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自主学习中发现历史的乐趣

2023-08-16张剑锋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笔者历史教师

张剑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学习而言,爱好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历史教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演讲故事激趣

故事具有亲和力,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时一两个故事的讲解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比如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常讲的有“女娲造人”“亚当与夏娃”等,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展示个性很有帮助。《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夏朝的建立和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单靠教师讲述,学生会觉得单调乏味。于是,在课前我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夏、商、周三朝的故事或传说,并根据各组的搜集情况,由各组推荐代表讲述其中的精彩故事。之后由学生选出每节课的“故事大王”,并给予奖励。这种令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参与度非常高,十分乐意在同学面前分享自己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大家“穿行”在历史的时空中,流连忘返。

像这样在课堂上穿插有关历史小故事的讲解,大大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一两个故事的讲解,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播放视频激趣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在教学中,笔者常利用图片、音乐等创设符合教材内容的情境,有效营造了课堂气氛。同时还利用录像、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比如笔者在讲授远古人类时利用多媒体把元谋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生活及考古学家考古发掘的成果进行展示,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刺激学生,使学生对这一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能够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趣味盎然中进行观察、思考。

三、巧借插图激趣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不少插图(历史地图、表格、代表人物画像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它们,不仅能帮助学生熟记历史人名、地点、年代、时间、事件等,而且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利用插图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利用课本插图,加深理解。如《鸦片战争》一节有很多幅插图,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插图理解史实:哪个插图生动地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力量和决心,哪个插图反映了英帝国的侵略本质,哪个插图可看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讨论,最后由学习小组长来总结。这样既生动又深刻,若利用得当,自然会收到显著的效果。二是根据需要绘制一些图表,把有相似点的内容放在一块进行比较,加深理解,以增强直观性。如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可以从战争爆发的原因、参与的国家、清政府的态度、战争的结果、条约内容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自绘图表,学生会产生直观的感受,又便于记忆和理解知识,一举两得。

四、正反讨论激趣

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每次讨论前,笔者都会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个组,先让每个人按题意写出辩论稿并交给笔者审阅。审阅后,笔者把稿子发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三名代表(一名主辩、两名补充)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双方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笔者评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

如在讲授比较大一统王朝秦朝、隋朝、元朝时,笔者设计了一个题目《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统一》。此话一出,反方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合久必分,分裂是大趋势。有的同学从战国七雄谈到三国鼎立,有的从五代十国谈到辽、宋、夏、金、元。通过讨论,大家最后统一了认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统一。这种讨论让学生有话可说,对抗具有竞争性,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查阅了很多资料,讨论的场面热烈,妙语频出,有时时间已到,大家仍意犹未尽。

五、巧设问题激趣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史后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可为什么又肯定它是贯穿我国南北的大动脉?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抗元斗争的精神?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等。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去分析、认识这些充满矛盾的历史现象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过程。

六、串联知识激趣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开展教学。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收尽”。历史知识一般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上历史课教师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为历史的基本线索,这些基本线索又可以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因此,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猜你喜欢

笔者历史教师
最美教师
老师,别走……
教师如何说课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