、粘接材料老化以及不同程度的锈蚀。这些病害的发生及发展导致铜镜所蕴含的信息逐渐流失。为及时有效挖掘并保留其所蕴藏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本文采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铜镜表面螺钿形貌特征,采用X 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拉曼光谱仪分析铜镜胎体合金成分及螺钿装饰所用材料的成分,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这六枚馆藏铜镜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唐代螺钿铜镜。
(一)铜镜胎体
采用X 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四枚铜镜以多点位、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测量铜镜本体合金成分,结果显示所检测四枚铜镜为铜锡铅三元合金,其组成元素含量接近,平均含Cu62.8%、Sn25.9%、Pb6.0%(表2)。
青铜器是人类进行有意识合金化生产的最早器物,也是古代冶金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而铜、锡和铅是青铜器主要合金组成元素。在青铜器铸造过程中加入锡和铅可以改变合金性能。先秦古籍《考工记》中记载:“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2 汉代郑玄注说:“鉴亦镜也,凡金多锡则忍白且明也。”3 这说明铜镜通常含锡较多,锡的加入使铜镜发白发亮。同时,依据现代技术原理,当锡含量低时,合金主要以质软、赤黄的单相α 固溶体形式存在;当锡含量约为7% 时,合金中开始析出质硬且脆、颜色发青的δ 相,当锡含量增加至18% ~ 26% 时,δ相数量可达到60% ~ 80%,这类合金硬度高、色白,研磨时不易留下磨痕,适宜映象。4 铅在青铜器中以独立相存在,且其硬度较低,铅的加入使青铜合金硬度降低,易于切割;同时铅的熔点低,加入后可增加合金的流动性,易于勾划出精细花纹,使器物轮廓清晰。锡含量18% ~ 27%、铅含量1% ~ 7% 时,青铜合金呈银灰色,硬度高,适合反复打磨抛光,镜面光灿照人。5 由此可见,这几枚唐代螺钿铜镜的合金配比非常适合铸造铜镜。此外,统计分析22 枚唐代铜镜主要合金组成发现(表3),6 唐代铜镜合金组成基本稳定,其含铜量集中分布于62% ~ 78%,86% 的铜镜锡含量处于18% ~ 27%,91% 的铜镜铅含量处于1% ~ 7%,与本文所检测唐代螺钿铜镜合金组成分布规律一致,进一步说明唐代已熟练掌握铜镜合金配方及工艺。
(二)螺钿工艺
观察这几枚螺钿镜表面残留的螺钿,发现螺蚌贝壳表面光滑平整、洁白如玉,个别微微发黄(图7),拉曼光谱检测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图8)。螺钿片上细线阴刻出花瓣的茎脉等纹饰,线条随着纹饰特点存在深浅粗细变化(图9),使花纹清晰细腻,同时增强了线条感。
螺钿片厚度较均匀,经测量确定约为1 毫米,即厚螺钿。《髹饰录》螺钿中扬明注“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也”,7 意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螺钿器物中所流行的螺钿片厚度有所变化,分为厚螺钿和薄螺钿。唐以前的螺钿器物基本为厚螺钿,又称硬螺钿,厚度在0.5 毫米~ 2 毫米,质地厚实、色彩较为单一,多选用颜色不太鲜艳的老蚌等贝壳。明代时薄螺钿逐渐流行起来,其又称软螺钿,厚度多小于0.5 毫米,采用色彩比较鲜艳的鲍鱼壳加工成薄片,光泽度好,根据图案特点可以做到“分截壳色,随采而施缀”。8 螺钿薄厚的变化也体现了螺钿技术的发展,例如由贝片研磨到贝片剥取技术的改变。
螺钿片间残留绿色碎石(图10),经检测为孔雀石(图11)。铜镜表面除蚌片外其他装饰已脱落,仔细观察可见镶嵌痕迹,原应镶嵌有宝石,宝石下衬有彩色(图7),经拉曼光谱检测为矿物颜料铅丹(图12)。《髹饰录》“填嵌”中记载:“衬色甸嵌,即色底螺鈿也。其文宜花鸟、草虫,各色莹彻,焕然如佛郎嵌。 ”9 也有花纹以下衬彩色,其上镶嵌透明宝石来表现,称“衬色石嵌”。10 总的来说,即以彩色做底, 其上镶嵌透明贝壳或宝石,彩色透过壳面,从而更形象生动地表现花鸟草虫的形态。文献资料虽有记载,但现存衬色螺钿或衬色石嵌的实物遗存很少,本文所研究铜镜6 为这一工艺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出土的唐代螺钿铜镜大部分已严重残损,其中出土于陕西西安李倕墓的两枚螺钿铜镜保存较好,镜形分别为八出葵花形(直径25 厘米)和六出葵花形(直径7.1 厘米,图13),半球形钮,镜背髹漆并嵌以蚌片磨制的花鸟纹或花纹图案,蚌片间嵌有绿松石碎片。11 此外,保存于正仓院的螺钿器物( 图14)为研究唐代螺钿器物提供了实物资料,由于多为传世品,故保存较好。该院藏的20 件唐代螺钿器物中有9 枚铜镜,其中6 枚圆形和3 枚八出葵花形,直径在26.8 厘米~ 39.5 厘米,12 其工艺与李倕墓出土的两枚螺钿铜镜相同,即蚌片上镶嵌琥珀或玳瑁,蚌片间镶嵌孔雀石、绿松石及青金石等碎片。
关于唐代螺钿铜镜镶嵌贝壳或玉石的材质学界有不同说法,早期历史文献中多沿袭商周时期螺钿与漆器的结合,记载螺钿铜镜为漆底;近年来,也有学者对正仓院13 和我国出土的唐代螺钿铜镜究竟是漆底还是树脂底进行了分析讨论,最终推断“正仓院样式”螺钿铜镜为树脂底。树脂底螺钿铜镜是唐代铜镜的主流样式。14 虽然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这几枚唐代螺钿铜镜已残损较多,但通过铜镜表面残留装饰痕迹对铜镜纹饰特点、螺钿所用贝壳及装饰工艺等分析发现,铜镜1 和铜镜6 与李倕墓出土及正仓院保存螺钿铜镜样式相同,应具有相同的制作工艺。
三、结语
螺钿铜镜是流行于盛唐的一種特种工艺镜,流传下来的实物极少。陕西历史博物馆保存的这几枚唐代螺钿镜虽大多已残损,但残损的样品为科学检测创造了条件,使得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文物的科学信息。
综合分析科学检测结果及现有唐代螺钿镜的研究资料发现,现存唐代螺钿铜镜以镜形来分,主要有圆形、亚字形和葵花形,以日本正仓院收藏和我国出土的几枚铜镜为代表,我国出土的铜镜直径多小于正仓院藏镜,而其样式基本相同,应具有相同的制作工艺。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唐代螺钿铜镜主要为铜锡铅三元合金,组成元素含量接近,平均含Cu62.8%,Sn25.9%,Pb6.0%,该配比合金适合反复打磨抛光,镜面光灿照人,表明唐代铜镜制作工艺精湛。其典型工艺特点应为:在镜背树脂底上施厚约1 毫米的厚螺钿片,片上进一步细雕刻画纹饰细节;根据图案布局特点,局部镶嵌宝石,宝石下衬彩色(如红彩铅丹),螺钿片间嵌入细密孔雀石等碎石,随后研磨,使其表面光洁平整。现存衬色螺钿或衬色石嵌的实物遗存很少,本文所研究铜镜6 为这一工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本文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唐代螺钿铜镜的科学信息提供资料,为唐代螺钿铜镜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1 王世襄:《髹饰录解说》, 文物出版社,1998 年, 第101 ~ 106 页。
2 佚名著、俞婷编译:《考工记》,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年,第38 页。
3 ( 清) 戴震:《考工记图》, 文物出版社,2022 年, 第65 ~ 66 页。
4 何堂坤:《中国古代铜镜的技术研究》,紫禁城出版社,1999 年,第52 页。
5 韩汝玢、柯俊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 矿冶卷》,科学出版社,2007 年,第755 页。
6 何堂坤:《中国古代铜镜的技术研究》,第34 ~ 44 页。李艳萍、王建平:《唐四云凤龟钮铜镜腐蚀现象的分析研究》,《中原文物》2007 年第4 期。
7 (明)黄成著、(明)扬明注、长北校勘:《髹饰录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年,第123 页。
8 张飞龙:《中国硬木螺钿镶嵌工艺溯源》,《中国生漆》2011 年第1 期。
9 (明)黄成著、(明)扬明注、长北校勘:《髹饰录图说》,第127 页。
10 王世襄:《髹饰录解说》,第78 ~ 79 页。
11 高明涛、王俊华等:《唐李倕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5 年第6 期。
12 胡健:《唐代螺钿铜镜的样式和工艺新探》,《中原文物》2017 年第3 期。
13 〔日〕高桥隆博著、韩騄译:《唐代与日本正仓院的螺钿》,《学术研究》2002 年第10 期。
14 同注12。
(责任编辑:田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