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言建构为基础,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以李清照诗词专题学习为例
2023-08-15侯秋香张亚男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
侯秋香 张亚男 _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以语言建构为基础,通过专题学习,让学生掌握诗词的阅读规律,促进学生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下面,以李清照诗词专题学习为例,谈谈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鉴赏知识和方法,通过对李清照生平及其诗词意象、意境的发掘,提升学生语言建构能力,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1.第一阶段: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课前,让学生通过阅读《蒋勋说李清照》《郭小川说李清照》《叶嘉莹说李清照》等学习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制作思维导图,阐释各自的论述角度。
课中,以《一梦千年》和《月满西楼》两首歌曲激趣导入,使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情境。选取李清照少女时期的诗词8首,少妇时期的诗词8首,南渡时期的诗词13首,打乱顺序,让学生推测哪些作品属于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作品,写出至少两种推测依据,并填写表格。之后,进行集体讨论,提升总结,制作展示李清照诗词特点的思维导图。
在第一阶段学习中,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对其不同时期的诗词特点有了整体感知。
2.第二阶段:归纳探究,强化认知
第二阶段,先让学生再一次自主探究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诗词特点,重点发掘其意象特点,作为学习的知识增长点,加以强化。
之后,让学生阅读《中国名人传——李清照》节选,并制作李清照年谱。在年谱制作和填写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归纳李清照诗词创作风格、情感与社会和个人经历的密切关系,深刻理解个人的际遇受到社会的直接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到作者的个人情感中,并体现在作品之中。
例如,李清照所做《永遇乐》中有一句:“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中州”是北宋汴梁,“三五”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李清照南渡之后,经历国破家散、亲人永诀,词中风景与早期殊异。时近元宵,不免产生“人在何处”的感喟,于是往日繁华一一重现,正是此等印证。
3.第三阶段:对比阅读,主题写作
对李清照不同命运节点上的诗词进行比读,形成知识场和知识链条。
学生可以借助《花:李清照自我定位的意象分析》《以〈清平乐〉为代表分析李清照的梅花情结》《论李清照咏梅词的人格情结与命运咏叹》《李清照咏梅词与宋代梅文化》等,选取一个角度,以时间为纵向写作方向,以特定的意象为写作研究对象,根据李清照诗词特点,以“李清照的(花、日暮、雨、酒等) ”为题,进行主题写作。在写作中,再一次回归李清照诗词本身,重新归纳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诗词特点。
在语言建构的过程中,学生理解并感悟李清照的自我意识、女性独立意识和家国情怀,提高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