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下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2023-08-16孙谦李珍珍范正强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特长班体教融合体教

孙谦 李珍珍 范正强

在“体教融合”和“双减”大背景下,我校体育教学积极构建三级课程体系,从基础教学到兴趣培养再到特长发展,实现了“学练赛”一体化,促进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以常规体育课为基础

1.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

根据新课标要求,我校积极探索小学体育运动技能大单元教学,通过集体教研、分享交流等,设计适合各个年级学生的大单元教学计划,在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和体质的增强。

2.大力发展“一校一品”

跳绳是我校多年来着力开展的运动项目。跳绳可以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其应变能力。同时,跳绳活动易于开展,而且跳绳形式多样,可计数比赛,也可多人合作,还可集体游戏,比较受学生欢迎。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跳绳课,校花样跳绳队多次参加省市级比赛和展示活动。

3.积极开发校本特色体育课程

学校贯彻“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学规律和教师的专长,在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特色体育课程。其中一、二年级开设两节体育特长课(一年级为跳绳、体操,二年级为体操、毽球);三、四、五、六年级开设一节特长课(分别为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篮球)。每门课都安排专业体育教师教学,让学生科学、系统地学习,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社团活动为补充

课后服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学校开设有男篮、女篮、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花样跳绳、趣味田径、定向越野、科技模型等社团,丰富多样,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以特长班和赛事为抓手

1.引进校外优质资源,开设体育特长班

我校与省大拇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行长期合作,开设体育特长班,俱乐部为学校体育社团和特长班提供了专业的师资力量。学校在體育社团的基础上,选拔出优秀生参加体育特长班,让学生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充分满足家长和学生更高的需求,也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2.通过各级各类赛事,发掘后备人才

校内赛事,带动全员参与。学校每年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如体育周、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冬季阳光体育运动等,以赛代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团队合作、勇敢顽强的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

校际比赛,促进各校区协同发展。河南省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每年举行各项校际比赛,各校区各年级组队参加广播操、跳绳、篮球、足球等比赛。

外出参赛,为校争光。积极组织校队参加省市级各类比赛,学生努力训练,顽强拼搏,展示自己的竞技水平,为校争光。通过比赛,学校为更高水平的运动队输送人才。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体教融合’视域下小学体育3+3培养模式探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211300019)

猜你喜欢

特长班体教融合体教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职校设置“特长班”引发的思考
特长班:从存废之争到公平之辨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特长班改变了我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