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实践路径研究
2023-08-14王广志
王广志
吉林建筑大学
前言
就以往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毕业大学生都向往北上广地区,这是由于北上广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都较好,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且工作发展前景也较好,所以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出省就业。但大学生都选择出省就业的话,将对本省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如缺乏专业技能人才,相关专业领域建设无法有序开展,又如缺乏创新型人才,不利于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化升级。鉴于此,为了留住优秀毕业大学生,省份地区应该做好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的培养,尽可能为本省经济、文化的建设留住高素质、强技能的大学生人才,从而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就业队伍,进而为本省份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一、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为本省发展留住人才
通过利用好日常教学时间,对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展开培养,能够为本省份地区留住专业型人才。因为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力量,每个省份地区都需要人才来推进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因而学校更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留省就业意识,且在日常教学培训以及未来就业发展规划课程之中,渗透留省就业意识培养,引导学生了解本省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现状,由此增强学生的留省就业意识[1]。当大学生都具备良好的留省就业意识之后,自然会思考自己未来工作是否留在本省,以及未来会在本省寻找怎样的工作,这些都有助于更多人才留在本省,而本省地区企业也能有更多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从而实现校园培养与本省经济发展建设的双赢。
(二)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
就以往大学生的择业标准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跟风的现象,总觉得多人口中的外省就业环境与态势较好,都喜欢去外省发展,却没有结合当前就业发展形势以及每个省市的就业发展政策来选择就业方向。鉴于此,从大学生就业规划教学引导开始,渗透留省就业意识培养,将有利于为学生指明就业发展的实际方向。比如,在日常的教学培训当中,教师可结合本省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向学生介绍本省份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所需人才情况,促使学生能够在大脑之中形成一条未来工作去向的道路,使其懂得关注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有效做好未来的求职机会。
(三)为优化职业规划课程作出贡献
通过对以往大学职业规划课程教学情况的分析,得出很多大学里的职业规划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有关职业规划信息资料也较为陈旧,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当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培养作为职业规划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时,能够有效促使教师不断结合本省社会实际发展,对学生讲述本省份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情况,并且收集各项关于本省份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文化教育数据等,这有利于优化与丰富大学职业规划课程内容。通过大学职业规划课程内容的合理性优化,都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意义,推动大学生根据本省就业情况作出职业规划,从而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
二、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培养的创新点
(一)从校企合作思维角度寻求创新
对于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的培养,可从校企合作思维,寻找培养的创新出路。当学生能够深入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之中,能够增强他们的工作实践欲望,对企业内的工种内容展开一次清晰的了解与认知,这对学生日后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促使学生产生留于企业工作的想法。同时,在校企合作培养当中,有关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用人情况,留下表现良好的大学生,以帮助即将毕业大学生找到工作,有留在本省发展的信心与动力[2]。
(二)从学生职业展望方面寻求创新
在日常校园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引导学生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促进学生用长远发展的目光,对日后的职业进行展望,从而促使学生懂得规划好自己的工作发展方向,而将学生的职业展望与留省就业意识的培养融合起来,能够引导学生基于留省就业这一思想意识,做好自我工作的发展规划。当学生从校园学习开始,就懂得基于留省这一思维理念,规划自己的工作道路,都是有利于本省地区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
鉴于此,从学生的未来职业展望,探寻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培养的新出路,都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留省就业意识,使得大学生能够时刻想着自己的未来工作方向,并且思考自我技能与素养是否符合本地工作标准,从而引导大学生不断改进自我学习思维、提升工作技能,进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好融入未来的本省就业环境氛围当中。
(三)从校园课程教学方面寻求创新
将大学生留省就业培养工作渗透于校园每个课程教学领域当中,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留省就业意识。从这一方面,寻找培养工作的创新思路,将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本省就业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除了落实好自我科目教学之外,还应重视科目教学之内的就业意识培养,即在课程教学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课知识与技能,与未来自己的工作规划搭建起联系,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有优势参与怎样的工作。同时,教师也应渗透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培养的有关思想内容,结合课程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分析本省当前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并且推送有关的职业发展规划内容,从而借助日常课程教学的突破口,适当渗透留省就业意识培养,进而实现创新的教学培养新模式。
三、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培养的具体落实方法
(一)从日常职业规划课程之中,渗透留省就业意识培养
职业规划是大学教学之中的一门必修科目,将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培养内容渗透进课程之中,通过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引导,让学生基于本省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做好未来就业规划,思考自己未来有哪些职业可从事、可应聘,促使学生先从本省就业环境出发,展开自我职业规划。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也应积极落实好职业课程教学引导工作,基于本省份地区的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提供给学生未来就业的机会推荐,让学生产生本省就业的欲望。
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为例,将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渗透进课程之中,运用课程教学的契机,指导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学会结合本省地区实际,做好本省就业前景、个人工作技能的分析,使得学生懂得本省地区的一个实际就业情况。如引导大学生提前了解本省的招聘岗位情况、就业竞争情况、职业层次人才需求情况等,做好本省就业情况分析之后,再引导学生做好个人职业规划,使得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一个适合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方案[3]。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好近年来本省份就业的数据采集以及大学生就业竞争的情况,利用好这些数据信息,指引学生结合个人发展实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对本省份地区的人才发展战略作好分析,以充分了解本省份地区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从而将有关人才战略策略以及所需人才岗位信息及时提供给学生,进而让学生对本省份地区所需人才、人才培养政策方面有一个清醒的了解与认知。当大学生充分了解本省份地区的人才管理、人才引进战略有充分认知之后 自然会有留在本省份就业的想法。
基于以上“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工作,渗透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培养,既能为本省份留住所需人才,也能让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这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时,在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里,大学生要清醒认知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明白留省就业的实际意义,则会更加努力提升个人就业技能,从而更好投入未来的就业岗位应聘队伍之中,进而寻找到适合自己个人发展的职业。
(二)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渗透留省就业意识培养内容
在培养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之中,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本土化发展为原则,构建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思维,引导学生从本土视角,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这样也能为本省份地区留住有用的人才。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教职工,自身则应做好文化环境的构建工作,懂得从本土化构建思维,将本地区独具特色的地域风俗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特色,带入进校园,构建起文化宣传角,让每位在校学生都能直接看到和随时了解到本地独具特色的经济以及文化内容,以促使大学生对地域文化产生兴趣,由此增强大学生的地域归属感。
对于如何构建起良好的校园文化,可结合日常校园环境、课程特色设计等方面,构建起良好的校园文化,并将有关的就业指导思维融入文化构建之中,促使学生可随处看到各种本地的特色文化信息。同时,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建设文化融入进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搭建起一个经济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点,引导学生可学习与了解到地方的经济文化特色,并且对地方经济文化产生了解的兴趣,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地方融入感,促使他们更愿意毕业之后在本地区寻找就业机会。比如,在校园文化长廊之内,粘贴一些关于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一边看、一边了解地区经济建设文化情况,由此对地方经济发展建设产生一定的理解与认知[4]。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认知感,大致掌握地区经济发展形势,有助于学生掌握形势,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三)从校企合作建设方面,渗透留省就业意识培养内容
当前,越来越多高校主动与企业搭建实训平台,定期安排大学生前往实训,以让大学生积累更多真实工作经验、掌握更多真实工作技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也可以适当渗透留省就业意识培养内容,积极与当地企业构建起合作关系,展开大学生实训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感受真实工作环境。同时,企业也可以发挥出自己的实训优势,提供工作场所、岗位实训机会,让学生自由与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对于表现优秀的实习生,企业可提供给学生若干个岗位转正的机会,让他们未来可以来企业上班,为企业的发展与建设贡献力量。当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有机会进入到大公司、大企业之后,会更愿意留省就业。比如,对于一些物流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与当地的物流企业构建起合作实训关系,给予学生适当的实训机会,引导他们参与进实训,了解物流是一个怎样的工作岗位,且工作岗位的职责是怎样的,从而给予学生一个真实的实训了解机会。然后,则是根据企业自身的人才需求情况,对符合条件的毕业大学生,尽可能给予他们适当的就业机会,竞争相关的工作岗位,促使大学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展开就业岗位的竞聘,并且在竞争的过程中,也促使大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学习价值与社会价值[5]。
学校也要积极鼓励在校大学生留省就业,给予在校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渠道,并且积极宣传当地的人才培养策略,尤其是当地人才培养的实际方案,促使大学生感觉自己留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让他们产生留省就业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定期做好人才培养政策的宣传,且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挖掘就业的渠道,与地方企业展开合作建设,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大学生送上正式的工作岗位当中。比如,学校可联合地方的物流、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企业部门,与他们搭建起校企合作的关系,给予学生更为多元的就业渠道,让学生产生留省就业的信心。
此外,学校也可设立相关的奖学金机制,对专业知识水平高且具有创新实操能力的大学生,给予相关的奖金奖励,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且运用自己的工作技能,去竞聘当地的优秀企业。作为企业,也可从学校当中选择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在校大学生,安排他们毕业工作机会,给予学生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机会,促使他们感觉到个人的价值能够得到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愿意留在本省发展。通过以上方面的教育培养,不断渗透大学生留省就业意识形态内容,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留省就业意识,从而为本省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大学生的留省就业意识,可从多方面展开教学实践,如从校园课堂教学之中渗透意识培养内容,也可从校企合作方面,渗透留省就业意识培养,以构建出各种人才培养渠道,给予学生有效的教育培养与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