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育不独立设课,如何融入日常教育教学?
2023-08-15李刚刚
李刚刚
近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各类专题教育以融入为主,原则上不独立设课。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规定,又要如何做好专题教育的融入呢?
刘国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如何理解和落实《意见》中提出的“各类专题教育以融入为主,原则上不独立设课”这一要求?笔者认为,学校要做到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国家课程的基础性。
专题教育原则上不独立设课,因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通识性特征,决定了国家课程的主体性地位。义务教育阶段建立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课程体系。三类课程有效配合,形成课程育人合力。
其实,专题教育内容已进入课程教材。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了课程的思想性;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统筹育人目标、教育内容要求、教学安排等,对专题教育进教材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科学安排,明确了“进什么”“如何进”“怎么教”等,避免与国家课程割裂或简单重复。
所以,专题教育不再独立设课,旨在充分发挥国家课程的主体作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二是确保专题教育的深度融入。
将专题教育深度融入国家课程,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强化国家课程的基础性、主体性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融入专题教育关键在课堂。学校要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落实课程育人。加强课程融合,注重关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此外,广大教师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秉承先进教育理念,读懂时代、读懂课标,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加速专业发展,为专题教育深度融入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