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杂病论》之厥证探微

2023-08-14高衍义高衍生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2期
关键词:阴寒失司伤寒杂病论

高衍义,高衍生

(1.山东省新泰市中医医院,山东 新泰 271200;2.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400)

厥,《素问·五脏生成》载:“卧出而风吹之……凝于足者为厥。”唐·王冰注:“厥,谓足逆冷。”清·高士宗《素问直解》言:“厥,犹逆也,经脉之血,皮毛之气,不相顺接而厥逆也。”《伤寒论》第337条言:“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由于厥证的因机证治较为复杂,笔者不揣冒昧进行剖析,不当之处恳请同道批评指正。

1 条文浅释

《伤寒杂病论》中的厥证包括《伤寒论》中的42条和《金匮要略》中的15条,其中《伤寒论》中有5个条文与《金匮要略》中的条文重复,因而《伤寒杂病论》涉及厥证条文共52条,分别散见于六经病及杂病相关条文当中,现梳理如下,

1.1 《伤寒论》条文

(1)太阳病篇 “伤寒脉浮,自汗出……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第29条)本条为患者素有阴阳两虚,复感伤寒,误服桂枝汤汗后阳气更虚,四末失温养之,故厥冷。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更饮甘草干姜汤。”(第30条)本条酷似阳旦汤证,结合脉症,实非阳旦证反予桂枝攻其表,复加附子,重用桂枝,一汗再汗,误汗伤阳,胸阳受损,无以达于四末,发生阳虚四肢厥逆。

“太阳中风,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第38条)本条指本有寒邪闭表、阳气内郁化热证,当以大青龙汤散寒邪、解表郁,兼清郁热,是为适应证。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服之,则发为厥逆,筋惕肉之坏证,系患者素体阳虚,误服本方后大汗出,阳气更虚,甚或亡阳,无以温养四肢、筋肉,而发生四肢厥冷、筋肉跳动症状。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第148条)本条若从微恶寒、手足冷、脉细等着眼,则酷似少阴里寒证,但少阴里寒证应无头汗出,今“头汗出”说明非少阴病也,联系下文可知“头汗出”乃阳热之气郁于里(中焦)、蒸于上所致,而脉细、手足冷亦为此病机所致。

(2)阳明病篇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第197条)本条与第194、196条互参,阳明(中焦脾胃)虚寒,温运失司,精微不化,反聚为痰饮,阻滞中阳,则四末失温,故手足厥冷,上犯肺胃则咳、呕,上犯厥阴颠顶则头痛。如清·黄元御所言:“无汗则阳气内虚……胃阳愈虚,气逆咳呕,手足厥冷,浊气上壅,必苦头痛。”[1]158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第219条)本条为患者阳明气分热盛,以白虎汤清阳明气分邪热,则诸症消。若误用汗、下法,致阳伤阴损,虚阳上越则汗生;阴损阳亡,无以温养四末则厥冷。清·黄元御曰:“若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阳泄而土败。”[1]163刘渡舟[2]249认为,若临证误识证机,误用汗法、下法导致胃阴阳耗伤,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

(3)少阴病篇 “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第295条)本条为患者阳气衰败,火不暖土,阴寒内盛,纯阴无阳,故不治。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第296条)本条指出患者阳气衰微,阴寒极盛,四肢温煦失司,故四逆。因阳气将脱,阴阳离决,故为死证。本条指病情凶险,应灵活对待。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第298条)本条与第295、296条均为阳气衰微、阴寒极盛之证,故四肢厥逆、恶寒而身踡;鼓脉无力,故“脉不至”;虚阳欲脱,弱阳与盛阴交争,争而不胜,故无意识躁动。清·柯琴曰:“不烦而躁,是气已先亡,唯形独存耳。”[3]预后极差,故断为死证。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第305条)结合脉症,本条当属患者阳气内虚,寒湿凝滞肌肤、关节,阳不达四末,则手足寒。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09条)本条中吐利、手足逆冷,酷似少阴寒化证,实为中阳虚衰,寒邪犯胃,胃失和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郁滞中阳,无以通达四末所致。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第315条)本条诸症乃虚阳至极、阴寒极盛,阳气不得通达四末,出现阴阳格拒所致。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第317条)本条乃脾肾阳气大虚,温运失司,故下利清谷;真阳衰微,不能温通四末,则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乃阴盛格阳于外;“面色赤”为阴寒内盛,虚阳浮游于上的戴阳证。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第318条)本条冠以“少阴病”,实无恶寒、身踡、下利、脉微细等特点,仅有四逆一症,不足于辨为少阴病,以方测证当为肝气郁滞,阳气郁于内,不达四末所致。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第324条)本条脉证结合,当为实邪阻滞胸中,阳气内郁,不达四末,故见手足寒等症状。

(4)厥阴病篇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第330条)本条乃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弱阳被阴寒阻滞于体内,无以温达四肢,而发四厥。提示虚证、厥证禁攻下,否则必发坏证,故“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第331条)本条中的先厥是为厥阴寒盛于内,阳气郁滞不能通达四肢而致,脾胃运化失司,必下利;后发热,为阳复寒祛,则下利好转或愈。同时也反映了厥热胜复,与机体正邪力量交争密不可分。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见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必发痈脓。”(第332条)本条为阳虚阴寒内盛,厥多热少,而利不止,乃阴盛于内、中阳衰败,理应不能食,然却能食,与病机不符,考虑除中证,此胃(阳)气败绝之兆,反求食自救之。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第335条)本条为热邪深伏体内,阳气内郁,而肢厥,乃真热假寒证。临证可有厥热并见、前热后必厥,厥冷程度与热程度呈正相关,即“热深厥深,热微厥微”。

“伤寒,脉微而厥……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第338条)本条为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若误治、失治,必致阳气更虚,阴寒更盛,不仅出现四肢逆冷,而且会发展到全身皆冷,甚至阴盛格阳,出现躁而不宁、脉微欲绝之危重病势,预后极差。因蛔喜温恶寒,时而窜上,时而静止,说明患者胃膈间(上)有热,肠道(下)有寒,其上窜下达,扰乱气机,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其厥逆仅四末厥冷,不过肘膝,更不会全身皆冷。

“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消者,其后必便血。”(第339条)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若厥阴阳热之气微郁于内,则“指头寒”,属热厥轻证。若抗邪有力,微热出表,则病愈,反之,则邪热郁闭严重,留扰胸膈肺胃,下迫大肠,无以温达四末,可出现呕逆、烦闷、便血、手足厥冷。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第340条)本条为病在下焦,因肾阳虚衰,温化失司,水湿凝结为阴寒之邪,闭阻经脉,阳热之气无以通达手足,而厥冷。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第343 条)本条为阳气衰微极甚,鼓脉无力,阴寒内盛无以温煦四肢所致。阴寒内盛,虚阳浮于外,加之弱阳与盛阴相争,而不胜,故烦躁。其阳气近绝,预后不良,故曰“死”。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第344条)“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第345条)这两条“下利至甚”乃阴盛无阳,阳气暴脱,固摄失司;“厥逆”为阳脱,阴极盛,纯阴无阳,温煦失司。因有阴无阳,厥逆极重,当内外通体皆冷;至于“发热,躁不得卧”,乃阴寒极盛于内,暴脱之微阳格拒于外所致。此两证均为阳亡阴脱之危候,故曰“死”。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第347 条)本条“不结胸,腹濡”,示上焦(心、肺)、中焦(脾胃、大肠)无外感、寒热邪气入里,亦无痰饮、水湿、瘀等实邪结聚。“脉虚复厥”说明阴血虚衰,无以载阳(气)运行于肢体,失其温煦滋养而发厥冷。故禁止攻下。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第348条)本条与第344、345条互参,笔者认为当属阴阳两虚厥逆下利的证候。若为热厥下利,当兼有呕、恶、烦满、喜冷饮、溺黄涩滞等症,予清解郁热,利止厥即回,非难治之证,故非热厥。素体阳虚,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故发热;脾肾阳虚,温运失司,寒湿下注,故下利。若误治、失治日久难愈,阳虚阴伤较重,治疗若补火助阳,则阴液更伤,滋阴补液,则有碍于阳气生发,矛盾重重,很难奏效,故难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第349条)《脉经》曰:“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诊家正眼》云:“促脉之故,得于脏气乖违者,十之六七,得于真元衰惫者,十之二三。”可见,促脉的形成有实有虚、有寒有热。就本条而言,当属阳虚有寒,故用灸法,以温阳通脉、散寒回厥。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第350条)本条系阳热炽盛,郁结于里,格寒于外(真热假寒),导致手足厥逆。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第351条)脉细,小也,如发丝。本条因肝血不足,复感寒邪,凝滞经脉,脉道不畅,无以温润四末,则发生厥逆。与“脉微欲绝”之脾肾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致厥逆过肘膝,甚或通体皆冷不同。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第353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第354条)以上两条互参,患者恶寒,医者误诊为伤寒而用汗法,致大汗出,阳随汗泄,阳虚阴伤,脏腑、经络温煦濡养失司,内则拘急,外则四肢厥、痛,阳虚阴盛,火不暖土,运化失司,寒湿下注则下利。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第355条)本条提示病在胸中,为有形痰饮、水湿邪实闭阻胸阳,无法温达四肢而生手足厥冷。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第356条)本条当属水饮停滞于心下(中焦),阳气失布,上凌于心则悸,下渗大肠则利,饮阻胸阳,则肢厥。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第357条)患者为伤寒表证,医者误诊为里实证,予攻下,不但表不解,反伤正气,外邪内陷,郁阻胸阳,化热犯肺,而唾脓血,喉咽不利(上焦热);误下伤中,温运失司,寒湿内盛,下注大肠则利不止(中焦虚寒),形成肺热(胃)肠寒之寒热错杂证,阴阳之气不衔接,而厥逆。因病机复杂,表里、气血同病,寒热虚实兼夹,故难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第362条)本条系阳气衰微、温运失司,阴寒内盛,水湿下注则利,不能温达四肢则手足厥冷。若经艾灸以温阳通脉、散寒止利后,肢不温,脉不还,甚至脉微而喘者,为阴竭阳亡危候,故死候矣。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第366条)本条患者久利或平素脾肾阳虚,火不暖土,脾运化及腐熟功能下降,水湿内停,下趋肠道,故下利清谷,脉沉主里、主虚,迟主寒盛。阳虚,肾失封藏,虚阳上越,故面赤、身微热,曰戴阳。“必郁冒汗出而解”示外邪微郁表。刘渡舟[2]367认为:“从正邪两方面势力对比、权衡来看,阳气要破寒而出,寒邪要阳出而消退。”阳气祛邪外出,汗之而解。由此可知,阳虚、寒邪不重,故必微厥。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第368条)笔者认为,本条属久利失治、误治或暴下泄泻,导致阳随阴脱,阴阳亡失,肢体、脉络失去阳气的鼓动、充养,故“厥冷、脉绝”。若积极救治后脉还、手足转温者,阳复厥回,预后良好,反之为死候。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第370条)本条为患者素体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脾温运、腐熟无权,故下利清谷;阳衰阴盛,虚阳外浮,故里寒外热;阴寒内盛,虚阳浮越,不能温达四肢,故汗出而厥。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第377条)本条脉症合参属下焦少阴虚寒证。火不暖土,寒湿内盛,气机升降失常,上逆而呕;封蛰失司,故小便复利;阳微,鼓脉无力则微弱;虚阳浮越,故身微热、肢厥。因脾肾阳气衰微,病情危重,有欲脱之势,故难治。

(5)霍乱病篇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第388条)吐利交作,剧伤脾肾阳气,固摄失司,加之表阳虚,故汗出恶寒;阳衰阴寒内生,无以温煦四末,故拘急、厥冷。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第390条)“吐已下断”提示阴液耗伤严重,无物可吐可下;阳随阴脱,摄敛失司,虚阳浮越,则“汗出”;阴阳亡失,无以温养,故肢厥拘急不解、脉微欲绝,危候矣。

1.2 《金匮要略》条文

(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第11条)本条综合脉症系脾阳虚弱、中气不足。疾行更耗气伤阳,故“喘喝”;阳虚阴寒内生,闭阻中阳,无以温煦四肢,故“手足逆寒”。余症乃脾阳虚,运化、腐熟无权,寒湿内生,气机不畅所致。

(2)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第16条)本条以方测证,系脾肾阳虚,寒饮、水湿内盛而上逆,可见头痛、眩、悸、咳喘、呕逆、脘腹胀满疼痛、下利,阳虚寒邪内盛,四肢失温,见手足厥冷。

“腹痛,脉弦而紧……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第17条)此为阳虚阴寒痼冷凝滞(脐腹)足厥阴经脉,经气不利,甚则闭阻,则绕脐痛;阳虚失摄,白汗出;脉沉弦主里虚寒凝,阳气不达四肢,则手足逆冷。

(3)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第36条)本条因误用青龙汤,致心脾肾阳虚,津液布承失司,故口燥;阳不外达,温煦、充养失职,则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并痹;阳不制水而上泛,故气冲胸咽、眩冒;水饮内盛,虚阳浮越,故面热如醉状;水性趋下,则流阴股;肾阳虚,蒸化无权,故小便难。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第39条)就本条形肿而论,按水气病,一身悉肿、面目黄(洪)肿,当予越婢或越婢加术汤治之。方中应纳麻黄,从“水去呕止”可知,水饮已去大半,其肿当属虚病,汗血同源,误用麻黄强发汗,血随汗泄,则血虚,血虚气弱,肢体经脉失温煦濡养,发手足厥逆。曹颖甫认为,此证乃血分热度不足,水气在表,无以蒸化为汗,毛孔闭塞而形肿,若用麻黄强发汗,太阳阳气一时张发于外,则里气愈寒,故必厥[4]。

(4)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第17条)本条为肾阳虚衰,蒸腾失职,肾为胃之关,水湿停聚于大腹,故“腹大、脐肿”;火不暖土,脾运化失司,气血乏源,升清不及,面失养,故“面反瘦”;腰为肾府,阳虚寒湿内盛,温煦失职,加之水湿内盛,闭阻经络,故腰痛;阳虚蒸化不及,寒湿凝滞,故“不得溺”;寒湿循肝经下注,故“阴下湿”;阳虚寒湿凝滞,足温煦濡养不及,故“逆冷”。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第27条)本条之厥,究其症状及方药,当属水盛于外,湿热壅遏体内,阳气被郁,四肢失温所致。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第29条)黄汗乃水湿之气下注膝胫,郁阻阳气,温煦不达,加之水湿为阴邪,其性寒凉,故“胫冷”。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荣卫不利;荣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溺,名曰气分。”(第30条)本条寸口脉迟为寒,涩为血虚,趺阳脉微为阳不足,迟则寒盛,阳虚阴寒内盛,加之血虚,血脉涩,故身冷、痹不仁、手足寒;中焦(脾阳)温运失司,寒湿壅滞,土壅木郁,则“腹满肠鸣”;久病及肾,蒸化无权,故寒入膀胱;若阴阳之气得以温润、滋养,营卫气血调和,则阴寒散。

(5)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第22条)本条以方测证,当为中焦寒饮停聚,闭阻中阳,四肢失温,发为厥逆。

2 厥证证型及辨证论治

上述诸条文中,《伤寒论》第29、30、38条为阳虚厥逆证。刘渡舟[2]49认为应予桂枝加附子汤解表兼固阳摄阴,或予甘草干姜汤温阳散寒通脉以除厥。《伤寒论》第219、348、368、390条为阳虚阴伤厥逆证,可予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回阳救阴,或合生脉散加减治之。《伤寒论》第347、351条及《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9条为血虚手足厥逆证,治以温经养血、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论》第148、335、339、350条及《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7条乃热厥证。热郁少阳轻证者予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兼清郁热;里热炽盛者予白虎汤清解气分热邪或予承气汤清泻阳明腑实;湿热郁阻者予蒲灰散清热化湿利水,使阴阳之气交互,而厥逆除。《伤寒论》第331条为阴盛阳郁之寒厥证,其治寒由表入里者给予麻黄汤、桂枝汤或大小青龙汤剂;里寒盛者可予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等方剂,甚或大乌头煎以治之。《伤寒论》第338、357条属寒热错杂厥逆证,治当根据寒热邪气偏盛偏衰、在表在里、在脏在腑之不同,或予麻黄升麻汤宣郁解表,清上温下除寒热、滋营阴、调气血,或予乌梅丸清上温下、畅气机、和阴阳。《伤寒论》第324、355、356条及《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第22条为痰饮水湿厥逆证,根据病邪部位、性质的不同选定治疗方案。在上者因势利导,遵“其高者,因而越之”,予瓜蒂散,涌吐在上焦之宿食痰涎,给邪以出路;在中者,遵“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予茯苓甘草汤温阳化饮、通达阳气,使厥回肢暖。《伤寒论》第318 条属阳郁气厥证,治以调畅气机为要,阴阳衔接,温达四末,则厥止,可辨证选用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伤寒论》第197条及《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第16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6条为阳虚水饮之厥逆证,治疗遵“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临证依虚实轻重及兼夹邪气的不同,辨证给予赤丸或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温运脾阳、散寒除湿、化饮通脉。《伤寒论》第305、340条及《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第17 条为阳虚寒湿凝滞之厥逆证,治以附子汤温阳散寒、除湿通络。《伤寒论》第295、296、298、309、315、317、330、332、343、344、345、349、353、354、362、370、377、388条,《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1条,《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17、30条为阳虚阴寒内盛之厥逆证。治疗时,脾阳虚弱、阴寒凝滞肝脉者予吴茱萸汤,以温中补虚、散寒降逆;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者,予温灸加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等温中补虚、回阳救逆;阳虚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者,予白通加猪胆汁汤回阳救逆、宣通阳气;

3 小结

厥证在临床中颇为多见,笔者认为《伤寒杂病论》中厥证的病性不外虚、实、虚实夹杂三端。虚者可为阳虚、阳虚阴伤、血虚气弱厥,实者可为寒、热、寒热错杂、痰饮水湿、气滞厥,虚实夹杂可为阳(气)虚夹水饮、寒、湿之厥。厥证的病因病机复杂,要准确把握其病机,必须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从整体出发,五脏一体,以八纲辨证为基础,以六经辨证为主线,兼顾脏腑辨证,综合分析,同时要知常达变,从动态变化中透过现象探求其本质,才能有效提高厥证的辨治水平,使遣方用药有的放矢,取得确切疗效。

猜你喜欢

阴寒失司伤寒杂病论
我该如何去找到我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冬日风物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按大腿治尿不尽
按大腿治尿不尽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探讨
自拟韭菜籽、山药治疗早泄72例